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宋浙東諸子之歷史思想
作者:簡雪玲
作者(外文):Sheue-Ling Jane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所
指導教授:王明蓀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浙東歷史思想史學南宋East-Zhjianghistoriographysouth-song perio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
宋代史學之發達,已非新論,宋代史學發展至南宋時期,因其特殊的時空環境,造就不同於以往的史學文化,而浙東地區在南宋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在學術史上稱為浙東學術,在史學史上稱浙東史學。二者有重疊之處,亦難割離而論。
本論文嘗試從學術形成與歷史知識的角度入手,進行基礎資料之建立,並藉由浙東諸子之著作與言論進行爬梳,以整理其歷史思想之內涵。
在學術形成方面,本論文從傳記與著作著手,進行諸子師友交往網絡的建構,以釐清浙東地區的學術傳承面向。經由這個研究發現,雖然浙東研究的論著均稱其不名一師,但是,浙東地區在師承關係,仍以包含家學淵源在內的「單一師承」為主,而學術網絡並非僅有師承一途,從師友交流與往來,可以看出浙東諸子雖然各有堅持,並不會因此形成劇烈的對立。從家學淵源來看,浙東地區的家學傳承數量很多,且多有數代之傳,然對於家學傳承來看卻又不墨守家學之法,往來求學問道是相當普遍的。至於從閱讀著作上探討則可發現浙東諸子在閱讀的書籍上是廣泛與多樣的,是以浙東諸子在學術形成中即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多樣性,在歷史思想上的展現亦與之相符。
從浙東諸子的著作看來,則世人常認為浙東諸子重史的傳統,在本論文的研究有些不一樣的數據出現,蓋從浙東諸子之著作分析中發現,南宋浙東地區的經學著作多於史部著作,經部著作中「易」類的著作最多,「禮」類著作居次,「春秋」類的著作排名第三,此種分布與一般人的理解亦有所不同。從史部著作看來,在在顯示浙東諸子對漢唐史與當代史的強調與重視。若加上數量龐大的文集等著作著手,便可見識到浙東地區留下來的著作中,對歷史的運用以及對歷史的看法。本論文便藉由這些資料進行歷史思想之分析與討論。
在歷史思想的部分,對於「歷史」的認知,浙東諸子與一般士人相同,歷史之治亂興衰是他們對歷史的基本認知,除了治亂興衰之「跡」之外,對於造成這些興衰治亂的「原因」之探究則為浙東諸子所重視,葉適重視「勢」、「理」;袁燮強調「先後之序」、「脈理」;呂祖謙談的是「機括」,對楊簡而言則是「寓於事之理」。在在顯示浙東諸子在論列歷史之時,是沒有分浙東學派或非浙東學派的,且同樣站在經世致用與義理的角度,非單純僅談歷史演變而已。以理制君與教化時代為「經世」,而「致用」則指事功為主。
在經史關係方面,浙東諸子對於儒家傳統經典的分析,從經典記載的內容出發,將《詩》、《書》、《易》、《禮》、《春秋》從歷史沿革的角度切入予以解讀,拋開漢唐以來,經典神聖化的傳統,也超越了訓詁學考訂字義的範疇,承襲的是另一蹊徑,即「經出於史」的概念,浙東諸子對於儒家經典雖然從歷史演變的角度還原其本質,然而並不因此抹殺其為經典之位階。浙東諸子在著作中,依然將《詩》、《書》、《易》、《禮》、《春秋》列為「經」,與《史記》、《漢書》、《資治通鑑》等分列為「史」。葉適如此、呂祖謙如此、楊簡如此、袁燮亦如此。是以不能遽以其部分言論便認為浙東學術提倡「六經皆史」。
至於經史孰先孰後,則有不同的看法。陸學的楊簡與朱學的王應麟主張先讀經後讀史,但王應麟以經為體、史為用,兩者並重;葉適「經,理也,史,事也」經史必須並重,義理始得以闡發;呂祖謙雖未提及先讀經或先讀史,但是他也認為讀經多於讀史對義理的掌握有絕對的助益。從本文的研究,浙東諸子雖然以史視經,卻未將經作史解讀;雖然提出經史並重的論調,卻未將經之地位貶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強調經之義理多於對史實之要求。
對歷史本質的看法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議題—歷史的價值與功能,明顯且幾乎沒有例外的,浙東地區對於歷史採取的態度是正面與樂觀的,他們對於歷史能提供的「服務」亦多採正面解讀。「古為今用」的立場讓三代成為浙東諸子心中的黃金時代,而漢唐盛世也成為浙東諸子筆下重要的對照組,一方面,他們希望南宋君王也能成就漢唐盛世般的功業,另一方面,他們不斷告誡君主或後人,漢唐盛世中仍有許多必需注意的缺失,「以史為鑑」的論調充斥在浙東諸子的言論之中。且更進一步地,浙東諸子並不以此為滿足,袁燮要人掌握歷史的脈理、呂祖謙要人掌握歷史的機括、葉適要人經史並重……在在顯示浙東諸子對歷史的價值並非僅設定在實務性質的借鏡或者鑑戒而已,而是更進一步希望由歷史研究來獲得更重要的義理,推求歷史發展脈絡中最根本的道理。歷史除了有鑑戒的功用之外,還有發揮義理的價值。
在歷史發展的動力方面,傳統的天命史觀當宋代已出現轉折,「天」即「理」的概念從北宋開始獲得認同,到南宋的浙東地區依然受到重視,由此發展的天命史觀即富有人文意涵在內,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承接所謂的「英雄史觀」,浙東諸子幾乎沒有例外地支持歷史發展中,英雄存在的必要性與影響力,但是也都對「英雄」一詞的範圍予以擴大解讀,包含了人君與臣子。且諸子對於「人」在歷史發展中的定位均採較為正面的解讀而予以肯定,無論是王應麟的「梁自亡,秦亦自亡也」的論調,或者葉適的「聖人自為之」的論述,都予「人」有相當的主體性。
至於在歷史發展的軌跡方面,將三代視為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必非浙東地區特有,而是宋人一貫的看法。但是對於三代以後的歷史發展軌跡,浙東諸子對於歷史現實的認同為他們取得了重史與重事功的稱號,功利學派的陳亮如是說,陸學的楊簡也接受此論述,並予以發揮其義,將「漢祖」、「唐宗」等功績納入考量,給了「不至於全無德」的評價,顯示楊簡對歷史發展現實的正面回應。他如袁燮等人亦有所發揮。
就歷史發展的看法來論,除了前述的基本立場與看法之外,從浙東諸子的言論中亦可看出他們在歷史研究的興趣。而在這樣的功用論驅使之下,南宋浙東諸子的歷史研究興趣集中在漢唐宋三個朝代,其中尤以當代史為最,在史部著作的數量上,當代史的記載數量最多。而關於漢唐史的著作也可看出南宋浙東諸子重視的所在。而當代史的著作或者記述當代史事之書,則更充份顯示出浙東諸子對當代的重視與強調。其原因來自宋代本身史學的發達,對歷史記載從北宋即有其一定的傳統。在此種強烈的經世致用立場趨使之下,在歷史研究的上表現出來的是積極地歷史功用論,也由於這個功用論讓浙東諸子在歷史研究的取向上偏向與之息息相關的漢唐史與當代史身上。且這樣的立場並無朱學、陸學,或者「浙學」之分,似乎可視為浙東諸子之共同特色。
