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屈原「發憤以抒情」說及其歷史發展
書刊名:輔仁國文學報
作者:廖棟樑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ao, Dong-liang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4
頁次:頁159-180
主題關鍵詞:屈原發憤以抒情發憤著書不平則鳴窮則後工不憤不作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63
  • 點閱點閱:127
Other
1.錢鍾書(1990)。詩可以怨,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李倩(1994)。一種特殊的生命存在方式和藝術創造方式--發憤抒情理論的形態演變。社會科學動態(武漢),1994(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永賢(2006)。廖燕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宏一、葉慶炳(1978)。清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章學誠、葉瑛。文史通義校注。仰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烏納穆諾、蔡英俊(1982)。生命的悲劇意識。臺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逸。楚辭章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8)。楚辭評論資料選。臺北: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鍾書。管錐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慶炳、邵紅(1978)。明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亞里斯多德、姚一葦(1978)。詩學箋註。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紹虞(1990)。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韓經太(1989)。中國詩學與傳統文化精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聯添、國立編譯館(1978)。隋唐五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啓方、國立編譯館(1978)。北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童慶炳、毛正天、李家杰、張東炎、姜曉華(1993)。中國古代詩學心理透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廷焯、屈興國(1983)。白雨齋詞話足本校注。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嚴羽、郭紹虞(1980)。滄浪詩話校釋。臺北:東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葉慶炳、邵紅(1979)。明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屈原、朱熹(1987)。楚辭集注。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健(1978)。南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台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贄(1984)。焚書。臺北市: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丁錫根(1996)。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徐復觀(1978)。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韓愈、錢仲聯、徐禮節、余恕誠(1984)。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徐復觀(19760000)。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淑香(1992)。論詩可以怨,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歐陽修(1975)。居士外集,臺北:河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歐陽修(1978)。薛簡肅公文集序,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英志(1991)。論發憤著書說,南京: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納蘭性德。填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宗羲。汪扶晨詩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柯慶明(1984)。論悲劇英雄--一個比較文學的觀念之思索。境界的探求。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滌生(1979)。賦篇。荀子集釋。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