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韓非人性論之研究
書刊名:問學集
作者:蔡宜蓉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6
頁次:頁311-325
主題關鍵詞:韓非人性好利自為法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1
  • 點閱點閱:55
春秋以至戰國,是歷史土變動最劇烈的時期,因此,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之下,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諸子百家紛起爭鳴,逞才競智的熱烈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不論各家的學說目的為何,都是為了解決人們、社會和政治上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然而,政治的主體在人,政治制度的創建,亦常預設人之價值取向,進而立出大方向,然後依照實存的客觀需求,設計出一個有效的體系架構,而韓非身處戰國末期,在泰國的進逼之下,如何使韓國得以救亡圖存,實為韓非最主要目的,因此,探究韓非對於人之情性的認知與預設,走了解韓非何以有如此政治建構的首要所在,所以,韓非對於的人性觀點,更可以說,是韓非政治哲學的理論基礎。 本文所要進行的工作,即是研究韓非對於人性多方面的觀察,從中建立出的人性觀點。共計五章,分成三個方向來探究韓非的人性觀,一是分析韓非對人性觀的定義;二是探討韓非人性觀的承繼問題,藉由荀子性惡的人性觀,以及《商君書》的人性觀點,以了解韓非人性觀有何承繼與創新之處,並且釐清韓非人性觀承繼上的爭議;三是陳述韓非人性觀的內容與評價,籍以從中了解、探討韓非人性觀的偏頗與矛盾之處。
圖書
1.王讚源(200101)。中國法家哲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雲飛(1980)。韓非子析論。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柏園(200104)。韓非哲學硏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邦雄(1993)。韓非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英文(19860000)。韓非的法治思想及其歷史意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素貞(1974)。韓非子思想體系。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邦雄(200403)。從儒法之爭談韓非哲學的現代意義。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邦雄(1983)。論荀子的心性關係及其價值根源。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