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泰州學派化俗思想研究
作者:陸冠州
作者(外文):Kuan-chou Lu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鮑國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良知學化俗泰州學派教民榜文百姓日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3
自荀子起,儒家即倡言「移風易俗」的觀念。此與孔子「修己以安百姓」、「有教無類」的理想,可謂一脈相承。故對儒者而言,「俗」之重要,在於他們認為「俗」是形成社會秩序的主要機制之一,故須對其施以教化,導民為善。
明代嘉靖年間,身為王陽明弟子的王艮(1483-1541),以「過市井啟發愚蒙」的方式,開啟他淑世的方向;受王艮啟發而終身以「化俗為任」者不在少數。對於泰州學人的化俗思想及其作為,本文從該學派的化俗動機、化俗理論以及化俗方式與成效,探討儒學中屬於社會教育的部分。由於泰州學人的化俗作為,不僅引發兩極化的評價,在當時甚至有何心隱、顏鈞等泰州人物,因此遭到官方的逮捕,此一論文題目所涉及的議題,就不止社教而已,它還包括政治、傳播、倫理、學術、百姓日用等議題,方能呈現其論題的全貌。
對此,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泰州學派化俗思想之理論基礎。第三章 泰州學派化俗思想之倫理依據。第四章 泰州學派化俗思想之實踐特色。第五章 結論。期能了解泰州學人運用良知學化俗的意義,以及他們實際所面臨的各種難題。
none
一.泰州學人著作
王 艮:《王心齋全集》,台北:廣文書局據日本嘉永元年刻本影印,1987。
王 艮:《重鐫心齋王先生全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室據明崇禎4年王秉廉重刊本縮影,1985。
王 襞:《新鐫東崖王先生遺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室據明萬曆間刊清嘉慶23年修補本縮影,1985。
王 棟:《一菴王先生遺集》,永康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39年鈔本影印,1995。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0儒家類。
方學漸:《心學宗》,永康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景德鎮市圖書館藏清康熙繼聲堂刻本影印,1995。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2儒家類。
何心隱:《何心隱集》,容肇祖點校,台北:弘文館出版社據北京中華書局版刊行,1986。
李 贄:《李溫陵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據明萬曆刊本影印,1971。
李 贄:《藏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據明覆刻本參校,1974。
李 贄:《焚書/續焚書》,樹林鎮:漢京文化公司據即有書局1961年版修訂,1984。
林 春:《林東城文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室據明嘉靖25年孔文谷浙江刊本縮影,1985。
周汝登:《聖學宗傳》,濟南市:山東友誼書社出版,1989。收入《孔子文化大全》第17、18冊。
周汝登:《周海門先生文錄》,永康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張元憬等刻本影印,1997。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5別集類。
周汝登:《東越證學錄》,永康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1997。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5別集類。
祝世祿:《祝子小言》,板橋市:藝文印書館據明萬曆繡水沈氏尚白齋刻寶顏堂秘笈本影印,1966。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初編第18輯,寶顏堂秘笈第9函。
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據明萬曆26年刊本影印,1970。
耿定向:《先進遺風》,板橋市:藝文印書館據明萬曆繡水沈氏尚白齋刻寶顏堂秘笈本影印,1966。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初編第18輯,寶顏堂秘笈第9函。
陶望齡:《歇庵集》,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據中央圖書館藏書影印,1976。
焦 竑:《澹園集》,李劍雄整理,北京:中華書局據金陵叢書本點校,1999。
焦 竑:《焦氏筆乘》,板橋市:藝文印書館據粵雅堂叢書本影印,1966。
楊起元:《重刻楊復所先生家藏文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室據明萬曆楊氏家刊本縮影,1985。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初編第64輯。
楊起元:《孝經引證》,板橋市:藝文印書館據明萬曆繡水沈氏尚白齋刻寶顏堂秘笈本影印,1966。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初編第18輯,寶顏堂秘笈第21函。
趙貞吉:《趙文肅公文集》,永康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杭州大學圖書館所藏明萬曆13年趙德仲刻本影印,1997。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00別集類。
潘士藻:《闇然堂類纂》,永康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首都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1995。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2小說家類。
顏 鈞:《顏鈞集》,黃宣民點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韓 貞:《韓貞集》,黃宣民重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收入《顏鈞集》。
羅汝芳:《盱江羅近溪先生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室據明萬曆46年劉一焜江浙本縮影,1985。
羅汝芳:《羅近溪先生明道錄》,台北:廣文書局據明萬曆13年詹事講校刊本影印,1987。
羅汝芳:《孝經宗旨》,板橋市:藝文印書館據明萬曆繡水沈氏尚白齋刻寶顏堂秘笈本影印,1966。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初編第18輯,寶顏堂秘笈第21函。

