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感知的感知影像: 錄像作品中的身體與時間
作者:馮勝宣
作者(外文):FENG, SHENG-SHUAN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薛保瑕
陳瑞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錄像裝置藝術身體感知時間性運動思維感知的感知影像Video Installation Artbody perceptiontemporalitythinking in movementperceived perceptual im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5
本論文共分五章,旨在探究錄像藝術至錄像裝置藝術中的「感知的感知影像」所引發的新型態感知模式,其具有一種拒絕被快速定義、固化的影像特質,並使其得以將原本穩固的單向觀看關係予以鬆動。亦即在承繼著暗箱邏輯之當代影像作品中,開闢一個突圍的縫隙,使其既得以保有暗箱的「幻效」,同時亦實現了立體視鏡所象徵之破除單一觀點及身體實踐之精神。故本論文所關注的核心對象則為,錄像藝術中強調讓感知與思維間獲得一種可逆與流動影像之作品,亦即一種著重於對影像感知的確實喚起後,尚能使觀者於此感知過程中,喚起那「對影像感知的感知意識」。簡言之,即是「對影像感知的再感知作用」。而本論文所涵蓋討論之面向,除了將錄像藝術發展歷程,以「感知的影像」、「詩意的影像」與「感知的感知影像」對特定作品進行重新審視與歸納外,亦涵蓋影像工具演進與思維邏輯轉變間之連動關係,以及探究錄像裝置對觀看與感知影像作品,所敞開的一種新型態感知模式。
本論文另一個書寫重點,則建立在筆者自身即為錄像創作者的基礎上,因而在內文的書寫中亦致力於闡示創作者如何透過錄像此一媒材之獨特性,讓影像得以具備其創造性與敞開性,且同時回應筆者自身各時期錄像作品之發展與關心面向。故本論文涉及作品的討論時,除了參酌相關的文獻外,亦立基於筆者對錄像媒材的創作經驗,提出詮釋的論點。因此,本論文也著重探究於筆者自身由二○○二年至今的多件錄像與錄像裝置作品的特質。
This paper which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new type perception model provoked by “perceived perceptual image” pattern of video art so as to refuse a kind of rapidly-defined. It also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contemporary image works that inherit camera obscura logic so that “phantasmagoria” of camera obscura can be maintained while realizing elimination of single view and spirit of bodily practice symbolized by stereoscope.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 idea that video art emphasizes on obtaining a kind of reversible and mobile image works from perception and thought; in other words, after perception of image is indeed awakened, viewer’s “perceptive awareness of image perception” should also be awakened during such perception of image. In short, that is “re-perceptual effect on image perception”. This paper not only reviews and generalizes artist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pecified works from perspectives of “perceptive image”, “poetic image” and “perceived perceptual image”, but also discusses correlation between image tool evolution and thinking logic transformation and investigates a new mode provided by video installation for watching and perceiving image works.
Another focus of the paper is established on the fact that the author himself is the video creators. And this paper is dedicated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uniqueness of video media. As a result, the video is endowed with creativity and openness and author interests along with videos of different periods are also reflected. Thus, the interpretation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relative creative experience of video media, except to relevant literatures. Meanwhile, author’s works since 2002 are mainly explored.
