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博物館與終身學習社會之間的關係--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
書刊名:科技博物
作者:蘇芳儀
出版日期:2000
卷期:4:1
頁次:頁76-87
主題關鍵詞:博物館終身學習社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9
  • 點閱點閱:21
     「終身學習」雖然不是一個全新的觀念,但的確是要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公民所不可不知道的。「終身學習」其目的是希望大家在完成學校基礎課程後,再有進修的機會,期望建立一個概念: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單是九年或幾十年就可以完成的;而「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是教育部在民國八十七年三月於「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中明白揭櫫的理想與目標,期望三年有成,並且達到永續經營的願景。 本文主要闡述終身學習理念的興起及博物館如何協助民眾終身學習,並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探討如何建立學習社會,更進一步瞭解政府推展終身學習的決心。
期刊論文
1.謝文和(19971000)。博物館在終身學習社會的角色。博物館學季刊,11(4),13-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啟祥(19990700)。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八十七年教育活動分析。科技博物,3(4),4-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文昌(19990200)。終身學習博覽會--全民學習運動盛會。社教雙月刊,89,4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俊夫、鄭瑞洲、浦青青、顏上晴、黃惠婷(19990100)。以客為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觀眾滿意度調查之研究。科技博物,3(1),52-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勝義(19971000)。博物館功能與民眾之終生學習。博物館學季刊,11(4),7-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婉珍(19941000)。博物館成人教育的特性與實踐--以美國多勒多美術館與錄音導覽為例。博物館學季刊,8(4),57-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林清江、黃富順、胡夢鯨、楊國德、鄒靜宜、莊璧菁(1995)。籌設社區性成人及繼續教育學院可行模式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政彥(1999)。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發揮社區學院角色功能之可行性研究(期中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譽騰(1987)。科學博物館教育活動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dvisory Panel on Research Needs in Lifelong Learning Adulthood(1978)。Lifelong Learning during Adulthood。New York:Future Directions for a Learning Society, the College Board。  new window
3.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何青蓉(1996)。終身學習與個人發展。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富順(1996)。終身學習的意義、源起、發展與實施。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光男(1996)。社會發展中博物館的角色。建館四十週年文化藝術學術演講論文集。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