至於歷史發展中的正統論與夷夏之防。在這個問題的討論上,由於南宋為偏安一隅的政權,傳統歷史上的正統論,討論的就是立國之正的問題,此一問題從北宋歐陽修開始,始終為宋代知識份子所討論。北宋討論的重點在於「一統」,但到了南宋時期,正統論的討論逐漸從「一統」轉變為「居正」,知識份子從各種角度努力證明南宋立國之正,也主張唯有南宋才是中國歷史的傳承者,以建構南宋朝存在的必要性。浙東諸子在這個議題上並沒多少著墨,主要有論及者大部分都在於對司馬光《資治通鑑》在正統方面的記載不滿,主要的立論焦點就在「居正」,從義理、統緒的角度著眼,浙東諸子沒有採用朱熹的「無統」論,而是強調較接近歷史發展不間斷的概念,陳亮、葉適雖然認為魏之得位不正,依然視之為正統,蓋他們認知的重點在於「魏實代漢」。
在論述正統論的過程中,必然會討論到的即為夷夏觀,是故本文一併予以處理。從上古時代開始,夷夏之分從單純區隔兩個部族的名詞,到從漢代開始帶有濃厚鄙視意味的「我族本位」主義。到了宋代由於與契丹之間的勢均力敵,甚至武力稍弱,逐漸發展出平等的外交關係,而這樣的現狀卻對自漢以來夷夏觀極大的衝擊,而北宋士人一方面承襲傳統夷夏觀鄙視契丹人,將之以「虜」、以「夷狄」稱之,一方面卻又務實地面對現狀。而南宋浙東諸子的夷夏觀,同樣有著雙重的表現,一方面對於「夷狄」使用許多貶抑的文字,特別是對君主建言或回答廷對的時候,此種嚴夷夏之防的論調特別明顯。但是對於夷夏之別的意見,則多從《春秋》「嚴夷夏之防」的論點,無論是呂祖謙、葉適或者高閌,都採用文化觀予以界定。不過,在討論到遼、金政權的「實務」時,浙東諸子使用的文字便不再是這種漢人本位的文字,反而將之視為一個對等的政權予以討論,甚至,葉適還提出不應貴中國賤夷狄的看法,此種論述也顯現出浙東地區在夷夏觀方面很重要的進展。
總之,本文從史料的重新整理出發,將浙東地區視為一個整體,爬梳此區域南宋諸子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其在歷史思想上的觀點,經由本文的研究,筆者發現南宋浙東諸子雖然在師承上各有所承,但是在歷史思想上卻有著共同的理念,被視為重視事功的「浙東學派」諸子在歷史思想的意見上,亦強調義理,亦想爭取更多儒學的發言權(如葉適對孔子的繼承),無論從著作或者言論的分析均可看出此一特色。且無論在史學研究中常被提及的各派學說或者咸少被注意的浙東諸子,都看出他們在歷史思想上承襲來自北宋的經世致用傳統以及義理觀,只是,他們同樣強調歷史「現實」的意義。相對來說就成為浙東諸子在歷史思想上的特色。不過浙東諸子在歷史思想上展現卻又有各自的意見與看法。
既然如此,則世人從《宋元學案》中對浙東學術之界定與區隔所發展出來的浙東學術概念(本文第二章第一節已有論述),就本論文對浙東諸子之歷史思想的研究發現,此種做法並不恰當。蓋浙東地區除了呂祖謙、葉適、薛季宣、陳亮、陳傅良等人之外,本文所引用之王柏、楊簡、袁燮、王十朋、樓鑰等人亦有許多成就,卻因長期以來對於浙東學術界定的問題少有人注意,即便如王柏、楊簡、袁燮等人被提及亦僅在朱學與陸學的傳承方面,咸少如呂祖謙、葉適等人被納入歷史思想乃至於史學思想研究中。經由本論文的研究或可補足浙東學術在歷史思想方面的這一個區塊。
徵引書目
(一)基本史料
1.方回,《續古今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2.王十朋,《梅溪王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3.王柏,《魯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4.王益之,《西漢年紀》(台北:鼎文,民66年))
5.王通,《中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6.王應麟,《四明文獻集》(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合作發行,四明叢書第一集第二冊,民55年)
7.王應麟,《玉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8.王應麟,《通鑑答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珍本別輯,民58年)
9.司馬光,《司馬文正公傳家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薈要,民54年)
10.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世界書局,民61年)
11.史浩,《尚書講義》(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合作發行,四明叢書第三集第一冊,民55年)
12.史浩《鄮峰真隱漫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珍本別輯,民58年)
13.朱熹,《朱子文集》(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民89年)
14.朱熹編,《二程遺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57年)
15.佚名編,汝企和點校,《兩朝綱目備要》(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16.佚名編,汝企和點校,《續編兩朝綱目備要》(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17.吳子良,《荊溪林下偶談》(台北:台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18.吳兢撰,謝保成集校,《貞觀政要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19.呂祖謙,《大事記—大事記解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20.呂祖謙,《左氏傳說》(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1.呂祖謙,《東萊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22.呂祖謙,《宋文鑑》(台北:世界書局,民56年)
23.呂祖謙,《春秋傳續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24.呂祖謙,《增修東萊書說》(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5.呂祖謙,《歷代制度詳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26.呂祖謙,《麗澤論說集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珍本第十一輯,民58年)
