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物色與詩情:論徐燦「秋」詩中的時序書寫與傷逝情懷
書刊名: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黃惠鈴
作者(外文):Huang, Hui-ling
出版日期:2022
卷期:53
頁次:頁219-260
主題關鍵詞:明清易代徐燦流人Ming-Qing dynastic transitionXu CanExil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2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趙雪沛(2004)。關於女詞人徐燦生卒年及晚年生活的考辨。文學遺產,2004(3),95-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清俊(19940600)。盛唐「傷春」與「悲秋」詩的主題探討。國文學報,23,135-1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立(20000500)。春恨文學表現的本質原因及其與悲秋的比較。古今藝文,26(3),39-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寄澎(19950400)。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7,77-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沈婉華(2004)。徐燦《拙政園詩餘》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智琪(2007)。徐燦及其作品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逸雯(2017)。鄉國半愁烟:明清鼎革與徐燦、朱中楣的家國書寫(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饒芷瑄(2009)。陳之遴、徐燦夫婦生平及其詩詞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嘉陵(2010)。徐燦詞探論(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佩貞(2015)。從青樓到閨閣的文學跨越--以柳如是與徐燦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怡姿(2008)。李清照詞與徐燦詞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蘇淑娟(2008)。身閱鼎革的女性--徐燦的生命歷程(1612-1694)(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清史稿校註審查委員會(1988)。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燦、程郁綴(2003)。徐燦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雪沛(2008)。明末清初女詞人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嫣梨(2002)。清代四大女詞人:轉型中的清代知識女性。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延壽、楊家駱(1991)。新校本南史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銘(2002)。林下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松浦友久、孫昌武、鄭天剛(1993)。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勰、周振甫(1993)。文心雕龍譯注。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沈善寶、虞蓉、王英志(2010)。名媛詩話。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嘉瑩(2012)。杜甫秋興八首集說。臺北:大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維崧、冒褒、王士祿、王英志(2010)。婦人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小川環樹、譚汝謙、陳志誠、梁國豪(1986)。論中國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安、高誘(1989)。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鄧紅梅(2000)。女性詞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魏徵、楊家駱(1990)。新校本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孫康宜、李奭學(2004)。詞與文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Mann, Susan、定宜莊、顏宜葳(2005)。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後的中國婦女。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何宗美(2003)。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合山究、蕭燕婉(2016)。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昫、楊家駱(1992)。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若愚、杜國清(1985)。中國詩學。台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袁行霈(1996)。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司馬遷、瀧川龜太郎(2014)。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廷焯、杜維沫(1983)。白雨齋詞話。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陶潛、汪紹楹(1981)。搜神後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蔡英俊(1986)。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歐麗娟(1997)。杜詩意象論。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立(1994)。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葉嘉瑩(2013)。迦陵說詞講稿。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駱賓王、陳熙晉(1962)。駱臨海集箋注。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昉(1985)。太平御覽。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吳騫、印曉峰(2012)。海昌麗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惲珠(1836)。國朝閨秀正始續集.附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