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離散與認同:法國當代華裔作家/藝術家之比較研究
作者:張彣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en-Hui CHA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班
指導教授:簡瑛瑛 教授
洪藤月 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比較文學離散論述形象學身分認同法國華裔作家/藝術家研究跨文化研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0
摘要
本論文就«離散與認同:法國當代華裔作家/藝術家之比較研究»議題進行研究,著眼於程抱一«天一言» (Le Dit de Tianyi)、戴思杰«巴爾札克與小裁縫» (La petite tailleuse chinoise)、侯錦郎«生命二重奏»畫冊、林麗玲«黑痣與刺青»畫冊等四部文學/藝術文本,側重四位華裔作家/藝術家作品之間的差異性,作為離散類型的區隔標準。透過文學/藝術文本對家鄉/故土形象的再現,以離散論述為理論框架,析論離散/回歸、去國/離鄉、離家/返家、旅行/移動等離散歷程的認同辯證,意圖探討離散、認同兩項課題。
本論文以比較文學形象學方法,延伸至華人自塑形象的新興研究視角,藉由後殖民批評理論與邊緣論述,進而徵引當代離散論述觀點,藉此反觀當代法國華裔之離散類型。希冀分析歸納學者們所主張思鄉情結濃厚的離散、其他外在因素導致的離散,亦或跨國經濟下的離散論述是否與四部文學/藝術文本有相仿之處。同時兼論四部文本的身分認同課題,為跳脫族裔、身分意圖消弭國家疆界的認同概念、重寫異鄉與原鄉斷裂關係的認同、亦或刻畫跨界文化元素併陳,以實踐台/法雙重的認同反思。最終旨在達到以下三項研究目的:首先,透過四位法國華裔作家/藝術家的作品,喚起台灣對於法國華裔的重視;再者,重新詮釋家國形象在法國華裔作品代表的意義,以及其自我認同策略的建構;最後,從文學/藝術文本與創作者之間對應離散的關係,企圖歸結法國華裔的主要離散類型作為日後相關研究的指標。
關鍵字:比較文學、離散論述、形象學、身分認同、法國華裔作家/藝術家研究
外文部份
文本
Cheng, François. Analyse formelle de l'œuvre poétique d'un auteur des Tang: Zhang Ruoxu. Paris: Mouton, 1970.
---. L'Ecriture poétique chinoise, suivi d'une anthologie des poèmes des T'ang. Paris: Seuil, 1977.
---. Vide et plein. Paris: Seuil, 1979.
---. L'espace du rêve: mille ans de peinture chinoise. Paris: Phébus, 1980.
---. Chu Ta: le génie du trait, 1626-1705. Paris: Phébus, 1986.
---. De l'arbre et du rocher. Paris: Fata Morgana, 1989.
---. Souffle-esprit, textes théoriques chinois sur l'art pictural. Paris: Points, 1989.
---. Entre source et nuage: La poésie chinoise réinventée. Paris: Albin Michel, 1990.
---. Saison à vie. Paris: Albin Michel, 1993.
---. Trente-six poèmes d’amour. Paris: Unes, 1997.
---. Le Dit de Tianyi. Paris: Albin Michel, 1998.
---. Shitao ou la saveur du monde. Paris: Phébus, 1998.
---. Cantos toscans. Paris: Unes, 1999.
---. Double chant: Un jour les pierres - L'arbre nous en a parlé. Paris: Encre Marine, 2000.
---. D'où jaillit le chant: la voie des oiseaux et des fleurs dans la tradition des Song. Paris: Phébus, 2000.
---. Qui dira notre nuit. Paris: Arfuyen, 2001.
---. Et le souffle devient signe: Ma quête du vrai et du beau par la calligraphie. Paris: Iconoclaste, 2001.
---. L'Eternité n'est pas de trop. Paris: Albin Michel, 2002.
---. Le Dialogue: Une passion pour la langue française. Paris: Desclée de Brouwer, 2002.
---. Le long d'un amour. Paris: Arfuyen, 2003.
---. Le livre du Vide médian. Paris: Albin Michel, 2004.
---. Toute beauté est singulière: Peintres chinois à la Voie excentrique. Paris: Phébus, 2004.
---. À l'orient de tout. Paris: Gallimard. 2005.
---. Cinq méditations sur la beauté. Paris: Albin Michel, 2006.
---. Pèlerinage au Louvre. Paris: Flammarion, 2008.
---. L'un vers l'autre. En voyage avec Victor Segalen. Paris: Albin Michel, 2008.
---, Fabienne Verdier. Quand les pierres font signe. Paris: Voix d’encre, 1997.