參考書目

中文
一可編註。《攝影術的歷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王品驊著。《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攝影與錄影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new window
社,2003。
布列松著,譚家雄、徐昌明譯。《電影書寫札記》。台北﹕美學書房出版社,
2000。
吉爾.德勒茲 (Gilles Deleuze) 著,黃建宏譯。《電影II時間-影像》。台
北:遠流出版社,2003。
吉爾.德勒茲 (Gilles Deleuze) 著,黃建宏譯。《電影II時間-影像》。台
北:遠流出版社,2003。
朱伯雄編。《世界美術史》第七卷。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6。
米高.奎因.巴頓 (Michael Quinn Patton) 著,吳芝儀、李奉儒譯。《質
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1995。
李敖編撰。《中國名著精華全–17》。台北:遠流出版社,1983。
李維菁著。《程式不當藝術世代18》。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A.L. 李斯 (A.L. Rees) 著,岳揚譯。《實驗電影與錄像史》。北京:吉林出
版社,2011。
何衛平著。《解釋學之維:問題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阮義忠著。《攝影美學七問:與陳傳興∕漢寶德∕黃春明的對話錄》。台北:攝影
家出版社,1991。
杜國清著。〈波特萊爾與我〉,《惡之華》。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頁
399-412。
杜國清著。〈萬物照應.東西交輝〉,《惡之華》。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2011。頁391-398。
呂智敏著。《詩源、詩美、詩法探幽―原詩評析》。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1。
克莉絲汀.凡雅絮 (Christine Van Assche) 策劃。《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
術展1965-2005》。台北:典藏出版社,2006。
克里斯蒂安.梅茲 (Christian Matz) 著,王志敏譯。《想像的能指》。北
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2006。
貝爾納.斯蒂格勒 (Bernard Stiegler) 著,方爾平譯。《技術與時間-3.電
影的時間與存在之痛的問題》。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
佛岱瑞.波嘉妮 (Frédérique Baumgartner) 著。〈彼得.坎普斯﹕交界〉
。《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展1965-2005》,台北:典藏出版社,2006。頁
1:43。
林志明。〈錄像藝術之數個弔詭與身體─以比爾.維歐拉為例〉。《身體變化:西
方藝術中身體的概念和意象》,台北:南天書局出版社,2004。頁182。
波里斯.葛洛伊斯 (Boris Groys) 著,鄭元智譯。〈論錄像裝置的審美方式〉
。《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展1965-2005》,台北﹕典藏出版社,2006。頁
1:96-1:97。
波特萊爾 (Baudelaire) 著,杜國清譯。《惡之華》。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2011。
法蘭西.芭費 (Francoise Parfait) 著,鄭元智譯。〈典藏裝置作品〉。
《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展1965-2005》,台北﹕典藏出版社,2006。頁
0:38-070。
約翰.列區 (John Lechte) 著,王志弘、劉亞蘭等譯。《當代五十大師》。台
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
保羅.維希留著,楊凱麟譯。《消失的美學》。台北:揚志文化出版社,2001。
柯賓 (Juliet Corbin) 、史特勞斯 (Anselm Strauss) 著,吳芝儀、廖梅
花譯。《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濤石文化出版社,2001。
亞瑟.丹托 (Arthur Danto) 著,林雅琪、鄭慧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
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袁廣鳴策劃。《慢 Slow Tech》。台北:台北當代藝術館出版,2006。
席格爾 (Jeanne Siegel) 著,林淑琴譯。《藝聞錄:六、七○年代藝術對話》
。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孫立銓著。《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裝置與空間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
社,2003。
莫詒謀著。《柏格森的理智與直覺》。台北:水牛出版社,2001。
強納森.科拉瑞 (Jonathan Crary) 著,蔡佩君譯。《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
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台北:行人出版社,2007。
麥凱布 (Colin MacCabe) 著,林寶元譯。《尚-盧.高達:影像、聲音與政
治》。台北﹕唐山出版社,1991。
陳永賢著。《錄像藝術啟示錄》。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10。
陳鼓應編。《存在主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
華特.班雅明著,許綺鈴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出版社,
1998。
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5。
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眼與心》。台北:典藏出版社,2007。
理查.豪厄爾斯 (Richard Howells) 著,葛紅兵等譯。《視覺文化》。廣
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7。
楊大春著。《感性的詩學:梅洛—龐蒂與法國哲學主流》。北京: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2005。
賈克.洪席耶著,黃建弘譯。《影像的宿命》。台北:典藏出版社,2011。
路易斯.賈內梯 (Louis Giannetti) 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台北:
遠流出版社,2001。
葉謹睿著。《數位藝術概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5。
葉燮著。《原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蓋比.哈特爾 (Gaby Hartel) 著,鄭元智譯。〈布魯斯.紐曼﹕繞行空間的角
