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動產業發展模式之建構
作者:蔡芬卿
作者(外文):Fen-Ching Tsai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高俊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運動產業核心產業大型賽會sport industrycore industrymega ev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1
運動產業為全球發展快速之重要產業,包括運動製造業(運動用品和運動設施營造)、參與性運動服務業、觀賞性運動服務及運動賽會服務等,其含蓋範圍廣、產業關聯大、附加價值高,發展一套能合理解釋運動產業發展現象的模式有其必要性。本研究旨在建構運動產業發展模式,以文獻回顧法和次級資料分析法,由Porter(1990)鑽石理論和運動休閒發展相關模式而來,經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運動產業發展歷程,以及台灣運動產業發展歷程、現況、文獻、數據和多元策略之長期廣度和微觀深度雙軌印證,最後再經討論與修訂成最後的模式。重要結論包括:
運動產業是人民積極休閒生活的一部份,對促進個人與社會之生理、心理及社交健康發展助益良多。其係由核心產業和周邊產業組成之產業聚落現象,核心產業和周邊產業各自之間有存在水平關聯。其中核心產業的運動製造業對運動用品服務業有向前關聯;參與性運動服務業對運動用品服務業、運動經紀及運動觀光業有向前關聯;觀賞性運動服務業(含大型賽會),則對所有周邊產業有向前關聯。運動產業的發展在因應全球化及知識經濟之趨勢,須與官學研及民間團體緊密合作,並有民間企業贊助及投資創造雙贏,讓運動產業產生較強的牽引力,則關聯性就愈大,進而帶動其他外圍支援產業,成為更大產業關聯。
經各國印證後模式,除了機會的單向影響力,及取消生產要素與需求條件的相關假設外,各因素間有著環環相扣的相互關係。如美國與日本之各因素間呈現正向成長關係,但日本政府涉入明顯較多;中國大陸待生產要素、運動產業、政府及輔助支援者的內部整合提升競爭力;台灣因社會需求、政府資源及與運動製造業較強水平關聯下,參與性運動服務業發展佳。反之,某個或某些子因素沒有具足好的條件,也會抑制運動產業的成長,如北京奧運的負面賽會遺產和台灣職棒的不振。另外,模式又能預測未來發展,如全球化與知識經濟助長運動產業生產要素的創新。
建構及修正而成之模式各因素與子因素為需求條件(所得成長、休閒需求和健康價值)、生產要素(技術、表演、資金和場地設備)、運動產業(核心產業和周邊產業)、政府(政策、管理機制、基礎建設和軟體資源)、輔助支援者(大學、民間團體、贊助/投資者和外圍支援產業)、機會(全球化、知識經濟和大型賽會),以及最終消費者。各國可依其各項條件掌握運動產業發展脈絡、關鍵因素及產業網路,進而擬訂重要發展方針與執行策略,以提升產業競爭力,成為真正推動社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Sport industry (SI) developed fast globally as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economic and society growth, and it often included sports manufacture industries (SMI) (sports goods and sport facility construction industry), participant sports services (PSS), and spectator sports services (SSS). With wide categories, great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IR) and high added value, it was essential to build up a model to reasonably explain the SI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imed to construct the model, according to ‘Diamond Theory’ (Porter, 1990) and relevant sport and recreation models by integrating research review and secondary research. With macro/long-term and micro/thorough viewpoints, the model would be verified by SI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USA, Japan, and China,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tatus, literature, qualitative data and strategies in Taiwan. The important results included:
SI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f active leisure life, and promoted the health of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lot, no mater in individual or society. As a cluster, SI was composed of core and surrounding industries with individual IR. There was forward IR in SMI to sport equipment services, PSS to sport equipment services, sport agent, and sport tourism, and SSS to all surrounding sub-industries. Based on the Globalization and Knowledge economic, SI should cooperate tightly with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NGOs. The more sports sponsorship and investors could create two-win for SI and enterprises. The stronger IR with supporting industries, the prosperity SI would have.
