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初期台灣省人事之演進與分析
作者:蕭富隆
作者(外文):Fu-Long Shiau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所
指導教授:黃秀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戰後初期陳儀葛敬恩牽親引戚人事人事政策文官制度post-warpersonnel systemTaiwan provi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9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體制特殊,行政長官集軍政、行政、司法大權於一身,地位顯赫。這是因應台灣當時的特殊處境,認為必須要有一強而有力的政治體制才能處理台灣的接收、復原以及緊接而來建設。接收與復原確實千頭萬緒,百業待興。然而,長官公署集大權的體制並沒有帶來必然成功的保證。相反的,接收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台灣便發生令人遺憾的二二八事件,影響台灣往後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非常深遠。陳儀主政下的台政,問題頗多。這在二二八事件的各種檢討報告已討論許多,其中幾乎都不能忽視「人事」安排不當是其因素之一。人事問題再三成為媒體討論與抨擊的焦點,更因弊病難以去除而大失人心。陳儀曾提及「得人者昌」的觀念,卻意想不到自己深陷「失人者亡」的處境,主持台政僅短短一年餘便黯然下台,而臺灣社會亦因此付出慘痛代價,影響深遠。對其主政時期之作為的研究,提供吾人反省的素材,足以引為前車之鑑。
本篇論文大量應用檔案、公報與職員名錄等原始史料,建立資料交叉分析的基礎。分析比較戰後初期台灣省面臨各種人事問題,包括人員接收留用、日籍人員徵用、備用登記、邀約任用、登用台籍人才等等,希以統計資料所見,具體而微,剖析台灣省之人事,瞭解其演進的特性。戰後初期,各項人事措施深刻影響文官制度發展。例如:公務員待遇各種名目、簡薦委任制與職位分類制混合運用,都萌芽於此一時期。瞭解此一時期各種措施之演進,亦有助於文官制度的研究。
Taiwan Provincial Executive Office system special, the Chief Executive set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administrative and judicial powers in a position in society. This is in response to Taiwan''s unique situation at the time that must have a strong and powerful system can handle the Taiwan''s reception, rehabilitation and construction immediately ahead. Reception and rehabilitation really complicated, to be undertaken. However, the Executive Office has not set the system power will necessarily guarantee success. On the contrary, to receive, but more than a year, Taiwan took place on February 28 regrettable incident affect Taiwan''s futur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far-reaching.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en Yi, Taiwan affairs, the question a lot. This is all in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review report has been discussed many, almost all of them can not ignore the "personnel system " improper arrangement of one of its factors. Personnel system issues again become the focus of media discussion and criticism, it is also difficult to remove the major ills of the people. Chen Yi has reference to "get people prosper" concept, but an unexpected own deep "out of people perish" situation over Taiwan government will only just over a year, forced to step down, while Taiwan''s society and therefore pay a painful price, far-reaching. Period in power as its research, providing people reflect on the material, sufficient to lead to a warn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arly post-war Taiwan is facing a variety of personnel system issues, including staff to receive retention, Japanese personnel requisition, reserve registration, invitations,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and so on with small but complete, analysis of Taiwan Province of personnel system issues, understanding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Early postwar perio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of personnel development measures. Read this period the evolution of various measures, also contribute to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research.
參考書目