落〉,《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展1965-2005》。台北:典藏出版社,2006。
頁1:75。
赫索.契普 (Herschel B.Chipp) 著,余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I》。台北
:遠流出版社,2012。
赫索.契普著,余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II》。台北:遠流出版社,2012。
魯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堯譯。《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四川:四川人
民出版社,2010。
魯道夫.阿恩海姆著,楊躍譯。《電影作為藝術》。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7。
潘淑滿著。《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
劉立行著。《電影理論與批評》。台北:五南出版社,1997。
鄭金川著。《梅洛龐蒂的美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new window
謝東山編。《台灣當代藝術1980-2000》。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
韓非著。《韓非子》,卷第十一,外儲說左上第三十二。台北:中華書局出版社,
1987。
蘇珊.宋塔 (Susan Sontag) 著,黃翰荻譯。《論攝影》。台北:唐山出版
社,1997。
羅蘭巴特著,許綺玲譯。《明室 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出版社,1997。
羅伯特.艾得金 (Robert Atkins) 著,黃麗娟譯。《藝術開講》。台北:藝
術家出版社,1996。
羅伯.索科羅斯基 (Robert Sokolowskj) 著,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
,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4。
龔卓軍著。《身體部署 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new window
2006。

西文
Bergson, Henri. Matter and Memory (1896) . Trans, Nancy
Margaret Paul and W.Scott Palmer.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11.
Cage, John. Silence. Middletown, Con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61.
Deleuze, Gilles. Cinema1- The Movement-Image.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2007.
Deleuze, Gilles. Cinema2- The Time-Image.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2007.
Elliott,David. The introduction of Bill Viola: Hatsu Yume
(First Dream). Kyoto: Tankosha, 2007.
Lacan, Jacques. The Psychoses: The Seminar Book III(1955-
1956). Ed. Jacques-Alain Miller. Trans. Russell Grigg.
New York : Norton, 1993.
Merleau-Ponty. The Film and the New Psychology. Trans. H.
Dreyfus and P.Dreyfus, 1964.
Merleau Ponty. translated by Colin Smith,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Colin Smith. Taylor &; Francis e-
Library, 2005.
Rush Michael. New Media in Late 20 the Century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1999.
Shearer, Linda &; Lynn Zelevansky. Vito Acconci: Public
Places. 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1988.
Viola, Bill. Writing 1973~1994. London: the MIT press,
1995.van Bruggen, Coosje. Bruce Nauman. New York: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1988.

期刊論文
McGowan, Todd. “Looking for the Gaze: Lacanian film Theory
and its Vicissitudes.”Cinema Journal,42, 3 (Spring
2003) :pp. 32-34.
王焜生著〈人間實相─比爾.維歐拉的影像經驗〉,《典藏今藝術》第116期
(2002年5月) :頁154-157。
弗萊德.凱普爾 (Fred Camper) 著,何怡譯。〈錄像帶來的麻煩〉,《電影欣
賞》第117期 (2003年12月) :頁41-45。
沈伯丞著。〈新世に神集ひて (神降新世) ~馮勝宣的科技擬像與神啟〉,《藝
術觀點》第35期 (2008年7月) :頁23-30。
林志明著。〈錄像.電影的他者〉,《電影欣賞》第117期 (2003年12月) :頁
10-14。
理查.帕瑪 (Richard E.Palmer) 著,何佳瑞譯。〈理解的普遍過程:高達美
詮釋學中的七個關鍵字〉,《哲學與文化》第405期(2008年2月):頁121-
140。
陳正才著,〈錄像藝術脈絡初探〉,《電影欣賞》第117期 (2003年12月) :頁
17-21。
陳永賢著。〈錄像藝術的發展歷程〉,《藝術欣賞》第1卷第1期 (2005年1月)
:頁60-67。
菲利普.杜博 (Philippe Dubois) 著,李達義譯。〈錄像思考電影所創造之
物─關於高達錄像和電視作品的幾點觀察〉,《電影欣賞》第117期 (2003年
12月) :頁46-55。
張心龍著。〈從錄影藝術展望21世紀的前衛藝術〉,《典藏今藝術》第117期
(2002年6月):頁84-86。
張堯欽著。〈查理.華格納的「精靈」探討〉,《台大文史哲學報》第70期:頁
231-267。
馮勝宣著。〈游移於影像的隙縫處〉,《稻江學報》第三卷第一期 (2008年) :
頁224-240。
馮勝宣著。〈動態性思維的影像〉,《藝術學報》第九卷第二期 (2013年) :頁new window
33-52。
楊凱麟著。〈德勒茲「思想-影像」或 「思想=影像」之條件及問題性〉,《台
大文史哲學報》第59期 (2003年11月) :頁337-368。
賴瑛瑛著。〈飛躍的成長─戰後日本美術發展的軌跡〉,《現代美術》第4期
(1984年) :頁18-25。
蘇守政著。〈從錄影藝術的脈絡省視台灣的錄影藝術〉,《雄獅美術》第301期
(2003年) :頁15-18。

網絡資料:
Bruce Nauman, VideoArtWorld,
http://www.videoartworld.com/beta/artist_1016.html,
2012/05/23.
