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惠洪、張商英《法華經合論》研究
作者:陳穎蓁
作者(外文):Chen,Ying-Jhen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蕭麗華博士
林文欽博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惠洪張商英《法華經合論》文字禪佛性一乘一念心性HuihongZhang Shang-ying" The Lotus Sutra combined theory"text ZenBuddha spiritsingle-vehiclesingle-mindedtempera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2
論文摘要
本論文主要以惠洪、張商英《法華經合論》為研究文本,探討北宋佛教學術文化的背景,惠洪、張商英詮釋經典的方法與特色,及其所呈顯出來的思想,並做比較與評價。本論文共分六章,各章論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並介紹《法華合論》的名義、版本與內容架構,以及研究方法,由此呈顯各章節的架構。
第二章探討北宋佛教的學術文化環境與惠洪、張商英之學思歷程。主要探究北宋一代,佛教學術文化的特色,包括文字禪,以及北宋時期所展現的融通精神,諸宗的融合與儒、釋、道三教的會通。其次,探究惠洪與張商英的學思歷程,包括惠洪與張商英的姓名與字的考察,儒學思想的養成,佛教思想的奠定等面向做全面性的考察。
第三章惠洪、張商英的釋經方法與特色。惠洪詮釋經典,以繞路說禪、引經據典、取譬經論的方式出發,由此顯現其釋經的特色。張商英解經,則以概述經旨為取向。惠洪、張商英並具有簡明直截的釋經風格,亦展現融通的精神,並對前代《法華經》的釋經方法皆有所辨證,有別於前代注疏家。
第四章惠洪、張商英的法華思想。本章分論惠洪的法華思想,探討惠洪的佛性思想、一乘思想、一念思想以及惠洪的佛身觀。關於張商英的法華思想,首先介紹張商英《法華合論》各品要旨之詮釋,其次,探討張商英的佛性思想,及其一乘思想。
第五章惠洪、張商英《法華合論》的比較與評價。關於惠洪、張商英《法華合論》的比較,由形式架構的差異,論述內容的差異兩個面向討論,分別舉迹門〈方便品〉,以及本門〈如來壽量品〉為例做比較。關於評價,則考察當代以及後代教界學者或義學僧,探討其對於《法華合論》的評價。
第六章結論。根據以上各章節的心得,作一統合性的結論。
This thesis mainly based on Hong Hui and Shang-Ying Zhang’s " The Lotus Sutra combined theory" is to study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Buddhist academ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Hong Hui and Shang-Ying Zhang’s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o compare and to evaluate their insight.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each chapter is discussed below.
The first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thesis, and describes " The Lotus Sutra combined theory" ‘s title, version, content structures and research methods which shows a remarkable outlines of each chapter.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Buddhist academic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Hong Hui and Shang-Ying Zhang’s theological innovation. Mainly to explore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generation, Buddhist academic and cultural features, including text Zen, as well as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hows the great integration spirit among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Secondly, to explore Hong Hui and Shang-Ying Zhang’s theological innovation, including Hong Hui and Shang-Ying Zhang’s full investigation about their first name and last name, cultiv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The third Chapter explains Hong Hui and Shang-Ying Zhang’s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xegesis. Hong Hui interprets Zen, brief yet allusive , Shang-Ying Zhang states more brief yet direct. Both show brief integrated spirit. and unlike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commentator, they try to approach all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Lotus Sutra" via hermeneutical process.
Chapter Fourth explains Z Hong Hui and Shang-Ying Zhang’s ideas about . The Lotus Sutra. Theory de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explores Hui ‘s Buddha Thought, one Single Thought, one Single Mind and the Buddha body concept, the other one is about Shang-Ying Zhang’s concept about " The Lotus Sutra combined theory" and Buddha Thought as well as one Single Mind.
Chapter Five states the Comparison via <Convenient Manuscripts> vs <Base Manuscripts> between Hong Hui and Shang-Ying Zhang’s " The Lotus Sutra combined theory" based on form, structures and concept. The evaluation investigate then the contemporary and later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and righteous teaching profession monk.
