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何鄭之爭與范曄筆下的漢末經學史
作者:朱生亦
作者(外文):Chu, Sheng-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李紀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何休鄭玄范曄黨錮儒林史學史He XiuZheng XuanFan YePartisan prohibitionsConfucian scholarsHistoriograp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3
漢末儒者何休與鄭玄在六朝史家范曄的論述中,形成了《後漢書》裡的〈何休傳〉與〈鄭玄傳〉,其中所述說與評論的何、鄭二人問答《春秋》異傳一事,被范曄認為是兩漢經學風尚的消長關鍵,在後世被進一步論述為漢代最後一次經今古文之爭。
按何休與鄭玄身處時代的歷史背景,二人一起遭遇的黨錮事件,應當視為《春秋》學在漢末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並與何休在禁錮期間質難《春秋》異傳、注解《公羊》等作為,有深刻關連。
在各種後漢歷史論述的競爭中,范曄《後漢書》憑藉出色的歷史評論得到不少認同,個人的家學淵源亦幫助他修撰後漢學術歷史。本文針對其他書寫何休、鄭玄二人的個人傳記與相關記載,檢視范曄如何撰述二人傳記,及其評論雙方對立關係所抱持的態度。
後世根據范曄《後漢書》呈現的漢末經學歷史與評論,逐漸形成對何休與鄭玄的歷史評價,其影響力擴大到國家祭祀、學術研究等相關領域,縱有質疑之意見,仍未得脫離范氏之史筆,應有一反省再思的空間。
This article is the study of how to compose Fan Ye how to write the academic disputes between He Xiu and Zheng Xuan. Two of them for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differences of opin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last major classical controversy in Later Han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prevailing Partisan prohibitions occurred, actually stimulating classical changes. Let He Xiu reflection the purpose of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On the other hand, Fan Ye wrote excellent historical commentary in his "Book of the Later Han", but this is not the only historical conclusion, just one of many ideas. For He Xiu and Zheng Xuan, Fan Ye wrote the historical evaluation and the views of classical studies, influenc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cholars, but they do not belong to an unshakable conclusion.
史料典籍: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刻宋《十三經注疏》本影印。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註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刻宋《十三經注疏》本影印。
[漢]穀梁赤傳,[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註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刻宋《十三經注疏》本影印。
[漢]毛萇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疏,《毛詩註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刻宋《十三經注疏》本影印。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刻宋《十三經注疏》本影印。
[漢]劉安編,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5月第1版2006年第3次印刷。
[漢]桑弘羊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7月第1版2006年11月第3次印刷。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2版,1999年11月第16次印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註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刻宋《十三經注疏》本影印。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7月第1版,2009年4月第4次印刷。
[漢]班固等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1版,1990年12月第6次印刷。
[漢]鄭玄,《箴膏肓起廢疾發墨守一卷》(并提要),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刻宋《十三經注疏》本影印。
[漢]蔡邕撰,[清]吳志忠疏證,《校蔡中郎集疏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
[漢]服虔注,[清]袁鈞輯,《春秋傳服氏注》,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清光緒十四年(1888)浙江書局刻《鄭氏佚書》本影印。
[漢]荀悅,《漢紀》,收入張烈點校,《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一版第1次印刷。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晉]杜預,《春秋釋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11月臺2版。
[晉]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後漢紀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版,1990年12月第6次印刷。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版。
[南朝.梁]劉勰撰,周振甫注,《文心雕龍》,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7月再版。
[晉]王嘉撰,[南朝.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6月第1版,1988年第2次印刷。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嶠驛復校,《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1999年8月第2次印刷。
[唐]虞世南,《北堂書鈔》,北京:中國書店影清刻本,1989年第1版。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第1版第1刷。
