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理學與莊學
書刊名:輔仁國文學報
作者:王志楣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Chih-mei
出版日期:2010
卷期:31
頁次:頁79-94
主題關鍵詞:朱熹莊子理學道家理一分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3
以往對朱熹的研究多側重在他的儒家理學範疇,其實,朱熹也熟諳道、佛;其一生從年少起即接觸道家人士與思想,尤其對莊子學說的吸收、改造,更啟發他對理學內容的建構並欲以之抗衡域外傳來之佛學。相對起老子,朱熹較重視、肯定莊學,承認「理學」得名來自莊子。本文即欲探討朱熹理學與莊學交涉的關係及比較,重點放在「理」和「理一分殊」兩項。首先,從其外緣的生平背景與著作中了解朱熹和道家的結緣甚深;復次,就理學的理、天理內容與道家莊子的道、理、天道、天理,一一對照釐析其間聯繫與區別;繼之,對朱熹包含了本體論與本原論的理一分殊概念,掘證其不脫離莊學思想框架並將之嫁接至儒學,同時分析朱、莊間之異同;最後綜論朱熹借用、改造道家老莊思想的優缺點。
期刊論文
1.姜真碩(2001)。朱熹「與道為體」思想的哲學意義。孔子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鼓應、馮達文(200109)。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孔令宏(2006)。宋代理學與道家、道教。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熹(196210)。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象、成玄英、陸德明、郭慶藩、王孝魚(1993)。莊子集釋。臺北市: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易重廉(1991)。中國楚辭學史。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勞思光(1993)。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榮捷(1988)。朱子新探索。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方勇(2008)。莊子學史。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程顥、程頤、王孝魚、吳廷棟(1983)。二程集。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熹(1985)。朱子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馮達文。程朱理學與老學。道家文化研究 \\ 陳鼓應 (編)。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