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義利思辨與實踐」課程之設計與實施--以孔孟荀思想為核心之規劃
書刊名:樹德科技大學學報
作者:楊秀宮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g, Hsiu-kung
出版日期:2004
卷期:6:1
頁次:頁149-169
主題關鍵詞:孔子孟子荀子義利之辨課程實施ConfuciusMenciusHsün TzeDiscerning righteousness and individualism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5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楊秀宮(20030600)。義利之辨在技職教育中的意義--以孔孟荀「義利之辨」為核心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5(2),237-2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俊傑(19991200)。論當前大學醫學教育改革中通識教育的重要性。通識教育,6(4),19-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Posner, Richard A.、蘇力(2001)。道德和法律理論的疑問。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uhmerker, Lisa、Gielen, Uwe、Hayes, Richard L.、俞筱鈞(1993)。道德發展--柯爾堡的薪傳。臺北:洪葉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Phillips, John L. Jr.、王文科(1996)。皮亞傑式兒童心理學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傅武光(1990)。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錢穆(2001)。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泰丞(20000000)。科技、理性與自由:現代及後現代狀況。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牟宗三(1978)。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秀宮(20000000)。孔孟荀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臺北市: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有義(1991)。價值澄清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侯家駒(1983)。先秦儒家自由經濟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復觀(1979)。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詹志禹(20020000)。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大衛•杰弗里•史密斯、郭洋生(2001)。全球化與後現代教育學。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Gore, A. L.、楊憲宏(1996)。瀕危的地球--生態與人文精神。台北市:地球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世忠(20000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沈六(19910000)。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臺北:水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蔡仁厚(19840000)。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宋淑萍(1981)。淵源有自:先秦學術的萌芽。浩瀚的學海。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