[唐]吳競撰,[元]戈直集論,《貞觀政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明刊本校刊,1967年11月臺2版。
[唐]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姚思廉,《梁書》,臺北:藝文印書館影清乾隆武英殿本。
[唐]劉知幾撰,[清]蒲起龍釋,(王煦華整理,)《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6月。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金良年整理,《孝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1版,1985年3月第3次印刷。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2月第1版,1996年8月第3次印刷。
[唐]徐堅等,《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第2版,2005年1月第5次印刷。
[唐]劉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5月第1版。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附補闕》,臺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臺北:大化書局影宋蜀本並它本補配,1980年3月第2版。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9月第1版,1986年3月第3次印刷。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影北京圖書館藏宋刊本並明刊本補配,1966年5月第1版,1982年7月第2次印刷。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6月第1版,1995年7月第9次印刷。
[宋]蘇軾撰,趙學智校注,《東坡志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2004年5月第2次印刷。
[宋]王應麟纂,《玉海》,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聯合影清光緒九年(1883)浙江書局據《四庫全書》刊刻本,198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宋]洪适,《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次不詳。
[明]申時行等修,趙用賢等纂,《大明會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明刻本影印。
[明]凌稚隆輯,《漢書評林》,收入《漢書研究文獻輯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據明萬曆十一年刻本影印,2008年8月。
[清]丁晏,《漢鄭君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年5月,據《頤志齋叢書》清道光同治間刻本。
[清]孔廣林輯,《通德遺書所見錄》,全7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清光緒十六年(1890)山東書局刊本。
[清]孔繼汾,《闕里文獻考》,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清刻本影印。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臺北:樂天出版社影清光緒十九年(1893)秋七月廣雅書局校刊本,1972年5月初版。
[清]王鳴盛撰,《蛾術篇》,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年10月初版第1次印刷。
[清]王謨輯 ,武億校,《增訂漢魏叢書(附漢魏遺書鈔)》,臺北:大化書局影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金谿王氏刻八十六種本。
[清]朱彝尊撰,朱昆田撰附錄,《曝書亭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臺北:商務印書館影上海涵芬樓藏原刊本,1967年臺2版。
[清]沈可培,《鄭康成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年5月,據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影印。
[清]侯登岸,《漢大司農康成鄭公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年5月,據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寫刻本影印
[清]姚之駰輯,《後漢書補逸》,收入吳樹平編,《二十四史外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四庫全書》本,1998年。
[清]柳興恩,《穀梁大義述》,臺北:藝文印書館刊《續經解春秋類彙編》本。
[清]胡元儀,《北海三考》,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湖南叢書》本影印。
[清]紀昀編,《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校點,《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9月第1版,2008年5月第2次印刷。
[清]孫星衍撰,《鄭司農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年5月,據清嘉慶十四年(1809)刻本影印。
[清]桂文燦,《經學博采錄》,臺北:文海出版社影《辛巳叢編》本,1971年。
[清]袁鈞輯,《鄭氏佚書》,清光緒十四年(1888)浙江書局刊本。
[清]袁鈞輯,《鄭君遺書》(袁氏手稿本),臺北:文海出版社《清代稿本百種彙刊》影手稿本,1967年。
[清]馬國翰、王仁俊輯,《玉函山房輯佚書及補遺》,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影清同治十年(1871)濟南皇華館書局補刻本、影上海圖書館藏手稿本,1990年3月再版。
[清]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清]陳澧撰,《漢儒通義》,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清咸豐八年(1858)刻本影印。
[清]陳鱣,《鄭君紀年》,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年5月,據清光緒十四年(1888)刻本影印。
[清]黃奭輯,《黃奭逸書攷》,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影民國十四(1925)年懷荃室藏版修補本。
[清]趙在翰輯,鍾肇鵬、蕭文郁點校,《七緯(附論語讖)》,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清]劉逢祿,《春秋公羊何氏釋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清嘉慶養一齋刻本影印。
[清]劉逢祿撰,《劉禮部集》,清道光十年(1830)劉氏思誤齋刊本。
[清]劉逢祿撰,《穀梁廢疾申何》,收入《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據《皇清經解》重編影印,1965年10月初版。
[清]劉寶楠、劉恭冕撰,《論語正義》,臺北:世界書局,1992年。
[清]衛秦龍修,傅維橒纂,《靈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影清康熙十一年(1672)修.二十五年(1686)刊本,1976年臺1版。
