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氣」在魏晉「人物美」中的呈顯-「道、氣、象、物」之融通
作者:巫穗雲
作者(外文):Wu, Shuiyu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尤煌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美學、魏晉、道、氣、象、物、人物美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8
本論文以「氣」的探討為主軸,論述它在「人物美」上的呈顯。
「氣」在人物上的作用,除了賦予肉體生命外,更透過意識,表現出人的神情、器度、個性、氣質……這些精神層面的探索是本論文的寫作取向。
「氣」的大化流行,之所以能使萬物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形象,尤其人物的氣象,該是「道」的化育。「氣」若倚「道」而行,即生正氣,背之則為邪氣。「氣」有正邪,其所形構的人物,理當有正、邪之分。這是本論文要表達的意向。
因此,本論文以「道、氣、象、物」的內在聯結作為核心議題,從存有學切入,討論四者的內在關係:「道」轉化為「氣」,「氣」以明「道」;「氣」寓居於「象」,「象」以顯「氣」;「象」表徵事「物」,「物」以載「象」;「物」隱藏於「道」,「道」以成「物」。透過這層循環的內在聯結,說明本體界和現象界互通共融的情境。終將「道、氣、象、物」四維度,壓縮成一個點;貫串成一通「氣」,使其結出「美」的果實。
這美的果實,就是劉劭的《人物志》。劉劭談人才,即以「氣」之厚薄、靜躁、偏全作導向,完成其理論體系。企圖落實理論,筆者選擇了《世說新語》作素材,驗證「氣」在「人物美」的作用。將倚「道」而行的「氣」分率真、祥和、靈秀、沉穩四個面向,驗證於人的真、善、美、智四種德行中。而離道的情偽則落入了造作、瘋狂、墮落等非理性行為,成了美學探究的新對象。
結語的展望,陳述著願景—落實美育、培養正氣、重拾慢活。其間特別強調實踐的最好方法就是「聽之以氣」,果真如此,必能營造出一個「氣韻生動」的人生。
壹、經、史典籍(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1. 太倉唐文治先生編纂《十三經讀本》,〈禮記‧樂記〉〈左傳〉〈周易〉〈詩經〉 ,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70。
2. 春秋‧左丘明著,秦峰譯注,《國語》,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3. 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漢書》,台北:宏葉書局有限公司,1984。
4.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台北:宏葉書局有限公司,1988。
5.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箸,《後漢書》,台北:宏葉書局有限公司,1984。
6.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7。
7. 宋‧司馬光等,《資治通鑑》,台北:明倫出版社,1972。
8.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9. 《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
10. 黃暉,《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
貳、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列序)
一、美學部份
1. George Dickie,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An Analytic Approa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Jacques Marseille總主編,Nadeije Laneyrie-Dagen執行主編,《世界藝術史》(王文融、馬勝利、羅芃、顧家琛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3. Nicolas Bourriaud, Relational Aesthetics, translated by Simon Pleasance & Fronza Woods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Mathieu Copeland, Dijon: Les Presses du reel, 2002.
