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會工作專業與泰雅族文化之衝擊與統整
作者:陳文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wen-hua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簡春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社會工作專業泰雅族gaga文化跨文化衝擊統整Professional social workAtayal gaga cultureCross-cultural impactintegrate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8
社會工作專業與泰雅族文化之衝擊與統整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泰雅族的社工人員為研究主體,研究焦點在家庭服務過程中,探討在既有的泰雅族文化gaga規範的前提下,社會工作的實踐過程,產生了所謂的社會工作專業與泰雅族文化的衝擊,面臨兩種不同脈絡系統之差異。社工人員如何詮釋泰雅族gaga文化對服務產生衝擊與影響。研究目的:一、探索泰雅族社工人員執行家庭服務的過程中,在「家庭暴力暨性侵害」的議題上,泰雅族gaga文化帶來可能的影響,泰雅族社工人員是如何詮釋這樣的影響。二、探討泰雅族社工人員在家庭的服務過程中,應用社工專業引發泰雅族文化的衝擊與服務困境,進而所做的思考和反省,所採取的統整經驗。三、認識泰雅族人的思考模式,以及在社會工作實務應用的意涵,以提升非原住民社工實務者的文化敏感度。四、加強泰雅族本土實務經驗的收集與整理,提升社會工作與泰雅族文化的連結。五、依據社工人員在泰雅族家庭的服務過程中,產生的文化衝擊與統整經驗,對泰雅族社會工作的實務與教育,提出參考意見。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取向來蒐集資料。資料收集的方式採以個別深度訪談法與焦點團體訪談法兩種收集資料的策略同時並行。以個別深度訪談部分收集共有11位受訪者;以焦點團體訪談法共完成7個焦點團體,16位受訪者完成受訪。本研究從受訪者的家庭服務經驗呈現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一、從泰雅族文化詮釋觀來看,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原鄉的社會意義,家庭暴力防治法=破壞家庭和諧的法;二、泰雅族gaga文化對性侵害的現象觀,認為受害者的發生被性侵的原因,受到Utux懲罰,所以是一種「罪惡與詛咒繁延」的觀點,同時對加害者以輿論、嘲笑的行為制約的方式來制止。三、家庭暴力防治服務輸送系統無法回應部落特殊文化與關係結構;社工人員介入「家庭暴力」、「性侵害」的事件,採取介入的方法時會綜合參考泰雅族傳統文化對家庭的意識形態的策略,文化對家庭關係維持的規範價值,同時參考案家的家庭結構等做一個整合式家庭處遇策略;四、社工專業引發泰雅族文化的衝擊與服務困境,整理出十七項的衝突困境與現象。五、泰雅族社工人員專業反省的實踐,反映gaga文化與基督宗教信仰高度整合的價值規範,社工人員考慮現今泰雅族人之基督宗教信仰對其部落與人口的影響性,加入靈性照顧是目前在泰雅族實務界社工人員已經非常普遍的處遇型態。六、一般現階段實務界泰雅族社工人員能夠受過完整社工基礎教育背景的人數不足,社工知識尚未呈現專業知識的脈絡,也較難以融合泰雅族文化,統整出在地的文化的專業處遇。七、社工人員的經驗發現,完全參照社工專業知識,會框架住既定的思考模式,侷限原本泰雅族家庭呈現多元的現象。另外,經歷挫折之後,開始調整服務策略,反省學校習得的專業知識應用在泰雅族文化的適用性。八、本研究之受訪者具備文化屬性、專業屬性,及基督宗教信仰等多樣化的規範價值,如何整合這些特殊豐富的主體經驗,需要不斷累積沉澱,不因主流社會的價值體系或是學術霸權而被分割,泰雅族社工人員生存於社工專業知識的邊緣地帶,面對自身複雜又邊緣化的專業處境,加上個人特質,面對具有學術的權威結構的知識社群或是政府體系的服務方案,原鄉泰雅族人與社工人員出現的是抗拒、撕裂。
依據泰雅族社工人員的實務經驗的結果,研究者分別對政府家暴服務防治中心系統、社工專業社群、社工教育機構等提出建議。
關鍵字:社會工作專業、泰雅族gaga文化、跨文化衝擊、統整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family service process, and how the social work process impacts the existing Atayal culture of gaga norms. The research will also look 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systems of social work, as well as the Atayal culture. How social workers explain the impact and influence of Atayal gaga culture on the social service proces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1. To explore how the Atayal gaga culture influences social workers when they are providing services for an Atayal family regarding "Family Violence and Sexual Assault" issues, and how social workers explain the effects from Atayal gaga culture.