---, Pierre-Jean, Remy. Réception de M. François Cheng. Paris: Palais de l'Institut, 2003.
Dai, Sijie. Balzac et la Petite Tailleuse chinoise. Paris: Gallimard, 2000.
---. Le Complexe de Di. Paris: Gallimard, 2003.
---. Par une nuit où la lune ne s’est pas levée. Paris: Gallimard, 2007.
---. Acrobatie aérienne de Confucius. Paris: Flammarion, 2009.
Hou, Chin-lang. Monnaies d’offrande et la notion de trésorerie dans la religion chinoise. Paris: Collège de France, 1975.
---. "La Sculpture des Tsin." Arts Asiatiques 33 (1977): 133-81.
---. "Physiognomonie d’après le teint sous la dynastie des Tang." Contribution aux Étudess sur Touen-Houang (1979): 55-70.
---. "Recherche sur la Croyance aux Etoiles Funestes dans la Religion Chinoise." Facets of Taoïsm (1979): 193-228.
---. "Les Faucons de Cao Qipei." La Revue du Louvre 31 (1981): 195-202.
---. "Recherches sur la peinture du portrait en Chine, au début de la dynastie Han." Arts Asiatiques 36 (1981): 37-58.
---. "Trésor du monastère Long-Hing à Touen-Houang." Nouvelles Contributions aux études de Touen-Houang (1981): 149-68.
---. "Rites de la naissance ; Fondamental." Mythes et croyances du monde entier 1983: 308-317.
---. "La Cérémonie du Yin-Cha-Fo et les estampes de Mille Buddha." Les peintures murales et les manuscrits de Touen-houng. Paris: Édition de la Fondation Singer-Polignac, 1983. 45-48.
---, Pirazzoli, Michèle. "Une peinture pour un poème. Un rouleau de Wan Shouqi." Arts Asiatiques 28 (1973): 185-200.
---. "Les chasses d’automne de l’Empereur Qianlong à Mulan." Toung pao 65.1-3 (1979): 13-50.

理論
Ages, Arnold. The Diaspora Dimension. The Hague: Marinus Nijhoff, 1973.
Amossy, Ruth. Les idées reçues, sémiologie du stéréotype. Paris: Nathan, 1991.
Ashcroft, Bill. 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London: Routledge, 1989.
Barker, Francis, ed. Colonial Discourse/Post-colonial Theor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P, 1994.
Berger, John. Ways of Seeing. London: Viking Press, 1972.
Bernheimer, Charles, e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P, 1995.
Bhabha, Homi K.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0.
Boehmer, Elleke.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 migrant metaphors. New York: Oxford, 1985.
Bouthoul, Gaston. Les mentalités. Paris: PUF, 1971.
Boym, Svetlana. The Future of Nostalgia.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1.
Brah, Avatar. Cartographies of Diaspora: Contesting Identities. London: Routledge, 1996.
Brunel, Pierre. Qu’est-ce que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Paris: Armand Colin, 1983.
Chevrel, Yves.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Paris: PUF, 1997.
Chow, Rey.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Indiana: UP, 1993.
Clark, Kenneth. The Nude: A Study in Ideal Form. New Jersey: Princeton UP, 1956.
Connor, Walter. "The Impact of Homelands Upon Diasporas." Modern Diaspora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St. Martins, 1986. 16-46.
Damrosch, David.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PLMA 118.2 (2003 Mar.): 326-330.
Docker, John. 1492 The Poetics of Diaspora. London: Continuum, 2001.
Erwin, Panofsky. Studies in Iconology. New York: Harper &Row, 1972.
Escarprit, Robert. Le litteraire et le social. Paris: Flammarion, 2002.
Fanon, Frantz. Black Skin, White Masks. Trans. Charles Lam Markmann. New York: Grove Weidenfeld, 1967.
Guyard, Marius-François.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Paris: PUF, 1951.
Hall, Stuart. "Cultural Identity and Cinematic Representation." Framework 36 (1989): 68-82.
---.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ies (1996):4.
Hear, Nicholas Van. New Diasporas. Seattle: Washington UP, 1998.
Kalra,Virinder S., Kaur,Raminder, Hutnyk, John. Diaspora and Hybridity. London: Sage, 2005.
Koelb, Clayton, and Susan Noakes, eds.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Literature: Approaches to Theory and Practice.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P, 1988.
Lippmann, Walter.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22.
Mirzoeff, Nicholas.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Ong, Aihwa, and Nonini, Donald. Undergrounded Empires: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Modern Chinese Transnat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1997.