4. 尤煌傑,《美學基本原理:士林哲學的美學理論建構》,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4。new window
5. 王子銘,《現代美學基本范式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5。
6. 王子銘,《現象學與美學反思》,濟南:齊魯書社,2005。
7.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8. 王秀雄,《美術與教育》,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9. 王明輝主編,《何謂美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
10. 王國有,《哲學反思的審美維度》,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11. 王復振,《大易之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2. 王復振主編,《中國美學重要文本提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3. 王福生編著,《黑格爾論藝術》,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
14. 王德峰,《藝術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15. 王德勝,《形體美的發現—中西形體審美意識比較》,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
16. 史岩,《東洋美術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
17. 左克厚主編,《中國美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18. 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審美教育書簡》(馮至、范大燦譯),台北:淑馨出版社,1989。
19. 田忠峰,《薩特論藝術》,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
20. 石朝穎,《藝術哲學與美學》,台北新店: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21. 伏俊璉,《人物志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2. 安伯托‧艾可 (Umberto Eco) 編著,《美的歷史》(彭淮棟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
23. 安伯托‧艾可 (Umberto Eco) 編著,《醜的歷史》(彭淮棟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
24. 成復旺,《神與物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
25. 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6.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台北樹林:漢京文化,1982。
27. 朱光潛,《無言之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8. 朱光潛編譯,《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3。
29. 朱志良,《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0. 朱良志,《中國美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1. 朱孟實,《文藝心理學》,台北:德華出版社,1981。
32. 何林軍,《美學教程》,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
33. 余伯特‧達爾施 (Hubert Damisch),《雲的理論:為了建立一種新的繪畫史》(董強譯),台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34.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2003。
35. 吳中杰主編,《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6. 希勒 (Schiller, Friedrich),《審美教育書簡》(馮至、范大燦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37. 李咏吟,《審美與道德的本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8. 李長俊,《西洋美術史綱要》,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39. 李浴,《中國美術史綱》,台北:華正書局,1983。
40.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蒲公英出版社,1986。
41. 李澤厚,《美學四講》,台北:三民書局,1999。
42. 李澤厚,《美學舊作集》,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43.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三民書局,1999。
44.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45. 李澤厚、劉綱紀,《先秦美學史》,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
46.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稿》,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new window
47. 狄德羅 (Denis Diderot),《狄德羅美學論文選》(張冠堯、桂裕芳等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48. 肖鷹,《中西藝術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9. 周振甫,《文心雕龍譯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3。
50. 周憲主編,《文化現代性與美學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51.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論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52. 宗白華,《天光雲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3.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4. 林賽.沃特斯 (Lindsay Waters) 講演,《美學權威主義批判:保羅‧德曼、瓦爾特‧本雅明、薩義德新論》(昂智慧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55. 邵宏,《衍義的氣韻》,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56. 阿瑟.C.丹托 (Arthur C. Danto),《美的濫用:美學與藝術的概念》(王春辰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57. 俞崑,《中國書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1984。