Center﹕Vito acconci , Electronic Arts Intermix, New York,
1997-2002,http://www.eai.org/title.htm?id=4117,2012/4/20.
Heather Harvey, A Brief History of Installation Art, A!
Magazine for the Arts, 2010.
http://www.artsmagazine.info/articles.php?view=detail&;id=
201007251946141353#photos,2013/4/1.
History of Installation Art. Situation Experience in Modern
Art, synopsis of PhD thesis by Sotirios Bahtsetzis,
http://sotiriosbahtsetzis.blogspot.tw/2005/02/history-of-
installation-art-situational.html, 2013/03/30.
Michael Auping, A thousand words: Bruce Nauman talks about
mapping the studio,Resource Library,2002,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0268/is_7_40/ai_84
182766/, 2012/05/22.
Toyoko, Ito. “Interview with Sawa Hiraki.”ArtIt
Winter/Spring 2008.
http://www.jamescohan.com/artists/hiraki-sawa/articles-
and-reviews/,2012/03/15.
Vito Acconci notes from a lecture delivered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on November 10, 2005,
http://www.mikehoolboom.com/r2/artist.php?artist=70,
2012/03/22.
方振寧著。〈金守子,北京歡迎妳!〉。百度空間,方振寧部落格。截取日期:
2008/08/31。
http://hi.baidu.com/fangzhenning/blog/item/6c05a33d42caae
06baa167bb.html。
朱則剛著。〈閉路電視〉,《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1995,國家教育研
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截取日期:2013/06/22。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1345/。
迪特.丹尼爾斯著,陳靜文節譯,〈互動性的策略〉。截取日期:2013/04/02。
http://www.bjartlab.com/read.php?202。原文出自Dieter
Daniels, "Strategies of Interactivity," in Rudolf
Frieling and Dieter Daniels, Media Art Interaction,
Springer-Verlag: Vienna and New York, 2000. PP. 170-198.
韋漢傑著,〈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人文》第235期。截取日期:
2013/04/20。
http://www.hkshp.org/humanities/ph135-20.htm。
陳純真著。〈簡論蒙太奇〉,夏潮人文電影學苑/夏潮影展資料。截取日期:
2011/08/20。http://www.xiachao.org.tw/i_f_page.asp?
repno=439、http://www.xiachao.org.tw/i_page.asp?act=page&;
repno=441。
瑪麗路易斯塞林編輯,梁麗真譯。〈表層之下的力量-比爾維歐拉答耶爾格楚
特〉。原文首刊於展覽畫冊《比爾維歐拉﹕看不見的影像》,頁93-111。截取
日期:2013/03/04。http://www.blogbus.com/cinephantom-
logs/1880541.html。
戴惠亮著。〈電視新聞節目運用SNG技術初探〉,《决策参考》。截取日期:
2011/12/03。
http://www.bmedia.com.cn/newshtml/zjjz/20070517110415.htm。
鍾和晏著。〈我的身體是一根針〉,《三聯生活週刊》第498期 (2008年9月)。
截取日期:2008/09/11。http://lifeweek.com.cn/2008-09-27/0002
2822810.s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