Pageaux, D-H. "Une perspective d'études en littérature comparée: l'imagerie Culturelle." Synthesis 8 (1981): 169-85.
---. "L'imagerie culterelle: de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à l'anthropologie culturelle." Synthesis 10 (1983): 79-88.
---. "De l’imagerie culturelle à l’imaginaire." Précis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Brunel, Pierre, et Chevrel, Yves, eds. Paris: PUF, 1989.
---. La Littérature Générale et Comparée. Paris: Armand Colin, 1994.
Radhakrishnan, Rajagopalan. Diasporaic Meditation: Between Home and Location. Minneapolis: Minnesota UP, 1996.
Ricœur, Paul. Essai d’herméneutique. Paris: Seuil, 1986.
---. Du texte a l’action. Paris: Seuil, 1998.
Safran, William. "Deconstructing and comparing diasporas." Diaspora, Identity and Religion. Ed. Kokot Waltraud, Toloyan Khachig and Alfonso Carolin.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9.
---.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4.
Sartre, Jean-Paul. L’imaginaire. Paris: Gallimard, 1986.
---. L’imagination. Paris: Quadrige, 2003.
Schnapper, Dominique. "From the Nation-State to the Transnational World: on the Meaning and Usefulness of Diaspora as a Concept." Diaspora 8:3 (1999): 225-254.
Shih, Shu-mei. 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Berkeley: California UP, 2007.
Soja, Edward. The Third Space. MA: Blackwell, 1996.
Stallknecht, Newton P., and Frenz, Hors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ethod & Perspective. Southern Illinois: UP, 1991.
Toloyan, Kaching. "Rethinking diasporas: stateless power in the transnational Moment." Diaspora 5.1 (1996): 3-36.
Van Tieghem, Paul.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Paris: Armand Colin, 1931.
Vertovec, Steven. Transnat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2009.
Weisstein, Ulric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Bloomington, London: Indiana UP, 1973.
Wellek, René. "The Concept of Comparative Literaure." Yearbook of Comparative and General Literature 2(1953): 1-5.
Woodward, Kathryn.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7.

評論、其他
Aknin, Laurent. "Entretien avec Dai Sijie." Avant-Scène Cinéma 512 (2002 May): 75-77.
Argand, Catherine. "Entretien avec François Cheng." Lire (2001 décembre) : 12-18.
Bertaud, Madeleine. "François Cheng, poète français."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32.2 (2007 avr.- juin): 153-64.
---. "L'Ardent face-à-face/des présences entrecroisées, François Cheng." Travaux de Littérature 21 (2008): 501-18.
Bloom, Michelle E. "Contemporary Franco-Chinese Cinema: Translation, Citation and Imitation in Dai Sijie's Balzac and the Little Chinese Seamstress and Tsai Ming-Liang's What Time Is It There? "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 22.4 (2005 Oct - Dec): 311-25.
Brient, Véronique. "Bouddhisme ch'an et voie orphique chez François Cheng."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32.2 (2007 avr.- juin): 177-89.
Cahne, Pierre. "L'Eternité n'est pas de trop: Réécriture de La Princesse de Clèves."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32.2 (2007 avr.- juin): 245-49.
Daniel, Yvan. "La Chine et l'Italie dans les Cantos toscans de François Cheng."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32.2 (2007 avr.- juin): 165-75.
Demougin, Jacques. Dictionnaire des Littéraires. Paris: Larousse, 1985.
Détrie, Muriel. "Publications récentes concernant l'Extrême-Orient."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62.1 (1988 janv.- mars): 67-81.
---. "Publications récentes concernant les relations entre la Chine et l'Europe: à propos de "l'Europe chinoise" d'Etiemble."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63.3 (1989 juill. - sept.): 387-401.
---. "Existe-t-il un roman chinois francophone?" Magazine Littéraire 429 (2004): 65-66.
Dider, Jacob. "Le Chant de Cheng." Le Nouvel Observateur, 1998.
Dorothee, Fritz-Ababneh. "L'Intertextualité dans Balzac et la Petite Tailleuse chinoise de Dai Sijie." Dalhousie French Studies 77 (2006 Winter): 97-113.
Douglas, Mary. Natural Symbols: Explorations in Cosmology. London: Routledge, 2003.
Doulin, Jean –Luc. "La déchirante sérénité de François Cheng." Le Monde (1998 octobre): 2.
Eco, Umberto. History of Beauty. New York: Rizzoli, 2005.
Fraisse, Luc. "Le Dit de Tianyi, un palimpseste de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32.2 (2007 avr.- juin): 235-44.
Gombrich, E. H.. The Story of Art. New York: Phaidon, 1971.