2. To explore specialties the social workers employ which cause culture shock and dilemma for the Atayal, and how they select and adopt their consolidated experiences for further reflection.
3. To understand the Atayal people’s thought pattern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towards social work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enhance non-Aboriginal social workers’ cultural sensitivity.
4. To strengthen the 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of the native Atayal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inks between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nd the Atayal culture.
5. To make a proposal for the practice and education of Atayal social workers, according to the cultural shock and consolidation experiences acquired in the process of serving Atayal families.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collect data. I conducted individual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s to collect data.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individual parts were collected from 11 respondents.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ere completed with 7 focus groups with 16 respondents.
Results
1. From the view of the Atayal tribe: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Law = Destroying Family Harmony Law.
2. In regards to Atayal gaga culture and sexual assault, their reasoning is victims were raped by Utux punishment. So there is a view of "continuation of sin; it's their curse". And on the offenders are conditioned by ridicule and criticize.
3.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services is unable to respond to the special tribal cultural and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Social workers take an integrated action to intervene in "domestic violence" and "sexual assault" events. Methods of intervention will sometimes refer to Atayal traditional culture of family ideology, and the values on maintaining family relationships. Also they will study the problem family’s structure; then design an integrated family treatment strategy.
4.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s triggered Atayal culture shock and services predicaments, 17 difficulties and conflicts.
5. In order for Atayal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to do their reflection, they must have a highly integrated understanding of gaga culture and the Christian faith. The social workers will consider the Atayal tribe's Christian faith and its impact on the population, and even offer special spiritual care, this is already very common treatment social workers will provide.
6. Presently, practical Atayal social workers who have received complete basic social education are underrepresented, Social workers lack of expertise with the Atayal culture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hem to appear as professional.
7. The social workers found that they cannot pass on their knowledge in accordance to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because of limits the Atayal culture present. In addition, failure began to adjust service strategies by reflecting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ed in school, and how to use it in Atayal culture.