Chapter Sixth is an integration of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above ideas of each chapter.
一、佛教典籍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四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五冊。
陳那菩薩造(陳)真諦譯:《解捲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一冊。
〔後秦〕僧肇撰:《注維摩詰所說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八冊。
〔後秦〕僧肇撰:《肇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提婆達多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冊。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
〔東晉〕竺道生撰:《妙法蓮華經疏》,《卍新纂續藏經》第二十七冊。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
〔劉宋〕求那跋羅陀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六冊。
馬鳴菩薩造 〔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二冊
〔梁〕慧皎撰:《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冊。
〔梁〕僧祐撰:《弘明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二冊。
〔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冊。
堅益菩薩造〔北涼〕道泰等譯:《入大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二冊。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二冊。
無著菩薩造〔隋〕達磨笈多譯:《金剛般若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五冊。
〔隋〕闍那崛多共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九冊。
〔隋〕吉藏撰:《法華玄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四冊。
〔隋〕吉藏撰:《法華義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四冊。
〔隋〕吉藏撰:《大乘玄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冊。
〔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四冊。
〔隋〕智顗說:《摩訶止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六冊。
〔隋〕智者大師說:《禪門章》,《卍新纂續藏經》第五十五冊。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六冊。
〔唐〕不空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八冊。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冊。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六冊。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九冊。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冊。
護法等菩薩造〔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一冊。
〔唐〕窺基撰:《妙法蓮華經玄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四冊。
〔唐〕法藏述:《華嚴經探玄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五冊。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五冊。
〔唐〕李通玄撰:《新華嚴經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六冊。
〔唐〕李通玄撰:《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冊。
〔唐〕法藏述:《華嚴經義海百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冊。
〔唐〕法海集:《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
〔唐〕弘忍述:《最上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
〔唐〕玄奘譯 辯機撰:《大唐西域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冊。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五冊。
〔唐〕裴休撰:《圓覺經序注》,《卍新纂續藏經》,第十冊。
〔唐〕法寶述:《一乘佛性究竟論》,《卍新纂續藏經》第五十五冊。
〔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方廣寶篋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四冊。
〔宋〕延壽集:《宗鏡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
〔宋〕張商英撰:《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讚》,《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五冊。
〔宋〕宗曉編:《四明尊者教行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六冊。
〔宋〕知禮撰:《四明十義書》,《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六冊。
〔宋〕道謙編:《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冊。
〔宋〕妙源編:《虛堂和尚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冊。
〔宋〕延壽集:《宗鏡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
〔宋〕智昭集:《人天眼目》,《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
〔宋〕重顯頌古.克勤評唱:《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
〔宋〕志磐撰:《佛祖統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九冊。
〔宋〕贊寧等撰:《宋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冊。
〔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冊。
〔宋〕張商英述:《續清涼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冊。
〔宋〕契嵩編:《傳法正宗記》,《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冊。
〔宋〕張商英述:《護法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二冊。
〔宋〕契嵩撰:《鐔津文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二冊。
〔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四冊。
〔宋〕德洪造論 正受釐論:《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合論》,《卍新纂續藏經》,第十二冊。
〔宋〕蘊聞錄:《大慧普覺禪師普說》,《卍正藏經》第五十九冊。
〔宋〕慧洪造 張商英撰:《法華經合論》,《卍新纂續藏經》,第三十冊。
〔宋〕知禮造:《四明仁岳異說叢書》,《卍新纂續藏經》,第五十六冊。
