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白色恐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蘇瑞鏘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u, Jui-chiang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6:3
頁次:頁139-180
主題關鍵詞:戰後臺灣白色恐怖政治案件回顧展望Postwar TaiwanWhite TerrorPolitical casesRetrospectProspe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9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歐素瑛(20080600)。從二二八到白色恐怖--以李媽兜案為例。臺灣史研究,15(2),135-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熙明(20001000)。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中的角色。臺灣史研究,6(2),139-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炎憲(20111200)。白色恐怖時期農、工、學相關政治案件量化分析。臺灣風物,61(4),45-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芸娟(1998)。山東流亡學生與澎湖寃案。高中歷史教學與研究,4,99-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闞正宗、蘇瑞鏘(20050300)。臺南開元寺僧證光(高執德)的「白色恐怖」公案再探。中華人文社會學報,2,252-2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江如蓉(20051200)。戒嚴時期違反法治國原則的國家行為--以叛亂犯之死亡案件為例。國家發展研究,5(1),109-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禎祥(20150300)。白色恐怖下的家庭悲劇:複合式人權侵害案件之考察(1949-1992)。臺灣風物,65(1),71+73-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傳凱(20141100)。「大眾傷痕」的「實」與「幻」--探索「1950年代白色恐怖『見證』」的版本歧異。歷史臺灣,8,35-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薛化元(20161200)。轉型正義的範圍及檔案開放問題。國史研究通訊,1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百齡(20160700)。活在危險年代:白色恐怖情境下的新聞工作者群像(1949-1975)。傳播研究與實踐,6(2),23-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高誠晚、傅玉香(20180900)。韓國與臺灣轉型正義之比較--以濟州4.3事件的問題點為中心。文史臺灣學報,12,7-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雪姬(20161200)。白恐研究中檔案與口述歷史間的實與虛。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7,223-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昱齊(20180600)。檔案開放與轉型正義:實務運作的檢討與建議。臺灣史料研究,51,25-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蘇瑞鏘(20150800)。國家檔案與口述訪談的結合運用--以戰後臺灣白色恐怖案件的研究為中心。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6,1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松田康博(2000)。蒋経国による特務組織の再編:特務工作統括機關の役割を中心に。日本台湾学会報,2,114-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薛化元、余佩真(20150800)。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人物訪談記憶的實與虛--以「省工委會」成員張金爵女士的三次口訪紀錄為例。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刊,6,20-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正慧(20090300)。1950年代左翼政治案件探討--以省工委會及臺盟相關案件為中心。臺灣文獻,60(1),395-4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顯武(20070600)。法律的政治分析--論戒嚴時期的政治刑法。國家發展研究,6(2),155-1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侯坤宏(20070600)。戰後臺灣白色恐怖論析。國史館學術集刊,12,139-2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儀深(20030600)。臺獨叛亂的虛擬與真實--一九六一年蘇東啟政治案件研究。臺灣史研究,10(1),141-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邱榮裕(2006)。戰後臺灣客家典型白色恐怖政治事件之研究--以1950年代客家中壢事件為個案分析。臺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322-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雪姬(2003)。滿洲經驗與白色恐怖--「滿洲建大等案」的實與虛。「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專題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浤源(1998)。官方檔案與歷史真相--孫立人叛亂檔研析。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59-19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翠(2006)。女性與白色恐怖政治事件。臺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411-4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顯武、陳銀欉、謝立功(2007)。戒嚴時期刑事審判案件與判決核覆制度之法律政治分析。「台灣解嚴2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人權與政治事件探討」會議,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法律學院(主辦 (會議日期: 2007年11月24-25日)。臺北:國立臺灣科學博物館。(VI)27-(VI)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正慧(2019)。反抗的起點或秋後算帳?:關於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歷史連結。「臺灣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國際研討會,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19年7月27日)。臺北。209-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恆妏(2018)。反省與自新:二戰前中國思想改造法制對戰後臺灣之影響。近代東亞的人權概念與實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11月15日)。臺北。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翠蓮(2004)。戒嚴時期臺灣的情治機關:以美麗島事件為例。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七屆討論會)。國史館。145-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薛化元、楊秀菁(2004)。強人威權體制的建構與轉變(1949-1992)。「人權理論與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史館。268-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叡人(2007)。「台灣高山族殺人事件」--高一生、湯守仁、林瑞昌事件的初步政治史重建。紀念二二八事件60週年學術研討會,325-3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蔡墩銘(2004)。戒嚴時期之惡法與審判--以不當叛亂匪諜審判案件為主。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裘佩恩(1997)。戰後臺灣政治犯的法律處置(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ang, Dan(2008)。A Comparative Study of State Violence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in the 1950s(博士論文)。Harvard University。  new window
圖書
1.Kirby, William C.(1984)。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張炎憲(2006)。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澤涵(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金島、潘彥蓉、周維朋(2004)。二二八戰士:黃金島的一生。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世宏、張世瑛、許瑞浩、薛月順(2002)。雷震案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Eastman, Lloyd E.(1990)。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Teiel, Ruti G.、鄭純宜(2017)。轉型正義︰邁向民主時代的法律典範轉移。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炎憲、許芳庭(2009)。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臺灣歷史學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雪姬、林建廷(2014)。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新北:臺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禎祥(2014)。情義之道:臺灣鋼鐵鉅子李天生評傳。高雄:李錦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儀深(20190000)。認同的代價與力量:戒嚴時期臺獨四大案件探微。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敖、國家安全局(1991)。安全局機密文件--歷年辦理匪案彙編。臺北:李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2015)。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臺北:衛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怡俐(20160000)。當代轉型正義的制度與規範脈絡:兼論南韓與臺灣的經驗比較。臺北:元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儀深(2004)。白色恐怖的檔案解讀。走自己的台灣路:北社系列講座。台北:社團法人台灣北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筱峰(2001)。台灣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類型。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之法律與歷史探討。台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曁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筱峰(20090000)。台灣戒嚴時期政治犯的遭遇與處境:政治受難者的經驗見證。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臺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燕秋(20090000)。原住民菁英的整肅:「湯守仁等叛亂案」。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臺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世宏(20090000)。戒嚴時期對民主運動的壓制。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臺灣歷史學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乃德(2015)。民主時代的威權遺產。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台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一)清理威權遺緒。衛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品滄(2004)。一九六〇年代知識青年的獨立運動--以「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事件」為例。1960年代獨立運動--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事件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禎祥(2015)。超級硬仗:追還財產。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三):面對未竟之業。衛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曹欽榮(2015)。紀念博物館與轉型正義。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二:記憶歷史傷痕)。新北:衛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曹欽榮(2017)。白色恐怖惡魔島:火燒島與政治犯。自由遺產:臺灣228、白色恐怖紀念地故事。臺北:臺灣游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文堂(2009)。澎湖山東煙臺聯中師生冤案始末。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臺灣歷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葉虹靈(2015)。各國的轉型正義工作。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一:清理威權遺緒)。新北:衛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翠蓮(20090000)。情治機關內部鬥爭所引起的白色恐怖政治案件。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臺灣歷史學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丞儀(2015)。戒嚴時期法律體制的未解難題與責任追究。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三):面對未竟之業。衛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