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西漢前期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
作者:張菀琤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聰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西漢前期禮法結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7
秦依法家精神訂律,漢承秦制,對秦律多數承沿,而中國傳統法學由法家之律轉變為儒家之法的關鍵,正是儒法交鋒、禮法結合的西漢前期,本論文以此為時間軸,配合出土材料、歷史演變以及政治意識型態發展,探討中國法制禮法合流關鍵時期的演變。首章說明漢初統治困境,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問題,與承秦制度、反秦思潮之矛盾。二至六章則分別究論黃老、陸賈、叔孫通、賈誼、《淮南子》、董仲舒的禮法思想。從法思想的演變歷程來看,黃老道法思想承繼許多先秦法家之法的特點,陸賈談法大抵仍循先秦儒家談法的傳統路線,此時言法觀點,與先秦思想較接近。黃老禮思想強調實際政治的作用,叔孫通言禮主要還是「漢家禮儀」,陸賈談禮多是人道秩序在日常生活的最基本原則,此時所言之禮,都以實用、簡單、必要為主,力求適用漢初政治社會的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後,西漢整體政治情勢、社會條件轉變,學者不再空泛地講理論性的法,也建構更富理想、內容完備的禮,他們將漢朝的政治需求、社會條件、禮教目的都考慮進去,賈誼要求依照禮教需求、結合強制力量「定經制」,《淮南子》則主張應從時間與空間深入思考禮、法本質,改變帝國統一的禮制、法制,他們的禮法思想,都漢帝國秩序的建立有關。董仲舒時,以儒學建構了一套德禮為主的治道觀,法為刑、為律、為權、為末的輔佐地位確定,其獨立性或理想性已不再重要,中國傳統法的地位與禮法關係從此定型。同時,董仲舒又統合儒家倫理秩序與現實政權需求,論述一套能夠兼合質文、統合前人主張的禮學。
不論是透過制禮辦法或決獄之事,一旦禮的思想透過三綱、經制、司法判決之類而宣達,其思想意涵所傳達的道德意識與社會價值等,將不斷隨著實踐行為「內化」成為個人信念的一部份。人們只要遵守某些日常之常理規則便能符合禮的精神,無須再有法律強制的規範,用刑罰強迫人們實踐禮數是等而下之的作法,這也成為漢儒對於禮法關係的共識。
經過這樣的發展,漢律儒家化、漢禮法制化的變化、交融大抵完成,漢經過董仲舒的春秋決獄後,禮學理論具備,司法實務也可以收攝在其禮法觀點中,於是法律與道德結合,「以禮入律」或是「引禮注律」更難區分,立法與復禮已是可以合二為一了。
一、出土簡帛
中國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龍崗秦簡》,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1.8。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高明校注:《帛書老子校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6.5。
《張家山二四七號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1。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9。
魏啟鵬箋證:《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4.12。

二、古籍
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0.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王夫之撰:《讀通鑑論》,台北:里仁書局,1985.2。
王引之撰:《經義述聞》,台北:台北中華書局,1970.9臺二版。中華書局聚珍傚宋版。
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0.2。
王先謙疏證:《釋名疏證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
王利器疏義:《文子疏義》,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0.9。
王弼注、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0.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司馬遷撰:《史記》,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9。.