27.呂祖謙《東萊博議》(台北:世界書局,民70年)
28.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29.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0.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1.李幼武,《宋名臣言行錄.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32.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台北:世界書局,民53年)
33.車若水,《腳氣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34.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35.周行己,《浮沚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別集,民58年)
36.金履祥,《仁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簡編,民55年)
37.姚勉,《雪坡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38.施宿,《會稽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七集,民58年)
39.洪皓,《松漠紀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40.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2000年)
41.胡安國,《胡氏春秋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42.胡宏,《五峰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七集,民58年)
43.范祖禹,《范太史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民58年)
44.倪樸,《倪石陵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珍本別輯,民58年)
45.唐仲友,《唐氏遺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46.孫夢觀,《雪窗先生文集》(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合作發行,四明叢書第二集第一冊,民55年)
47.宮夢仁,《讀書紀數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十一集,民58年)
48.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叢書,民57年)
49.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
50.真德秀,《西山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叢書,民57年)
51.祝穆,《方輿勝覽》(台北:台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52.袁甫,《蒙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53.袁燮,《絜齋家塾書鈔》(台北:台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54.袁燮《絜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55.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6年)
56.高似孫,《史略.子略》(台北:廣文書局,民57年)
57.高閌,《春秋集註》(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合作發行,四明叢書第三集第一冊,民55年)
58.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月)
59.張淏,《會稽續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60.張載,《張子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57年)
61.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6月)
62.許景衡,《橫塘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別集,民58年)
63.陳亮,《陳亮集》(台北:漢京文化,民國72年12月)
64.陳亮,《龍川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65.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國學叢書,民57年)
66.陳耆卿《赤城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珍本別輯,民58年)
67.陳埴,《木鍾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珍本別輯,民58年)
68.陳傅良,《八面鋒》(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69.陳傅良,《止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70.陳傅良,《陳氏春秋後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71.陳著,《本堂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72.陸九淵,《象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73.陸九淵,《象山語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74.陸心源,《宋史翼》(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2月)
75.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3年9月)
