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懷古詩研究
作者:柳惠英
作者(外文):Hey-Young Yu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國瓔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懷古詩懷古行旅歷史遺跡時間意識poem of huaigu(poem of meditation on anticuity)meditation on anticuitytravelhistorical vestigesconsciousnessof tim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4
本論文以唐代懷古詩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懷古詩的形成過程與演變發展的具體情形,藉此釐清存在於懷古詩與詠史詩之間的許多糾葛和混淆,進而重新評估其在唐代詩壇及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所佔的地位與價值。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序說,下分兩節,第一節說明本論文的研究旨趣與命題緣由、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目標與方法。第二節對「懷古詩」一詞加以界定,以確定本文研究對象與範圍。主要辨析從古到今普遍使用的兩種用例,即一種普遍心理習尚的「懷古」與一種特殊的意識情態的「懷古」。
第二章懷古詩的形成,是本論文的核心論點之一。懷古詩的形成是一直被忽略而研究者必須關注的重要課題。因此,本文先從題材的分化、感物對象的轉移、歷史興亡的反思過程等三個方面探討懷古詩的形成過程,然後繼續討論初唐後期懷古詩篇的內容、形式特點,以獲得了對懷古詩形成的具體而全面的瞭解。
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屬於唐代懷古詩演變發展的分期研究。本文基本上採取四唐分法,並兼顧懷古詩發展的大勢與特點,區分為三個階段,即盛唐的繼承期、中唐的轉變期、晚唐的全盛期來分章論述。由於時代政局與審美趣味的變化,每個階段呈現出不同特點,故著重在各期特徵的掌握,尤其懷古詩的格律化進程、意象的經營方式,以及憑弔對象的變化就是本論文的研究焦點所在。並且,本論文兼論唐代懷古詩與詠史詩之間的交融情形,以及其對唐代懷古詩演變發展所做的影響。
第六章結論,總結本論文之研究所得。
參考書目

一、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漢•趙曄、周生春:《吳越春秋輯校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晉•陸機撰、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台北:漢京文化,1987年2月)。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74年11月)。
梁•劉勰、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台北:開明書店,1993年5月)。
梁•鍾嶸、王叔岷箋:《鍾嶸詩品箋證稿》(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
梁•鍾嶸、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注》(台北:五南出版社,1991年10月)。
北周•庾信、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
唐•魏徵:《新校本隋書》(台北:鼎文出版社,1980年)。
唐•徐堅等撰:《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月)。
唐•杜祐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籍,1996年8月)。
唐•劉禹錫著、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
後晉•劉昫等撰:《新校本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3月)。
宋•歐陽修等撰:《新校本新唐書》(台北:鼎文,1976年)。
宋•司馬光、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宋•孫奕:《履齋示編》(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六》(台北:里仁出版社,1981年3月)。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宋•楊齊賢注、元•蕭士贇補:《分類補注李太白詩》(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
宋•徐居仁編、黃鶴補註:《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台北:大通,1974年)。
元•方虛谷編、清•紀昀批點:《唐宋詩三千首:瀛奎律髓》(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元•方虛谷編、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元•辛文房著、李立朴譯注:《唐才子傳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2月)。
明•王嗣奭:《杜臆》(台北:中華書局,1970年)。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7月)。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
明•高棅:《唐詩品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
清•王琦:《李賀詩歌集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2月)
清•仇兆鰲:《杜詩詳註》(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
清•聖祖:《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
清•趙殿成箋注:《王摩詰全集箋注》(台北:世界書局,1996年6月)。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新華書局,1996年7月)。
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1981年)。
清•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台北:藝文,1991年9月)。
清•丁仲祜編定:《清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5月)。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
清•王琦詳注:《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土城:漢京文化,2004年)。
清•徐松撰、趙守嚴點校:《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9月)。
清•王堯衢:《古唐詩合解》(台北:文化圖書,1990年5月)。
清•嚴可均輯:《上古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二、近人著作
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7月)。
于浴賢:《六朝賦述論》(保定:河北出版社,1999年10月)。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台北:台灣學生,1988年5月)。
中外文學編輯部編:《中國古典文學論叢—詩歌之部冊一》(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6年)。
方瑜:《中晚唐三家詩析論—李賀、李義山與溫庭筠》(台北:牧童出版社,1977年)。
方瑜:《杜甫夔州詩析論》(台北:幼獅文化,1985年5月)。
方瑜:《唐詩論文集及其他》(台北:里仁,2005年)。new window
王力:《漢語詩律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