朱彬校注:《禮記訓纂》,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6.9。
何休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0.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何建章校釋:《戰國策校釋》,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0.2。
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0.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呂不韋等撰、高誘注、畢沅校:《呂氏春秋》,上海:上海中華書局,1947。
杜貴墀輯證:《漢律輯證》,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叢書集成續編》社會科學類第51冊。
沈家本輯釋:《歷代刑法考》,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5.12。
邢昺疏:《爾雅注疏》,台北:台北中華書局,1977.12三版。中華書局聚珍傚宋版。
叔孫通撰、陳懷玉校、嚴一萍選輯:《漢禮器制度》,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原刻景印《叢書集成續編》。
房玄齡撰:《晉書》,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9。
范曄撰:《後漢書》,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9。
韋昭注:《國語》,台北:里仁書局,1980.9。以《四部備要》明道本為底本,參《四部叢刊》影印明公序本為校。
孫奭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0.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桓寬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2.7。
班固等撰、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4.8。
班固撰:《漢書》,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7.9。
荀況撰、王先謙校注:《荀子集解》,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8.9。
荀悅撰:《前漢紀》,台北:商務印出版社,1971.11台二版。
馬端臨撰:《文獻通考》,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6.9。
張純一校注:《晏子春秋校注》,台北:世界書局,1981.4。
許慎撰、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7十一版。
郭慶藩校釋、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61.7。
陸賈撰、王利器校注:《新語校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6.8。
章樵編注、錢熙祚校:《古文苑》,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6。《國學基本叢書》。
揚雄撰、汪榮寶注疏:《法言義疏》,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7.3。
程樹德撰:《九朝律考》,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3.1。
楊伯峻校注:《春秋左傳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5.5二版。以清阮元刻本為底本,並據敦煌殘卷、北京圖書館照片及有正書局石印本、日本金澤文庫本校正修訂。
葛洪撰:《西京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
董仲舒撰、嚴一萍選輯:《公羊治獄》,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原刻景印《叢書集成三編•黃氏逸書考》。
董仲舒撰、蘇輿校注:《春秋繁露義證》,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2.12。
賈誼撰、閻振益、鐘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0.7。
趙翼撰:《二十二史劄記》,台北:世界書局,1962.3。
劉安等撰、何寧校釋:《淮南子集釋》,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8.10。
劉知幾撰、浦起龍校釋:《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
劉俊文箋:《唐律疏議箋解》,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6.6。
蔣禮鴻解詁:《商君書解詁定本》,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6.4。
鄭元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80.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黎翔鳳校注:《管子校注》,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4.6。
韓非撰、陳奇猷校釋:《韓非子集釋》,台北: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7。
鶡冠子撰、黃懷信校注:《鶡冠子》,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4.10。
顧炎武:《日知錄》,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

三、學術著作
A.P.d’Entreves(英),李日章譯:《自然法—法律哲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6。
Dennis Lloyd(英),張茂柏譯:《法律的理念》,台北:聯經出版社,2002.12。
Montesquieu(法),張雁深譯:《論法的精神》,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1。
Reinhard Bendix(美):《韋伯:思想與學說》,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7。
丁原植:《文子新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10。new window
于振波:《秦漢法律與社會》,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3。
大庭脩(日),林劍鳴譯:《秦漢法治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2。
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
王子今:《秦漢區域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
王永祥:《董仲舒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9。
王伯琦:《近代法律思潮與中國固有文化》,台北:法務通訊雜誌社,1993.4五版。new window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6。new window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59.6。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出版社,1994.6。
