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國民中學與日本中學校導師制之比較分析
作者:李宜麟
作者(外文):Lee, Yi-Lin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楊思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導師制臺灣國民中學日本中學校classroom teacher’s systemTaiwan junior high schoolJapan junior high schoo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5
本文主要目的為比較臺灣國民中學與日本中學校導師制在制度面、運作面與實務面之差異後,提出臺灣國民中學導師制之制度需求和建議可行度調查,以改善臺灣國民中學導師制。研究方法可包含臺灣國民中學和日本中學校之實地觀察、訪談、文獻與文件資料分析與問卷調查等五項。其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一、制度面差異可包含:(一)導師職務與編制差異:「代理導師」與「副班級導師」的不同;(二)導師進修與研究差異:日本京都市教育委員會所提供的教師進修與研究課程,相較臺灣各縣市教育局所提供的國民中學教師研習,更具完整性與系統性;(三)導師獎勵差異:臺灣國民中學導師獎勵可包含導師費與減授授課鐘點等兩項,而日本京都市中學校對於導師獎勵並無設置。
二、運作面差異可包含:(一)導師聘任程序差異:臺灣國民中學是由學務處提名,日本中學校由教頭提名;(二)導師在學校管理組織的編制差異:臺灣國民中學將班級導師編制於學務處,日本中學校班級導師不被視為行政職,所以在日本中學校管理組織上無法看到班級導師的編制。
三、實務面差異可包含:(一)在校時間與活動差異:日本中學校班級導師有「放學前班級活動時間」,而臺灣國民中學班級導師有「午睡時間」;(二)值週導師工作與每週導師工作內容差異;(三)導師課程差異:臺灣國民中學班級導師課程時間僅有每週一次的班會,而日本中學校班級導師課程則包含綜合、道德與班級活動。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classroom teacher’s system in juniot high school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by literature review,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following:
Firstly, the differences of system included Junior high school substitute teacher system, classroom teacher’s further education and studying, and classroom teacher’s reward. Then, in classroom teacher’s further’s education and studying, the education committee of Kyoto city offered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more completed and systematic than those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each county in Taiwan offered. In classroom teacher’s reward, Taiwan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room teachers had more pay for classroom teacher and reducing the classes.
Secondly, the differences of working classroom teachers’ system included the procedure of employing classroom teachers and classroom teacher’s position in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procedure of employing classroom teacher, classroom teacher in Japan junior high school was nominated by the director and classroom teacher in Taiwan junior high school was nominated by the leader of 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 In classroom teacher’s position of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room teacher in Taiwan junior high school was organized in the 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 but classroom teacher in Japan junior high school had no position in school organization.
Thirdly, the differences of practice included the difference of school time schedule and school activities, classroom teachers’ weekly working contents, and classroom teacher’s curriculum. In school time schedule and school activities, classroom teachers in Japan junior high school had the time of class activity before leaving school, and the classroom teachers in Taiwan junior high school had to watch students take a nap.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s curriculum, classroom teachers in Taiwan junior high school had class meeting, and classroom teachers in Japan junior high school had integrated activity, moral class and class activities.
一、中文文獻
方炎明(1993)。我國國民中學導師制度實施現況與興革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方炎明(2000)。日本學校制度。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之教育大辭書,4-5畫,385-386。
方炎明、單文經(1995)。我國國民小學級任導師制度實施現況與興革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王雲五(主編)(1972)。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八冊教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甘可欣(2002)。從傅科的權力論述觀點檢視國內訓輔制度趨勢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國民教育法。擷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0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2)。教師法。擷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0。
江仁倫(1984)。國中導師制實施現況及其改進途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
考用月刊社(1986)。訓育原理。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行政院(2010)。行政院99年6月22日院授人給字第0990015146號函。台北市。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何龍(1960)。導師工作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明華書局。
李宜麟(2011)。從臺灣史角度初探我國國民中導師制的起源、發展與困境。台中教育大學,未發表之手稿。
李宜麟、張碧如(2012)。國中英語科專任教師兼任導師前後課堂結構與教學方法之比較。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4,1-13。台中: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new window
李宜麟、楊思偉(2011)。日本日本中學專任教師兼任導師在校工作實態研究與分析。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3,1-24。台中: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new window