After verifying, except the single-direction effect from ‘Chance’ and canc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or conditions’ and ‘Demand conditions’, there was manual relationship among the other factors. In USA and Japan, the positive influence existed in all factors, but there was more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n Japan. In China, the key success point was the inner integration from Factor conditions, SI, Government, and Related and supportive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under the backgrounds of the society command, government sport resource and horizontal IR with Related and supportive organizations, PSS developed better. On the contrary, some weak factors would suppress the SI growth, for example the negative event legacies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and the poor development in CPBL. Besides, the model also could predi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for Globalization and Knowledge economic could foster the innovation of SI Factor conditions.
The main factors/sub-factors of the final model included Factor conditions (skill, performance, fund and facilities), Demand conditions (national income, leisure demand, and health value), Sport industry (core and surrounding industry), Related and supportive organizations’ (universities, non-government groups, Sponsors/ investors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Government (policies, management mechanism, infrastructure and soft-ware resource), Chance (globalization, knowledge economic and mega events ), and Final consumers. According to the model, a country could handle the thread, key factors and industrial network of SI development by its conditions, and then make the policies and specific strategies to elevat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s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in society and economic growth.
參考文獻
中華徵信所(2002):台灣運動產業產值評估與經濟效益評估。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中華職棒大聯盟(2009年6月20日):球迷成長數。中華職棒大聯盟。資料引自http://test.cpbl.com.tw/html/numeration.aspnew window
王宗吉(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市:銀禾文化事業公司。
王良炬(2003):我國現代體育產業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津市,天津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王俊強(2000):知識經濟時代對台灣運動產業的影響與對策。SIQ運動資訊季刊,2期,31-57頁。
王書錚(2003):中共籌辦二○○八年奧運對北京市發展可能影響—北京奧運經濟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王畔領、李忠華(2006)。論休閒體育產業的發展趨勢及時代特徵。體育文化導刊,9期,53-54頁。
王進(2005):論休閒經濟時代中休閒體育的價值。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4卷2期,71-73頁。
李翔群(2007)。運動明星的形成與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王鳳生、陳思慎(2006):經濟學—生活世界之讀解(二版)。台北市:滄海書局。
王毅、李臻(2005):和諧社會與體育。科技資訊,1期,259-261頁。
王慶堂(2008):台灣運動休閒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2卷1期,131-148頁。new window
王艷瓊、于亦傑(2007):我國體育體制與體育產業的發展。宜春學院學報,29卷2期,188-189頁。
方怡淳、林文郎(2007):從籃海策略觀點探討台灣運動休閒產業之發展趨勢。論文發表於TASSM 2007 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中正運動中心。
毛豔華(2004):波特簇群理論的主要觀點及其啟示。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期,41-47頁。
田慧、周虹(2006):休閒、休閒體育及其在中國的發展趨勢。體育科學,26卷4期,67-70頁。
田慶華、楊遠波、石岩(2006):政府職能定位與體育產業發展。中國體育科技,4卷3期,7-10頁。
石立江(2005):體驗經濟時代的體育消費需求及營銷策略。山東體育科技,27卷3期,58-62頁。
行政院主計處(2009a年2月28日):九十六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行政院主計處。資料引自http://win.dgbas.gov.tw/fies/doc/result/96.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9b年3月7日):2007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行政院主計處。資料引自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481&CtUnit=1033&BaseDSD=7。
行政院經濟部技術處(2007a,3月31日):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 -台灣進出口資料庫。ITIS智網。資料引自:http:// www.itis.org.tw/。
