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白夢詩研究
書刊名: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
作者:高旖璐
出版日期:2005
卷期:6
頁次:頁229-252
主題關鍵詞:李白夢詩Li, BaiThe poems about dream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5
  • 點閱點閱:26
期刊論文
1.高友工(19891000)。中國語言文字對詩歌的影響。中外文學,18(5)=209,4-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褚競(1994)。論李白詩歌中水的意。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5(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定璋(1994)。李白藝術風格的文化淵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小華(1995)。抒發真情,追求真我。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呂洪(1996)。月光下的李白--李白詩中的月意象簡析。大理師專學報,19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義(1998)。李白詩的語言創造法則。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孟修祥(1998)。論李白的懷鄉情結。湖北社會科學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東籬(2000)。象、境之辯--一種審美思維視角的闡釋。古今藝文,2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梅祖麟、高友工、黃宣範(19730300)。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中外文學,1(10),30-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呂興昌(1973)。李白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貞玉(1982)。李白文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怡秀(2001)。李白五古詩中的仙道語言析論(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蕙綺(1996)。中唐詩歌中之夢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瑞如(2003)。李白飲酒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梧衛(2004)。李白詩歌酒意象之研究(碩士論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83)。文選‧附考異。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永武(1980)。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永武(1978)。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長植(1977)。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台北:大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永武(1987)。詩與美。台北:洪範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聖祖、曹寅(1987)。全唐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松浦友久、劉維治(1996)。李白詩歌抒情藝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葛景春(1991)。李白思想藝術探驪。河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瞿蛻園(1984)。李白集校注。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安旗(1990)。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瑜、劉真(1999)。中國抒情詩的世界。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歐麗娟(19971231)。杜詩意象論。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袁行霈(1996)。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傅正谷(1993)。中國夢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大杰(2000)。中國文學發展史。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夢鷗(1995)。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傅正谷(1993)。中國夢文學史:先秦兩漢部分。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重民、陳尚君(1992)。全唐詩補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