[清]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第1版,1996年9月第2次印刷。
[清]顧炎武,《亭林詩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湖北省圖書館藏清刻本影印。

近人論着: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長沙:岳麓書社,1998年第1版第1次印刷。
尹達主編,《中國史學發展史》,臺北:天山出版社,版次不詳。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影乙卯(1915)秋中長沙王氏校刊本,版次不詳。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王吉林,《唐代宰相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1刷。
王利器,《鄭康成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2月第1版,1996年9月第2次印刷。new window
王振民編,《鄭玄研究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
王熙元,《穀梁范注發微》,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5年9月。new window
王國維著,彭林整理,《觀堂集林(外二種)》,全2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史應勇,《鄭玄通學及鄭王之爭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4版,2006年1月第2次印刷。
皮錫瑞,《六藝論疏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據光緒二十五年(1899)刻本影印。
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10月臺5版。
皮錫瑞,周予同增注,《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皮錫瑞,《鄭志疏證》,臺北:世界書局影清光緒年間刊本,1982年4月再版。
余英時,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吳士鑑,《晉書斠注》,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民國十七年刊本影印,1956年。
吳連堂,《清代穀梁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
吳雁南、秦学頎、李禹階主編,《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宋文民,《後漢書考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 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new window
李紀祥著,《史記五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9月初版1刷。
李振興,《王肅之經學》,臺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80年。new window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一冊)》,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11月初版。
周予同著,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2次印刷。
周天游輯注,《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孟祥才著,《先秦秦漢史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2003年8月第2次印刷。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增補第三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2月第3版第1次印刷。
來新夏,《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
唐晏撰,吳東民點校,《兩漢三國學案》,臺北:仰哲出版社,1987年11月。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初版4刷。new window
康有為,《春秋董氏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10月初版二刷。
張舜徽,《鄭學叢著》,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張廣慶,《武進劉逢祿年譜》,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9月初版。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5年。
陳寅恪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再版。new window
焦桂美,《南北朝經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程元敏,《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8月初版。
程樹德,《九朝律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5月第1版2006年11月第2次版
黃永年,《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黃樸民,《何休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9月。new window
黃懷信主撰,周海生、孔德立參撰,《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黃懷信等著,《漢晉孔氏家學與『偽書』公案》,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楊權著,《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堯後火德」說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初版。
雷家驥,《隋唐中央權力結構及其演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初版。
廖伯源,《簡牘與制度──尹灣漢墓簡牘官文書考證》,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蔡長林,《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風潮下的常州學派》,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0年5月初版。new window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
劉黎明,《春秋經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第1版第1次印刷。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12月4版。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11月臺3版。
戴維,《春秋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嚴耕望《兩漢太守刺史表》,北京:商務印書館,1948年2月初版。

期刊暨會議論文:

王小蘭,〈鄭玄《春秋》學考述〉,《工會論壇》,1999年第3期,頁52~54。
文廷海、譚銳,〈東漢《春秋》學的傳授及其特點略論〉,《求索》,2010年第3期,頁217~219。
白亞楠,〈簡論兩漢時期公羊學派的歷史背景〉,《文史在線》,2012年7月刊,頁139。
申屠爐明,〈論劉逢祿春秋公羊學的特色〉,《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頁61~69。
申屠爐明,〈論何休對董仲舒「春秋公羊」學說的繼承與發展〉,《齊魯文化研究》,2011年第10輯,頁115~121。
朱生亦,〈何休三闕及其流傳考〉,《中國古典學(第二卷):楊向奎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頁377~411。
朱浩毅,〈「古史辨」與近代劉歆學的發展〉,《中國古典學(第二卷):楊向奎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頁377~411。
邱鋒,〈何休「公羊三世說」與讖緯之關係辨析〉,《天津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頁130~134。
宋豔萍,〈《何休評傳》介評〉,《管子學刊》,2000年第1期,頁87~88。
曹秀美,〈陳澧《漢儒通義》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0期,2007年3月,頁267~306。
許雪濤,〈何休《左氏膏肓》與公羊、左氏之爭〉,《中國哲學史》,2010年第2期,頁63~72。
許雪濤,〈何休公羊三世說及其解經方法〉,《學術研究》,2011年第4期,頁22~28。
許雪濤,〈何休解讀《公羊傳》敘事的方法〉,《現代哲學》,2011年第5期,頁122~128。
張舒亞,〈論漢代《春秋》三傳的官學之爭〉,《中國史研究》,1988年第2期,頁98~110。
張廣慶,〈從《春秋公羊解詁》論何休對賈逵之反擊〉,收入《經學研究論叢》,第3期,臺北:聖環圖書公司,1995年4月,頁165~216。
陳金木,〈經學家傳記的文化意涵:《後漢書.鄭玄傳》析論〉,《興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6年6月,頁121~144。new window
陳讚華,〈清儒「鄭玄年譜」的書寫及其學術史意涵〉,收入:胡春惠、唐啟華主編,《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研討會論文選集200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8年。
黃樸民,〈何休著述敘要〉,《文獻季刊》,2002年10月第4期,頁38~43、59。
黃開國,〈略述劉逢祿對《左傳》的攻毀〉,《現代哲學》,2007年第3期,頁88~94。
黃開國,〈劉逢祿在《穀梁》上的「申何」「難鄭」〉,《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08年,頁59~62。
黃聖修,〈圖表中的學術史--以兩漢公羊學傳承爭論為中心的探討〉,《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41期,2009年10月,頁425~464。new window
楊天宇,〈略論「禮是鄭學」〉,《齊魯學刊》,2002年第3期,頁92~93。
趙友林,〈何休對《公羊傳》書法義例的改造與發展〉,《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頁12~17。
趙伯雄,〈鄭玄《春秋》學考述〉,《文獻》,1994年第1期,頁99~107。
葛志毅,〈兩漢的博士與議郎〉,《史學集刊》,1998年第3期,頁1~6。
葛煥礼,〈《漢書》謂說「古學」說駁證〉,《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年第4期(總第75期),頁4~11。
劉家和、李景明、蔣重躍,〈論何休《公羊解詁》的歷史哲學〉,《江海學刊》,2005年第3期,頁132~138。
謝明憲,〈論《穀梁傳》「膚淺」〉,《第一屆世界漢學中的春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歷史學系,2004年,頁57~69。

學位論文:

安仲全,〈《春秋公羊解詁》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朱生亦,〈何休與三闕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2月。
朱浩毅,〈辨偽與詮釋:劉歆學史中的漢代劉歆與劉歆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元月。new window
李威熊,〈馬融之經學〉,臺北:政治大學中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5年5月。new window
袁佳紅,〈《穀梁》學在西漢的興起及意義〉,重慶:重慶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4月。
郜積意,〈劉歆與兩漢今古文之爭〉,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5年4月。
張廣慶,〈何休春秋公羊解詁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5月。
張廣慶,〈劉逢祿及其春秋公羊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6月。new window
陳讚華,〈鄭玄《毛詩譜》考索〉,宜蘭:佛光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葛秀梅,〈范寧《春秋穀梁傳集解》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劉欣怡,〈清代「鄭志」輯本及其「鄭學」之研究〉,臺北:臺北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劉偉,〈王魯例:劉逢祿對經學詮釋範式的新創立〉,蘭州: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4月。
鄭任釗,〈何休公羊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論文,2001年5月。
謝明憲,〈「經傳集解」的形成──杜預春秋左氏學析論〉,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外文文獻:

[日本]大久保隆郎,〈書評:田中麻紗巳著『兩漢思想の研究』〉,《集刊東洋學》,昭和六十三年(1988),頁123~130。
[日本]小島祐馬,〈後漢の經學と鄭玄〉,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史》,日本東京:創文社,昭和六十二年10月(1987),頁230~247。
[日本]中嶋隆藏,〈何休──政治改革を目指す經書研究〉,收入日原利國編,《中國思想史》(上),日本東京:ぺりかん社,昭和六十二年3月(1987),頁194~202。
[日本]中嶋隆藏,〈何休の思想〉,《集刊東洋學》,第19卷,日本:東北大學中國文史哲研究會,昭和四十三年(1968),頁23~36。
日本‧日原利國,〈春秋公羊學の漢代的展開〉,《日本中國學會報》,第12集,日本:日本中國學會,昭和三十五年(1960),頁1~16。
[日本]本多龍成,〈何休〉,收入日本東京大學中國哲學研究室編,《中國の思想家》,上卷,日本東京:勁草書房,昭和三十八年(1963),頁338~349。
[日本]田中麻紗巳,〈鄭玄「發墨守」等三篇の特色〉,《日本中國學會報》,第30卷,日本:日本中國學會,昭和五十三年(1978),頁59~71。
[日本]吉川忠夫,〈黨錮と學問──とくに何休の場合〉,《東洋史研究》,第35卷3號,日本京都:京都大學東洋史研究會,昭和五十一年12月(1976),頁54~86。
[日本]稻葉一郎,〈春秋公羊學の歷史哲學──何休『春秋公羊經傳解詁』の立場〉,《史林》,第50卷第3號,昭和四十二年(196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