行政院經濟部技術處(2007b,3月31日):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產銷存資料庫。ITIS智網。資料引自:http://itisweb2.itis.org.tw/。
行政院經濟部技術處(2009年6月19日):經濟部技術處補助「創新自行車網路服務系統計畫」。行政院經濟部技術處。資料引自:http://investintaiwan.nat.gov.tw/zh-tw/news/2005052
501.html。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08):近年政府體育類公共建設投資大幅成長,有助運動休閒產業發展。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就業情報月刊,10期,19頁。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運動產業的推動發展方向。國民體育季刊,135期,5-7頁。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7):全民動起來—運動人口倍增計畫。國民體育季刊,36卷4期。2009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sac.gov.tw/annualreport/Quarterly155/p1.asp。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9年3月7日):中華民國97年運動統計。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出版品暨研究統計。資料引自http://www.sac.gov.tw/publication/publication.aspx。
朱維娜(2004):我國體育產業結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
伍忠賢(2004):知識經濟。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吳仁宇(2000):提升學生體適能發展政策。教育部提升大專校院學生體適能策略研討會手冊,17~18頁。
吳仁泰(2005):台灣運動產業產值估算與產業關聯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市,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
吳思華(1988):產業政策與企業策略。台北市:中華經濟研究所。
吳奕賢(2003):台灣地區報紙體育運動新聞。運動管理季刊,4期,16-23頁。
吳浩(2007):充份發揮體育事業在構建社會主義中的作用。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期,79-80頁。
吳崇旗、周靈山(2002):淺析全球化潮流中運動傳播媒體的發展。大專體育,60期,104-110頁。new window
吳禮釧(2004):全球化潮流下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發展及其在台灣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研究所。
李建設、童瑩娟(2006):體育產業的關聯效應與產業特性研究。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1卷5期,378-380頁。
李向東(2007):經濟全球化對我國體育產業的影響。集團經濟研究,19期,288-290頁。
李林(2004):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對策。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2卷4期,32-34頁。
李明(1998):體育產業學導論。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李宗浩、曲天敏(2000):體育管理學、體育經濟學。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國維(2003):體育政策對大型企業贊助運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李雪莉(2002):運動行銷火燒全世界。天下雜誌,259期,92-97頁。
李繼宇(2007):為台灣運動產業把脈—專訪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葉公鼎教授。台灣經濟月刊,0358期,28-31頁。new window
何文雄(2008):以創新及科技應用提升我國服務業國際競爭力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何冰、周良君、陳小英、辛利(2007):中國體育用品業國際競爭力的理論與實證研究。體育科學,27卷7期,14-22頁。
何育民(2007):休閒娛樂體育的經濟學解釋。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7卷1期,64-67頁。
何瓊、韋曙林(2003):體育產業發展的經濟學思考。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卷3期,89-92頁。
宋永平(2004):我國體育服務業的現狀與發展政策。體育與科學,25卷6期,50-52頁。
宋冬梅(2003):體育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與價值。安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5卷4期,52-54頁。
汪元榜、鮑明曉(2003):政府與體育產業。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8卷3期,79-80頁。
余朝權(1994):產業競爭分析專論。台北市: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佐伯年詩雄(2001):日本運動產業的現況和問題。論文發表於2001年運動產業政策國際研討會,台北市,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杜錦豐、李志峰、邱智麟(2003):論運動贊助與贊助效益的評量。政大體育研究,15期,121-134頁。
林世澤(2002):世界各國體能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林妍伶(2007):美英兩國之運動產業概況。台灣經濟月刊,0358期,52-61頁。new window
林房儹(2003):運動產業分類與4P模式之探討。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期,1-12頁。
林房儹(2004):我國運動休閒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行政院體育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林房儹(2006):中國體育運動產業發展現況分析。 中華奧會運動休閒服務業業發展行銷經驗訪問團成果報告,3-8頁。
林玲、彭連清(2004):體育產業結構的發展演變:理論與實證分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30卷4期,7-11頁。
林建山(1991):產業政策與產業管理: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與現實。台北市:商略出版社。
林建元、楊忠和、周慧瑜(2005):當前台灣運動休閒服務人才供給與培訓重要課題。國民體育季刊,145期,12-17頁。
林淑娟、林房儹(2004):台灣職棒運動產業的經濟產值分析。運動管理季刊,6期,62-70頁。
林御翔(2007):美日運動休閒產業發展概況及對我國的啟示。經建會部門計畫處新聞稿。資料取自:http://www.cepd.gov.