王文進:《論六朝詩中巧構形似之言》(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時代主題——原型與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
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1986年)。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2月)。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月)。
王錫九:《唐代的七言古詩》(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
王曙:《唐詩故事》(台北:貫雅文化,1990年4月)。
王曙:《新編唐詩故事集——長安勝迹史事篇》(北京:北京功業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田耕宇:《唐音餘韻——晚唐詩研究》(成都:巴蜀書局,2001年8月)。
任海天:《晚唐詩風》(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安旗:《李白研究》(西安:新華書店,1987年9月)
安旗主編:《李白全集編年注釋》(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4月)
朱光潛:《詩論》(台北:正中書局,1962年9月)。
朱自清等編:《聞一多全集》(上海:上海古籍,1991年)。
朱枝富:《詠史懷古》(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
朱金城、朱易安:《李白的價值重估》(台北:文史哲,1995年10月)。
何文煥:《歷代詩話》(台北:藝文出版社,1991年9月)。
余正松:《高適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余恕誠:《唐詩風貌及其文化底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吳庚舜、范之麟:《全唐詩典故辭典》(湖北辭書出版社,1989年2月)。
吳慧蓮:《東晉劉宋時期的北府》(台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吳調公:《李商隱詩歌研究》(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9月)。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書局,1989年)。
李浩:《唐詩的美學闡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李從軍:《唐代文學演變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9月)。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台北:文津,2000年)。new window
杜立選注:《歷朝詠史懷古詩》(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1月)。
杜曉勤:《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隋唐五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杜曉勤:《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7月)。
杜曉勤:《齊梁詩歌與盛唐詩歌的嬗變》(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8月)。
佟培基:《孟浩然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周祖譔:《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9月)。
周嘯天:《唐絕句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
孟二冬:《中唐詩歌之開拓與新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
松浦友久:《中國詩歌原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
松浦友久:《李白—詩歌及其內在心象》(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
松甫友久:《李白詩歌抒情藝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1996年12月)。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台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
施蟄存:《唐詩百話》(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3月)。
柯慶明:《境界的再生》(台北:幼獅文化,1977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查屏球:《唐學與唐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5月)。
胡大雷:《文選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降大任:《詠史詩注析》(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夏敬觀等著:《李太白研究》(台北:里仁,1985年5月)。
孫琴:《唐五律詩精評》(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12月)。
徐國榮:《中古感傷文學原論——漢魏六朝文士生命觀及其文學表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1998年5月)new window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台北:學海出版社,1982年3月)。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台北:雲龍出版社,1988年9月)。
張仲謀:《兼濟與獨善—古代士大夫處世心理剖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2月)。
張伯偉:《中國詩學研究》(瀋陽:遼海出版社,2000年6月)。
張志烈:《初唐四杰年譜》(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社,1993年4月)。
張步雲:《唐代詩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
張松輝注譯:《新譯杜牧詩文集》(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10月)。
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
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台北:中華書局,1989年9月)。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3月)。
張淑香:《李義山詩析論》(台北:藝文出版社,1987年3月)。
張燕瑾主編:《隋唐五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曹道衡、沈玉成:《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先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
莊嚴、章鑄:《中國詩歌美學史》(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
許文雨:《唐詩集解》(台北:正中書局,1954年9月)。
許炯編:《許永章唐詩論文選》(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12月)。
許銘全:《杜甫詩追憶主題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方瑜先生指導,1997年)。
許總:《唐詩史》(淮陰: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連波、查洪德校注:《沈佺期詩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
郭紹虞:《清詩話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9月)。