8. In this study, the respondents have cultural attributes, professional attributes, and Christian religion and other various valuable attributes,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se special experiences, you need to continually accumulate. It will not be split by the value system of mainstream society or academic hegemony, Atayal social workers living in the fringes of social work expertise, face their own complex and professional problems of being marginalized based on personal character. When they face the authority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or a system of government services program, there is resistance and division between Atayal people and social worker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tayal social workers’ practical experience, researchers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professional community workers, and social worker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Atayal gaga culture, Cross-cultural impact, integrated
參考書目
中央研究院譯(1996)。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小島由道原著,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王永慈(2009)。有關係就沒關係?論鄉村地區社工人員的專業界限。社區發展季刊,124,141-151。new window
王美香(2005)。教會宣教史研究-以泰雅爾族南澳流域的碧候部落為例。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
王淑英、利格拉樂‧阿女烏(2001)。都市原住民婦女生活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王梅霞(1989)。規範、信仰與實踐:一個泰雅族聚落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王梅霞(2003)。從gaga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台灣人類學刊,1(1),107-104。new window
王梅霞(2006)。泰雅族。台北:三民。new window
王嵩山(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new window
王篤強(2007)。貧窮、文化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文化。
王煒昶(2004)。台灣原住民族祭典的盛會。台北:南天。
王崧興(1998)。非單系社會之研究:以台灣泰雅族與雅美族為例。在黃應貴編著,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565-597)。台北:聯經。new window
王增勇(2001 a)。我國原住民社會工作教育之初探。社會工作學刊,7,45-73。new window
王增勇(2001 b)。建構以部落為主體的原住民家庭暴力防治體系:加拿大經驗。社會工作學刊,8,49-72。new window
王增勇(2002a)。原住民社會工作與福利服務。在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new window
王增勇(2002b)。從原鄉經驗看社會救助政策與原住民文化的相容性。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14,131-166。
王增勇(2003)原住民婦女與家庭暴力社工員的相遇:一個弱勢者保護弱勢者的制度。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7,36-45。
王增勇(2010)。災後重建的助人關係與原住民主體:原住民要回到誰的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437-449。new window
王鈺婷(2012)。專業助人工作者介入亂倫家庭之文化議題:以三個泰雅族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
王慧群(1996)。歷史變遷中泰雅人兩性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新竹。
王燦槐、王鈺婷(2010)。制定台灣原住民部落社會服務政策的歷程研究:以桃園縣原民鄉兒少虐待事件安置流程之建構為例。「第六屆兩岸四地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之發表論文。義守大學。
瓦歷斯‧諾幹(1999)。日據皇民化教育下的族群意識轉向:以理蕃之友台灣原住民族先覺者為例。在洪泉湖、吳學燕編,台灣原住民教育(頁263-277)。台北:師大書苑。
石麗玉(1994)。從基督教婦女神學探討泰雅族Gaya的神學意義及其宣教神學的應用。未出版之道學碩士論文,台南神學院,台南。
石鳳玲(1993)。泰雅爾婦女地位的研究。未出版之學士論文,玉山神學院,花蓮。
布興‧大立(高萬金)(2007)。泰雅爾族的信仰與文化:神學的觀點。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布興‧大立(高萬金)(2008)。自治是原住民族的唯一活路。台北:前衛。
高萬金(布興‧大立)(2003)。論泰雅爾族gaga的生態倫理。玉山神學院學報,10,72-73。
高萬金(布興‧大立)(2003)。論泰雅爾族gaga的生態倫理:從馬告國家公園共管機制談起。玉山神學院學報,10,71-92。new window

维基百科全書(2012)。賽德克族介紹。上網日期:2012年6月28日,檢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3%BD%E5%BE%B7%E5%85%8B%E6%97%8F
安力.給怒(1998a)。泰雅族的gaga與超自然信仰。新使者,44,40-44。
安力.給怒(1998b)。泰雅族的黥面藝術。新使者,45,34-38。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1)。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九十九年度原住民族家庭暨婦女服務中心評鑑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2)。原住民族簡介。上網日期:2012年5月31日,檢自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FAD81C01A21CEFD8&type=84B62E287CE43C4FD0636733C6861689