tw/m1.aspx?sNo=0009556。
金宗強(2006):休閒體育產業的產業特性分析。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3卷1期,41-43頁。
周良君、周西寬(2006):上海市體育競賽表演業國際競爭力研究理論與方法。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6卷5期,13-16頁。
周順錫(2007):休閒體育崛起的關聯變動。浙江體育科學,29卷2期,21-22頁。
周嫦娥(2005):94年度運動休閒服務業概況調查統計推估。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季永剛(1994):日本體育產業概論(一)。遼寧體育科技,1期,28-31頁。
季永剛(1995):日本體育產業概論(二)。遼寧體育科技, 2期,26-29頁。
孟祥云(2006):淺析經濟發展對體育消費需求的影響。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8卷4期,94-97頁。
來德淳(2000):日本政府推進社會體育振興政策對我國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啟示。瀋陽體育學院學報,2期,14-17頁。
笵秉航(2006,3月31日):服務業附加價值跨國評析。ITIS智網。資料引自:http://www.itis.org.tw/。
胥凡、劉青健(2006):我國體育產業的現狀分析及對策。25卷1期,136-138頁。
胡小明(2005):休閒理論與體育的娛樂化。體育與科學,26卷4期,11-13頁。
姚美華、胡幼慧(1996):一些質化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頁):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俞琳(2003):新形勢下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市,上海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
昝家騏、劉榮聰(2000):運動產業的市場結構與其對運動行銷的涵意。大專體育,50期,165-171頁。new window
姜慧嵐(2006):健身產業人力運用現況與管理趨勢。國民體育季刊,145期,76-82頁。
律海濤(2004):體育消費需求與消費供給均衡的研究。遼寧體育科技,6期,18-20頁。
高希均(2000):知識經濟之路。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高俊雄(1997):台灣地區運動服務業之發展概況。國民體育季刊,114期,135-143頁。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產業關聯分析。國民體育季刊,135期,13-16頁。
高俊雄(2002):台灣運動服務業之剖析與回顧。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創刊號,1-17頁。new window
高俊雄(2004):運動休閒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高俊雄(2005):創造運動休閒的新價值。國民體育季刊,145期,7-11頁。
高俊雄(2006):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in Taiwan- Trends and issues。論文發表於2006年全國大學校院運動休閒管理相關系所研討會,屏東縣,悠活渡假村。
高俊雄(2008):運動休閒管理。台北市:華都文化事業公司。
高洪深、楊宏志(2003):知識經濟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徐云(2006):我國體育產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陰山學刊,20卷4期,76-78頁。
徐云、王德喜(2006):美國體育產業特點給我們的啟示。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8卷2期,61-64頁。
徐茂練、莊文山、羅政洲(2005):研發能力、創意的工作環境對研究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台灣運動休閒產業為例。創新與管理,2卷2期,95-108頁。new window
席玉寶、高升、楊彬(2004):試論休閒與休閒體育。中國體育科技,40卷1期,51-54頁。
唐曉彤、叢湖平(2006):大型體育賽事的產業關聯和波及效應的理論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32卷4期,11-15頁。
翁飆、陳俊欽、韓淑艷、陳作松、連建輝(2004):全球化趨勢與體育產業的發展。體育文化導刊,10卷,37-38頁。
桂志煉(2007):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科技資訊(學術研究),21期,311-312頁。
孫金蓉(2003):日本大眾體育的進展狀況及其振興政策的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7卷6期,14-16頁。
陳天賜(2003):運動產業進入電子商務時代的關鍵因素之探討。淡江體育,6期,55-65頁。new window
陳正倉、林惠玲、陳忠榮、莊春發(2004):產業經濟學。台北市:雙葉書廊。
陳萍(2004):現階段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狀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所。
陳新(2003):發展初期的中國運動休閒市場。體育學刊,3期,6-8頁。
陳慕君(2004):奧運熱,如何讓品牌變金牌?。e天下,44期,62-66頁。
陳葉挺(2007):淺論體驗經濟時代我國休閒體育的發展。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56期,108-109頁。
陳靜宜(2005):我國運動休閒產業產值及發展趨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所。new window