〔宋〕智圓著:《閑居編》,《卍新纂續藏經》,第五十六冊。
〔宋〕慧洪撰:《智證傳》,《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三冊。
〔宋〕慧洪撰:《臨濟宗旨》,《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三冊。
〔宋〕頤藏主集:《汾陽昭禪師語錄》,《古尊宿語錄》,《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八冊。
〔宋〕宗鑑集:《釋門正統》,《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五冊。
〔宋〕惠洪撰:《禪林僧寶傳》,《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冊。
〔宋〕戒環撰:《法華經要解》,《卍新纂續藏經》,第三十冊。
〔宋〕聞達:《法華經句解》,《卍新纂續藏經》,第三十冊。
〔宋〕德洪覺範著:《石門文字禪》,臺北:新文豐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
〔宋〕祖琇撰:《僧寶正續傳》,《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冊。
〔宋〕正受編:《嘉泰普燈錄》,《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冊。
〔宋〕悟明集:《聯燈會要》,《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九冊。
〔宋〕普濟撰:《五燈會元》,《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冊。
〔宋〕曉瑩集:《羅湖野錄》,《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三冊。
〔宋〕曉瑩撰:《感山雲臥紀譚》,《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六冊。
〔宋〕道融撰:《叢林盛事》,《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六冊。
〔宋〕慧洪:《石門洪覺範林間錄》,《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七冊。
〔宋〕延壽述:《註心賦》,《卍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三冊。
〔宋〕元照作:《芝園集》,《卍新纂續藏經》,第五十九冊。
〔宋〕知禮述:《修懺要旨》,《永樂北藏》,第一六七冊。
〔宋〕宗永集〔元〕清茂續集:《宗門統要正續集》,《永樂北藏》,第一五四冊。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
〔元〕覺岸編:《釋氏稽古略》,《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九冊。
〔元〕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九冊。
〔明〕釋德清:〈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嘉興大藏經》第三十三冊。
〔明〕袾宏輯:《往生集》,《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冊。
〔明〕如巹續集:《緇門警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八冊。
〔明〕圓極居頂編:《續傳燈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冊。
〔明〕憨山德清著:《紫柏尊者全集》,《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
〔明〕憨山德清閱:《紫柏老人集》,《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
〔明〕了圓錄:《法華靈驗傳》,《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八冊。
〔明〕通容集《五燈嚴統》,《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冊。
〔明〕朱時恩輯:《居士分燈錄》,《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六冊。
〔清〕彭希涑撰:《淨土聖賢錄》,《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八冊。
〔清〕周克復譔:《《法華經》持驗記》,《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八冊。
〔清〕彭際清述:《居士傳》,《卍新纂續藏經》,第八十八冊。
〔日本〕慧印校:《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七冊。
《神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冊。
慧辯錄:《慧林宗本禪師別錄》,《卍新纂續藏經》,第七十三冊。

二、古代典籍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市:天工書局,1987年。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臺北市:藝文,1958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5年。
〔魏〕王弼 韓康伯注 〔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5年。
〔梁〕昭明太子撰:〔唐〕李善注:《文選》,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3年。
〔梁〕蕭子顯撰:《南齊書》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2年。
郭象子玄注 陸德明音義:《莊子十卷》,上海市:中華書局,1936年。
〔南朝宋〕范曄撰〔梁〕劉昭補志〔唐〕章懷太子注:《後漢書集解》,臺北市,藝文,1958年。
〔唐〕蘇鄂撰:《杜陽雜編》,臺北市:臺灣商務,1979年。
〔唐〕太宗御撰:《晉書斠注》,臺北市,藝文,1958年。
〔唐〕許嵩撰:《建康實錄》臺北市:臺灣商務,1976年。
〔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5年。
〔宋〕張商英撰:《宗禪辯》,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楊仲良撰:《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宋〕周敦頤撰:《周濂溪先生全集》,出版地不詳,藝文印書館,1968年。
〔宋〕王安石撰:《臨川先生文集》,台北市:華正書局,1975年。
〔宋〕歐陽脩撰:《歐陽文忠公集》,臺北市:臺灣商務,1979年。
〔宋〕歐陽脩撰:《唐書》,臺北市:藝文,1958年。
〔宋〕洪邁撰:《容齋隨筆》,臺北市:臺灣商務,1979年。
〔宋〕李覯撰:《李覯集》,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宋〕杜大珪編:《名臣碑傳琬琰之集》,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宋〕王稱撰:《東都事略》,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宋〕朱熹纂集:《宋名臣言行錄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四四九集,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宋〕王明清撰:《玉照新志》,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宋〕陳善著:《捫蝨新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5年。
〔宋〕吳曾撰:《能改齋漫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彭乘撰:《墨客揮犀》,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晁公武撰:《郡齋讀書志》,《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二二四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二二四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宋〕惠洪撰:《冷齋夜話》,《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二八五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宋〕祝穆撰:《方輿勝覽》,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9年。