二.明人著作
王 肅:《孔子家語》,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據宋蜀本影印,1985。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吳光等人編校,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隆慶6年謝廷傑刻本參校,1992。
王 畿:《龍溪王先生全集》,東京:汲古書院據明萬曆43年刻本影印,1977。收入《和刻本漢籍文集》第16輯。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里仁書局據清同治4年《船山遺書》本校補,1985。
艾南英:《天傭子集》,板橋市:藝文印書館據清道光重刻本影印,1980。
伍袁萃:《林居漫錄》,台北:偉文圖書公司據中央圖書館珍藏本影印,1977。
朱 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據清吳志忠四書章句集注定本標點,1984。
朱 熹:《朱文公文集(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明正德刊本影印,1967,收入《四部叢刊初編》。
朱國禎:《湧幢小品》,台北:新興書局據文明本影印,1978,收入《筆記小說大觀》22編第7冊。
朱 熹:《周易本義》,台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
何景明:《大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何喬新:《椒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台北:新興書局據明萬曆己卯重刻本影印,1977,收入《筆記小說大觀》15編第7冊。
何良俊:《四友齊叢說摘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紀錄彙編》本影印,1969。
呂 坤:《萬曆本呻吟語》,樹林鎮: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萬曆癸巳本影印,1971。
呂 坤:《呂公實政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據清嘉慶丁巳年重刊本影印,1971。
余 寅:《宦曆漫記》,台北:漢學研究中心據天啟刊本影印。
李 樂:《見聞雜記》,台北:偉文圖書公司據中央圖書館珍藏本影印,1977。
李夢陽:《空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文淵閣本影印,1991,收入《四庫明人文集叢刊》。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台北:新興書局據清康熙刻本排印,1977,收入《筆記小說大觀》15編第6冊。
周惇頤:《周子通書》,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據榕村全集本校刊,1992。
吳 寬:《匏翁家藏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所藏明正德刊本影印,1979,收入《四部叢刊正編》。
吳廷翰:《吳廷翰集》,容肇祖點校,北京:中華書局據明萬曆29年刊本改編,1984。
金幼孜:《金文靖公集》,台北:文海出版社據明嘉靖元年廣昌刊本影印,1970。
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未註版本,1988。
唐順之:《唐荊川先生集》,板橋市:藝文印書館據清光緒年刻本影印,1971,收入《四部分類叢書集成三編》第17輯《常州先哲遺書》第7函。
高攀龍:《高子遺書》,陳龍正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徐孚遠等人:《皇明經世文編》,台北:國聯圖書出版社據明崇禎間平露堂刊本影印,1968。
海 瑞:《海忠介公全集》,台北:海忠介公全集輯印委員會,1973。
黃宗羲:《明儒學案》,沈芝盈點校,台北:里仁書局據1985年北京中華書局所刊之參校清乾隆4年二老閣重印本排印,1987。收入《黃宗羲全集》第7、8冊。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吳光等點校,台北:里仁書局據浙江餘姚縣黎洲文獻館藏乾隆年間慈溪鄭氏二老閣初刻本參校,1987。收入《黃宗羲全集》第1冊。
黃宗羲:《明文海》,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焦 竑:《國朝獻徵錄》,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本影印,1984。
焦 循:《雕菰集》,北京:中華書局據文選樓叢書本排印,1985。
張居正:《張居正集》,吳量愷等校注,湖北:荊楚書社,1987。
馮夢龍:《醒世恆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據葉敬池本校刊,1988。
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清同治10年吳廷棟刻本點校,1983。
楊士奇:《東里文集》,劉伯涵、朱海點校,北京:中華書局據清光緒3年楊覲光重刻本校點,1998。
董仲舒:《董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據畿輔叢書本排印,1985。
劉宗周:《劉宗周全集》,戴璉璋、吳光主編,陳剩勇等人點校,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鄭玄注、皮錫瑞疏:《孝經鄭注疏》,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據師伏堂自刻本校刊,1981。
應 劭:《風俗通義》,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鐵琴銅劍樓所藏元大德刊本影印,1979,收入《四部叢刊正編》。
歸有光:《歸震川集》,台北:世界書局據清光緒乙亥刊本影印,1963。
羅洪先:《念菴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
顧憲成:《小心齋劄記》,台北:廣文書局據光緒丁丑重刊涇里宗祠藏板本影印,1975。
顧炎武:《原抄本顧亭林日知錄》,徐文珊點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


