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子道德系統中之他律性格
作者:徐惠珍
作者(外文):Seo Hyeo Ji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蔡仁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他律道德工夫論心性論理氣論朱子自律道德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依康德,「自律」與「他律」之分,就在於道德主體(意志)能否直接決定道德法則(理)。依儒家的大流,即孔孟、陸王所言的心,皆具有超越的意義,心本身即是普遍而必然的理,因此本心即性,「性即理」、「心即理」同時可以成立。理即是從心中直接建立起來,這就表示,心自身含有一個道德創造與道德實踐的動力。由此成就的道德是一種自律道德的表現。
而在朱子,心只是形氣之靈,是屬於形而下之氣,而不是超越的道德本心。雖然心有知覺、認知、動靜的功能與作用。但能知能覺、能認知、能動能靜的來源,乃在於理。問題是朱子所言的理,只是一個形上的、形式的根據與標準而已,沒有活動義。因此又必須靠有活動義的心來顯現理。朱子的「心具理」、「仁是心之德、愛之理」、「心統性情」等等,皆是從這個基礎上去理解。
在朱子,心不即是理、心理為二,因此不能自身供給法則,以直接創造道德行為。心與理的關係是平列為二,因此泛就一事一物皆是以內在的心之活動來認知外在的理,即即物窮理(格物致知)的過程。即使朱子「窮理」的內容不是物理的、科學的自然法則的內容,而是在於探求人的道德之理。但其理的探究方法導致了主客、內外的區分,而必須藉心的格物過程,還有靜養動察、居敬工夫、攝理歸心的過程,才能如理合道,可達到心理合一,才能完成道德。朱子這種泛認知主義的格物論,終於使道德成為他律道德。朱子的格物主要目的是在就事物的存在之「然」以推證其超越的「所以然」。在朱子,性、理成為一個認識的對象。格物致知以窮理的方法是以認知(知識)之基礎上解釋道德,若從認知(知識)的進路探究道德,只能歸於「他律道德」。
壹、原 典
朱 熹,《朱子語類》,黎靖德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4年3月。
,《朱文公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印行,民國69年11月。
,《朱子年譜》,(清)‧王懋竑撰,台北,世界書局印行,民國73年9月。
,《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印行,民國85年。
程顥、程頤,《二程集》,卷一、二,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2年。
周敦頤,《周子全書》,上冊,台北,商務印書館印行,民國69年。
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新華書店印行,民國69年。
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2年。

貳、中文專書(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王開府,《儒家倫理學析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5年。
田 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叢刊,民國85年。
牟宗三,《四因說演講錄》,台北,鵝湖出版社,民國86年。
,《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83年。
,《心體與性體》全三冊,台北,正中書局印行,民國80年。
,《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0年。
,《中國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9年。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原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4年。
,《現象與物自身》,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4年。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3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2年。
,《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2年。
呂思勉,《理學綱要》,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李明輝,《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伊曼努埃‧康德著,李明輝譯),台北,聯經出版
社,民國89年。
,《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民國83年。
,《儒家與康德》,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9年。
,《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6年。
林安悟,《現代儒學論衡》,台北,業強出版社,民國76年。
周群振,《儒學探源》,台北,鵝湖出版社印行,民國73年。
金忠烈,《高麗儒學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1年。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7年。new window
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8年。new window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印行,民國83年。
,《道德自我之建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80年。
,《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9年。
,《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7年。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3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3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1─3,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3
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73年。
,《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2年。
陳 來,《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9年。
,《朱子書信編年考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宋明理學》,台北,洪葉出版社,民國83年。
,《哲學與傳統 ─ 現代儒家哲學與現代中國文化》,台北,云晨文化實業公司,
民國83年。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81年。new window
,《朱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1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發行,民國82年。
,《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2年。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92年。new window
,《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90年。
,《儒家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8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全四冊),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7年。
楊祖漢‧王邦雄‧曾昭旭 ,《論語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民國83年。new window
,《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民國72年。
,《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
,《儒家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6
年 。
,《中庸義理疏解》,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3年。
熊十力,《原儒》,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7年。
,《讀經示要》,台北,明文書局,民國76年。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理學的演變》,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9年。
,《中國心性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9年。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87年。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84年。
,《中國哲學的反省與新生》,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83年。
,《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9年。
,《儒家的常與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9年。
,《新儒家的精神方向》,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8年。
,《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7年。
,《儒家思想之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6年。
,《孔孟荀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3年。
,《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2年。
,《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2年。
,《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2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的反省與新生》,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83年。
錢 穆,《四書釋義》,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82年。
,《宋明理學概述》,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73年。
,《朱子新學案》(全五冊),台北,三民書局,民國60年。
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0年。new window
謝仲明,《儒家與現代世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80年。
鄺止人,《康德倫理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4年。
羅 光,《新儒家論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68年。