58. 郁沅,《心物感應與情景交融》,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
59. 唐代興,《當代語義論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60. 孫良水,《阮籍審美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new window
61.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0。
62.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63. 徐蘊康,《以藝術之名: 從現代到當代首次深度探索臺灣視覺藝術》,台北:博雅書屋有限公司,2009。
64. 時曉麗,《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65. 袁濟喜,《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66. 高行健,《另一種美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67. 高居翰 (James Cahill),《中國繪畫史》(李渝譯),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68. 高等師範院校美學教師,《美學基本原理》,台北:麥芽文化,1984。
69. 高華平,《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
70. 康德 (Immanuel Kant),《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1. 張江南、王惠,《網路時代的美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72. 張奎志,《文化中的審美視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73. 曹俊峰,《元美學導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4. 梁一儒、盧曉輝、宮承波,《中國人審美心理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75. 郭因,《中國近代繪畫美學》,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
76. 郭紹虞,《郭紹虞說文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7. 陸揚,《死亡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78. 傅抱石,《中國繪畫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79. 勞承萬,《審美中介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80. 彭富春,《哲學美學導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1. 彭富春,《哲學與美學問題》,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82. 曾繁仁,《美學之思》,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83. 黃其洪,《海德格爾論藝術》,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
84. 黃其洪編著,《伽達默爾論藝術》,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
85. 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美學》(朱孟實譯),台北:里仁書局,1981。
86. 楊恩寰主編,《美學引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7. 葉秀山,《美的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
88.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89. 達達基茲 (Wtadystaw Tatarkiewicz),《西洋古代美學》(劉文潭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new window
90. 趙雄峰編著,《利奧塔論藝術》,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
91. 趙雅博,《文學與藝術心理學》,台北:正統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1。
92. 趙錫郈,《主體美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93. 儀平策,《中國審美文化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
94. 劉千美,《藝術與美感》,台北:台灣書店,2000。
95. 劉士林,《苦難美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96. 劉文潭,《西洋美學與藝術批評》,台北:環宇出版社,1984。new window
97. 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new window
98. 劉文潭,《藝術品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99. 劉方,《中國美學的歷史演進及其現代轉型》,成都:巴蜀書社,2005。
100. 劉李編著,《尼采論藝術》,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
101. 劉紀綱,《美學與哲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102. 劉綱紀,《藝術哲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103. 滕守堯,《審美心理學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04. 蔡元培,聞笛、水如編,《蔡元培美學文選》,台北:淑馨出版社,1989。
105. 蔣孔陽,《美學新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106. 蔣孔陽,《德國古典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107. 魯道夫‧阿恩海姆 (Rudolf Arnheim),《藝術與視知覺》(滕守堯、朱疆源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108. 閻世平,《劉劭人才思想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109. 韓志偉、倪娜,《康德論藝術》,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
