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的禮教世界
作者:楊治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h-Ping Y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鍾彩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儀禮經傳通解朱熹理學宋代家禮學禮鄉禮ritualSongNeo-confucianismChu-HsiI-li-Jing-Chuan-tong-Ji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2
本文以南宋朱熹(1130~1200)晚年編撰的《儀禮經傳通解》為題材,希望透過對該文本的深入考察,能夠明瞭朱熹撰著的背景與動機。論文的第二章與第三章,先處理「禮」的範圍及所指。首先透過史書〈禮樂志〉、〈郊祀志〉,瞭解自秦漢以降,「周禮」演變的脈絡、表現的型態。本文認為西周是禮樂的典範,自秦漢以後,因應時代的需要,逐漸演變為「經」與「制」二途。前者以儒者經生為代表,成果是三禮文本的形成;後者回應統一帝制的時代需求,表現為國家禮典的蓬勃發展。二者的關係歷代分合不一,視經術在政治中是否具領導作用而定,而《大唐開元禮》是經、制結合的新典範。宋儒接收的「禮」,包含了西周以降的歷代因革,因此也包含「經」、「制」二個面向。但由於時代需求的改變,政治體制轉向於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因此「禮」之「制」由國家禮典轉為秩序意涵,並由於理學思潮的興起,進一步地使「禮」之「經」也內化為儒者的涵養。
論文的第四章起,首先探討朱熹撰著《儀禮經傳通解》的時代因素,歸結於南宋光宗朝的朝政紛擾,也因此確立「禮」在朱子學思中的位置。第五章以後,進入《儀禮經傳通解》的文本解讀,分為「家禮」(第五章)、「鄉、學禮」(第六章)、「王朝、邦國禮」(第七章)三部分。各章的研究方法,首先將各禮所編集的文字材料表列,並整理出各段文字主旨,再配合現今南宋制度的研究成果,分析朱熹所以撰著的背景。如家禮是以近代家族宗法的形成為背景,而鄉學禮是以地方士人活動的主要場域---學校作為撰著的立足點,邦國、王朝禮則是以南宋的官僚制度為底本,從而勾勒出理想的封建制度。
第八章為結論,整合前述各章的研究成果,定位朱熹的「禮」在時代中的位置。《儀禮經傳通解》各禮所反映的南宋社會制度,說明了朱熹論「禮」重視因革的根本態度。「禮」是以心性為本,在特定客觀條件下所做的綜合判斷,此一特點也說明了朱熹的「理」及「道統」雖然本於天命與心性,但也具有歷史因革的客觀性,因此能作為明、清二代學術的共同根源。
The Thesis focus on Chu-Hsi’s (1130~1200AD) work ‘I-li Jing Chuan tong Jie’(儀禮經傳通解) in his late years. By reading records about national rituals and worships in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史記), ‘Book of Former Han’(漢書), ‘Book of Later Han’, the second figures out how “ritual”(Li) went to two ways: “classical”(經) and “hierarchy system”(制). And ‘kai-yuan li’(開元禮) in Tang dynasty is the new paradigm of combining these two ways after Chou Dynasty.
Based on the work of Chapter second,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 aim to the specific problem of Song dynasty. The imperial-centered bureaucracy system made changes in both meaning of “classical” and “imperial court system” ways. Instead of being understood as court rites, Ritual means “order of the society” or cultural personality In Neo-confucianism. Thus Chu-Hsi’s ‘I-li Jing Chuan tong Jie’ was meant to correct social problem of that time.
The fifth, sixth, seventh chapter analyze text of three parts in ‘I-li Jing Chuan tong Jie’. The first one is “family rituals”, the second is “local community and school rituals”, the third is ” imperial and feudal rituals”. With historical research results nowadays, I figured out there’s specific social background in each part of ‘I-li Jing Chuan tong Jie’. The last chapter is conclusion. In this chapter, I analyzed how Chu-Hsi balanced in both sides of the Nature of Mind(心性) and objective tradition of Ritual, and reconsidered the meaning of Chu-Hsi’s theory.
