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宜蘭文學中的地方書寫
作者:藍慧茹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年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宜蘭地方地景地方感地方書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3
  「地方」是人類的世界經驗裡,一個深邃而複雜的面向,古今中外的文學裡充滿了描述、嘗試理解與闡明地方的各種文本。文學不僅僅描繪地方,真實或虛構的地方書寫展現了文學記憶、介入、重構地方的無限可能,甚至具有創造地方的力量。本文藉由文本探析研究文學如何透顯人的地方經驗,人﹙作者﹚、作品、地方如何聯繫成一個緊密的網絡。
  地方書寫提供了一個觀看視野與在地發聲的起點,產生閱讀的情感和深化文學的生命。地方書寫並不僅僅影響作者本身,文學亦會以一種內在深層的力量去感染讀者。文學的感染是無形的,地方的力量也是無形的,兩者交織而成的觀看經驗,是召喚並重建集體記憶的有效途徑。透過閱讀書寫宜蘭的篇章,當讀者在閱讀地方文本,於無形之中誘發對地方的情感或使命感,增進讀者對地方的情感與認同,從中再次「發現地方」,地方也就不僅僅只是文本中的一個「空間」,而是生活在其內的「地方」了!
參考書目
﹙依作者姓名筆劃或字母順序排列﹚

一、文本作品

伍季:《痛苦已把門檻化為礦石》﹙台北:文學廢五金,2010年11月﹚
向陽等:《蘭陽地景:噶瑪蘭水路行旅》﹙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12年12月﹚
李松德:《庄腳囝》﹙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1998年4月﹚
李榮春:《和平街》﹙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年12月﹚
李榮春:《烏石帆影》﹙台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7月﹚
李榮春:《鄉愁》﹙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年12月﹚
李潼:《相思月娘》﹙台北:麥田,1995年1月﹚
李潼:《黑潮蝴蝶》﹙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
吳永華:《守望家園》﹙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0年12月﹚
吳茂松:《頸上的棋盤紋》﹙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12月﹚
吳茂松:《不變的方向》﹙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9年9月﹚
吳敏顯:《弦月谷》﹙台北:光啟,1971年9月﹚
吳敏顯:《靈秀之鄉》﹙台北:水芙蓉,1976年2月﹚
吳敏顯:《青草地》﹙台北:爾雅,1978年1月﹚
吳敏顯:《與河對話》﹙台北:漢藝色研,1990年7月﹚
吳敏顯:《老宜蘭的腳印》﹙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5年8月﹚
吳敏顯:《沒鼻牛》﹙台北:歷史智庫,2006年9月﹚
吳敏顯:《老宜蘭的版圖》﹙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6年12月﹚
吳敏顯:《宜蘭河的故事》﹙宜蘭: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2010年3月﹚
吳敏顯:《我的平原》﹙台北:九歌,2012年11月﹚
吳敏顯主編:《在這裡.在那裡──大家來寫龜山島》﹙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7年12月﹚
林仁昱:《知音》﹙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4月﹚
林敬祐:《詩的故鄉》﹙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3月﹚
邱坤良:《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月﹚
邱阿塗:《悠悠南門河》﹙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12年12月﹚
宜蘭社大「書寫宜蘭班」學員:《平原的鑼鼓聲:宜蘭社大「書寫宜蘭班」學員作品集》﹙宜蘭:財團法人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2005年8月﹚
宜蘭縣政府編:《愛上宜蘭的100個理由》﹙宜蘭:宜蘭縣政府,2009年11月﹚
徐惠隆:《走過蘭陽歲月》﹙台北:常民文化,1998年9月﹚
財團法人昇恒昌基金會編著:《在旅行的路上:寶島之美創作大賞》﹙台北: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1月﹚
陳正雄:《一帆斜月過楓橋》﹙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1997年4月﹚
陳良欽:《山花與露珠》﹙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5年6月﹚
陳昇群:《雪山山脈以東》﹙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1998年4月﹚
陳浪評:《宜蘭查某》﹙台北:白象文化,2011年6月﹚
陳浪評:《情話太平山》﹙台北:白象文化,2011年6月﹚
莊展鵬:《溫泉家鄉》﹙台北:遠流,1990年3月﹚
黃天:《草繩》﹙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8年9月﹚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春明:《莎喲娜啦.再見》﹙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春明:《沒有時刻的月臺》﹙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春明:《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春明:《九彎十八拐》﹙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
黃智溶:《那個地方》﹙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5月﹚
零雨:《木冬詠歌集》﹙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12月﹚
蓉子:《橫笛與豎琴的晌午》﹙台北:三民書局,1974年1月﹚
聯合文學出版社編製:《閱讀文學地景.新詩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8年4月﹚
聯合文學出版社編製:《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8年4月﹚
聯合文學出版社編製:《閱讀文學地景.小說卷﹙上、下﹚ 》﹙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84月﹚
藍祥雲編:《山水蘭陽:報導文學徵文比賽得獎作品集》﹙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1996年3月﹚
簡媜:《水問》﹙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
簡媜:《只緣身在此山中》﹙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
簡媜:《月娘照眠床》﹙台北:洪範書店,1987年﹚
簡媜:《私房書》﹙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
簡媜:《夢遊書》﹙台北:大雁出版社,1991年﹚
簡媜:《胭脂盆地》﹙台北:洪範書店,1994年﹚
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蘇麗春、黃春美、陳維鸚:《來宜蘭旅行》﹙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10年5月﹚
蘇麗春、黃春美、陳維鸚:《宜蘭味》﹙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10年12月﹚