Han, René. Un Chinois de Bourgogne, Un Bourguignon en Chine. Paris: Librairie Académique Perrin, 1992.
Hoffert, Barbara. "Dai Sijie- Mr. Muo's Travelling Couch." Library Journal 130.10 (2005 June): 116.
Hooks, Bell. "Choosing the Margin as a Space of Radical Openness." Yearning: Race, Gender, and Cultural Politics. Boston: South End Press, 1990. 145-53.
Hsieh, Yvonne Y. "Splendeurs et misères des mots: Balzac et la Petite Tailleuse chinoise de Dai Sijie." Études Francophones 17.1 (2002 Spring): 93-105.
Jays, David. "Balzac and the Little Chinese Seamstress." Sight & Sound 13.5 (2003): 39-40.
Kitroeff, Alexan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Homeland-Diaspora Relations: the Greek Case in the 19th-20th Centuries. J.M. Fossey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 Hellenic Diaspora. Vol. 2. Amsterdam: Gieben, 1991.
Koeing, Anne-Marie. "Cheng le passeur." Magazine Littéraire (1998 décembre): 104.
Laplanche, Jean, Pontalis, J.B..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W. W. Norton, 1974.
Lasnier, Jean-François. "L’actualité vue par François Cheng ." Journal des arts (1998): 5.
Lionnet, Françoise. "Review: A Politics of the "We"? Autobiography, Race, and Natio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13.2 (2001 Summer): 376-92.
---, and Shih, Shu-mei, eds. Minor Transnationalism. Durham: Duke UP, 2005.
Laplanche, Jean, Pontalis, J.B..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W. W. Norton, 1974.
Lasnier, Jean-François. "L’actualité vue par François Cheng ." Journal des arts (1998): 5.
Lionnet, Françoise. "Review: A Politics of the "We"? Autobiography, Race, and Natio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 13.2 (2001 Summer): 376-92.
---, and Shih, Shu-mei, eds. Minor Transnationalism. Durham: Duke UP, 2005.
Margerie, Diane. "L'Art et la vie selon François Cheng." Magazine Littéraire 429 (2004 Mar.): 28-29.
Marthe, Robert. Roman des origins et origins du roman. Paris: Éditions Bernard Grasset, 1972.
Mayer, Ralph. Art Terms and Technique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1.
Mccall, Ian. "French Literature and Film in the USSR and Mao's China: Intertexts in Makine's Au temps du fleuve Amour and Dai Sijie's Balzac et la petite tailleuse chinoise." Romance Studies 24.2 (2006 July): 159-70.
Mill, John Stuart. Civilization: Essays on Politics and Culture. New York: Anchor Book, 1962.
Moura, Jean-Marc. L’Image du tiers monde dans le roman français contemporain. Paris: PUF, 1992.
---. "L'imagologie littéraire: Essai de mise au point historique et critique."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66.3 (1992): 271-87.
---. "Dialogue ou Malentendu Culturel?" Mabel, Lee, and Meng, Hua, eds. Cultural Dialogue and Misreading. Broadway, Aus: Wild Peony Pty, 1997. 216-26.
Nead, Lynda. The Female Nude:art, obscenity, and sexuality. New York: Routledge,1992.
Pageaux, D-H. "Hommage à François Cheng."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32.2 (2007 avr.- juin): 133-263.
---. "Le Dit de Tianyi de François Cheng: Un Roman de l'artiste? "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32.2 (2007 avr.- juin): 223-33.
Parizet, Sylvie. "L'Eternité n'est pas de trop: Du roman d'amour au roman du vide-médian."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32.2 (2007 avr.- juin): 251-63.
Parry, Benita. "Problems in Current Theories of Colonial Discourse." Oxford Literary Review 9 (1987): 27-58.
Pivot, Bernard. "François Cheng: Je suis devenu dialogue." Français dans le Monde 328 (2003 July - Aug): 8-9.
Plaquette, Aude et Dai, Sijie. Études sur Balzac et la petite tailleuse chinoise. Paris: Ellipses, 2008.
Robert, Laffont. Le Pousse-pousse, de Lao She. François, Cheng trad. Paris: Picquier poche, 1973.
Sabourin, Lise. "Poésie et beauté chez François Cheng. D'À l'orient de tout aux Cinq méditations sur la beauté."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32.2 (2007 avr.- juin): 205-22.
Sabourin, Paul. "D'une double culture à l'unité académique, entretien avec François Cheng." Travaux de Littérature 19 (2006): 445-56.
Silvester, Rosalind. "Aphorismes et leurs potentiels dans Le Dit de Tianyi de François Cheng: Approche stylistique." Dalhousie French Studies 66 (2004 Spring): 101-08.
