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創作與真理--北宋詩僧惠洪的創作觀與真理觀析論:以「石門文字禪」為討論中心
書刊名:臺北師院語文集刊
作者:彭雅玲
作者(外文):Peng, Ya-ling
出版日期:2001
卷期:6
頁次:頁97-132
主題關鍵詞:詩僧惠洪文字禪死句活句語言與真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6
  • 點閱點閱:73
期刊論文
1.黃啟方(19940900)。釋惠洪五考。中外文學,23(4)=268,194-2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啟江(1991)。僧史家惠洪與其「禪教合一觀」(上)(下)。大陸雜誌,8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正忠(1996)。惠洪「文字禪」初探。宋代文學研究叢刊,2,275-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沈清松(1986)。莊子的語言哲學初考。臺北。97-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釋惠洪。林間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釋惠洪。石門文字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殷鼎(199001)。理解的命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阿部肇一(1988)。中國禪宗史:南宗禪成立之後的政治社會史的考證。中國禪宗史:南宗禪成立之後的政治社會史的考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嚴平(1997)。高達美。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曉明(1994)。解構的蹤跡:歷史、話語與主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涂友漁、周國平、陳嘉映、尚杰(1996)。語言與哲學--當代英美與德法傳統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褚孝泉(1991)。語言哲學--從語言到思想。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僧寶正續傳。東京:國書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先謙(1975)。莊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釋慧能、郭朋(1983)。壇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Gadamer, Hans-Georg(1975)。Truth and Method。New York: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new window
13.周裕鍇(1992)。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Saussure, Ferdinand de、高名凱(1996)。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啟江(19970000)。北宋佛教史論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周裕鍇(1998)。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北宋)釋惠洪。禪林僧寶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釋道謙(1957)。大慧宗門武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釋普濟(1992)。五燈會元,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元)釋念常(1957)。佛祖歷代通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元)托克托。宋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彭雅玲(1999)。詩語與修悟-以皎然、貫休、齊己三位詩僧的詩歌為討論中心,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