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杜光庭的「經國理身」思想--以《道德眞經廣聖義》為核心
書刊名:政治科學論叢
作者:林俊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Chun-hu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35
頁次:頁127-180
主題關鍵詞:重玄道德真經廣聖義道氣道性經國理身Double-negationEmptiness and realityRoot and branchBody formationBreath or vital energyNature of mind and subst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6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楊維中(2003)。心性本體與道性道體:中國佛教心性論對道教心性論的影響。世界宗教研究,2,63-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俊宏(20070600)。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與政治論述--以《南華真經注疏》為核心。政治科學論叢,32,145-2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鼓應(20040500)。「理」範疇理論模式的道家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60,45-49+5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亦平(2006)。論道教宇宙論中的兩條發展線索--以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為例。世界宗教研究,200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鼓應(20050500)。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臺大文史哲學報,62,89-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嶋隆藏(1992)。從現存唐代《道德經》諸注看唐代老學思想的演變。宗教學研究,1992(1/2),1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豐楙(2002)。末世與濟度。當代,175,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亦平(2003)。杜光庭的重玄學思想初探。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之部),40(4),30-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聖凱(2002)。論六朝隋唐道教的自然義。世界宗教研究,3,97-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宇汝松(2005)。道教道性論淺議。中國道教,3,16-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方立天(1995)。略論佛教對道教心性論的思想影響。佛教研究,1995(3),24-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亦平(2004)。論杜光庭對道生德畜思想的理論闡發。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1),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衛東(2006)。聖的原型考-兼論中國古代的聖人觀。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1(11),10-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耿敬(2001)。論唯識宗對道教理論的影響。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6),48-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崔珍熙(2001)。重玄學對宋明理學的影響。0。326-3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羅月華(1998)。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研究,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石田秀實(1993)。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兌勇(2005)。杜光庭《 道德真經廣聖義》 的道教哲學研究。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道教哲學研究。四川: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盧國龍(1997)。道教哲學。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亦平(2005)。杜光庭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成權(2004)。道家與中國哲學(隋唐五代)。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盧國龍、王志遠(1996)。道教知識百問。高雄:佛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懷承、張立文(2004)。中國學術通史.隋唐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老子、嚴遵、王德有(1994)。老子指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1997)。中國老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宗昱(2001)。《道教義樞》研究。上海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剛(2005)。重玄之道開啟眾妙之門--道教哲學論稿。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盧國龍(1993)。中國重玄學--理想與現實的殊途與同歸。人民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漢)河上公(2006)。老子河上公注,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杜光庭(1995)。道德真經廣聖義,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剛(2002)。道教重玄學之界定及其所討論的主要理論課題。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