---. "Genre and Image in Francophone Chinese Works." Contemporary French and Francophone Studies 10.4 (2006): 367-375.
Taylor, John. "Three Chinese Francophone Writers: François Cheng, Dai Sijie, Gao Xingjian." Michigan Quarterly Review 47.2 (2008): 369-79.
Tebbs, Paul. "Balzac and the Little Chinese Semestress." Spectator 286.9021 (2001 June): 43.
Truong, Jeanne. "Quatre Artistes Taiwanais." Modern Art 120 (2005 juin): 56-67.
Vincenot, Matthias. "Lectures croisées: François Cheng et Olivier Deck."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32.2 (2007 avr.- juin): 191-204.
Zhang, Yinde. "François Cheng ou dire la Chine en français." Revu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32.2 (2007 avr.- juin): 141-52.

中文部份
文本
林麗玲。<失憶症>、<一杯咖啡>。«軌跡、系譜、星圖»。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系,2005。82-83。
---。«黑痣與刺青畫集»。台北:東家畫廊,2008。
---。<豐腴>。«雙凝:台灣女性藝術的鏡觀視角»。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44、146。
侯錦郎。<由歷史觀略論佛教哲學與藝術創作>。«大學生佛學論文集» (1960年):頁數不詳。
---。<陶淵明詩與佛教思想>。«菩提樹» 107-108 (1961年):20-22。
---。<從五蘊看現代美術>。«慧炬» (1961年):頁數不詳。
---。<新印象派的大師-秀拉>。«海風月刊» 61 (1963年):頁數不詳。
---。<印象派的歷史淵源及時代背景>。«中國一周» 742.743 (1964年):頁數不詳。
---。<那比士群>。«師大校友月刊» 5 (1964年):頁數不詳。
---。<新郪虎符的再現-及其在先秦軍事、雕塑及書法研究上的重要性>。«故宮季刊» 10.1 (1975年):35-77。
---。<皇家森林的秋季大獵--關於木蘭狩獵圖的背景研究>。«雄獅美術» 70 (1976年12月):16-34。
---。<木蘭狩獵圖的藝術家們和其他>。«雄獅美術» 70 (1976年12月):38-47。
---。<從考古、歷史及文學看祭祀用紙錢的源流與遞變>。許麗玲摘譯。«民俗曲藝» 72 (1991年):14-46。
---。<台灣常見的祭祀用紙錢>。許麗玲摘譯。«民俗曲藝» 81 (1993年):11-41。
---。«侯錦郎陶塑繪畫展»。台北:東之藝術,1997。
---。«重構失憶家園-侯錦郎個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8。
---。«生命二重奏-旅法藝術家侯錦郎紀念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
---、畢梅雪。«木蘭圖與乾隆秋季大獵之硏究»。台北 : 國立故宫博物院,1982。程抱一。<論波德萊爾>。«外國文學研究» 1 (1980年):12。
---。<談雨果>。«外國文學研究» 2 (1980年):5。
---。<介紹藍波>。«外國文學研究» 2 (1981年):22。
---。<介紹阿波里奈爾>。«外國文學研究» 2 (1982年):9。
---。<法國當代詩人亨利• 米修>。«外國文學研究» 4 (1982):1。
---。<法國當代詩人聖•若望•波斯>。«外國文學研究» 2 (1983年):5。
---。<法國超現實主義運動>。«外國文學研究» 3 (1983年):7。
---。<法國當代詩人佛蘭>。«外國文學研究» 2 (1984年):3。
---。<海濱墓園簡介>。«外國文學研究» 2 (1985年):1。
---。«天一言»。楊年熙譯。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
---。<程抱一在法蘭西科學院的就位演說>。劉陽譯。«當代外國文學» 4 (2003年):14。
---。<借東方佳釀 澆西人塊壘——關於法國作家與中國文化關係的對話>。錢林森譯。«中國比較文學» 3 (2004年):9。
---。«中國詩畫語言研究»。涂衛群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萬有之東-程抱一詩集»。朱靜譯。上海:同濟出版社,2007。
---。«羅浮宮朝聖»。朱靜等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
---。«此情可待 »。劉自強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戴思杰。«巴爾札克與小裁縫»。尉遲秀譯。台北:皇冠出版社,2002。
---。«巴爾札克與小裁縫»。台北:新生代寶信發行,2003。
---。«釋夢人»。余中仙譯。台北:皇冠出版社,2006。
---。«某夜 月未升»。梁若瑜譯。台北:皇冠出版社,2007。

理論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new window
王潤華。«比較文學理論集»。台北:國家出版社,1983。
史書美。<離散文化的女性主義書寫>。«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出版社,1997。87-110。new window