110. 黛安娜‧阿克曼 (Diane Ackerman),《感覺的自然史》(路旦俊譯),廣州:花城出版社,2007。
111. 魏士衛,《中國自然美學思想探源》,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4。
112. 蘇珊‧朗格 (Susanne Katherina Knauth Langer),《情感與形式》(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二、氣論部份
1.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2. 李志林,《氣論與傳統思維方式》,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
3. 張立文主編,《氣》,台北:漢興書局有限公司,1994。
4. 曾振宇,《中國氣論哲學研究》,山東:山東大學,2003。
5. 程宜山,《中國古代元氣學說》,武漢:湖北人民大學,1986。
參、學位論文
1. 王夏,《聲樂表演藝術中的氣與韻》,杭州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
2. 王興旺,《中國美學發生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4。
3. 古旻陞,《論柏格森生命哲學中之美學》,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4. 吉秀珉,《老子道與物之關係》,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5. 何佳瑞,《審美經驗中的自我─以《審美經驗現象學》一書為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6。new window
6. 余振齊,《氣韻:藝術風格學的支點》,中南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09。
7. 吳秉勳,《魏晉氣化思想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8. 吳冠宏,《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new window
9. 李丹歌,《論「象」範疇系統》,2012年網路購得,未註校名,2001。
10. 李韶堯,《《黃帝內經》氣化宇宙論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11. 杜方立,《六朝美學與玄學的關聯》,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12. 周靜佳,《六朝形神思想與審美觀念》,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13. 林朝成,《魏晉玄學的自然觀與自然美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new window
14. 孫婧,《氣韻與意境的共通性探析》,中南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09。
15. 孫寧,《文氣的生命內涵與美學意蘊》,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02。
16. 徐麗真,《世說新語呈現之魏晉士人審美觀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new window
17. 徐麗真,《嵇康「聲無哀樂論」之音樂美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18. 張森富,《六朝文學與思想心靈境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new window
19. 張鈞莉,《魏晉美學趨勢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new window
20. 張蓓蓓,《漢晉人物品鑒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new window
21. 張靜二,《中國文學批評上「氣」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6。new window
22. 莊耀郎,《原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23. 郭國泰,《六朝美學中形神關係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24. 陳俊宇,《愛的哲學--從柏拉圖的愛到亞里斯多德的友愛》,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25. 黃雅淳,《魏晉士人之悲情意識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26. 趙新林,《Image與象—中國詩學中象論探源》,四川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2005。
27. 蔡幸芝,《康德美學中的構想力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28. 賴麗蓉,《魏晉「人物品鑑」研究-創造性審美活動的完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new window
29. 鐘兆惠,《從「世說新語」看魏晉人的審美理想》,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7。
肆、期刊論文
1. 丁玲,〈韓拙《山水純全集》中「氣」的思想〉,《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27卷4期,頁528-533。
2. 于民,〈文學美學的氣化論與《文心雕龍》〉,《長沙水電師院學報》,1991年6卷1期,頁106-111。
3. 于民,〈在不同的養生氣化中展示出不同的審美觀-論戰國時儒道對美和美感的認識〉,《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3期,頁46-5。
4. 于民,〈論中國美學思想的基礎-氣化論、諧和論的產生〉,《文藝研究》,1988年6期,頁4-11。
5. 于慧,〈談《文心雕龍》中「氣」〉,《山東文學文學自由談》,2007年2期,頁72-73。
6. 尤煌傑,〈荊浩《筆法記》之「六要」與謝赫「六法」之比較〉,《哲學與文化》,34卷3期總號394,2007,頁117-130。new window
7. 尤煌傑,〈從郭熙「林泉之心」看中國山水畫的創作與鑑賞〉,《哲學論集》,38期,2005,頁1-24+265-269。new window
8. 尤煌傑,〈顧愷之「傳神寫照」審美命題的意蘊及其托爾斯泰「傳達論」之比較〉,《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 2003年30期,頁51-77。new window
9. 牛偉,〈人物品鑑風潮之美學意味初探-從《人物志》談起〉,《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7期,2008年7月,頁22-25。
10. 王兵,〈中庸和諧傳神風骨-談中國傳統藝術的美學特徵〉,《藝術研究》,2006年4期,頁47-48。
11. 王凱符,〈「文氣」說〉,《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4期。
12. 王衛東,〈「氣」:中國古典美學的基石-古典美學精神之二〉,《雲南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頁9-14。