王曉波:《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5。new window
王興國:《賈誼評傳》,附陸賈、晁錯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1。
史廣全:《禮法融合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演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2。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台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4.2。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3.11。
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54.10。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學生書局,2000.9增訂版。new window
牟鐘鑒:《《呂氏春秋》與《淮南子》思想研究》,濟南:山東齊魯書社,1987.9。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4。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3。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6。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3。
李約瑟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台北:商務印書館,1989.12修訂五版。
李偉泰:《兩漢尚書學及其對當時政治的影響》,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76.6。new window
李偉泰:《漢初學術及王充論衡論述稿》,台北:長安出版社,1985.5。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北京:北京三聯書店,2000.3。
李零:《中國方術考》修訂本,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4。
李劍農:《先秦兩漢經濟史稿》,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12。
李增:《先秦法家哲學—先秦法家法理、政治、哲學》,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12。
李增:《淮南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李增:《淮南子的哲學思想》,台北:洪葉文化出版事業,1977.10。
李學勤:《簡帛佚書與學術史》,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12。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1986.9。
杜正勝:《編戶齊民》,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3。
杜維明:《道、政、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6。new window
邢義田主編:《永恆的巨流》,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5。《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
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1969.8。new window
周桂鈿:《董仲舒評傳—獨尊儒術 奠定漢魂》,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1。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社,1964。
林聰舜:《史記的人物世界》,台北:三民書局,2003.10。
林聰舜:《西漢前期思想與法家的關係》,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1。new window
林咏榮:《中國固有法與道德》,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75.6。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12二版。
俞榮根:《儒家法思想通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5。
姚苧田:《史記菁華錄》,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2。
胡寄窗:《中國經濟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8。
范忠信:《中國法律傳統的基本精神》,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韋伯(德),康樂等譯:《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III》修訂版,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2二版。
韋政通:《董仲舒》,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7。
凌廷堪:《校禮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
孫筱:《西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69.1。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學生書局,1982.5。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93.2七版。
耿雲卿:《先秦法律思想與自然法》,台北:商務印書館,2003.1二版。
馬小紅:《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1。
馬小紅:《禮與法:法的歷史連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8。
馬漢寶:《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台北:翰蘆出版社,1999.10。new window
崔永東:《道德與中西法治》,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
崔永東:《簡帛文獻與古代法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崔瑞德、魯唯一編:《劍橋中國秦漢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2.2。
張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6二版。
張亨:《思文之際--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事業出版社,1997.11。
張建國:《帝制時代的中國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8。