沈六(2000)。訓導。載於劉真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書局。
周祝瑛、陳威任(1995)。國中日常教學活動之生態研究。教改叢刊AC15。台北: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林進材(2000)。導師制。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之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書局。
洪雯柔(2000)。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台北:智揚文化。new window
奚蓮芳、黃勤(2008)。建立班主任工作的保障制度。上海教育,21,51-52。中國大陸:上海教育報刊總社。
國立編譯館編(1990)。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書局。
張建成(2000)。國民中學。載於劉真主編之教育大辭書,10-11畫,507。
教育部(1938)。中等以上學校導師制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1944)。中等學校導師制實施辦法。台北:作者。
教育部(1970a)。中等學校導師制實施辦法。台北:作者。
教育部(1970b)。中等以上學校導師實施辦法。2011年5月7日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9396&KeyWordHL=%E5%B0%8E%E5%B8%AB%E5%88%B6&StyleType=1。
教育部(1981)。中等以上學校導師實施辦法。擷取自http://ttter.myweb.hinet.net/rule/r2.htm。
教育部(1994a)。教育制度。擷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1%D0%A8%7C%A8%EE%AB%D7&pieceLen=50&fld=1&cat=&ukey=-738213874&serial=1&recNo=34&op=&imgFont=1。
教育部(1994b)。實務。擷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9%EA%B0%C8&pieceLen=50&fld=1&cat=&ukey=-738213874&serial=2&recNo=0&op=&imgFont=1。
教育部(2008)。教育施政主軸。擷取自H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8/004.pdfH。
教育部(2009)。國民中小學教師授課節數訂定基本原則。擷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27214&KeyWordHL=&StyleType=1。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72)。訓導手冊增訂本。台北市:作者。
梁健敏(2004)。構建發展性班主任評鑑制度。班主任,2004(7),11-13。中國大陸: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許佩賢(2000)。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1895-1911)(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陳娟碧(2004)。我國班主任制度的歷史檔案。中國教師,11,33。中國大陸:北京師範大學。
陳益興(2000)。建立我國校長專業制度之三重視野。現代教育論壇,6,418-428。
單中惠(2005)。外國中小學教育問題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曾桂英(2008)。班主任專業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世界教育信息,12,1-3。中國大陸: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程運(1982)。各級學校導師制實施現況之分析研究。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台北市。
黃正平(2006)。制度建設:班主任專業化的保障。班主任之友,9。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湖北省武汉市。
楊希震(1972)。訓育原理。台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楊思偉(2000)。生活綴方。載於劉真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書局。
楊連山(2008)。班主任制度化需要專業的保障。班主任,2007(11),3-5。中國大陸: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楊漢麟(2000)。導師制。載於劉真主編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書局。
臺灣省教育廳(1997)。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訓育篇(上)。台中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劉真(1972)。導師制。載於王雲五主編之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八冊教育學。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劉焜輝(1972)。日本的生活指導。台北:臺灣書店。
蔡素貞(2008)。日據時期臺灣人對日本文化之迎拒:殖民性、現代化與文化認同(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台北。new window
蔡蕙如(2010)。導師法制研究-以國民中學導師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台北。
蕭忠國(1972)。訓導原理與實施。台北:正中書局。
謝州融(1988)。國民中學導師角色的研究。台北:復文書局。
顧明遠(1998)。班主任。載於顧明遠主編之教育大辭典。中國大陸:上海教育出版社。

二、日文文獻
三上拓郎(2010)。戦後生活指導を支える理論と実践に関する研究(未出版修士論文)。岩手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日本。
上原悟(2008)。今、なぜ教科担任制なのか。日本基礎教育學会紀要,13,38-41。
大塚豐(2012)。日本比較教育之研究趨勢。2012年01月18日講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井上敏博(1979)。日本における教職員の本務の近代化過程についての-考察-教員と學校事務職員を中心に。東京大學教育學部紀要,19,147-155。
井上敏博(1980)(昭和55年)。教職の本務と学級規模。載於学級編制の諸問題,135-148。
文部科學省(2010)。生徒指導提要。日本:作者。
生徒指導に関する教員研修の在り方研究会(2011)。生徒指導に関する教員研修の在り方について(報告書)。2013年11月10日擷取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ousa/shotou/080/houkoku/1310110.htm。
全生研究任委員會(2006)。新版學級集团づくり入門。東京:明治图書出版株式會社。
京都市立D中学校(2009)。入學のしもり。日本京都:D中學校。
京都市立E中学校(2009)。入學のしもり。日本京都:E中學校。
京都市教育委員會(2011)。平成23年度教職員研修計画。日本:京都市教育委員會。
京都市教育委員會、京都市學校歷史博物館(2006)。京都学校物語。日本:京都通信社。
奈須正裕(2008)。小学校教科担任制の可能性と課題。教育と医學,56(3),268-273。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会。
東洋、奧田真丈、河野重男(編)(1988)。學校教育辭典。日本東京:教育。
牧昌見(1980)。「学級」とその編制の課題。載於日本教育行政學會(主編),学級編制の諸問題(頁29-43)。
阿部洋(1990)。中国の近代教育と明治日本。日本:福村。
梶田正巳(2008)。「担任異動」と体验的知識。教育と医學,56(3),282-289。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会。
森山茂樹(2011)。新しい教職論。第三版。日本東京:酒井書店。
窪田真二、小川友次(2012)。教育法規便覽。日本:学陽書房。
藤田昌士(1998)。学級担任制。載於平原春好、寺崎昌男主編新版教育小事典,35-36。
藤森智子(1999)。芝山嚴六氏先生的絕筆(三)。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4,15-18。
藤森智子(2000)。日治初期「芝山嚴學堂」(1895-96)的教育-以學校經營、教學實施、學生學習活動分析之中心。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11,9-24。
Lois Peak(1991). Learning To Go To School In Jap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