《全宋詩》第十六冊,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新華發行,1995年。
〔宋〕徐自明著:《宋宰輔編年錄》,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宋〕孫明復撰:《孫明復小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三六四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宋〕謝逸撰:《溪堂集》,臺北市:臺灣商務,民?。
〔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市:藝文,1958年。
〔元〕方回編:《瀛奎律髓》,《四庫全書》第八集,臺北市:臺灣商務,1978年。
〔元〕吳澄撰:《吳文正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二九七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明〕陶屢中等纂修:《江西省瑞州府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9年。
〔明〕周復俊編:《全蜀藝文志》,蘭州市: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
〔清〕徐松纂輯:《宋會要輯稿》,臺北市:藝文,1976年。
〔清〕王文誥 馮應榴輯註:《蘇軾詩集》,台北市:學海出版社,1983年。
〔清〕胡聘之撰:《山右石刻叢編》,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清〕葉芳模等纂:《新津縣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
〔清〕姚之駰撰:《元明事類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八四冊,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日本〕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市:洪氏出版社,1986年。

三、專書
(日本)水野弘元:坂本姓男編:《《法華經》の中國的開展:《法華經》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2年。
王力主編:《古漢語通論》,香港:中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宋遼金元篇》(上),《中國佛教史專集》之三,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市:益智書局,1981年。
陳寅恪著:《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市:里仁書局,1981年。
〔日本〕鐮田茂雄著 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市:佛光山佛光出版社,1985年。
〔日本〕阿部肇一著 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日本〕高雄義堅等著 陳季菁等譯:《宋代佛教史研究》,臺北縣:華宇出版社,1987年。
王力著:《古代漢語》,台北市: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梁啟超著:《清代學術概論》,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9年。
(日本)平川彰等著 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市:法爾出版社,1990年。
冉雲華著:《中國禪學研究論集》,台北市:東初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汪耀楠著:《注釋學綱要》,北京:語文出版社出版,1991年。
印順:《印度之佛教》,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中觀今論》,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般若經講記》,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佛教史地考論》,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
陳士強撰:《佛典精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2年。
陳植鍔著:《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印順:《成佛之道》,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3年。
印順:《華雨集》第三集,臺北市:正聞,1993年。
郭朋著:《中國佛教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劉精誠著:《中國道教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杜繼文 魏道儒著:《中國禪宗通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顧吉辰:《宋代佛教史稿》,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4年。
熊十力撰:《佛家名相通釋》,台北市: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周大璞主編 黃孝德 羅邦柱分撰:《訓詁學初稿》,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1995年。
〔日本〕野上俊靜 小川貫弌 牧田諦亮 野村耀昌 佐藤達玄著 釋聖嚴譯:《中國佛教史概說》,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杜繼文 魏道儒著:《中國禪宗通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5年。
慈怡法師主編:《佛教史年表》,臺北市:佛光出版社,1995年。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台北市:東初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日本〕水野弘元著 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程俊英,梁永昌:《應用訓詁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1996年。
(日本)木村清孝著 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黃啟江著:《北宋佛教史論稿》,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new window
黃啟方著:《宋代詩文縱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顧偉康著:《禪淨合一流略》,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new window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1997年。
蔣義斌撰:《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市:臺灣商務,1997年。
〔日本〕鐮田茂雄著 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日本〕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臺北市:佛光,1998年。
魏道儒著:《中國華嚴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周裕鍇著:《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日本〕阿部肇一著 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姚瀛艇主編:《宋代文化史》,河南省: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1999年。