---。<全球的文學,認可的機制>。«清華學報» 34.1 (2004 年06月):1-29。
---。<華語語系研究芻議>。«中外文學:弱勢族群的跨國主義» 36.2 (2006年6月):13-18。
古添洪、陳慧樺。«比較文學的墾拓在台灣»。台北:東大出版社,1976。
李達三。«比較文學研究之新方向»。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
宋國誠。«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台北:擎松出版社,2004。new window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new window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 : 當代臺灣小說論述»。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
孟華。«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陳惇、劉象愚。«比較文學»。北京:高等教育,1997。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如果出版社,2008。new window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中外文學» 12.2 (1983年7月):66-89。new window
---。«主題學理論與實踐»。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1。
張志彪。«比較文學形象學理論與實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曹順慶。«比較文學論»。台北:揚智出版社,2003。new window
單德興、何文敬編。«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台北:中研院歐美所,1994。
---。«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楊乃喬。«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new window
---。<後殖民研究的問題及前景>。«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簡瑛瑛編。台北:立緒出版社,1997。111-52。
劉紀蕙。«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台北:三民出版社,1994。
---。«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
---。«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樂黛云。«文化傳遞與文學形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王向遠。«比較文學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簡瑛瑛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出版社,1997。
顧燕翎。«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1999。
龔鵬程。<世界華文文學新世界>。«文訊» 210 (2003年):74-82。

評論、其他
王抗生。«中國花卉圖案»。台北:南天書局,1988。
王智明。<敘述70年代:離鄉、祭國、資本化>。«文化研究» 5 (2007年):7-48。
---。<回歸想像/想像「回歸」:張婉婷電影裡的離散政治>。«離散與家國想像»。
李有成、張錦忠編。台北:允晨出版社,2010。173-216。
王賡武。<單一的華人散居者?>。«海外華人研究的大視野與新方向»。劉宏與黃堅立主編。台北:八方文化,2002。3-31。
王鎧。<山颯寫出法蘭西文化傳奇>。«亞洲週刊»19:20 (1994年5月):44-45。
牛競凡。<國內外程抱一研究述評>。«雲夢學刊» (2008年1月):32-36。
---。«對話與融合:程抱一創作實踐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
史書美。«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何恬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成耆仁。«中國紋飾及其象徵意義»。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3。
朱嘉雯。«追尋漂泊的靈魂-女作家的離散文學»。台北:秀威資訊,2009。
朱靜。<我是一片雲-弗朗索瓦.程的«天一言»及其他>。«文景» 2 (2002年):24。
余中先。<程抱一進入法蘭西不朽者殿堂>。«外國文學動態» (2002年4月):77-80。
李旭。«地角天涯:中國少數民族紀行»。台北:經典雜誌,2002。165。
李有成。«文學的多元文化軌跡»。台北:書林出版社,2005。
---。«在理論的年代»。台北:允晨出版社,2006。
李亞萍、鄒琰。<圍棋的隱喻——從《圍棋少女》看法國華人文學>。«廣東社會科學» (2003年5月):73-82。
李晉宏。«中國藝術圖案-龍鳳瑞獸篇»。台南:文堂出版社,1999。
李新如。<寫書拍電影戴思杰分享創作喜悅>。55 «書香遠傳» (2007年12月):44-45。
宋龍飛。<從陶藝找回健康的侯錦郎>。«侯錦郎陶塑繪畫展»。台北:東之藝術,1995。1-3。
吳婉筠。«差異的美學-女遊書寫、女書與女性譜系書寫策略研究»。簡瑛瑛教授指導。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余熙。<程抱一:擺渡蓬山滄海間>。«中外文化交流» (2003年10月):42-44。