參考書目
壹、古籍: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十三經注疏影印嘉慶二十年阮元重刊宋本)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十三經注疏影印嘉慶二十年阮元重刊宋本)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2005重印)
(宋)朱熹撰:《儀禮經傳通解》,《朱子全書》第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宋)朱熹撰:《家禮》,《朱子全書》第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宋)衛湜編:《禮記集說》,收入(清)徐乾學輯,(清)納蘭德成校訂:《通志堂經解》,(台北:漢京,1985)
(宋)王昭禹:《周禮詳解》,《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九十一冊
(宋)王安石:《周官新義》,《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九十一冊
(宋)俞庭椿:《周禮復古編》,《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九十一冊
(宋)葉時:《禮經會元》,《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九十二冊
(宋)鄭伯謙:《太平經國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九十二冊
(宋)易祓:《周官總義》,《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九十二冊
(宋)林希逸:《考工記解》,《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九十五冊
(宋)朱申:《周禮句解》,《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九十五冊
(宋)不著撰人、陳友仁增修:《周禮集說》,《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九十五冊
(宋)李如圭:《儀禮集釋》,《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一百零三冊
《儀禮釋宮》,《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一百零三冊
(宋)張淳:《儀禮識誤》,《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一百零三冊
(宋)楊復:《儀禮圖》,《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一百零四冊
(宋)魏了翁:《儀禮要義》,《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一百零四冊
(宋)張虙:《月令解》,《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一百一十六冊
(宋)衛湜:《禮記集說》,《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一百一十七冊
(宋)傅崧卿:《夏小正戴氏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一百二十八冊
(宋)聶崇義:《三禮圖集注》,《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一百二十九冊
(宋)陳祥道:《禮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一百三十冊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清)姚際恆:《儀禮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西漢)司馬遷撰; (劉宋)裴駰集解 ; (唐)司馬貞索隱 ; (唐)張守節正義:《新校史記三家注》,(台北:世界書局,1975)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撰志;(梁)劉昭注補志:《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杜佑:《通典》,《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六百零三~六百零五冊,
(唐)蕭嵩等撰:《大唐開元禮》,《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第六百四十六冊
(宋)歐陽修、宋祁同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校點整理:《宋朝諸臣奏議》,(上海市 : 上海古籍出版 : 新華書店發行, 1999)
(宋)宋綬,宋敏求同編:《宋大詔令集》,(台北:鼎文書局,1972)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廣文,1967)
(宋)尤袤著,《遂初堂書目》,(台北:新文豐,1985)
(宋)陳振孫著:《直齋書錄解題》,(台北:廣文書局,1979,書目二編影印武英殿聚珍版)。
(宋)鄭樵著:《通志》,(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
(宋)江少虞:《皇朝類苑》,(京都:中文,1981)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陳邦瞻,馮琦:《宋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7)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王懋竑著,何忠禮點校:《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錢侗:《崇文總目輯釋》,(台北:廣文,1968影印粵雅堂叢書校刊)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書》第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宋)朱熹:《性理大全書》,《四庫全書珍本》第一百二十一冊,(台北:台灣商務,1974)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歐陽修著,洪本健校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2009)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范仲淹著,(清)范能濬編集,薛正興校點:《范仲淹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宋)司馬光著,霞紹暉、李文澤校點:《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
(宋)李覯著,王國軒點校:《李覯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
(宋)王安石著,唐武標校:《王文公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宋)呂大臨著,陳俊民輯校:《藍田呂氏遺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 1993)
(宋)陸遊撰,李昌憲整理:《老學庵筆記》,《全宋筆記》第五冊,(鄭州:大象,2012)
(宋)陳傅良:《止齋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市:台灣商務,1983)第一千一百五十冊
(宋)葉適:《水心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市:台灣商務,198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冊
(宋)樓鑰著,顧大朋點校:《樓鑰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宋)陳亮著,鄧廣銘點校:《陳亮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清)戴震:《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貳、今人論著

一、學位論文:
甘懷真:《唐代京城社會與士大夫禮儀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高明士,1993)new window
李明哲:《宋初三朝政局之演進與學術變遷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德毅,1994)
蕭公彥:《禮學之內涵與北宋禮學之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王德毅,1988)new window
孫致文:《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岑溢成,2003)
殷慧:《朱熹禮學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肖永明,2009)
林美惠:《朱子學禮研究》(高雄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曾昭旭,1985)
吳萬居:《宋代三禮學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new window

二、專書研究:
丁凌華:《五服制度與傳統法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2010)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圖書,1994)
王善軍:《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白壽彝:《朱熹撰述叢考》,《白壽彝文集》第七冊(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台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new window
伊佩霞著,胡志宏譯:《內闈: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伊東貴之:《思想中國近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
李弘祺:《宋代官學敎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94)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
吳麗娛:《唐禮摭遺 : 中古書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吳萬居:《宋代三禮學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new window
吳展良編:《朱子研究書目新編1900~2002》(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
杜正勝著:《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1992)
:《周代城邦》,(台北:聯經,1979)
吾妻重二著,吳震編:《朱熹〈家禮〉實證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2011)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
林美惠:《朱子的政治禮攝系統》,(台南市:復文圖書,2009)
柳立言:《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周策縱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1984)
昌彼得,潘美月:《中國目錄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new window
昌彼得:《宋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鼎文,1986)
徐揚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中:中央書局,1963)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new window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台北:中研院史語所,2001)new window
彭林:《三禮研究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馮爾康等著:《中國宗族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陳谷嘉,鄧洪波主編:《中國書院史資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陳榮捷:《朱子門人》,(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new window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new window
喬衛平:《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new window
:《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994)
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 : 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new window
張希清:《宋代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2001)
張永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