董群著:《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學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陳揚炯:《中國淨土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潘桂明著:《中國居士佛教史》(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湯用彤著:《隋唐佛教史稿》,臺北縣: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吳言生著:《禪宗思想淵源》,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日本〕忽滑谷快天撰;朱謙之譯;楊曾文導讀:《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吳言生著:《經典與禪詩》,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論》,台北縣:大千出版社,2003年。
富金壁著:《訓詁學說略》,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釋妙峰主編:《曹溪——禪研究(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河村孝照著:《《法華經》概說》,臺北市: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漆俠著:《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林伯謙,陳弘學編著:《標點注釋智證傳》,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
洪修平著:《中國佛教與儒道思想》,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梁啟超著:《佛學研究十八篇》,天津:天津古籍出版,2005年。
陳自力著:《釋惠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日本〕菅野博史作;孝順師(池麗梅)譯:《法華經——永遠的菩薩道》,臺北縣:靈鷲山般若出版,2005年。
楊曾文著:《宋元禪宗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毛忠賢著:《中國曹洞宗通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閆孟祥著:《宋代臨濟宗發展演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李祥俊著:《道通於一——北宋哲學思潮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臺北市:臺灣商務,2006年。new window
吳汝鈞著:《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市:臺灣學生,2006年。new window
高尚榘主編:《文獻學專題史略》,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李承貴著:《儒士視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觀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羅凌著:《無盡居士張商英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張培鋒著:《宋代士大夫佛學與文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夏清瑕:《憨山大師佛學思想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
〔日本〕辛嶋靜志:《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七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王頌:《宋代華嚴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日本〕荒木見悟著,廖兆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8年。
鄧廣銘著:《宋史十講》,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潘桂明 吳忠偉著:《中國天台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廖明活著:《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與展開》,臺北市: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new window
朱慶之編:《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潘桂明著:《中國佛教思想史稿》第二卷、第三卷,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周裕鍇撰:《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編年總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王紅蕾:《憨山德清與晚明士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魏道儒著:《華嚴學與禪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釋恆清著:《佛性思想》,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new window
吳靜宜著:《惠洪「文字禪」之詩學內涵》,新北市:花木蘭文化,2012年。

四、工具書
〔明〕一如法師集註 丁福保校訂 黃中理通檢:《通檢本三藏法數》,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市:佛光出版社,1989年。
吳汝鈞:《佛教思想大辭典》,北市:臺灣商務,1992年。

五、學位論文
黃國清:《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六、期刊論文
釋聖嚴:〈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中華佛學學報》(1994年7月),第7期,頁2–14。new window
菅野博史:〈《法華經》的中心思想——以一佛乘思想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9月),第3期,頁68–73。
楊惠南:〈信仰與土地——建立緣起性空的佛教深層生態學〉,《慶祝印順導師九秩晉七嵩壽第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人間佛教與當代對話」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2年4月),頁J1–J35。
黃國清:〈如是本末究竟––《法華經》十如是〉,《香光莊嚴》(2006年6月),第16期,頁26–35。
蕭麗華:〈東坡詩的《圓覺》意象與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006年7月),第11期,頁183–200。new window
周裕鍇:〈惠洪文字禪的理論與實踐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北京大學學報》(2008年7月)第45卷第4期,頁82–95。
黃國清:〈宋代戒環《法華經要解》的釋經態度與注解方法〉,《佛教文獻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10月),頁81–105。
黃國清:〈《法華經》三車與四車之辯——以《法華五百問論》為中心〉,《揭諦》(2010年1月),第18期,頁75–114。new window
黃國清:〈太虛大師的法華思想〉,《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2010年12月),第九期,頁25–46。new window
黃國清:〈明末憨山德清的《法華經》思想詮釋〉,《正觀》(2011年12月),第59期,頁5–55。new window
黃國清:〈宋代戒環的法華思想〉,《揭諦》(2011年1月),第20期,頁73–123。new window
蕭麗華:〈書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11年9月),第39期,頁187–228。
見張勇:〈唐五代禪宗修習的典籍——以敦煌寫本《六祖壇經》為考察範圍〉,《普門學報》(2002年),第10期,頁71–8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