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現代劇場作為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發展與可能
書刊名:成藝學刊
作者:盧崇真
作者(外文):Lu, Chung-chen
出版日期:2008
卷期:2
頁次:頁161-184
主題關鍵詞:現代劇場藝術社會學自主性場域臺灣小劇場運動文化治理Modern theaterThe sociology of artAutonomous fieldThe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of TaiwanCultural govern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69
  • 點閱點閱:49
期刊論文
1.葉啓政(20020215)。從生產的政治經濟學到消費的文化經濟學:中產(新)階級做爲社會機制。文化研究月報,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元鴻、李世明(1994)。Avant-Garde for People’s Sake: A Misrecognition or a Game?。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22,94-100。  new window
3.陳美智、楊開雲(20001200)。組織真是「理性」的嗎?--一個組織社會學的新制度論觀點。東海社會科學學報,20,27-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美序(19941200)。臺灣小劇場拾穗。中外文學,23(7)=271,61-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DiMaggio, Paul J.、Powell, Walter W.(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2),147-160。  new window
6.王志弘(20031200)。臺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1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容淑華(1999)。台灣有商業劇場嗎?台灣現況之探討。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台北市: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逸帆(1999)。台灣專業劇場的西洋戲劇挪用。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台北市:文建會。75-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森(1996)。八○年以來的臺灣小劇場運動。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韻如(1994)。民間團體參與國家文化建設之研究:臺北市藝文表演團體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維婷(2001)。台灣現代劇場劇團組織的制度化-從創作社的出現與發展談起(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亞平(2001)。我國政府對表演藝術團體補助之實證研究--以臺北縣市表演藝術團體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益銘(2004)。我國業餘表演藝術團體非營利化可行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盧佳慧(2003)。暴力、破壞與拼貼:當代台灣小劇場「語言」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盧崇真(2006)。台灣現代劇場管理的後現代策略之研究─以非大型劇場的發展為論述架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戴君芳(1996)。台北地區小劇場之文化生產場域分析(1986-1995)--從「收編論」談起(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墨林(1992)。都市劇場域身體。台北:稻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onrdieu, P.(1993)。The Field of Cu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Cambridge:Polity Press。  new window
3.鍾明德(1999)。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書林出版公司: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菲利浦.史密斯、林宗德(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臺北:韋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torey, John、李根芳、周素鳳(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天助(20020000)。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劉紀蕙(2007)。斷裂與延續:台灣舞台上文化記憶與展演,http://www.srcs.nctu.edu.tw/taiwanlit/direct.asp?fname=issue4.htm, 2007/0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pedia.cca.gov.tw/Entry/EntryDetail.aspx?u=ListEntry.aspx%3FAttrType%3D-l%26AttrId%3D-l%26AttrName%3D%26TypeIdl%3D201%26TypeId2%3D248%26namel%3D%25e6%2588%25b2%25e5%258a%2587%26name2%3D%25e5%25b0%2588%25e6%259c%2589%25e5%2590%258d%25e8%25a9%。  new window
2.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2006)。2006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http://homepape.ntu,edu.tw/~theatre/2006ctmt/, 2007/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侯東成(2000)。廣告業的自我組織邏輯:代理制度建立與產業生態形成。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市: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Jameson, F.、陳清僑(1997)。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Zucker L. G.(1998)。Where do institutional patterns come from? Organization as social system。Institutional Patterns and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Massachusetts: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4.DiMaggio, Paul J.(1991)。Constructing an Organizational Field as a Professional Project: U.S. Art Museums, 1920-1940。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5.朱元鴻(20000000)。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