:::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學創作在文體規範下的經緯結構歷程關係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顏崑陽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en, Kun-ya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22
頁次:頁545-596
主題關鍵詞:文學創作文體規範結構歷程辨體本色Literature creationStyle regulationFormation processDifferentiationTrue colo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3)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3
  • 點閱點閱:156
期刊論文
1.顏崑陽(20051200)。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35(2),295-3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崑陽(20080600)。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18,279-3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崑陽(20070900)。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1,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顏崑陽(2002)。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鍊接效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787-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崑陽(2003)。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87-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崑陽(1996)。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107-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袁弘道、錢伯城(20070900)。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濂。宋史。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東陽(1988)。懷麓堂集。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約。宋書。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德潛(1987)。古詩源。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孟浩然、劉辰翁、李夢陽。孟浩然詩集。台北:國家圖書館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力(1970)。中國詩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景明(1984)。何大復先生全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袁宏道、錢伯城(1981)。袁宏道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啟(1979)。高太史鳧藻集。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宗羲、吳光(1987)。南雷雜著手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歆、盧文弨(1968)。西京雜記。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蕭子顯。南齊書。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亞里斯多德(1982)。形而上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葉適。習學記言。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謝榛(1983)。四溟詩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士禛、張宗柟、戴鴻森(2006)。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許學夷(199802)。詩源辨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羅根澤(1979)。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鳴宇出版社:龍泉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蕭統、李善、呂延濟(1979)。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嚴羽、郭紹虞(1978)。滄浪詩話校釋。臺北:河洛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伯偉(2002)。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嚴可均(1982)。全晉文。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東陽(1983)。懷麓堂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勰、周振甫(1984)。文心雕龍注疏。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胡應麟、王國安(1979)。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Gadamer, H. G.、洪漢鼎(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臺北市:上海譯文出版社: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鈴木虎雄、殷石臞(1976)。賦史大要。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陸機、劉運好(2007)。陸士衡文集校注。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廖可斌(1994)。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白、瞿蛻園(1981)。李白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毛亨、鄭玄、孔穎達、阮元(1973)。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侯雅文(20090000)。中國文學流派學初論--以常州詞派為例。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驥德(1974)。曲律。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強至(1984)。祠部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徐渭(1974)。南詞敘錄。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世懋(1990)。藝圃擷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方回、李慶甲(2005)。瀛奎律髓彙評。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李夢陽(1976)。空同先生集。偉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班固。漢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王夫之、戴鴻森(1982)。薑齋詩話箋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唐順之(1979)。荊川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胡震亨(1982)。唐音癸籤。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龔鵬程(1986)。詩史本色與妙悟。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高棅(1983)。唐詩品彙。臺北:學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李燾、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鍾嶸、王叔岷(1992)。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牟宗三(1974)。才性與玄理。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李鍈(1969)。詩法易簡錄。臺北:蘭臺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范梈(1983)。木天禁語。歷代詩話。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楊載(1983)。詩法家數。歷代詩話。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湯漢(1970)。妙絕古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王灼(1967)。碧雞漫志。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文簡(1977)。古詩平仄論。清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冒春榮(1985)。葚園詩說。清詩話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姜夔(1983)。白石詩說。歷代詩話。台北: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潤章(1977)。蠖齋詩話。清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梈(1983)。詩學禁臠。歷代詩話。台北: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執信(1977)。聲調譜。清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戒(1983)。歲寒堂詩話。歷代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師道(1983)。後山詩話。歷代詩話。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