13. 白少玉,〈「文氣」範疇的結構機制與內涵〉,《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5期,頁31-38。
14. 何劍波,〈荊浩《筆法記》對山水畫「形神論」的發展〉,《國畫家》2期,2006,頁73-74。
15. 余開亮、蔡永海,〈古代氣論的三種型態及其美學意蘊〉,《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2卷3期,頁69-72。
16. 吳曉青,〈從《世說新語》看魏晉的人倫鑒識活動〉,《台北科技大學報》第31之2期,頁345-372。new window
17. 李旭,〈「文氣」的壯美風格及其根源〉,《五邑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9卷2期,頁10-16。
18. 李欣復,〈「逸」美概念之源流、涵義及構成系統〉,《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05期,1990,頁3-9轉84。
19. 李勝利,〈「氣」論與中國古典美學〉,《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4期,頁83-88。
20. 李喬,〈淺析魏晉人物畫心理之緣起〉,《美術界》,2007年12期,頁61。
21. 李嵐,〈中國審美主體理論的發軔與道家哲學-曹丕「文氣說」探源之一〉,《學術研究》,1988年2期,頁100-103。
22. 李禕,〈氣韻之流變初探〉,《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頁185-186。
23. 李獻惠,〈氣論的當代美學價值〉,《武警學院學報》,2003年19卷6期,頁87-90。
24. 肖曉明,〈論殷璠「氣說」〉,《赤峰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2期,頁15-17。
25. 周浩然、田旭中,〈略論書藝美學中之「氣」說〉,《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2期,頁108-112。
26. 周耀威,〈淺論「氣韻」在中國畫創作中的意義〉,《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122-124。
27. 林麗星,〈美的自覺-從世說新語看魏晉人物品評〉,《東南學報》第19期,1996年12月,頁243-249。new window
28. 胡建次,〈「氣」範疇在唐代文論中的展開〉,《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社會科學版)》,2008年26卷3期。
29. 韋德錦、徐一周,〈中國古代文論中「氣論」系統論思想〉,《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8卷3期,頁107-109。
30. 夏文仙,〈論中國藝術中的自然精神與「氣化」思想〉,《曲靖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25卷5期,頁127-128。
31. 孫曉波,〈繪畫藝術的覺醒——試析魏晉南北朝繪畫中的審美理想〉,《藝術研究》,2007年1期,頁131-132。
32. 孫鴻,〈文以氣為主-論曹丕「文氣說」的美學意義〉,《安康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18卷5期,頁46-48。
33. 徐麗珍,〈《世說新語》才性之美析論〉,《哲學雜誌》第22期,1997年11月,頁140-174。
34. 袁濟喜,〈從古代文論的氣感說看文藝的生命激活〉,《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年5期,頁118-126。
35. 袁麗萍,〈從玄學的興起到「氣韻生動」的提出〉,《美術界》,2009年7期,頁69。
36. 崔慧香,〈以形寫神 以形暢神——論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理論中的形神關係〉,《文教資料》,2007年21期,頁103-105。
37. 張公善,〈氣韻生動論新釋〉,《巢湖學院學報》,2003年第5卷第6期,頁62-66。
38. 張玉勤,〈宗炳「澄懷味象」論與審美靜觀理論〉,《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4月,頁49-51。
39. 張林,〈略論「氣」之美學概念的演變與發展〉,《東疆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4期,頁47-51。
40. 張映輝,〈生命之「象」—論「象」的基本內涵和文化理念〉,《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2月,頁12-14。
41. 張強,〈中國繪畫的重要美學範疇-「氣」的試探〉,《齊魯藝苑》,1985年,頁21-24。
42. 張震,〈「象」的境界與「數」的真理〉,《玉溪師範學報》,2002年第6期,頁65-69。
43. 張錫坤,〈氣韻範疇考辨〉,《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頁154-166。
44. 張鴻愷,〈從「才性四本」到「無累於情」-由《世說新語》看魏晉人士生活態度之轉變〉,哲學與文化。
45. 梅墨生,〈論畫之「氣」〉,《美術觀察》,1996年4月,頁52-53。
46. 許家竹,〈「文氣論」視野中的作家生命型態〉,《山西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2卷3期,頁62。
47. 許家竹,〈氣化流行生生不息-重建中國的氣論美學〉,《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50卷3期,頁89-94。
48. 許家竹、周緒杰,〈作家之氣的內涵新探〉,《青年思想家》,2002年2期,頁103-104。
49. 郭珂,〈論中國古代繪畫「氣韻生動」的演變〉,《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1卷第5期,頁164-166。
50. 陳丹,〈試論中國古代畫論中「氣」範疇的審美意蘊〉,《中華文化論壇》,2009年2期,頁80-85。
51. 陳昌明,〈「形-氣-神」--中國人獨特的美學思維〉,《國文天地》,9卷9期總號105,1994,頁18-22。new window
52. 陳昌明,〈形、氣、神-中國人獨特的美學〉,《國文天地》,1994年2期,頁18-22。
53. 陳果安,〈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文氣說〉,《江漢論壇》,1984年4月,頁54-57。
54. 陳雅飛,〈中國古代書畫領域中「氣」論的邏輯演進〉,《藝術百家》,2002年4期,頁90-92。
55. 陳鼓應,〈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台大文史哲學報》,62期,2005年,頁93-117。new window
56. 陳德禮,〈氣論與中國傳統美學精神〉,《內蒙古社會科學》,1998年5期,頁56-62。
57. 喻雲濤、張麗娃,〈「氣」:哲學範疇與美學範疇的結合和轉化〉,《學術探索》,2001年5月,頁128-130。
58. 彭強民,〈文氣論的生成及其美學內涵〉,《玉林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6年17卷4期,頁33-38。
59. 曾春海,〈「氣」在魏晉玄學與美學中的理論蘊義〉,《哲學與文化》,2006年387期,頁67-86。new window
60. 曾春海,〈王弼玄學與顧愷之的人物畫論〉,《輔仁學誌. 人文藝術之部》,30期,2003,頁33-49。
61. 曾春海,〈從儒道樂論析論嵇康的「聲無哀樂論」〉,《輔仁學誌. 文學院之部》,18期,1989,頁95-128。
62. 程小平,〈重釋《文心雕龍‧養氣》之「氣」-兼析魏晉六朝文學藝術中的「氣」〉,《北京青年政治學報》,2000年3期,頁63-67。