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台北:正生書局,1972年)。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台北:里仁,1994年)。
陳允吉:《唐詩中的佛教思想》(台北:商鼎文化,1993年12月)。new window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1972年)。
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知識出版社1990年11月)。
陳伯海主編:《唐詩彙評》(杭州:浙江教育,1996年5月)。
陳清俊:《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陳貽焮:《唐詩論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陳順志:《劉長卿詩歌透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
陳慶元:《沈約集校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陳鐵民:《王維新論》(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0年9月)。
陶敏編:《全唐詩人名考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傅剛:《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傅璇琮:《唐代文學論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喬象鍾、陳鐵民主編:《唐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斯蒂芬•歐文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上海:上海古籍,1990年10月)。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5月)。
楊文雄:《李賀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2月)。
萬萍、葉維恭主編:《中國歷代詠史詩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溫洪隆注釋、齊益壽校閱:《新譯陶淵明集》(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7月)。
葉嘉瑩:《迦陵談詩二集》(台北:東大圖書,1985年)。
葉蔥奇:《李賀詩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董乃斌:《李商隱的心靈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
廖振富:《唐代詠史詩之發展與特質》(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臺靜農:《百種詩話類編》(台北:藝文出版社,1972年)。
趙謙:《唐七律藝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new window
劉若愚撰、杜國清譯:《中國詩學》(台北:幼獅文化,1985年)。
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蔣紹愚:《唐詩語言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
蔣維崧、趙蔚芝、陳慧星、劉聿鑫:《劉禹錫詩集編年箋注》(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9)。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蔡英俊:《興亡千古事》(台北:故鄉出版社,1980年10月)。
蔡英俊主編:《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鄧小軍:《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鄧仕樑:《唐宋詩風——詩歌的傳統與新變》(台北:台灣書局,1998年1月)。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蕭滌非:《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9月)。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1988年11月)。
錢鍾書:《管錐編》(台北:書林書局,1990年8月)。
霍松林、傅紹良:《盛唐文學的文化透視》(西安:陝西師大出版社,2000年2月)。
霍松林主編:《萬首唐人絕句校註集評》(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霍然:《唐代美學思潮》(高雄:麗文文化,1993年)。
駱祥發:《初唐四杰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9月)。
韓泉欣:《孟郊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年,1995月12月)。
顏崑陽:《杜牧》(台北:國家出版社,1990年2月)。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8月)。
羅宗濤先生指導,1996年)。
羅韜:《張久齡詩文選》(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4年12月)。
嚴雲受:《詩詞意象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續修四庫全書編輯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顧俊:《歷代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7月)。
顧學頡:《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台北:里仁,2000年)。
Stephen Owen:The poetry of the early Tang,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1977。

三、單篇論文
方瑜:〈李商隱學杜詩新論〉,《臺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王紅:〈試論晚唐詠史詩的悲劇審美特徵〉,《西南師大學報》第3期(1989年)。
王國瓔:〈個體意識的自覺——兩漢文學中的個體意識〉,《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台大中文學報》,第七期(1995年4月)。new window
牟瑞平:〈杜甫山水景物詩中的歷史意識〉,《杜甫研究學刊》第47期第1期(1996年 1月)。
周裕鍇:〈試論杜甫詩中的時空觀念〉,《江漢論壇》(1988年6月)。
尚永亮:〈論元和五大貶謫詩人的生命沈淪和心理苦悶〉,《吉首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侯迺慧:〈唐代懷古詩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3期(2000年6月)。
姚大勇:〈懷古詩詞文化成因試析〉,《棗莊師傳學報》1998年第4期。
柯素莉:〈試論懷古詩中山水審美的縱向拓展及其時空轉換〉,《江漢大學學報》第18卷第1期(2001年2月)。
張晶:〈中晚唐懷古詩的審美時空〉,《北方論叢》1998年第4期。
傅紹良:〈論李白的懷古情結與心理調適〉,《陝西師大學報》第24卷第4期(1995年12月)。
楊志才:〈詩歌欣賞——懷古詩〉,《外交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楊曉靄:〈唐代懷古詩之文化解讀〉,《西北師大學報》第39卷第6期(2002年11)。
廖蔚卿:〈論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兩大主題〉,《幼獅學誌》,第17卷 第3期(1983年5月)。
齊益壽:〈談六朝詠史詩的類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 第4期(1977年4月)。
鄭正平:〈淺論唐代懷古詩不同時期的主題傾向〉,《浙江師大學報》第25卷,2000年第4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