江桂珍(2010)。再現傳統的實踐:烏來泰雅族的文化圖像。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new window
全國成(2001)。原住民社會服務人才培育。在內政部兒童局編,兒童福利政策與福利服務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57-170)。台北:內政部兒童局。
宋光宇(2006)。宜蘭泰雅族的社會變遷與痛風症出現。吳天泰編,族群與社會(頁155-189)。台北:五南。new window
余光弘(1979)。東太魯閣泰雅人的兩性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31-53。
余光弘(1981)。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0,91-110。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1963)。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的田野調查與研究(上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五。new window
李亦園、徐人仁、宋龍生、吳燕和等合著(1963)。南澳的泰雅人(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石磊、阮昌瑞、楊福發合著(1964)。南澳的泰雅人(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1979)。社會變遷中的台灣高山族青年問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1-29。
李亦園(1992)。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文化圖像(下)。台北:晨允。new window
李明政(1998)。原住民族社會福利體系之規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族委員會。
李明政(1999)。台灣原住民社會福利服務建構的理念初探。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5,71-88。new window
李明政(2003)。文化福利權。台北:松慧。new window
李保悅(1989)。臨床社會工作會談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李增錄 編(1995)。社會工作概論。台北:巨流。
李聲吼(2007)。多元文化能力在社會工作實務上的應用。社區發展季刊,117,130-142。new window
余光弘(1976)。環山泰雅人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調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考古人學研究所,台北。
余光弘(1979)。東賽德克泰雅人的兩性觀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31-53。
沈明仁(1994)。土魯格蕃的Gaya與血祭集團的探討。載於台灣省個性淵源研究會會刊。
亞馥. 誒宥(2000)。從泰雅爾族四則故事中探討gaga的神學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玉山神學院道學,花蓮。
阮昌銳等著(1999)。文面、馘首、泰雅文化:泰雅族文面文化展專輯。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
余錦福(2009)。泰雅族的歌。人本教育扎記,242,88-103。
林川夫(1994)。台灣蕃人風俗誌。鈴木質著。台北:武陵。
林幼雀(2005)。泰雅族傳統經濟生活與婦女地位。崑山科技大學學報,2,169-186。
林幼雀(2007)。泰雅族婦女政治參與:由傳統到現代。崑山科技大學學報,4,97-111。
林津如(2005,1月)。我們的家沒有病:原住民「家庭功能」的另類思考。法律扶助基金會主辦,尋找原住民族之文化與正義研討會,花蓮。
林津如(2010)。漢人家庭意識型態與原住民族兒童保護。台灣社會研究, 77,59-96。new window
林惠英(2007)。探究泰雅爾族喪偶婦女之教牧關顧:以尖石鄉秀巒村為例。未出版之道學碩士論文,玉山神學院神學研究所,花蓮。
林翰生(1997)。山地社工員的心聲。社會福利,131,46-50。
林修澈(2011)。民族大義:固然不容破壞,但更應維護。原教界,42,8-10。
林約道(猶浩‧彼厚)(2004)。從gaga倫理的困境論原住民教會之倫理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南亞神學研究院,花蓮。
林約道(猶浩‧彼厚)(2005,1月)。近代台灣原住民族家庭觀的變動與法律扶助。法律扶助基金會主辦,尋找原住民族之文化與正義研討會,花蓮。
林約道(猶浩‧彼厚)(2006)。從殖民史探討台灣生態危機與原住民族危機的倫理省思。玉山神學院學報,13,165-186。new window
林約道(猶浩‧彼厚)(2009)。泰雅爾族gaga傳統與改革宗加爾文傳統的對話。玉山神學院學報,16,91 -116。new window
林盈秀(2007)。四位原住民籍社工人員之生命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北。
林振春(1998)。社會工作。台北:師大書苑。
林萬億(2007)。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姑目‧荅芭絲(2004)。部落記憶: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台北:翰蘆圖書。
姑目‧荅芭絲(2006)。編織種族與性別交織的文路:從後殖民女性批判再現日治時期泰雅女性文本。玉山神學院學報,13,137-164。
邱汝娜(2002)。縮短原漢差距: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規劃導向。在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編,社會福利策劃與管理(197-213)。台北:揚智。
邱國榮(2013)。上帝的部落 ,從傷痛中再起。上網日期:2013年5月31日,檢自www.tcnn.org.tw/news-detail.php?nid=1689‎
周月清(2002)。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new window
周桂田、陳竹亭編(2011)。倫理與正義。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何會成、朱志強(1999)。尋解導向治療:於社會工作的應用。香港:八方文化。
玲木質著、王美晶譯(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台北:原民。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 在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70)。台北: 巨流.
