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客家研究」建構工程裡的教學現場:幾項考現學的觀察
書刊名:高雄師大學報. 人文與藝術類
作者:洪馨蘭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ng, Hsin-la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36
頁次:頁1-16
主題關鍵詞:客家研究通識教育社區大學集體記憶識別度Hakka studies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Community universitiesCollective memoryIdentifi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90
  • 點閱點閱:103
本文為非正式行動研究之初步觀察討論。針對「客家研究」在研究所場域、社區大學終身學習場域,與非客家研究之大學生(通識課程)場域,所觀察到的三點迷思,進行其「問題史」的脈絡整理。包括討論客家研究所是否就一定得做客家研究、不以「客家」為名的課程何以就不被歸類為客家研究,以及與客家文化相關的推廣教學如何在建構論與本質論中取得平衡。「客家研究」乃為一跨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傳播學、政治學、影像學、音樂學、建築與設計等等領域的新興學科。本文從客家研究的跨界與創新兩個面向,來看當代客家研究之學科史在臺灣學界的建構過程中,如何在包括社會運動、社區大學、推廣學習等場域的嘗試。另外也試圖透過展現客家研究本身學科之多元性及社群集體記憶的特性,以研究者本身在大學開設客家通識課以及社區大學客家類課程規劃的經驗切入,以考現學角度,來看這些教學場域中的客家研究,如何作用於當代社會客家研究的進步性,以及增進客家社群的識別度。
"Hakka study" or "hakkaology" has been an emerging "discipline" or a department in universities, having a special character of its cross history, geograph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communication studies, political science, Imaging Science, music, architecture and so o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myths in the establishing process of this "subject." In this paper, I try to analyze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designed content of courses or programs on or about hakka in community universities (community colleges). Besides showing the pluralism in Hakka studies or hakkaology, this paper also attempts to reflect on the meanings of modern society in thos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期刊論文
1.Siu, Helen F.(1990)。Where Were the Women? Rethinking Marriage Resistance and Regional Culture in South China。Late Imperial China,11(2),32-62。  new window
2.劉佐泉(1994)。客家文化中的南方土著民族習俗因素舉隅。福建客家雜誌,19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蔣炳釗(2000)。客家文化是畬、漢兩族文化互動的產物。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硏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徐正光主編 。臺北市: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339-3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正鋒(2006)。客家研究的思考。第一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全球視野下的客家與地方社會,(會議日期: 2006/10/29-30)。臺北市:國際會議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馨蘭(2002)。文化產業再現過程的拉扯焦慮:以美濃為例。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 (會議日期: 2002/06/21-06/22)。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onstable, Nicole(2000)。Ethnicity and Gender in Hakka Studie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kkaology: Community, Lineage and Ethnic Relations。Taipei: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365-396。  new window
5.陳運棟(2000)。臺灣客家研究的考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45-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台灣農村陣線、林樂昕、陳瑩恩(2012)。土地正義的覺醒與實踐:抵抗圈地文集。台北:台灣農村陣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瑩恩(2012)。巡田水、誌農鄉:2011 夏耘農村草根訪調文集。臺北市:臺灣農村陣線: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Rapport, N.、Overing, J.(2000)。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London。  new window
4.吳永章(1991)。中南民族文化源流史。廣西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漢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ollors, Werner(1989)。The Invention of Ethnici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羅香林(1989)。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Malinowski, Bronislaw、費孝通、吳文藻(1967)。文化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重光(2001)。客家形成發展史綱。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重光(2005)。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12-20世紀客家婦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anks, Marcus(1996)。Ethnicity: anthropological constructions。London。  new window
12.Eriksen, Thoman Hylland(2001)。Small Place, Large Issues: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London:Pluto Press。  new window
13.張典婉(2004)。臺灣客家女性。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莊英章(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香林(19920000)。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市: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Halbwachs, Maurice、畢然、郭金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出版社:果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明珂(19970000)。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洪馨蘭(2007)。族群意識的再現與策略:以旗美社大客家類課程爲例(2001-2005)。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中壢市: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維安、黃毅志(2000)。臺灣客家族群經濟的社會學分析。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孔誥烽(1997)。千年的壓迫、千年的抵抗:殖民主義前後的大澳蛋族。誰的城市:戰後香港的公民文化與政治論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亦園(1996)。文化的內涵。文化與修養。臺北市: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正光(2007)。族群運動、臺灣脈絡與客家研究。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童元昭(2002)。固定的田野與游移的周邊:以大溪地華人爲例。「社群」研究的省思。臺北市: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正光、張維安(2007)。導論:建立臺灣客家知識體系。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鍾秀梅(1994)。談客家婦女。重返美濃:臺灣第一部反水庫運動紀實。臺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維安(2008)。以客家為方法:客家運動與台灣社會的思索。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夏曉鵑(1994)。商品經濟衝撃下客家婦女。重返美濃:臺灣第一部反水庫運動紀實。臺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