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生活工藝、文化工藝與生意:卑南族工藝之演變
書刊名:宜蘭文獻雜誌
作者:林志興
出版日期:2000
卷期:44
頁次:頁98-134
主題關鍵詞:工藝卑南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9
  • 點閱點閱:42
期刊論文
1.林志興(19981000)。卑南文化公園與社區文化展演--從社區關係的互動談起。博物館學季刊,12(4),73-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麗芳(19940600)。本處收藏民族學標本圖說(2)--卑南族的刀。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3,103-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世忠(19921200)。觀光活動,文化傳統的塑模,與族群意識:烏來泰雅族Daiyan認同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8,113-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瑞宜(19800400)。卑南族的織布和衣物。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1,4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振名(19831000)。南王卑南族的遷移及其回饋。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3,17-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江韶瑩(1999)。部落工藝美學的過渡:台灣原住民工藝的傳統與再生。原住民的工藝世界研討會,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佳煌(2000)。台灣原住民經濟發展與國家政策。海峽兩岸少數民族問題與政策學術研討會。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23-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秋慧(1999)。從社會文化脈絡來談泰雅族織物。原住民的工藝世界研討會,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志興、林志遠、張思耘(1998)。都市計畫與原住民聚落發展之研究:以台東市南王里為例。族群、歷史與空間: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東台灣研究會聯合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功明(1999)。台灣原住民的工藝與藝術及其論述觀點初探。原住民的工藝世界研討會,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世忠(1999)。傳統與新傳統的現身:當代原住民的手工藝體現。原住民的工藝世界研討會,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辧 33-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世忠(1994)。觀光過程與「傳統」論述:原住民的文化意識。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志興(1998)。卑南族聯合年祭對卑南族的影響。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與歷史學系、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合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521-5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台東市公所(1999)。知本美化公共環境種子計畫期末報告。台東:台東市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家瑜(1996)。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博統與變遷。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1991)。台灣的南島民族研究收藏計畫報告書。台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1999)。台東市知本中街發展原味生活藝術街街坊規劃設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世忠、李莎莉(1995)。卑南族的物質生活:傳統與現代要素的整合過程研究。台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盧梅芬(1999)。當代原住民藝術生態與風格--以台東卑南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千千岩助太郎(1988)。台灣高砂族の住家。台北: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莎莉(1998)。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统.意義.圖說。台北: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龍生(1997)。卑南族的社會與文化。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佐藤文一(1988)。台灣原住種族の原始藝術研究。台北: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奇祿(1978)。台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佩周(1999)。變遷中的印地安人:美國原住民文化探索。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衛惠林、余錦泉、林衡立(1965)。台灣省通誌稿.卷8同冑志.卑南族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1913)。蕃族調查報告書。台北: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Kottak, Conrad Phillip(2000)。Anthropology: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new window
10.陳奇祿(1968)。Material Culture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Taipei:The Taiwan Museum。  new window
11.謝世忠(19940000)。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明堂(19981212)。東市南王、知本二里原住民資源冠全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冠元(20000502)。潘濟仁作品受行家肯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冠元(20000502)。推廣原住民陶藝卑南公所當推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孫大川(2000)。部落工藝的經濟轉化。夾缝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功明(1991)。藝術人類學的發展脈絡。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北縣: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月珍、Tatarkiewicz, W.(1988)。藝術的分類。觀念史大辭典。台北:幼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