陳鴻雁(2002):運動產業之根基-競技運動。國民體育季刊,135期,8-12頁。
張玉梅、張新榮、張建國(2007):體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體育文化導刊,8期,65-66頁。
張西平(2003):體育產業生產要素構成研究。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8卷1期,28-30頁。
張谷森(2001):2000年體育用品工業現況及未來展望。SPORTS IMPACT/體育用品專刊,6期,12-16頁。
張岩(2001):關於體育產業特點研究的幾點思考。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7卷5期,32-35頁。
張金橋、史兵(2006):運動產業生產要素及要素稟賦評價的基本理論研究。生產力研究,10期,206-210頁。
張祝平、馮燕(2002):我國體育產業的總體現狀及其發展策略。遼寧體育科技,5期,81-82頁。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2000):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四版上冊):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張智輝(2007):北京奧運會與我國休閒體育產業的發展。體育文化導刊,4期,38-40頁。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台北市:滄海書局。
曾忠信(2006):何謂休閒產業與認識運動休閒。論文發表於2006年全國大學校院運動休閒管理相關系所發展研討會,屏東縣,悠活渡假村。
曾慧青(2009年6月19日):台灣民眾運動習慣與學生運動參與情況分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分析。資料引自:www.npf.org.tw/copy/5745。
舒成利、智勇(2007):我國運動產業創新能力與發展策略研究。體育文化導刊,5期,41-44頁。
舒其傳(2004):中日大眾體育現狀的比較研究。四川體育科學,6期,88-90頁。
郭李亮(1996):淺析美國體育的發展基因。山東體育科技,18卷4期,62-65頁。
郭瑞華(2005):東京奧運會後日本體育發展帶來的啟示—兼論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我國大眾體育的開展。體育文化導刊,1期,66-67頁。
曹可強(2001):論體育產業結構關聯效應。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卷1期,13-16頁。
章麗萍、程路明(2002):體育產業化的經濟學探討。浙江工程學院學報,19卷3期,203-206頁。
陸宇明(2002):淺談知識經濟對體育產業發展的影響。山東體育科技,24卷2期,64-65頁。
常勇(2006):科技催化體育產業園。高科技與產業化,10期,80-81頁。
梁香青(2004):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京市,河海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
莊璧果、沈妙蓉(2007):「規劃與推動運動休閒產業發展策略計畫會議」—為我國運動休閒產業尋找具體方向。鞋技通訊,126期,27-32頁。
崔穎波、何志林、李建國(2003):日本發展大眾體育的特點及趨勢。體育與科學,24卷1期,8-10頁。
許秉翔、吳仁泰(2006):台灣運動產業的產值估算與組成分析。體育學報,39卷4期,119-132頁。new window
黃煜(2003):運動管理學。台中市:華格納出版社。
黃煜(2008):運動行銷學。台北市:華都文化事業公司。
黃煜、林房儹(2000):我國運動產業之分類與範疇。論文發表於2000年國際體育運動管理研討會,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黃蕙娟(2006):21世紀運動產業分析與未來因應策略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0卷2期,55-64頁。new window
黃營杉(2001):創造運動價值的行銷策略。論文發表於2001年運動產業政策國際研討會,台北市,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黃蕙娟、羅憲元(2003):企業贊助運動賽會效益之相關研究探討。運動管理,5期,86-94頁。
葉公鼎(2001):論運動產業之範疇與分類。運動管理季刊,創刊號,8-21頁。
葉公鼎(2003):運動產業總論—論運動產業之範疇與分類。鞋技通訊,126期,18-26頁。
葉公鼎(2004):運動產業的經濟價值。載於李誠編:興體育拚經濟-體育與台灣的經濟發展(2-27頁):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程紹同(1999):運動行銷情報網—運動風雲2000。廣告雜誌,12期,72-79頁。
程紹同、方信淵、洪嘉文、廖俊儒、謝一睿(2002):運動管理學導論。台北:華泰文化出版公司。
程紹同(2009年6月20日):出國報告及論文精簡內容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sport industry。論文發表於2006 ASPESD,印尼,Bendon。資料取自http://140.122.100.145/ebook/eb95/h951-24.doc。
傅京燕(2002):國際體育產業發展特點及我國的對策選擇。經濟縱橫,4期,24-27頁。
楊宗翰(2006):雙卡逾放對台灣產業的影響:產業關聯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
楊飛虎(2007):波特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及我國的借鑒意義。學術論壇,196期,97-100頁。
楊赳赳、劉辛田(2007):體育產業—和諧社會構建的動力產業。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1卷6期,76-78頁。