張景賢:《漢代法制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7。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9。
張壽安:《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5。
張端穗:《西漢公羊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3。new window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巨流出版社,1998.10。
張濤:《經學與漢代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2。
梁治平:《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11。
莊春波:《漢武帝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12。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10。
陳柱:《公羊家哲學》,台北:力行出版社,1929。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注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6。
陳德和:《淮南子的哲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2。
陳遵偽:《中國天文學史》,台北:明文書局,1990.6。
陳鎮蘇:《漢代政治與《春秋》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3。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2。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new window
陳顧遠:《陳顧遠法律文集》,台北:聯經出版,1982.9。
陶希聖:《中國法治之社會史考察》,台北:食貨出版社,1979.12。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9。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台北:萬卷樓圖書,1990。
堀毅(日):《秦漢法制史論攷》,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8。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3.8增訂七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2。
黃俊傑主編:《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12。《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
黃俊傑主編:《東亞儒學的新視野》,台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12。
黃俊傑主編:《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12。《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
黃源盛:《中國傳統法制與思想》,台北:五南出版社,1998。
黃錦鋐:《秦漢思想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1979.1。
楊鴻烈:《中國法律思想史》,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楊鶴皋主編:《中國法律思想史》,台北:漢興出版社,1993.10。
經濟思想史研究室:《秦漢經濟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經濟研究所,1989.7。
雷戈:《秦漢之際的政治與皇權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4。
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2。
劉厚琴:《儒學與漢代社會》,濟南:山東齊魯出版社,2002.1。
蔣慶:《公羊學引論》,瀋陽:遼寧出版社,1995.6。
蔡英文:《韓非的法治思想及其歷史意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2。new window
閻步克,《士大夫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5。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書局,1984.9。new window
龔鵬程:《漢代哲學》,嘉義:南華大學出版,1999.8。

四、期刊及論叢 (依年代順序排序)
一九八0年以前
陳顧遠:〈儒家法學的價值論〉,《法令月刊》,年代不詳,第9卷第2期。new window
劉師培:〈儒家法學分歧論〉,《國粹學報》,年代不詳,第二十九期。
梅仲協:〈孔孟荀的法律思想〉,《法學叢刊》,1956.1,第1期。new window
劉德寬:〈中國的傳統法思想和現代的法發展〉,《法學叢刊》,年代不詳,第152期。
瞿同祖:〈中國法律之儒家化〉,《國立北京大學五十週年紀念論文》,文學院第4種,1948。
林咏榮:〈我國固有法上禮與刑合一的作用及其新評價(上)〉,《法學叢刊》,1967.4,第13卷第1期。new window
林咏榮:〈我國固有法上禮與刑合一的作用及其新評價(下)〉,《法學叢刊》,1968.7,第13卷第3期。new window
戴君仁:〈漢武帝抑黜百家非發自董仲舒考〉,《孔孟學報》,1968,第16期。new window
何任清:〈我國古代之法律思想〉,《法學叢刊》,年代不詳,第104期。new window
程武:〈漢初黃老思想和法家路線〉,《文物》,1974,第10期。
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考古學報》,1975,第1期。
王更生:〈陸賈及其學術思想之探究〉,《師大學報》,1977,第22期。new window

一九八0~一九八九
林聰舜:〈漢初黃老思想中的法家傾向〉,《漢學研究》,1980,第8卷第2期。new window
高敏:〈漢初法律全部繼承秦律說〉,《秦漢史論叢》,第6輯,1981.7。
林咏榮:〈春秋決獄辨〉,《法學叢刊》,1981,第26卷第4期。
張維華:〈論西漢初年對刑律的修正〉,《文史哲》,1982,第5期。
李學勤:〈馬王堆帛書與《鶡冠子》〉,《江漢考古》,1983,第2期。
王讚源:〈淮南子與法家的法論比較〉,《國文學報》,1983,第14期。new window
程天權:〈論商鞅改法為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第1期。
李則芬:〈從董仲舒、公孫弘、董仲舒三人看儒學的齊化〉,《東方雜誌》,1984,第14卷第3期。
田餘慶:〈說張楚—關於“亡秦避楚”問題的探討〉,《歷史研究》,1989,第2期。

一九九0~一九九九
潘武肅:〈「春秋決獄」論略〉,《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0,第21期。
黃湘陽:〈尊王黜罷主張在漢初的發展與意義〉,《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12。
陳乃華:〈秦漢“不道”罪考述〉,《中國史研究》,1991,第2期。
丁原明:〈楚學與漢初黃老之學〉,《文史哲》,1992,第4期。
李學勤:〈《鶡冠子》與兩種帛書〉,《道家文化研究》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
王健文:〈西漢律令與國家正當性—以漢律中的〝不道〞為中心〉,《新史學》,1992.9,第3卷第3期。new window
