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選舉與「地方化」社會--臺灣選舉活動中的社會內涵
書刊名:思與言
作者:陳介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Chieh-ying
出版日期:1996
卷期:34:1
頁次:頁169-206
主題關鍵詞:選舉樁腳類型造勢類型人情網路地方化社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4
  • 點閱點閱:42
     在臺灣選舉活動的既有研究中,「派系」或「組織動員」的角色,雖然已漸為人 所注意。但是一般對於「派系」或「組織動員」所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卻仍未有太多的討 論。事實上,儘管派系或組織的動員,直接關連到選舉活動的外顯型態,但是派系與組織動 員的可行性或有效性,基本上是受隱身於其背後的社會形構特質所左右。透過本文對於臺灣 戰後選舉經驗之實質運作方式的考察,我們發現不管是在樁腳或者是造勢的選舉動員類型中 ,其所呈現的社會內涵可以說是一種地方化社會連帶的不斷強化過程。也就是一再地將屬於 政治活動領域的公共性議題之論辯與人員的選任,化約到具體人情連帶關係的累積與重組之 上,而使得選舉活動經常成為區分「同類」與「異類」的競爭。因此,表面上臺灣的選舉, 將隨著省級以上首長選舉的舉行,而在政治權力競爭形式上更趨於全面化,但也還很難轉變 成一種重視公共議題爭辯與立基在公民意識之上的選舉。因為由過去經驗顯示,臺灣的選舉 活動與傳統社會運作邏輯一直是處於一種相互強化的情境。換言之在進入以公共議題做為競 選活動主軸的選舉活動類型之前,還明顯的有其社會性障礙。
期刊論文
1.胡鴻仁、林鶴玲(19811000)。在地方選舉史上左右局面的--臺灣地方派系大觀。聯合月刊,3,1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明惠、張茂桂(19940600)。地方派系的形成與變遷河口鎮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12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永茂(19890900)。地方派系與選舉之關係:一個概念架構的分析。中山社會科學季刊,4(3),58-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德福(19900300)。選舉、地方派系與政治轉型:七十八年底三項公職人員選舉之省思。中山社會科學季刊,5(1),8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明軒(1992)。中央人物下鄉。天下雜誌,137,77-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統雄(19861200)。七五五三:選民結構的分析與預測。聯合月刊,65,1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志恆(1992)。澎湖選戰捲大風。遠見,77,9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銘輝(1992)。高高的檳榔樹上長滿了花花的鈔票。新新聞周刊,258,3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銘輝(1992)。五大「淪陷區的戰爭到底怎麼打的」?。新新聞周刊,263,70-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永誠(1992)。立法委員選舉花費創新高:錢洗台灣。中國時報周刊,51,16-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政農(1989)。亂。新新聞周刊,141,1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義彥(1986)。我國投票行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民意,110,3-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費省非、洪春木(19830700)。地方派系更迭的兩個類型:臺中、基隆兩地派系的成長和變化。聯合月刊,24,63-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火炎(1992)。民主轉型過程中政黨的重組:臺灣地區選民的民主價值取向、政黨偏好與黨派投票改變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1),213-2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甫昌(19940600)。族群同化與動員:臺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明輝(19941200)。從臺灣地方選舉現象談臺灣「民間社會」。思與言,32(4),171-1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明通、朱雲漢(19920100)。區域性聯合獨占經濟、地方派系與省議員選舉:一項省議員候選人背景資料的分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1),77-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袁頌西、李錫錕、郭秋永(1984)。臺灣地區政治參與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振寰(19930300)。臺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臺灣社會研究,14,123-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振寰、沈國屏、黃新高(1994)。誰統治地方社會:高雄縣個案研究。地方社會與地方政治專題研討會。臺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介玄(1994)。派系網絡、樁腳網絡及俗民網絡--論台灣地方派系形成之社會意義。「地方社會與地方政治」學術專題研討會,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 (會議日期: 1994/04/23)。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瞿海源(1992)。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査計劃,第二期之第三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瞿海源(1991)。臺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二期第一、二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蘇家聲(1989)。台灣鄉鎮權力結構之分析--以K鄉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基原(1988)。高雄縣地方派系結構及其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苗蕙敏(1991)。台灣地區地方選舉中派系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七十八年屏東縣縣長選舉個案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涂一卿(1994)。台灣地方派系之社會基礎--以嘉義縣地方派系為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天下雜誌(1992)。土地、財團、選舉。台北:天下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明峻、蔡宏瑜、顏萬進(1992)。選舉制度的理論與分析。玉山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新煌(1987)。斷奶期的新社會。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ohen, Carl、朱秀賢、聶崇信(1990)。民主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義彥、陳世敏(19920000)。七十八年選舉的報紙新聞與廣告內容分析。臺北:業強。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丁庭宇(1992)。社會經濟發展與投票行為。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9)。新新聞周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91)。新新聞周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92)。新新聞周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92)。新新聞周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93)。新新聞周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Finley, M. I.、李淑珍(1991)。古典民主原理。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吳密察(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其南(19920000)。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臺北:允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昭武(1992)。民主,你的名字叫關係。土地、財團、選舉。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丁庭宇(19921203)。社會經濟發展與投票行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自強(19941127)。賣面子攀交情選票還能換鈔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曹俊漢(19941109)。沒有公共政策的選戰百姓能期待什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正莉(19941127)。你造勢我募款兩黨請你到處吃吃喝喝:今年,要多吃掉半條高速公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佛(1985)。臺灣地區民眾的參與行為:結構、類型、與模式的比較分析。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旭聲(1983)。台灣黨外運動的三大波。透視黨外勢力。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佛、徐火炎(1983)。結構性的政治文化:概念類型及面向的探討。中央研究所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義彥、盛杏湲(1983)。台灣地區民眾接觸政府參與行為的影響因素。變遷中的台灣社會。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ruce, Jacobs J.、黃光國(1988)。中國政治聯盟特殊關係的初步模式:台灣鄉鎮中的人情和關係。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