二、專書

〔清〕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主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2輯第27冊《噶瑪蘭志略、淡水廰築城案卷、流求與鷄籠山﹙合訂本﹚》﹙台北:大通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
〔清〕陳淑均總纂:《噶瑪蘭廳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主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1輯第17冊﹙台北:大通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

木馬出版社主編:《作家的城市地圖》﹙台北:木馬出版社,2004年8月﹚
文訊雜誌社編輯:《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文學現場踏查記》﹙台北:文訊,2010年12月﹚
江寶釵、林鎮山:《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3月﹚
吳楊欽:《揭開龜山島的神秘面紗》﹙宜蘭:吳楊欽,1995年3月﹚
李賴編:《十個舊地名的故事》﹙宜蘭:宜蘭縣政府,1998年6月﹚
林萬榮編:《宜蘭史略》﹙宜蘭:宜蘭縣民政局,1980年﹚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編纂:《宜蘭縣志續編》﹙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80年﹚
宜蘭縣政府編:《八十三年度全國文藝季──宜蘭縣「歸來吧!龜山」人文座談會實錄》﹙宜蘭:宜蘭縣政府,1994年6月﹚
洪英聖:《宜蘭縣地名探索──情歸故鄉5》﹙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2月﹚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
胡寶林:《都市生活的希望──人性都市與永續都市的未來》﹙台北:臺灣書店,2000年4月﹚
翁徐得、宮崎清:《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南投:臺灣手工業研究所,1997年
徐惠隆:《蘭陽的歷史與風土》﹙台北:臺原出版社,1995年4月﹚
倪進誠:《臺灣的離島》﹙新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6月﹚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陳其南:《社區總體營造與生活學習》,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年。
靳明全主編:《區域文化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5月﹚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9月﹚new window
蔡文川著:《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與想像》﹙高雅: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5月﹚
蔡宏進:《鄉村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2月﹚
蔡勇美、章英華主編:《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8月﹚
焦桐:《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文化,1998)
盧世標總纂:《宜蘭縣志》﹙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65-1979年﹚

John Thackara編,盧杰與朱國勤譯:《超物論:一些現代主義以後的設計思考》﹙台北:田園城市出版社,1998年﹚
Linda McDo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5月﹚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6月﹚
Paul Cloke、Philip Crang、Mark Goodwin編,王志弘等譯:《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8月﹚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3月﹚
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Johnstone R. J. ed,. :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Mass.: Basil Blackwell Ltd., 1992﹚
Ralph 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 Pion, 1976﹚
David Harvey: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Ma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三、報紙期刊