76.章學誠,《章氏遺書》(台北:漢聲,民62年)
77.嵇曾筠等監修;沈翼機等編纂《浙江通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78.程俱,《北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79.程頤,《程氏經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四集,民58年)
80.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81.黃震,《黃氏日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珍本二輯,民58年)
82.楊簡,《五誥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83.楊簡,《先聖大訓》(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合作發行,四明叢書第三集第二冊,民55年)
84.楊簡,《慈湖詩傳》(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合作發行,四明叢書第三集第二冊,民55年)
85.楊簡,《慈湖遺書》(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合作發行,四明叢書第四集第一冊,民55年)
86.楊簡,《楊氏易傳》(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合作發行,四明叢書第一集第一冊,民55年)
87.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88.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0月)
89.葉適,《葉適集》(台北:河洛,民63年)
90.葛洪,《涉史隨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91.趙明誠,《金石錄》(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92.劉安上,《給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八集,民58年)
93.劉安節,《劉左史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六集,民58年)
94.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民69年9月
95.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5月)
96.劉宰,《漫堂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九集,民58年)
97.樓昉,《東漢詔令》(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98.樓鑰,《攻媿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99.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台北:世界書局,民60年)
100.鄭剛中,《周易窺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101.鄭樵,《通志》(台北:新興書局,民52年)
102.鄭樵撰,吳懷祺校補,《鄭樵文集附鄭樵年譜稿》(北京:書目文獻,1992年)
103.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3月)
104.錢文子,《補漢兵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簡編,與《補晉兵志》合刊,民55年)
105.薛季宣,《浪語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庫珍本別輯,民58年)
106.魏了翁,《鶴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年)
107.羅濬,《寶慶四明志》(北京:中華書局,宋元方志叢刊,1990年)


(二)專書
1.王明蓀,《中國民族與北疆史論--漢晉篇》(台北:丹青,民76年)
2.王瑞明,《宋儒風采》(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
3.王樹民,《中國史學史綱要》(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4.朵伊森(Johann Gustav Droysen)著;胡昌智譯,《歷史知識的理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5)
5.何忠禮、徐吉軍著,《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4)
6.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2004年)
7.何炳松,《浙東學派溯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
8.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新華書局,2004年)
9.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台北:文津,民82年)
10.吳萬居,《宋代書院與宋代學術之關係》(台北:文史哲,民80年)
11.吳懷祺先生,《中國史學思想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吳懷祺先生,《中國史學思想通史.宋遼金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年)
13.吳懷祺先生,《宋代史學思想史》(合肥:黃山書社,1992)
14.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0年4月再版)new window
15.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台北:國史研究室,民國61年10月,台一版)
16.姜義華、瞿林東、趙吉惠著,《史學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17.唐君毅,《哲學概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63台初版)