范麗娟(2010)。台灣原住民教育:社會學想像。台北:松慧。
孫大川(1993)。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孫大川(1995)。文化多元性與原住民生活輔導間的困擾。輔大社工系編,社會工作研討會實錄。台北:輔大社工系。new window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馬宗潔(2004)。當非原住民遇到原住民。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10,35-72。new window
徐震、李明政(2002)。社會工作思想與倫理。台北:松慧。new window
許木柱、鄭泰安(1991)。社會文化因素與輕型精神症狀:泰雅和阿美兩族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133-160。
許木柱(1991)。弱勢族群問題。在楊國樞、葉啟政編,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
許木柱、鄭泰安(1991)。社會文化因素與輕型精神症狀:泰雅和阿美兩族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133-160。
陳文華(2007)。影響原漢雙族裔族群認同的因素探討:從生態系統論觀點。玉山神學院學報,14,115-132。new window
陳文華(2008)。探討泰雅族傳統文化的gaga、RUtux對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的反省。玉山神學院學報,15,101-130。
陳芬苓(2005)。跨越父權母權之分:原住民族群兩性關係之初探。女學學誌,20,177-221。new window
陳香英(2007)。泰雅族婚姻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宜蘭。
陳秋瑩、王增勇、林美薰、楊翠娟、宋鴻樟(2006)。原鄉的家庭暴力及受暴婦女求助行為之探討:比較原漢差異。台灣衛誌,25,65-74。new window
陳翠臻(2011)。從部落經驗建構原鄉社工人員應有的文化能力與認知。社區發展季刊,134,483-497。new window
陳穆儀(2001)。從社工員實務經驗思考原住民社會工作教學內涵:花蓮卓溪布農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南投。
馬宗潔(2004)。當原住民遇到非原住民。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0,35-72。new window
曹秋琴(1998)。Gaya:祭祀分食與太魯閣族人的親屬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
許敏桃、許木柱(2000)。文化與失落經驗:阿美族喪偶婦女的主觀感受與適應—兼論與泰雅族之差異。在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編著,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頁87-12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new window
康培德 (2009)。泰雅族msbtunux的美麗與哀愁:頭角與奎輝部落KButa世系群家族史。南投市:台灣省文獻館。new window
莊曉霞(2009)。原住民社會工作之反思。台灣社會工作學刊,6,147-168。new window
莊曉霞(2011) 。台灣多元文化社會工作的發展與挑戰。多元文化社會工作(李明政主編,頁58-79)。台北:松慧。new window
莊靜雯(2005)。原住民籍社工人員對原住民社會工作的想法:一位漢籍研究生的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北。
萊撒‧阿給佑(2012)。泰雅爾族傳統文化:部落哲學、神話故事與現代意義。台北:新銳文創。
童伊迪、黃源協(2010)。拉近差距:台灣原住民家庭服務輸送之現況與展望。台灣原住民研究季刊,3(4),145-166。new window
張岱屏(2000)。看不見的土地:太魯閣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的歷史論述與行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
猶浩.彼厚(2002)。gaga-Atayal種族倫理的研究並淺談它在今日原住民教會中之應用。玉山神學院學報,9,123-158。
黃盈豪(2003)。社會工作在原住民部落之實踐與反思:我在大安溪流域泰雅部落工作站之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北。
黃盈豪(2009)。 社區產業與泰雅部落:大安溪部落共同廚房對社區工作教育的反思。明道通識論叢,6,231-252。new window
黃盈豪(2011)。社工協助部落災後:重建的跨文化經驗初探:以莫拉克風災後的M部落為例。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促進社會凝聚:社會工作專業的新視野研討會,台北。
黃盈豪、林桂婕(2005)。部落工作者的對話:從和平鄉和尖石鄉社工實務經驗談原鄉社會工作實施的家庭的議題。全球化下的家庭圖像:社會工作實務的新思維研討會。
黃淑玲(2000)。變調的ngasal:婚姻、家庭、性行業及四個泰雅族聚落婦女1960-1998。台灣社會學研究,4,97-144。new window
黃淑玲、林方皓、吳佩玲(2001)。都市原住民婚暴狀況及社工處遇初探:以台北市某社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15,113-159。new window
黃國超(2000)。泰雅族的靈魂觀。山海文化雙月刊,21,170-192。
黃樹民(2010)。全球化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之變遷與現況。在黃樹民、章英華編著,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頁 15-50)。台北:中研院民族所。new window
黃應貴(2006)。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詹宜璋(2009)。專業知識與文化知識之衝突與轉化:原住民族社工人員專業實踐的反思。社區展季刊,127,113-120。new window
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概論。在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質性資料分析(頁1-21)。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1)。台灣的原住民:泰雅族。台北:台原。