---、程平。«約會巴黎»。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阿讓古。<在西方的一個中國藝術家筆下的美達摩佛絲>。
尹欣策劃。«美達摩佛斯»。上海:上海美術館,2005。149-54。
季玉年。<當代藝術之趣味與爭議-談尹欣近作的美達摩佛斯>。«明報月刊» (2006年9月):94-95。
林文淇。«華語電影中的國家寓言與國族認同»。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10。new window
林玉玲。<移民與離散>。«離散與家國想像»。李有成、張錦忠編。台北:允晨出版社,2010。95-129。new window
林志明。<注意的觀看:波特萊爾的«現代生活的藝術家»」>。«中外文學» 30.11 (2002年4月):62-82。
---。<「間」與崇高:由內在之「間」到歷史的符號>。«哲學與文化» 425 (2009年10月):55-79。
季玉年。<當代藝術之趣味與爭議-談尹欣近作的美達摩佛斯>。«明報月刊» (2006年9月):94-95。
金桔芳。<俄耳普斯之路:程抱一小說中的歷史與超越>。«中外文化與文論» (2008年2月):13-26。
孟華。«中國文學中的西方人形象»。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高金榮。«敦煌石刻舞樂藝術»。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2000。
馬相武。<華人文學的文化指歸>。«世界華文文學論壇» (1999年4月):13-14。
陳大為。<世界華文文學與「中國中心論」思維--論「海外華文文學史」的學術視野>。«書目季刊» 38.2 (2004年):143-49。new window
陳郁秀。<亦師亦友亦如兄>。«生命二重奏-旅法藝術家侯錦郎紀念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18-20。
陳奇相。<生命二重奏-旅法藝術家侯錦郎紀念展>。«藝術家» 68.4 (2009年4月):182-83。
陳盈珊。<林麗玲油畫-超現實溫柔>。«中國時報» (2005年4月3日):E8版。
陳英德。<水盡疑無路,花明又一村>。«藝術家» 29:2 (民78.07):83-90。
---。<蟄居所鎮的藝術家-侯錦郎>。«藝術家» 35:5 (民81.11):444-445。
---。<漢學者與藝術家-歷史博物館侯錦郎紀念展 >。«藝術家» 68:4 (2009年4月):174-81。
---。<我看侯錦郎繪畫>。戈思明主編。«生命二重奏-旅法藝術家侯錦郎紀念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21-27。
陳淑娟。«邊緣論述˙身體書寫:第三世界/亞裔女性文學與藝術再現»。簡瑛瑛教授指導。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遠流出版社,2008。
孫敏。<中法兩國在文學中的相遇>。«中國比較文學» (2008年2月):90-93。
陸蓉之。«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徐蘊康編。«以藝術之名:從現代到當代,探索台灣視覺藝術»。台北:博雅書屋,2009。
傅雋。<現在的遺產:奈波爾與全球化>。«中外文學» 30.4 (2001年9月):52。new window
張元茜編。«中國─巴黎,早期旅法藝術家回顧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
張寅德。<法語中國作家 >。«中外文化與文論» (2008年2月):3-12。
張淑麗。<『閨怨』美學的挑戰:當代台灣女性書寫的異/移位>。«文訊» 19.9 (1998年):22-24。
張雲鵬。«文化權:自我認同與他者認同的向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張綺紋。«『巴爾札克與小裁縫 』:一則國家寓言 ? »。許綺玲教授指導。中央大學法文系碩士論文,2007。
張錦忠。<南洋論述/本土知識-他者的侷限>。«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張京媛編。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81-103。new window
---。<跨越半島,遠離群島:論林玉玲及其英文書寫的漂泊與回返>。«英美文學評論» 4 (1999年): 183-99。
---。<流動的華文文學:世界華文文學論述在臺灣>。«文訊» 189 (2001年):44-49。
---。<文化回歸、離散台灣與旅行跨國性:「在台馬華文學」的案例>。«中外文學» 33.7 (2004年12月):153-66。
莫渝。«法國文學筆記»。台北:桂冠出版社,2000。
許綺玲。<變化中的家庭形象 (1970-1990):快拍照風格與攝影論述中的家庭題材>。«文化研究» 2 (2006年3月):9-40。new window
---。<重探V-10昔日展的幾個「現代」身影>。«觀展看影-華文地區視覺文化研 究»。台北:書林出版社,2009。125-140。
晨楓、程抱一。<中西合璧:創造性的融合-訪程抱一先生>。«科技文華» (2003年10月):84-89。
程平。<程抱一小說『天一言』中的三元命題>。«外國文學研究» (2006年1月):97-103。
景春雨。<在無盡的對話中尋找生命的體悟>。«法國研究» (2005年2月):220-29。
馮品佳編。«重劃疆界:外國文學研究在台灣»。新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周英雄主編。«影像下的現代性:影像與視覺文化»。台北:書林出版社,2007。
黃小燕。«旅法藝術家攝影訪談錄»。台北:台灣攝影公司,1999。
黃秀玲。<去國家化之再探>。«離散與家國想像»。李有成、張錦忠編。台北:允晨出版社,2010。47-95。new window
黃海鳴。<纏繞的神秘大家族樹塔-侯錦郎的陶藝雕塑展>。«山藝術雜誌» (民86.12):118-21。
