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語言使用與態度初探--以高雄、臺北兩地為例
書刊名:高雄文獻
作者:鄭安秀
出版日期:2015
卷期:5:2
頁次:頁37-79
主題關鍵詞:閩南語華語語言使用語言態度田野調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17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Gal, Susan(1978)。Peasant men can't get wives: language change and sex roles in a bilingual community。Language in Society,7(1),1-16。  new window
2.陳松岑(1999)。新加坡華人的語言態度及其對語言能力和語言使用的影響。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1),81-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遠新(2004)。廣東博羅、增城畬族語言使用情況調查--保護瀕危語言的重要途徑。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31),115-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遠新(2008)。多語言、多方言社區和諧的語言生活--湖南省城步縣長安營鄉大寨村語言使用、語言態度調查。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8(4),46-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遠新(2008)。湖南省城步縣長安營鄉長安營村語言使用、語言態度調查。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35),105-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洪惟仁(1997)。1997臺灣公共場所使用語言調查。臺灣語言發展學術研討會。新竹:全民書局。29-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惟仁(2001)。跨世紀桃園語言社會學調查報告。臺灣社會學學會「生活/社會新視界:理論與實際的對話」學術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呂麗蓉(1988)。臺灣地區語言態度、語言使用及族類認同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惟仁(2003)。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台灣普通腔的形成(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憶秋(1987)。大臺北地區民眾對國語與臺語及其使用之態度調查(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大明、陶紅印、謝天蔚(1997)。當代社會語言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錦全、何大安、蕭素英、江敏華、張永利(20070000)。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語言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慶勳(20010000)。臺灣閩南語概論。臺北: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宣範(1992)。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研究。臺北:文鶴。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蕭素英(20070000)。Holo話與客家話的活力--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語言活力與瀕危度的評估準則談起。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淑嬌(2007)。臺灣語言活力研究。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淑娟(20070000)。臺灣語言能力及語言使用的個案研究--以閩、客雙語的大牛欄及泰雅族水田部落為例。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