黑帶巴彥(2002)。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源:一個泰雅人的現身說法。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
萬育維(2007)。社會福利服務: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new window
萬育維、曾梅玲、鄭惠美(2009)。從部落工作經驗建構原住民社會工作教育內涵。社區發展季刊,127,89-98。new window
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2005)。華人本土心理學(上)(下)。台北:巨流。new window
楊美賞(2003)。原住民婦女健康問題:婚姻暴力與心理健康。社區發展季刊,101,343-346。new window
趙維生(2003)。充權工作的文化政治考量。在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主編,充權:新社會工作視野(頁73-84)。台北:五南。
趙善如(2003)。原住民婦女之生活面貌:重新思考對原住民婦女之污名化。社區發展季刊,101,120-128。new window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世新觀光宣導科。
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學院出版。
廖秀玲(2004)。原住民部落社區工作者工作經驗研究:以中華至善社會服務協會大安溪部落工作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花蓮。
廖美蓮、王紹樺、李靜怡(2009)。多元文化與性別: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社區發展季刊,127,159-171。new window
張麗娟(1996)泰雅族對性的規範與婚禮。在張鎂鈴 謝鳳英等編,性、道德、婚姻(頁6-10)。花蓮:玉山神學院。
蔣文鵑(2001)。傳承、變奏與斷裂:以當代太魯閣族女性之織布文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
蔡文輝(1989)。社會學。台北:巨流。
劉可屏(2000)。原住民學生-多元文化社會工作教育的新挑戰。前瞻21世紀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教育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劉育玲(2001)。台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花蓮。
蔡信重(1988)。台灣原住民社會經濟變遷研討。台北:天恩出版社。
潘英(1998)。台灣原住民的歷史源流。台北:常民文化。
潘英海(1997)。文化識盲與文化糾結:本土研究工作者的文化問題。本土心理學研究,8,37-71。new window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寧顏 總編(1995)。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第一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北:自立晚報社。
謝世忠(2001)。少年婚、文化、與傳統力量:一個花蓮太魯閣族部落的例子。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7,35-54。new window
謝世忠、劉瑞超、楊鈴慧(2009)。原住民女性的律法脈絡:三個高地族群的比較。台北:原民會。new window
謝秀芬(2012)。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書廊。
鍾美玲(2009)。非原住民社工人員文化能力之研究:以原鄉地區公部門社工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南投。
簡美玲(1996)。花蓮地區兩個原住民部落嗜酒行為的人類學調查。原住民健康研討會論文集。
簡春安(2004)。社會工作歷史發展與台灣社會工作本土化之分析。台灣社會工作學刊,45-71。new window
簡春安、鄒平儀. (2007)。 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 巨流.new window
簡鴻模、鄭穆熙(1998,12月)。泰雅族婚姻與家庭初探:台灣新竹桃山村為例。輔仁大學法學院中國社會文化研究中心,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台北。
羅健霖(2002)。泰雅族男童的世界觀:兼論其教育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花蓮。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頁27-46)。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Strass, A. & Corbin, J.(1997). 質性研究概論(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徐宗國譯)。台北:巨流。
Cortese, A. J.(1990). Ethnic Ethics. USA: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arkdull, C.(2009). Exploring intersections of with native Amercian woman leaders. Affilia: Joural of Woman and Social Work , 24(2),120-136.
Bennett, B. & Zubrzycki, J.(2003). Hearing the stories of Australian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social workers:Challenging and educating the system. Australian Social Work , 56(1), 61-69.
Boyes-watson, C.(2005). Seeds of change :Using peacemaking circles to build a village for every child. Child Welfare ,57(3),191-208.
