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士人階層女子守節現象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陳俊杰
出版日期:1995
卷期:27
頁次:頁98-107
主題關鍵詞:士人階層女子守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87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宋東俠(1989)。宋代士大夫的貞節觀。中州學刊,1989(5),119-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前成(1989)。明代婦女的貞節問題。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8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家遵(1936)。歷代節烈婦女的統計。現代史學,3(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鐵忱(1935)。清代之旌表制度。中國社會,1(5),42-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曹大為(1991)。中國歷史上貞節觀念的變遷。中國史研究,19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顧頡剛(1940)。春秋時期的男女闢係與婚姻習慣。學術,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郝連昌(1988)。論漢代婦女處節觀。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198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景超(1932)。兩漢寡婦再嫁之俗。清華周刊,37(9/10),33-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牛志平(1985)。從離婚與再嫁看唐代婦女的貞節觀。陜西師範大學學報,19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楚卿(1932)。浙江金華的典妻。民間文學,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瞿屯建(1991)。解放前徽州的氏族宗法制度。志苑,19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敏杰(1988)。貞操觀。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晗、費孝通(1988)。皇權與紳權。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仁宇(1989)。萬曆十五年。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靄理士、潘光旦(1987)。性心理學。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顧之德。顧節母傳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瞿同祖(1981)。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炳棣(1962)。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秦始皇本紀。史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列女傳。太平御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不韋列傳。史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外戚世家。史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諤傳。隋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家規輯略。曹月川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家教。山陰安昌徐氏宗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靈帝紀。後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1970年代之前中華民國赦免實踐的傳統色彩--以「復仇」、「官蔭」與「留養」為主的討論
2. 共犯關係下的「準服制以論罪」--以《刑案匯覽》「聽從尊長殺害以次尊長」類案件為例
3. 評介《中國古代的法典、制度和禮法社會》[鄭顯文著,(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
4. 傳統中國哲學範疇落實於警察文化與執法之舉隅
5. 理解法律多元--行動者視角的分析框架
6. 刑事法教化效能可能性之探討--以法院判決分析為例
7. 親親與幽禁--探析明代高牆規劃與罪宗淹禁現象
8. 不是契約的約定--論約法三章與社會契約義理的差距
9. 后妃的荷包:溫惠皇貴太妃及其太監們的營生
10. 精神障礙犯罪者與監護處分關聯之法制探討--兼論其判斷疑義及治療
11. 集體化時期中國農村的社會運動--兼評《告別理想》、《通向集體之路》與《西溝》[評1.張樂天,《告別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盧暉臨,《通向集體之路:一項關於文化觀念和制度形成的個案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3.常利兵,《西溝:一個晉東南典型鄉村的革命、生產及歷史記憶(1943~1983)》(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12. 評釋字第791號解釋--從性別身分到平等契約?
13. 《逸周書》〈芮良夫〉之憲政思想限制與隱埋
14. 經典、習俗與禮法--對喪服「嫡孫承重」的歷史考察
15. 本名張愛玲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