楊鐵黎、張建華(1996):中日兩國體育產業的比較研究(一):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8卷3期,11-19頁。
楊鐵黎、張建華、李捷(2000):關於體育產業產品特性的研究。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12卷3期,5-8頁。
詹桂慶(2002):論健康意識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影響。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卷1期,44-46頁。
電子商務(2002):火爆的美國運動產業,電子商務,6期,71頁。
雷選沛、何濤(2007):基於體育產業鏈的主體關系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41卷9期,27-31頁。
趙天麟(2005):大型運動賽事辦理模式與城市發展關連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研究所。
趙芳(2003):我國體育產業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體育科技,2期,1-7頁。
趙麗雲(2008年9月25日):台灣休閒產業之專業人力發展。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資料引自http://www.npf.org.tw/particle-4339-2.html。
劉國同(2004):我國運動產業的現狀及拓展。焦作工學院學報,5卷3期,216-219頁。
劉菁、李小冰(2004):健康意識對我國體育產業的影響。體育科技,25卷4期,16-19頁。
劉照生、林偉立(2002):台灣職業棒球經營分析。運動管理季刊,3期,4-13頁。
劉照金(2004):從中華民國歷年中央政府體育預算分析體育政策之變遷。體育學報,37輯,203-214頁。new window
劉傳(2004):知識經濟與體育產業。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63期,166-167頁。
劉榮、李偉、胡春旺(2006):論奧運會的產業關聯效應。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3卷2期,14-17頁。
劉禮瑩(2006):知識經濟時代中運動休閒產業之發展。海峽兩岸體育運動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1-87頁。
廖清海、羅元鴻(2005):運動英雄的社會價值功能:以媒體觀點論述。大專體育,76期,60-66頁。new window
鄭文才(2005):體驗經濟新理論對體育營銷的啟示。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8卷7期,879-881頁。
鄭志富(2002):二十一世紀台灣運動產業之發展與挑戰。論文發表於於第二屆運動與休閒國際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盧大學(2002):加入WTO後大陸運動產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體育學刊,9卷5期,31-33頁。
盧元鎮、郭雲鵬、費琪、孔文清(2001):體育產業的基本理論問題研究。體育學刊,1期,41-44頁。
鮑明曉(2000):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鮑明曉(2005a):國外體育產業形成與發展。體育科研,26卷5期,1-9頁。
鮑明曉(2005b):體育產業基本理論問題研究。體育科研,26卷4期,22-29頁。
儲建新(2005):經濟全球化對我國體育產業影響以及相應對策的研究。湖北體育科技,24卷2期,149-154頁。
蔡文輝(1986):社會學理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蔡芬卿(2006):國內建立運動經紀專業制度探討。大專體育,83期,120-126頁。new window
蔡芬卿(2007):台灣海峽兩岸運動休閒服務業發展初探—台灣觀點。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5期,215-235頁。new window
蔡芬卿(2008):本土企業品牌運用運動行銷贊助進入國際市場之研究。論文發表於2008年國際運動休閒管理學術研討會,桃園縣,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桃園)。
蔡芬卿、高俊雄(2007):國內運動休閒服務業產值之相關探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8卷4期,1-14頁。new window
蔡雅萍(2007):亞洲地區運動產業之發展概況。台灣經濟月刊,0358期,42-51頁。new window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龍仕璋(2005):台灣光復初期經濟發展之鑽石理論分析。論文發表於台灣議政史料研究發展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譚新莉(2000):社會體育人口與運動市場需求關係。體育函授通訊,2期,13-14頁。
譚廣鑫、劉燕舞(2007):試論政府組織對體育主導產業的選擇。武漢體育學院學報,41卷1期,15-18頁。
顏斌、宋光春(2006):對我國體育產業現狀與可持續發展對策的研究。商場現代化,32期,273-274頁。
蘇維杉(2003):台灣運動產業發展的社會過程研究(1945~2003)。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new window
蘇維杉(2005):運動休閒產業發展的新趨勢—產學合作模式簡介。東師體育,12期,24-28頁。new window
蘇維杉(2007):運動產業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羅勤(2006):我國體育市場的供給與需求。經營與管理,10期,30-31頁。
饒遠、張云鋼、田世昌(2006):雲南體育產業發展模式探索。雲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31期,54-57頁。