Kottak, C. P.(2005). 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化的探究(Cutural Anthropology.)(徐雨村譯)。台北:桂冠。
Coleman , H., & Unrau, Y. A. (2001). Revamping family preservation services for native families. Journal of Ethic & Culture Diversity in social Work , 10(1),49-60.
Hepworth, D. H. , Rooney, R. H. & Larsen, J. A.(1999).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Theory and skill.)(張宏哲等譯)。台北:洪葉。
Hebert, E. & McCannell, K.(1997).Talking back:Six first nations women,s stories of recovery from childhood sexual abuse and addictions, Canadian Joural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Howe, D. (1987).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 Making sense in pratice. Brookfield:Wildwood House Limited.
Hugman, R.(1996). Professionalization in social work : The challenge of diversity.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Sage),39,131-147.
Johnson, L. C.(1998).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 approach . Boston:Allyn and Bacon.
Kearney, M. (1995). World view. Unpublish docotoral dissertation, Chandler & Sharp publishers, Inc. Novato, California.
Lu, Y. E., Lum, & Chen, S.(2001).Cultural competency and achieving styles in clinical social work :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exploration. Joural of Ethnic & Cultural Diversity in Social Work , 9(3/4), 1-32.
Lum(1992).Social work pratice and people of color:A process-stage approach(2nd ed.). CA:Brooks/Cole.
McCallum , David(2006).「Merging」 the aboriginal population :Welfare, justice, power. and the separation of Aboriginal children in Victoria, Health sociology review.15(1),29-37 .
McDoldrick , M. (1982). Ethnicity and family therapy. In mcGoldrick, M., P. , J., Giordano, J. (Eds.) , Ethnicity and family therapy(pp3-33).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Moran, D.(1999). Introduction phenomenology .蔡錚雲(譯)。現象學導論。台北:國立編譯館與桂冠圖書合作翻譯發行。
Morrissette, V., Mckenzie, B., & Morrissette, L.(1993). Towards an aboriginal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 Culture knowledge and traditional practices. Canadian social Work Review, 10(1), 91-108.
Nader, Laura (1965). The Anthropological of law.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7,6:3-32.
Neumam, W.L.(2000). 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Social research method: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朱柔若譯)。台北:揚智。
Noton I, Manson S.(1997). Domestic violence program in an urban Indian health center. Commun Health ,33,331-337.
Patton, M. 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 CA:Sage Publication, Inc.
O,Connell , P. J. (2001). 社會學辭典(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彭懷真譯)。台北:五南。
Proctor, E. K., & Davis, L. E. (1994). The challenge of racial difference: Skills for clinical practice. Social work, 39, 3, 314-323.
Royal Commission of Aboriginal People(1996). Gathering strength . Ottawa:Royal Commission of Aboriginal People. 3.
Saba, G. W., Karrer, B. M., & Hardy, K.(Eds.) (1989). Minorities and family therapy. New York :Hawthorne Press.
Silverman, D. (2009). 如何作質性研究(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李雪、張劼穎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Smye V. & Brown A.(2002). Cultural safety and analysis of health policy affecting aboriginal people. Nurse researcher,(9)3,42-56.
Sue, S., & Zane, N.(1987). The role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techniques in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42,37-45.
Taylor, J., Cheers B., Weetra, C. & Gentle , I.(2004)Supporting community solutions to Zon, A., Lindemann, M., Williams, A., Hayes, C., Ross, D.,and Furber, M.(2004)Cultural safety in child protection:Application to the workplace environment and casework praction. Australian Social Work ,57(3),288-298.
Taylor, T. (2007). Value,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A culturally transferable core.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2(3),309-318.
Thompson.(2009)理解社會工作(Understanding social work :preparing for pratice)。(林以蕣譯)台北:華都文化。
Zon, A., Lindemann, M., Williams A., Hayes C., Ross, D.,and Furber M.(2004). Cultural safety in child protection:Application to the workplace environment and casework praction. Australian Social Work ,57(3),288-29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