一、基本史料:
(一)檔案
1.《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1945.10-1947.05 。
(二)史料彙編與訪談錄
1.國史館編,《政府接收臺灣史料彙編》,台北新店:國史館,1990。
2.薛月順編,《臺灣省貿易局史料彙編》,台北新店:國史館,2001。
3.薛月順編,《台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二)(三)》,台北新店:國史館,1999。
4.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臺籍志士在祖國的復臺努力》,台北:國民黨黨史會,1990。
5.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台北:國民黨黨史會,1990。
6.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抗戰時期收復台灣之重要言論》,台北市:國民黨黨史會,1990。
7.陳鳴鍾、陳興唐主編,《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下)》,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8.李東華、楊宗霖編校,《羅宗洛校長與台大相關史料集》,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07。
9.蘇瑤崇主編,《臺灣終戰事務處理資料集》,台北市: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7。
10.蘇瑤崇主編,《最後的臺灣總督府:1944~1946年終戰資料集》,台中市:星辰出版有限公司,2004。
11.Nancy Hsu Flerming著,蔡丁貴譯,《狗去豬來:二二八前夕美國情報檔案》,台北市:前衛出版社,2009。
12.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抗戰與臺灣光復史料輯要》,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84。
13.歐素瑛,《薛人仰先生訪談錄》,台北新店:國史館,1996。
14.林美容等,《劉枝萬先生訪談錄》,台北新店:國史館,2008。
(三)統計書與報告書
1.《臺灣省統計要覽》第二期,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
2.台灣省政府統計處,《中華民國35年度台灣省行政紀要(國民政府年鑑台灣省行政部份)》,台北:台灣省政府,1947。
3.台灣省政府統計處,《中華民國35年度台灣省行政紀要(國民政府年鑑台灣省行政部份)》,民36。
4.台灣省政府主計處編,《中華民國台灣省統計提要》,民60。
5.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詳報》,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
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臺灣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台北市: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
7.臺灣省政府編,《台灣省政府施政報告(36年6月)》(影本,未刊)。
(四)政府公報
1.《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5.10-1947.5。
2.《國民政府公報》,1935-1946。
3.《臺灣省政府公報》,台北:台灣省政府,1947-1949。
(五)其他史料
1.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編,《台灣省通志稿.光復志》,台北:捷幼出版社,1999重印。
2.張炳楠監修、林衡道主修,《台灣省通志.光復志》(全一冊),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59。
3.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編,《台灣省各機關職員錄》,台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51輯,1978。
4.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機要室編印,《陳長官通知輯要(第一輯)》,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
5.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秘書處編輯室合編《人事法令輯要(第一輯)》,1946。
6.台灣省政府編,《人事法令彙編》(第一輯),台北:台灣省政府,1948。
7.《臺灣民政(第一輯)》,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
8.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編,《台灣省行政各級機關組織規程第一輯》,1946。
9.《考試院六十年大事記》,台北:考試院秘書處,民81。

二、專書與論文集:
1.黃秀政,《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2.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初版四刷。
3.賴澤涵總主筆,《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4.張炎憲等執筆,《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台北市: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6。
5.王曉波編,《陳儀與二二八事件》,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
6.賴澤涵,朱德蘭主編《歷史視野中的兩岸關係(1895-1945)》,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
7.George Kerr原著,陳榮成翻譯,《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1。
8.鄭梓,《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台北:新化圖書有限公司,民83。
9.林桶法,《從接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區接收工作之檢討》,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6。
10.劉士永,《光復初期臺灣經濟政策的檢討》,台北縣板橋市:稻香出版社,民85。
11.袁穎生,《光復前後的臺灣經濟》,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12.王餘厚編著,《人事名詞釋義》,台北市:人事叢書編輯委員會,1993。
13.蕭全政、江大樹、蔡良文、施能傑、黃錦堂著,《重建文官體制》,台北市:業強出版社,1994。
14.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15.張潤書,《行政學》,台北市:三民書局,民75。

三、期刊(學報)論文:
1.蘇瑤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台灣總督府體制之比較研究〉,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基金會委託研究,未刊。
2.湯熙勇,〈臺灣光復初期的公教人員任用方法:留用台籍、羅致外省籍及徵用日人(1945.10-1947.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1》,1991年11月。
3.吳文星,〈戰後初年在台日本人留用政策初探〉,《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3期,2005年6月。
4.蔡相煇,〈中央訓練團台灣行政幹部訓練班〉,《臺灣文獻》,46卷第3期,民84年9月。
5.劉明憲,〈日記中的歷史:唐秉玄《日記簿》中的台灣行政幹部訓練班〉,《近代中國》,第161期。
6.陳金貴,〈中華民國文官制度改革的研究〉,《政治學報》27,民85年12月。
7.黃秀政,〈評鍾著《辛酸六十年》的史料價值〉,《興大歷史學報》第四期,民83年5月。
8.李東華,〈二二八事件中的台灣大學〉,《紀念二二八事件6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7。
9.薛月順,〈陳儀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興廢〉,《國史官館刊》,復刊第24期,1998年6月。

四、報刊文章(報紙):
1.《民報》。1945.10-1947.2。
2.《臺灣新生報》,1945.10-1947.5。

五、網路資料:
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資料庫」,網址:http://www.th.gov.tw/digital/digital.php。
2.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資料庫」,網址:https://sotokufu.sinica.edu.tw/sotokufu/。
3.財團法人二二八基金會,網址:http://www.228.org.tw。
4.國立台中圖書館「數位典藏資料庫」,網址:http://das.ntl.gov.tw/public/Data/p-00002a.htm。
5.台灣省諮議會典藏史料數位化計畫「史料檢索系統」,網址:https://210.69.134.18/textdb/council/queryFrame.ph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