王懋竑:《朱熹年譜》,何忠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台北:世界書局未註版本,
李東陽等:《大明會典》,台北:文海出版社據明萬曆刊本影印,1985。
定詳修、劉繹纂:《吉安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元年刊本影印,收入《中國方志叢書》。
俞汝輯:《禮部志稿》,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
孫 旬:《皇明疏鈔》,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據明萬曆甲申兩浙都轉運鹽使司刊本影印,1986。
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台北:大立出版社據光緒9年南海孔氏惜分陰館古香齋袖珍重刊影印,1980。
浦起龍:《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據求放心齋刊本校點,1980。
黃彰健:《明代律例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
陳治本等:《皇明寶訓》,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萬曆30年秣陵周氏大有堂刊本影印,1986。
陳仁錫:《皇明世法錄》,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據崇禎刊本影印,1965。
梁 桂:《泰州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據清光緒24年刊本影印,1968。
張廷玉:《明史》,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東海徐氏退耕堂刊本影印,1971。
張居正等:《神宗實錄》,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據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1年刊本影印,1984。
張鹵:《皇明制書》,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年間刻本影印,1969。
蔡復平等:《東臺縣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據清嘉慶22年刊本影印,1968。
邁 柱:《湖廣通志》,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3,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
龍文彬:《明會要》,台北:世界書局未註版本,1994。
蕭玉春修、李煒纂:《永新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13年刊本影印,收入《中國方志叢書》。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涵芬樓本影印,1981,收入《四部叢刊廣編》。


尹選波:《中國明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包遵信:《跬步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1968。new window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第3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朱鴻林:《明儒學案點校釋誤》,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new window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林其賢:《李卓吾事蹟繫年》,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
吳 光:《黃宗羲著作彙考》,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侯外廬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姜義華等編:《孔子-周秦漢晉文獻集》,上海:復旦大學,1990。
唐君毅:《哲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容肇祖:《容肇祖集》,山東:齊魯書社,1989。
徐揚杰:《宋明家族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1921〕;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1924〕;台北:華正書局,1989。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張品興主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1921〕;台北:里仁書局,1983。new window
梁漱溟:《東方學術概觀》,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83。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new window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new window
陳弱水:《論「成色分兩說」闡釋之流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new window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出版社,1989。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台北:允晨出版社,1990。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
張健仁:《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彭威信:《中國貨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4。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3。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台北:三民書局,1987。
嵇文甫:《左派王學》,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據開明書店1934年版重排,1990。
楊天石:《泰州學派》,北京:中華書局,1980。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上海:上海書局據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影印,1990,收入周谷城所主編《民國叢書》第2編第9冊。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6。new window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華世出版社據南佩君校印本影印,1975。
趙儷生:《學海暮騁》,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1953〕;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8。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
錢 穆:《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1989。
錢 穆:《經學大要》,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


張恭啟、于嘉雲合譯Roger M. Keesing於1976年發表之Cultural Anthropology -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一書,譯名為《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據1976年英文版翻譯,1989。
黃振華、張與健合譯Max Weber(1864-1920)於1903年至1917年所發表之論文,譯名為《社會科學方法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據1949年英譯版翻譯,1993。
黃丘隆譯自John Rawls於1971年發表之A Theory of Justice 一書,譯名為《正義論》,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公司據美國哈佛大學出版社1971年版翻譯,1990。
蔡坤鴻譯自G. E. Moore 於1903年發表之Principia Ethics一書,譯名為《倫理學原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據1922年英文版翻譯,1984。



江宜芳:《明儒耿定向對王學的批評與修正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邱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宋河璟:《王陽明心學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new window
黃文樹:《泰州學派教育思想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1997。new window
陸冠州:《何心隱思想及其與名教之衝突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郭宗斌:《王陽明心學及其對道德教育的啟示》,台北:台灣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new window
葉守桓:《王艮思想及其對王學的承繼與轉化》,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蔡淑閔:《王陽明四句教之開展與衍化》,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