---。<重構失憶家園-侯錦郎個展>。«重構失憶家園侯錦郎個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8。10-28。
---。<透過創作活出無限生命綿延-讀侯錦郎陶塑作品中的身體與大地意象>。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152-57。
鄒琰。<從獨語到對話>。«當代外國文學» (2006年1月):147-52。
彭萬墀。<談談錦郎對藝事的追求>。«生命二重奏-旅法藝術家侯錦郎紀念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28-31。new window
費爾尼。<一個中國藝術家在巴黎的美達摩佛斯>。尹欣策劃。«美達摩佛斯»。上海:上海美術館,2005。157-60。
單德興。«邊緣與中心»。台北:立緒出版社,2007。new window
---。«越界與創新»。台北:允晨出版社,2008。
楊松年、簡文志主編。«離心的辯證:世華小說評析»。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
楊東苗、金衛東。«敦煌手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楊宗翰。<詩想跨國界,華文超國家>。«文訊» 218 (2003年):9-10。
楊麗中。<傳統與再造:湯亭亭的「女戰士」與東方論述>。«中外文學» 28:11=335 (民89.04):176-97。new window
鄭麗君。<形體與精神的試探>。«生命二重奏-旅法藝術家侯錦郎紀念展»。戈思明主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32-59。
廖炳惠。«關鍵詞200 : 文學與批評硏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海外華人離散社群:視覺藝術中政治與文化公民權的分合>。«中外文學» 32.4=376 (民92.9):17-28。
廖新田。«台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
趙然。<東西方文化間的擺渡人>。«21世紀» (2003年9月):38-39。
蔣向艷。<心靈在夜晚吟唱的歌>。«當代外國文學» (2005年3月):60-65。
---。<程抱一的漢學研究之路>。«法國研究» (2007年2月):12-17。
---。«程抱一的唐詩翻譯和唐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潘垠。<蓬山萬重,滄海有情>。«藝術家» 51.5=360 (2000年11月):368-381。
劉成富、焦宏麗。<法國文壇華人文學的崛起——以戴思杰、山颯為例>。«譯林» (2004年6月):199-203。
劉亮雅。<種族與性別壓迫的悲劇>。«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簡瑛瑛編。台北:立緒出版社,1997。63-87。
---。<湯亭亭「女戰士」中的母女關係>。«中外文學» 29:8=344 (民90.01):158-75。
劉陽、程抱一。<程抱一在法蘭西科學院的就位演說>。«當代外國文學» (2003年4月):86-92。
劉陽。<『天一言』對生命真諦與藝術意義的探尋>。«當代外國文學» (2003年6月):140-44。
---。<程抱一和他的小說『此情可待』>。«當代外國文學» (2004年4月):150-52。
---。<程抱一與中西文化交流>。«國外文學» (2006年1月):28-35。
蔣勳。<林麗玲-黑痣女子>。林麗玲策劃。«黑痣與刺青畫集»。台北:東家畫廊,2008。
錢林森。«法國作家與中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故國之歌聲召喚異鄉的靈魂:法籍華人女作家山颯小論——法國文化圈中的華人文學之二>。«當代外國文學» (2003年2月):134-38。
---。«光自東方來»。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
---。<論程抱一對中法文化的匯通>。«中西文化研究» 93.06 (2004年6月):97-111。
---。<生命不息-創造不止:法蘭西華裔院士、著名詩人程抱一訪談>。«粵海風» 6 (2004年):64-71。
---、程抱一。<文化匯通、精神提升與藝術創造>。«跨文化對話» 71 (2005年4月):100。
賴瑞瑩。«早期基督教藝術»。台北:雄獅出版社,2001。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1。new window
戴浩石。<一首生命頌>。«生命二重奏-旅法藝術家侯錦郎紀念展»。戈思明主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12-17。
謝閣蘭。«謝閣蘭中國書簡»。上海:上海書局,2006。
謝劍。<文化認同、族群認同與民(國)族主義:以中國的多元性為例>。«民族主義與中國的現代化»。劉青峰主編。香港:中文大常出版社,1994:159-176。
簡瑛瑛。«飛天之女:跨國影像藝術與另類女性書寫»。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08。new window
顧彬。«關於「異」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網站資料
一票票藝術空間網站。 (2010年6月15日),取自:

巴爾札克與小裁縫官方網站。 (2008年11月2日),取自:

法國法蘭西學院網站。(2009年12月15日),取自:
< http://www.academie-francaise.fr/Immortels/discours_reception/cheng.html>
南方網網站<戴思杰:小裁縫變了,我也變了>一文。 (2008年11月2日),取自:

羅浮宮官方網站。 (2010年7月14日),取自: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