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郭璞故鄉/新鄉/仙鄉的心靈映象與艷逸詩風的形成
書刊名:成大中文學報
作者:廖美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ao, Meiyu
出版日期:2000
卷期:8
頁次:頁1-29
主題關鍵詞:故鄉印記新鄉樂土心靈原鄉玄言詩遊仙詩翡翠蘭苕艷逸詩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67
  • 點閱點閱:24
圖書
1.(唐)孔穎達。禮記注疏。禮記注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統、李善。昭明文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南朝梁)劉勰(1994)。文心雕龍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丁福保(1969)。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房玄齡(1983)。晉書。臺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嚴可均(199910)。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嶸、王叔岷(1992)。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立(1994)。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勰、王禮卿(1986)。文心雕龍通解。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復觀(19760000)。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仁福。中國南北文化的反差:韓歐文風的文化透視。中國南北文化的反差:韓歐文風的文化透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全三國詩。全三國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White, M.(1986)。分析的時代。分析的時代。大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牟宗三(1962)。魏晉名士及其玄學名理。魏晉玄學。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全宋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嚴可均。全後漢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魏)曹植。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隋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西漢)司馬遷。史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晉)陸雲。陸清河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清)沈德潛。古詩源箋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全晉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李善。文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莊子集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拾遺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詩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賈長沙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諫議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Ruan, Ji,(魏)阮籍。詠懷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校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南朝宋)劉義慶,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魏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南齊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東漢)班固。漢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晉)郭璞,聶恩彥。郭弘農集校注,山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論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豐楙(1996)。郭璞遊仙詩變創說之提出及其意義。憂與遊 : 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豐楙(1982)。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蔚卿(1997)。論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兩大主題。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台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