黃春明:〈帶父親回家〉,《聯合報.聯合副刊》﹙2001年6月2日﹚

《九彎十八拐》第1-55期,﹙2005年5月-2014年5月﹚
池永歆:〈地方的文化抑或模仿地方的文化──文化地理視域下的「客家桐花祭」〉,《台灣史學雜誌》第1期﹙2005年8月﹚new window
江碧貞:〈文學作品中的「地方感」:以魯迅〈故鄉〉為例〉,《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第6期﹙1998年7月﹚
呂玫鍰,〈社群建構與浮動的邊界:以白沙屯媽祖進香為例〉,《臺灣人類學刊》第6卷第1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林水福:〈簡媜作品的台灣社會現象〉,《日本文摘》第117期﹙1995年10月﹚
林奇伯:〈書寫是一種靈魂的叩問──散文作家簡媜〉,《光華﹙中英文國內版﹚》第30卷第5期﹙2005年5月﹚
林素芬:〈母親,就是一種住址──作家簡媜專訪〉,《幼獅文藝》第523期﹙1997年7月﹚
金成財,〈龜山島的鄉愁〉,《新觀念》第143期﹙2000年9月﹚
邱坤良:〈再說一段南方澳情事〉,《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4期﹙2006年6月﹚
胡錦媛:〈遊牧書寫--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202期﹙2001年8月﹚
陳偉智,〈「龜」去來兮!──龜山島與宜蘭文化史初探〉,收於黃于玲編輯,《眺望海洋的蘭陽平原──「宜蘭研究」第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10月﹚
陳順惠,〈海天龜山知蘭境──龜山島記行〉,《蘭陽博物: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籌備處通訊》第7期﹙2002年7月﹚
陳義芝:〈在散文創作的檯面上〉,《聯合報》第42版﹙1994年11月24日﹚
黃鶴仁:〈臺灣的地方文學獎——以九十四年文學獎為主〉,《東吳中文研究集刊》﹙2007年6月﹚new window
廖淑貞:〈李潼最後的絕響—太平詩路〉,《台灣林業》,第30卷第6期,2004年12月
蔡文川:〈地方感:科際共同的語言與對台灣的意義〉,《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34期﹙2004年9月﹚new window
蔡念儒〈神話、歷史與儀式〉,《人類與文化》第39/40期﹙2009年6月﹚

Daniels, S and Rycroft, S: “Mapping the Modern City: Alan Sillitoe’ s Nottingham Novels”,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8﹙4﹚﹙1993﹚
J. Douglas Porteous: Literature and humanistic geography, Area, 17: 2﹙1985﹚
Thrift, N, : “Literature,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 Antipode 12:12-23﹙1981﹚。
Yi-Fu Tuan: 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s, Progress in Human Geoeraphy 6﹙1974﹚
Yi-Fu Tuan: Language and the Making of Place: A Narrative-Descriptive Approach,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1: 4﹙1991﹚
Yoshikawa, Muneo: The "Double Swing" Model of Eastern-Wester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per prepared for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Theory fromEaster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 East-West Communication Institute, Honolulu: East-West Center.﹙1980﹚

四、學位論文

王怡菁:《愛土地的人──黃春明作品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何致中:《地方與認同──宜蘭地區地方特質與認同政治間的關連》﹙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沈秋蘭:《李榮春小說的在地書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呂禮全:《黃春明小說中的「鄉土」書寫》﹙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林玉薇:《建構一座壯麗星系──簡媜散文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林秀姿:《重讀1970以後的台北:文學再現與台北東區》﹙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邱佩文:《臺灣當代小說中的台北圖象》﹙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new window
馬翊航:《虛實對照,城鄉融涉——論花蓮文學中的地方意識與市╱街書寫》﹙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許瑞秋:《簡媜的自傳體散文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陳麗蓮:《蘭陽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800──1945﹚ 》﹙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葉佳蓉:《論黃春明的鄉土意識》﹙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0年6月﹚
張錦德:《鄉土之愛.人物之情──黃春明作品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譽鐘:《穿越稻鄉的環境文學──以生態批評重詮黃春明與宋澤萊七○年代小說中農村環境與自然變貌》﹙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廖佩芬:《宜蘭礁溪溫泉空間的特性與變遷─由休閒的觀點》﹙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劉早琴:《原鄉、北進、回溯──黃春明小說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五、電子資料

〈五穀王廟〉,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走讀宜蘭」﹙來源:http://mookyilan.ilccb.gov.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36,2011年4月﹚
〈各地方的地名起源與變遷──宜蘭〉﹙來源:http://www.taiwan123.com.tw/local/name03-2.htm,2008年1月5日﹚
〈頭城-牽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漁業資訊服務網」,﹙來源:http://www.fa.gov.tw/fatravel/detail.aspx?Node=416&;Page=12031&;Index=3,2011年4月7日﹚
黃冠婷:〈墓牌、墓龜〉,文建會:「台灣大百科全書」﹙來源: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644,2011年4月﹚
詹怡宜:〈宜蘭作文課 為地方寫故事〉,TVBS「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新聞系列報導,﹙來源:http://www.tvbs.com.tw/tvshow/new_taiwan_old/default-2-1.asp?no=jean20050707154928,2011年4月9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