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十年來國內史學方法論的研究及其新動向:民國60年至民國70年
書刊名:漢學研究通訊
作者:黃俊傑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83
卷期:2:2=6
頁次:頁69-76
主題關鍵詞:方法論史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9
  • 點閱點閱:35
期刊論文
1.余英時(19790700)。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反省與展望--代「發刊辭」。史學評論,1,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einstein, Fred、Platt, Gerald M.、吳瑞屯(19730300)。理論應用於歷史研究:有關於心理分析理論的問題。食貨月刊,2(12),625-6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瑞德(19771100)。蔣夢麟早年心理上的價值衝突與平衡(光緒十一年-民國六年)。食貨月刊,7(8/9),446-4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Aydelotte, William O.、康綠島(19720900)。量化在歷史上的應用及其限制。食貨月刊,2(6),324-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茲利希、康綠島(19810100)。對心理史學發展的回顧。食貨月刊,10(10),458-4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Manuel, Frank E.、江勇振(19730100)。心理學在史學上的應用與濫用。食貨月刊,2(10),514-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秋原(19770600)。覆徐復觀先生論漢學宋學及中國學術路向書。中華雜誌,15(6),2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英時、Lee, Thomas H. C.、Huang, Chun-chieh(1981)。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Renditions,15,7-26。  new window
9.Swierenga, Robert P.(1970)。Clio and Computers: A Survey of Computerized Research in History。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1970(5)。  new window
10.馬許、古偉瀛(19750400)。中國社會的正式組織與昇遷。食貨月刊,5(1),2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古偉瀛(19800500)。史學量化及其應用於中國史料的一些考察。食貨月刊,10(1/2),43-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Meyer, Donald B.(1961)。A Review of 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History and Theory,1961(1),291-297。  new window
13.Langer,William L.、卓遵宏(19790800)。歷史研究的新課題。近代中國,12,188-1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Africa, Thomas W.(1979)。Psychohistory, Ancient History, and Freud: The Descent into Avernus。Arethuas,12(1),5-33。  new window
15.Landes,David S.、Tilly,Charles、鮑家麟(19710600)。作為社會科學的史學。食貨月刊,1(3),155-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Landes, David S.、Tilly, Charles、鮑家麟(1971)。科際與社會科學的歷史。食貨月刊,1(8),431-4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鮑家麟(19711200)。科際與社會科學的歷史。食貨月刊,1(9),483-4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Hays, Samuel P.、邱成章(19740700)。「歷史的社會研究:觀念,方法與技術」。食貨月刊,4(4),149-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食貨月刊(19741200)。「社會科學與歷史學」座談會紀錄。食貨月刊,4(9),377-3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古偉瀛(19750700)。C分析簡介。食貨月刊,5(4),1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古偉瀛(19740700)。愛德華休特的<史家與電腦>。食貨月刊,4(4),155-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古偉瀛(19720300)。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之幾種用於研究傳記歷史的方法及其於中國材料底初步運用。食貨月刊,1(12),652-6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Fienberg,Stephen E.、瞿海源(19720500)。歷史學家運用統計技術從事研究的一個例子:計數計表的標準化。食貨月刊,2(2),106-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Langer, William H.(1958)。The Next Assignment。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63(2),283-304。  new window
25.魏秀梅(19710600)。從量的觀察探討清季布政使的人事嬗遞現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505-5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徐復觀(19770400)。「清代漢學」衡論。大陸雜誌,54(4),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魏秀梅(19760600)。從量的觀察探討清季學政的人事嬗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93-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魏秀梅(19721200)。從量的觀察探討清季按察使的人事嬗遞現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下),475-4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魏秀梅(19730500)。從量的觀察探討清季督撫的人事嬗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上),259-2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賴澤涵(1982)。歷史學與社會學的互補性及合流的可能性。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55-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岡田武彥(1977)。戴震と日本古學派の思想--唯氣論と理學批評論の展開。清初思想研討會,美國學術團體聯合會 (會議日期: 1977年6月26日至7月1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寬政(1982)。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中國社會史)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中國社會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文崇一(1982)。經驗研究與歷史研究:方法和推論的比蛟。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44-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毛漢光(1968)。唐代統治階層的社會變動:從官吏家庭背景看社會流動(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倬雲(1965)。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 C.。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馬一浮(1971)。復性書院講錄。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古朗士、李宗侗(1955)。希臘羅馬古代社會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學稼(1965)。社會史論戰的起因和內容。臺北:中華雜誌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宗侗(1963)。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英時(1976)。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龍門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熊十力(1970)。讀經示要。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毛漢光(19660000)。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培(1972)。歷史學。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Erikson, Erik H.(1958)。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Inc.。  new window
11.Carr, Edward H.、王任光(1980)。歷史論集。臺北:幼獅翻譯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69)。Gandhi's Truth: On the Origins of Militant Nonviolence。New York。  new window
13.Johnson, Rober A.。Psychohistory and Religion: The Case of Young Man Luther。  new window
14.Kiren, George M.、Rappoport, Leon H.(1976)。Varieties of Psychohistory。New York。  new window
15.de Coulanges, N. D. Fustel、李玄伯。古代城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承恕(1981)。布勞岱及韋伯:歷史對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的意義。史學方法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予同(1980)。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薩盃武(1975)。[中國社會政治史]自序。中國社會政治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玉法(1979)。史學革命論。歷史學的新領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英時(1981)。翻譯與外來觀念。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玉法(1978)。歷史研究的量化問題。歷史學的新領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enson, Lee(1972)。Research Problem in American Political Historiography。Toward a Scientific Study of History。Philadelphia。  new window
8.Kousser, J. Morgan。Quantitative and Social-Scientific History。The Past Before Us: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Writ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window
9.古偉瀛(19800000)。史學量化及其應用於中國史料的一些考察。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倬雲(1966)。歷史學與社會學。二十世紀之科學第九輯:人文科學之部--史學。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俊傑(1981)。從方法論立場論歷史學與社會學之關係。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78)。心理學在歷史研究上的應用。歷史學的新領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