63. 程國安,〈論「氣」的轉化功能及其美學特徵〉,〈中南民族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5年,1期,頁113-119。
64. 黃金榔,〈從漢末人物品鑑至魏正始玄學之轉向-論劉劭《人物志》人才學思想〉,《嘉南學報》第27期,2001年,頁341-351。new window
65. 黃柏青、朱登武,〈莊子的氣論及其哲學、美學意義〉,《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4年14卷2期,頁47-50。
66. 楊翃,〈文氣說考證〉,《唐都學刊》,1992年4期,頁45-48。
67. 楊梅英,〈心理學視域中的曹丕「文氣說」探析〉,《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10年1期,頁16-18。
68. 楊慧鵬,〈論魏晉時期曹丕「文以氣為主」的美學思想〉,《鶴壁職業技術學院文化研究》,2009年5月,頁216。
69. 鄒安鋼,〈畫之「氣」說〉,《美術大觀》,2007年12期,頁13。
70. 趙建軍,〈論魏晉「氣」範疇的美學蘊函〉,《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5年1期,頁78-82。。
71. 趙環,〈中國古代文論中形神論及其發展淺說〉,《平頂山學院學報》04期,2006,頁45-47。
72. 劉偉林,〈氣韻論〉,《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41-47。
73. 劉德燕,〈論宗炳「澄懷味象」之象〉,《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期,頁77-81。
74. 劉燦群、周靜,〈關於「文氣說」研究的幾個問題〉,《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1卷4期,頁48-50。
75. 慶飛、蔡萍,〈「氣」的審美意蘊〉,《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20卷3期,頁31-34。
76. 蔡健,〈中國美學中「氣」的兩重涵義〉,《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1期,頁15-17。
77. 魯克,〈論中國畫筆墨之氣〉,《浙江工藝美術》,2002年2期,頁21-22。
78. 盧萬平,〈《文心雕龍》文氣說初探〉,《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期,頁50-52。
伍、相關著作
1. Ronald de Sousa著,《情感的理趣》(馬競松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
2.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
3. 方東美,《科學哲學與人生》,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
4. 王鼎鈞,《文學江湖》,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
5. 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6. 朱光潛譯,《古希臘羅馬哲學》,北京:三聯書店,1957。
7.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1975。
8.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75。
9. 伽達默爾 (Hans Georg Gadamer)著,《哲學解釋學》(夏鎮平、宋建平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
10. 何善蒙,《魏晉論情》,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
11.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12. 杜保瑞,《基本哲學問題》,北京:華文版社,2000。
13. 來知德注,《來注易經圖解》,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7。
14. 宛小平,《方東美與中西哲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
15. 洪邁,《容齋隨筆/隨筆+續筆》,台北:九角文化,2009。
1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學生書局,1986。
17.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new window
18. 袁峰,《魏晉六朝美學與玄學思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19. 馬丁布伯著,《我與你》(許碧瑞譯),台北: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6。
20. 高誘,《淮南子注》,台北:世界書局,1991。
21. 張立文主編,《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22. 章啟群,《伽達默爾傳》,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3.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及評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24.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
25. 陳鼓應,《管子十四篇註釋》,台北:三民書局,2003。
26. 陸維釗編注,《三國晉南北朝文選》,台北:中正書局,1991。
27.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4。
28. 曾春海,《竹林玄學的典範: 嵇康》,台北新莊:輔仁大學出版社,1994。
29.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8。new window
30. 曾春海主編,《中國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31.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台北中和:古風出版社,1987。
32.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33. 葛曉音主編,《漢魏六朝文學與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4.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
35. 鄭燮,《鄭板橋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
36. 蕭統,《昭明文選》,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64。
37. 懷海德 (Alfred North Whitehead)著,《過程與實在》(楊富斌譯),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
38. 懷德海著、何欣譯《科學與近代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39.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