參、期 刊(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王大德,〈朱子之道德實踐 ─ 以「即物窮理」為主之實踐進路及其限制〉,台北,《警new window
專學報》,民國91年6月。
尹元鉉,〈朱子學中「天人」架構之意義與特色〉,台北,《鵝湖學誌》,第十八期,民國
86年6月。
田中真一,〈朱子心性論的初步探討〉,台北,《鵝胡》,第11卷第4期,民國74年9月、new window
10月。
佐藤仁,〈朱子的仁說〉,台北,《史學評論》,第五期,民國72年。
李明輝,〈當代新儒家的道統論〉,台北,《鵝湖》,第19卷第8期,民國83年2月。new window
,〈牟宗三思想中的儒家與康德〉,台北,《鵝湖學誌》,第十期,民國82年6月。
,〈朱子的倫理學可歸入自律倫理學嗎?〉,台北,《鵝湖學誌》,第四期,民國
79年6月。
,〈儒家與自律道德〉,台北,《鵝湖學誌》,第一期,民國77年5月。
,〈孟子與康德的自律倫理學〉,《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6期,民國77年6
月。
李瑞全,〈敬答李明輝先生對「朱子道德形態之重檢」之批評〉,台北,《鵝湖學誌》,民new window
國79年6月。
,〈朱子道德型態之重檢〉,台北,《鵝湖學誌》,第二期,民國77年12月。
林安悟,〈知識與道德之辯證性結構〉,台北,《鵝湖》,民國73年12月。
周天令,〈朱子的人性論及現代意義〉,《中國文化月刊》,民國91年5月。
高柏園,〈論唐君毅先生對二程理學之理解態度〉(上、下),台北,《鵝湖》,第28卷第new window
11期,民國92年5、6月。
,〈論牟宗三先生「逆覺體證」義之運用〉,台北,《鵝湖》,第22卷第7期,民國
86年1月。
張慧芳,〈朱子的心性觀與格物致知〉,《靜宜人文學報》,第八期,民國85年。new window
梁承武,〈韓國儒學發展之反省〉,《哲學與文化》,第15卷第11期,民國70年。new window
曾春海,〈「敬」概念在朱學之提出與涵義〉,《哲學與文化》,民國82年2月。new window
,〈朱陸心性論比觀〉,台北,《東方雜誌》,第19卷12期,民國75年。
,〈朱子德性修養論中的「格物致知」教〉,《哲學與文化》,民國71年3
月。
曾昭旭,〈朱子格物之再省察〉,台北,《鵝湖》,民國74年9月。new window
黃甲淵,〈從「心具理」觀念看朱子道德哲學的特性〉,台北,《鵝湖學誌》,第二十三
期,民國88年12月。
,〈朱子「格物致知」工夫論的義理背景與其過程〉,台北,《鵝湖》,民國83年
3、4月。
,〈朱子「知行」論之實義〉,《中國文化月刊》,民國81年8月。
,〈荀子與朱子之「心」論〉,《中國文化月刊》,民國80年5、6月。
黃見德,〈道德形上學的重建與對康德哲學的融攝:評牟宗三先生會通中西哲學的導向〉,
台北,《哲學雜誌》,第二十五期,民國87年8月。
楊祖漢,〈韓儒李退溪與奇高峰「四端七情」之論辯〉,《華岡文科學報》,民國92年9
月。
,〈退溪與朱子持敬工夫論之涵義〉,台北,《鵝湖月刊》,第21卷第10期,民國
85年4月。
,〈李栗谷對朱子哲學的詮釋〉,台北,《國際朱子學會議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國
文哲研究所籌備處,民國82年。
,〈四端七情與理氣 ─ 朝鮮朝前期理學的展開 ─〉,台北,《鵝湖學誌》,第五
期,民國79年12月。
蔡仁厚,〈荀子與朱子之「心」論〉,《中國文化月刊》,民國80年6月。new window
,〈荀子與朱子〉,台北,《鵝湖學誌》,民國77年5月。
,〈「性即理」的兩個層次與朱子學之岐異〉,《鵝湖》,民國65年2月。
,〈朱子理氣論的幾個要點〉,《哲學與文化》,民國64年2月。
劉述先,〈朱子學精神的現代意義:「理一分殊」新解〉,台北,《鵝湖》,民國90年2
月。
蔡介裕,〈朱子「仁說」思想大要 ─ 中和新說後之思想歸結〉,《文化月刊》,民國82
年1月。
錢 穆,〈論朱子與程門之學風轉變〉,《華岡學報》,一卷,民國54年。

肆、外文書籍(依作者筆劃順序排列)
尹絲淳,《退溪哲學의 研究》,高麗大學校出版部,1983年(韓文)。
,《韓國儒學論究》,玄岩社,1992年12月(韓文)。
玄相允,《朝鮮儒學史》,玄音社,1982年(韓文)。
金永喆,《倫理學》,學研社,1998年 3月(韓文)。
柳仁熙,《朱子哲學과 中國哲學》,汎學社,1980年(韓文)。
柳正東,《退溪의 生涯와 思想》,博英社,1986年重版(韓文)。
島田虔次,《朱子學과陽明學》,김석근.이근우옮김,까치東洋學8,
1996年 7月(韓文)。
黃俊淵,《栗谷哲學의 理解》,서광사,1995年(韓文)。
黃義東,《栗谷哲學研究》,경문사,1987年(韓文)。
劉明鍾,《退溪와 栗谷의 哲學》,東亞大學出版部,1987年
10月(韓文)。
蔡茂松,《退溪、栗谷哲學의 比較研究》,成均館大學校出版部,1985
年(韓文)。
H. J Paton,김성호譯,《칸트(康德)의 道德哲學》,서광사,1990年(韓文)。
John Mackie,진교훈譯,《倫理學》,서광사,1990年(韓文)。
Paul W. Taylor,《倫理學의 基本原理》,서광사,1985年(韓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