18.孫振青,《知識論》(台北:五南圖書,民71年)
19.張其凡,《宋代史》(澳門:澳亞週刊,2004年)
20.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1.陶晉生,《宋遼關係史研究》(台北:聯經,民73年)new window
22.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開封:河南大學,1997年)
23.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79年)
24.管敏義主編,《浙東學術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3年)
25.趙雅博,《知識論》(台北:幼獅文化,民68年)
26.趙儷生,《寄隴居論文集》(山東:齊魯書社,1981年)
27.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28.劉節,《中國史學史稿》(台北:弘文館,民75年)
29.錢穆,《中國歷史精神》(台北:東大圖書,民76年)
30.錢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66年)
31.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32.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上海:上海遠東,1996年)


(三)期刊論文
1.內藤虎次郎著,蘇振申譯,〈宋代史學的發展〉,《宋史研究集》,第六輯,(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60年)
2.方如金、張敏卿、趙瑤丹,〈論南宋浙東事功學派的史學思想〉(《溫州大學學報》,17:6,2004年12月)
3.方如金、趙瑤丹,〈試論宋代兩浙路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其在全國的領先地位〉,《溫州大學學報》,2002:9。
4.王一勝,〈宋代以來金衢地區的交通與商業發展〉,《史林》,2004:4。
5.王治平,〈蘇轍《古史》中的歷史思想〉(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年)
6.王德毅,〈宋代史家的唐史學〉(《台大文史學報》,50,1999年)new window
7.王德毅,〈宋代史學的特質及其影響〉,《台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年new window
8.朱漢民〈葉適的經學理論與理學批判〉(《船山學刊》,1998:2,
9.吳光,〈試論“浙學”的基本精神--兼談“浙學”與“浙東學派”的研究現狀〉(收錄在萬斌主編,《浙學研究集粹》,上海:上海古籍,2005年)
10.呂謙舉,〈五代暨兩宋的史學〉,《人生》,32:12,民68年
11.宋晞,〈南宋浙東的史學〉(《宋史研究集》,第十四輯,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72年)
12.李宗翰,〈呂祖謙之歷史思想〉(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年)
13.李勇、曹宏偉,〈李光《小史》案始末與原因〉,《淮北煤師院學報》,2001:10
14.杜華,〈簡論宋代史學的特點〉,《聊城師範學院學報》,2000:3
15.施丁,〈中國史學經世思想的傳統〉,《史學史研究》,1991:4
16.宮崎市定著,林明珠、李焯然譯,〈中國的歷史思想〉(收入在《歷史:理論與批評》創刊號,1999年3月)
17.徐吉軍,〈宋代浙江學風概述〉(收錄在萬斌主編,《浙學研究集粹》,上海:上海古籍,2005年)
18.徐鴻鈞、唐燮軍,〈略論南宋浙東刻書業的地域特徵及其類型〉,《寧波大學學報》,2004:11
19.張元,〈宋代理學家的歷史觀─以資治通鑑綱目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民國64年)new window
20.張元,〈試析王應麟的歷史思想〉(《清華學報》27:3,民86年);new window
21.張其昀,〈宋代四明之學風〉,《宋史研究集》第三輯,(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55年)
22.張壽平,〈宋儒的歷史觀〉,《孔孟月刊》,11:3new window
23.陳訓慈,〈清代浙東之史學〉,(杜維運、黃進興主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2,台北:華世出版社,民65)new window
24.陳國燦,〈80年代以來南宋浙東事功學派研究概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3:3
25.華劍,〈首部浙東學術發展全史-讀《浙東學術史》〉,《浙江學刊》,1995:1
26.楊太辛,〈浙東學派的涵義及浙東學術精神〉,《浙江社會科學》,1996:1
27.葛菜云,〈淺論歷代「六經皆史」說〉,《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
28.雷家驥,〈四至七世紀「以史制君」觀念對官修制度的影響〉(《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民75年)。
29.劉子建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30.範立舟,〈從「合天下於一」到「居天下之正」:宋儒正統論之內容與特質〉,《中國文化月刊》,1999:5
31.蔣義斌,〈陸九淵的歷史意識與鵝湖之會〉(中興大學歷史系編,《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興大學歷史系,民80年)new window
32.燕永成,〈宋人漢史學述論〉「國際宋史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十二屆年會」2006年8月
33.鮑永軍,〈論永嘉事功學派的史學思想〉(《史學史研究》,2003:2)
34.韓淑舉,〈宋孝宗時期的刻書〉,《圖書與情報》,2002:1。
35.簡雪玲,〈鄭樵《通志.金石略》之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民國82年)
36.龐天佑,〈理學與宋代史學發展的特點〉,《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7: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