Barney, R., Wenn, S., & Maotyn, S.(2002). Selling the five rings: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and the rise of Olympic commercialism. Salt Lake City: The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Bieljac, Z., & Radovanovic, M.(2003). Sports events as a form of tourist product, relating to the volume and character of demand. Journal of Sport Tourism, 8(4), 260-269.
Broughton, D., Lee, J., & Nethery, R.(1999). The answer, $213 billion. Street & Smith’s Sports Business Journal, 2(35), 23-26.
Cooper, H. M.(1999). 研究文獻之回顧與整合(高美英)。台北市:弘智文化事業公司(原著於1989年出版)。
Comte, E., & Stogel, C.(1990). Sports: A $63.1 billion industry. The sporting news, 60-66.
Chris G.(2002). The feature of sport economics. The 10th 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Congress, Jyväskyla, Finland.
Easton, D.(1966). Alternative strategies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Varieties of political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Y: Prentice-Hall.
Green, B. C.(2005). Building sport programs to optimize athlete recruitment, retention, and transition: Toward a normative theory of spor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9, 233-253.
Greer, A., & Greer, S.(1974). Understanding sociology. Iowa: WMC. Brown.
Guba, E. G.(1981). 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trustworthiness of naturalistic inquiries.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 Technology Journal, 29(2), 75-91.
Guttmann, A.(2000).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ports. In Coakley, J., & Dunning, D.(Ed.). Handbook of Sports Study. London: Sage Press
Harada, H.(1999). Understanding the sports industry. Tokyo: Kyorin Shoin Publication.
Hong, F.(1997). Commercialism and sport in China: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1, 343-354.
Horne, J.(2004). The global game of football: The 2002 World Cu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Japan. Third World Quarterly, 25(7), 1233-1244.
Huang, D.(2009).Beijing Olympics from 2001 to 2008 and after. Paper presented at 2009 AASM, Taipei, Taiwan.
Humphreys, B. R., & Howard, D. R.(2008). The business of sports. Westport, CT: Praeger Publishers.
IEG(2006). Projection: Sponsorship growth to increase for fifth straight year. IEG Sponsorship Report, 25(24), 1, 4-5.
Kang, J. H.(2006). Mega sport event and building legacies: The case of 1988 Seoul Olympic Games and the 2002 FIFA World Cup Korea/Japan. Paper presented at AASM 2006, Tokyo, Japan.
Kao, J. C.(2006).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management in Taiwan- Trends and issues. Paper presented at 2006 AASM, Tokyo, Japan.
Kim, C.(2000). The trend and growth strategies of sport industry in Kore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2001 International Sports Science Conference, Bangkok, Thailand.
King, B.(2002). Passion that can’t be counted puts billions of dollars in play. Sports Business Journal, 4(30), 22-26.
