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過去的未來:Aliyang原住民族網路廣播實務工作者之實踐與反思
書刊名: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作者:林俊偉劉欣慈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
頁次:頁145-172
主題關鍵詞:Aliyang原住民族網路影音平臺原住民廣播原住民族自主傳播廣播研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4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張鴻邦(20120700)。再思考臺灣原住民族傳播研究:原住民知識作為研究轉向。原住民族文化傳播學刊,2,88-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福岳、陳楚治(20080300)。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探源及詮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1),59-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元輝(20140700)。超越校園--大學實習媒體轉型社區媒體之探討。傳播研究與實踐,4(2),55-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福岳(20110700)。原住民部落自主傳播的媒介試驗:花蓮縣福音(Lohok)部落「村長麥克風」計畫。傳播研究與實踐,1(2),149-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福岳(20120600)。主體性的呈現,傳播權的實踐--臺灣原住民族自主傳播的發展歷程。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安國(20130600)。臺灣原住民廣播發展模式與策略之分析。原住民族文化傳播學刊,4,78-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范麗娟(20080600)。多元文化教育對原住民族發展之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82,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Hochheimer, John L.(1993)。Organizing democratic radio: issues in praxis。Media, Culture & Society,15(3),473-486。  new window
9.Fereday, Jennifer、Muir-Cochrane, Eimear(2006)。Demonstrating Rigor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A Hybrid Approach of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Coding and Theme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5(1),80-92。  new window
10.張錦華(19970200)。多元文化主義與我國廣播政策--以臺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為例。廣播與電視,3(1),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夏黎明(20110200)。東臺灣邊界:歷史、社會建構與地理想像。東臺灣研究,16,3-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俊偉(2016)。原地發聲:原住民民族學院廣播教學之初探研究。2016新世紀、新媒體與新新聞學術研討會。玄奘大學傳播學院。67-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麗雲(2013)。主要國家原民台制度分析。「全球化下的原住民媒體發展與展望」國際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傳播與文化研究中心主辦 。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Nyre, L.、Hoem, J.、Tessem, B.(2016)。Micro-positioned storytelling in sou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 media prototype。The Transnational Radio Encounters Conference 2016。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凱昕(2005)。我國原住民廣播政策規劃之研究:以澳大利亞經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常勤芬(2001)。台灣網路電台經營管理之研究--以銀河網路電台為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彣鴻(2011)。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發展歷程1945-2010(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鴻邦(2010)。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廣電政策(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陸正誼(2004)。蘭嶼原住民電台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葳威(2002)。聲音的所在:透視電台節目規劃管理。台北:道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培德(2005)。續修花蓮縣志:民國七十一年至民國九十年社會篇。花蓮:花蓮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清河(2005)。廣播媒介生態與產業:臺灣廣播產業與政策研究1992-2005。臺北:亞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克仁(2012)。廣播節目企劃與製作。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Hausman, Carl(2007)。Modern Radio Production。Belmont:Thomson Wadsworth。  new window
6.McLeish, Robert(1988)。The Technique of Radio Production: a Manual for Local Broadcasters。London:Focal Press。  new window
7.孫大川(20000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isher, Walter R.(1987)。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new window
9.施添福(1999)。臺東縣史/地理篇。臺東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舞賽•古拉斯(2013)。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2年報。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拉娃谷倖(2014)。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3年報。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拉娃谷倖(2015)。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4年報。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essire, L.、Fisher, D.(2012)。Radio Fields: Anthropology and Wireless Sound in the 21st Century。NYU Press。  new window
14.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郭庚儒(2015)。優質原民廣播節目Aliyang影音平台播送,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21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天泰、李沛恩(20130000)。從美加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課程探討原住民民族學院課程之改革。向部落學習。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俊偉(20160000)。大學實習媒體與臺灣原住民族自主傳播:以廣播教學為例。原住民族文化的教學研究。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