Kirk, J., & Miller, M.(1988).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Kotler, P.(1976).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Li, M., Hofacre, S., & Mahony, D.(2005). 運動經濟學(葉公鼎)。台北市:桂魯公司(原著於2001年出版)。
Li, M.(2006).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 in Asia. Paper presented at AASM 2006, Tokyo, Japan.
Lough, N. L., & Irwin R. L.(2001).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ponsorship objectives for U.S. women’s sport and traditional sport sponsorship.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202-211.
Nixon, H. L., & Frey, J. H.(2000). 運動社會學(王宗吉)。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公司(原著於1998年出版)。
Mahony, D. F. & Howard, D. R.(2001). Sport business in the next decade: A general overview of expected trends.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5, 275-296.
Maslow, A. H.(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atsuoka, H.(2007). Progression of Sport Management in Japan. Asian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1, 42-47.
Meek, A.(1997). An estimate of the size and supported economics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6(4), 15-21.
Mullin, B., Hardy. S., & Sutton, W.(2000). Sport Marketing(2nd ed). IL.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Oga, J., & Kimura, K.(1993). Recent trends in the sports industry in Japan.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7, 249-255.
Parks, J. B., & Zanger, B. R. K.(1990). Definition and direction. In J. B. Parks & B. R. K. Zanger(Eds.), Sport & fitness management: Career strategies and professional conten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atton, M. Q.(1999). 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台北市:桂冠桂冠圖書公司(原著發表於1990年出版)。
Ritchie, B., & Adair, D.(2000). The growing recognition of sport tourism.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5(1), 1-6.
Pitts, B. G., Fielding, L. W., & Miller. L. K.(1994). Industry segmentation theory and the sport industry: Developing a sport industry segment model.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3(1), 15-24.
Pitts, B. D., & Stotlar, D. K.(2000). 運動行銷學(鄭志富、吳國銑、蕭嘉惠)。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原著於1996年出版)。
Porter, M. E.(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New York: Free Press.
Porter, M. E.(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oter, M. E.(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Porter, M. E.(1998).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6), 77-91.
Rosner, D.(1989). The world plays catch-up. Sports, Inc., 6-13.
Searle, M. S., & R. E. Brayley.(2000). Leisure in Canada: An introduction.(2nd ed).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Shilbury, D.(2000). Considering future sport delivery systems.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3, 199-221.
Steward, D. W., & Kamins, M. A.(2000). 次級資料研究法(董旭英、黃儀娟)。台北市:弘智文化事業公司(原著於1993年出版)。
Stotlar, D. K.(2002). A decade of evolution: The sport industry.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11(1), 55-58.
Tsai, F. C., & Kao, J. C.(2006).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creational sport services industry(RSSI)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From the viewpoint of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AASM 2006, Tokyo, Japan.
Tsai, F. C., & Kao, J. C.(2007). The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port industry in USA, Japan, China and Taiwan- from the viewpoint of Taiwan. Universiade Bangkok 2007 FISU Conference Proceedings, 302-307.
Turco, D. M.(1994). Event sponsorship:Effect on consumer brand loyalty and consumption.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3(3), 35-38.
Turco, D. M.(2009). Assessing the legacy of an Olympic Games. Paper presented at 2009 AASM, Taipei, Taiwan.
USATODAY.com(2009, June 4). Strong growth in UK sports industry. USATODAY.com. Retrieved from: http://www.usa
today.com/sports/olympics/2008-06-19-3860996986_x.htm.
Westerbeek, H., & Smith, A.(2003). Sport business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White, H.(2002).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in Poverty Analysis. World Development, 30(3), 511-522.
Yano Research Institute(2009, June 20). The data book on the Sporting Goods Industry in Japan. Yano Research. Retrieved from: http://www.yanoresearch.com/market_reports/english
Mr.php?mr_code=C51106300
Yoon, S. J., & Choi, Y. G.(2005). Determinants of successful sports advertisements: The effects of advertisement type, product type and sports model.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12(3), 191-20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