茲賀秀三(日):〈西漢文帝的刑法改革和曹魏新律十八篇篇目考〉,《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8卷法律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92.7。
林聰舜:〈叔孫通「起朝儀」的意義--劉邦卡理斯瑪支配的轉變〉,《哲學與文化》,1993,第20卷第2期。new window
汪漢卿、張杰:〈試論《淮南子》的法律思想〉,《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第1期。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1993.3,第三期。new window
馬育良:〈漢初治政與賈誼的禮治思想〉,《孔子研究》,1993.4,第32期。
林聰舜:〈「禮」世界的建立—賈誼對禮法治序的追求〉,《清華學報》,1993.6,新23卷第2期。new window
高明士:〈皇帝制度下的廟制系統—以秦漢至隋唐作為考察中心〉,《文史哲學報》,1993.6,第40期。new window
王博:〈論《黃帝四經》產生的地域〉,《道家文化研究》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8。
西嶋定生(日):〈關於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特質的問題所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2卷專論,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3.10。
高敏:〈漢初法律全部繼承秦律說〉,《秦漢史論叢》第六輯,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詹哲裕:〈漢初黃老思想下「禮法」合流之探析〉,《復興岡學報》,1994.9,第52期。new window
王健文:〈歷史解釋的現實意義—以漢代人對秦政全興亡的詮釋與理解為例〉,《新史學》,1994.12,第5卷第4期。new window
李定生:〈《文子》非偽書考〉,《道家文化研究》第5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1。
詹哲裕:〈西漢獨尊儒術下禮法思想之探析〉,《復興岡學報》,1994.12,第53期。new window
華友根:〈《淮南子》法律思想當議〉,《文史哲》,1995,第1期。
華友根:〈西漢的禮法結合及其在中國法律史上的地位〉,《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第6期。
華友根:〈叔孫通為漢訂禮樂制度及其意義〉,《學術月刊》,1995,第2期。
劉家和:〈論先秦時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簡整理小組:〈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釋文〉,《文物》,1995,第12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簡整理小組:〈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的整理和意義〉,《文物》,1995,第12期。
林聰舜:〈帝國意識形態的建立--董仲舒的儒學〉,《大陸雜誌》,1995.8,第91卷第2期。
陳靜:〈《淮南子》學派歸屬論辨—兼論漢初的思想融合〉,《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1995.8。
林素英:〈董仲舒「三綱說」思想評述〉,《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1995.8。
華友根:〈試論賈誼的禮學觀〉,《江海學刊》,1996,第3期。
丁原明:〈《鶡冠子》及其在戰國黃老之學中的地位〉,《文史哲》,1996,第2期。
陳麗桂:〈兼容道、法兼採陰陽的漢儒--陸賈〉,《中國學術年刊》,1996.3,第17期。new window
羅新:〈從蕭曹為相看所謂“漢承秦制”〉,《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5,第21期。
陳麗桂,〈從《新書》看賈誼融合儒、道、法的思想要論〉,《國文學報》,1996.6,第25期。new window
丁原明:〈《文子》思想的哲學基本結構〉,《哲學與文化》,1996.8,第23卷第8期。
陳麗桂:〈從出土竹簡《文子》看古、今本《文子》與《淮南子》之間的先後關係及幾個思想論題〉,《哲學與文化》,1996.8,第23卷第8期。new window
王博:〈關於《文子》的幾個問題〉,《哲學與文化》,1996.8,第23卷第8期。new window
杜欽:〈漢文帝除肉刑及秦漢刑徒的刑期問題〉,《史耘》,1996.9,第2期。
張建國:〈叔孫通定《傍章》質疑—兼析張家山漢簡所載律篇名〉,《北京大學學報》,1997,第6期。
周振鶴:〈縣制起源三階段說〉,《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3輯,西安:西安人民出版社,1997。
于語和:〈論漢代的經學與法律〉,《南開學報》,1997,第4期。
陳德和:〈試論《淮南子》道家思想的類屬—以徐復觀之觀點為中心的展開〉,《復興岡學報》,1997.1,第22卷第7期(總號第259期)。new window
詹哲裕:〈兩漢禮法思想的省察〉,《復興岡學報》,1997.6,第60期。new window
盧瑞容:〈儒家「通經致用」實踐的考察—以西漢朝廷「春秋決事」為中心的探討〉,《文史哲學報》,1997.12,第47期。new window
景紅:〈80年代中期以來黃老學研究綜述〉,《管子學刊》,1998,第3期。
張景賢:〈論漢代禮入于法的趨勢〉,《歷史教學》,1998,第10期。
王有才:〈董仲舒春秋決獄案例評析〉,《河北學刊》,1998,第5期。
郭偉川(泰):〈漢代禮制的建立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秦漢史論叢》,第7輯,1998.6.7。
牟鐘鑒:〈《淮南子》對《呂氏春秋》的繼承和發揮〉,《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北京三聯書局,1998.7。
陳鼓應:〈道家的社會關懷〉,《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北京三聯書店,1998.7。
陳麗桂:〈漢代的氣化宇宙論及其影響〉,《道家文化研究》第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
王曉波:〈論「歸本於黃老」--韓非子論「道」〉,《台大哲學研究》,1999.1,第22期。new window
陳麗桂:〈《淮南子》與《春秋繁露》中的感應思想〉,《先秦兩漢論叢》第1輯,台北:洪葉文化出版事業,1999.7。
王曉波:〈〈解老〉、〈喻老〉—韓非對老子哲學的詮釋和改造〉,《台大哲學研究》,1999.12,第51期。new window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台大歷史學報》,1999.12,第24期。new window

二000~二00八
陳鼓應:〈從《呂氏春秋》到《淮南子》論道家在秦漢哲學史上的地位〉,《文史哲學報》,2000.6,第52期。
丁原植:〈《文子》哲學思想探析〉,《道家文化研究》第18輯,北京:北京三聯書店,2000.8。
王健文:〈學術與政治之間:試論秦皇漢武思想政策的歷史意義〉,《清華學報》第30卷第3期,2000.9。new window
余明光:〈黃老無為而治與西漢前期社會經濟的重建〉,《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10,第5期。
李增:〈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之「天」概念分析〉,《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編印,2000.12。new window
林聰舜:〈西漢郡國廟之興廢—禮制興革與統治秩序維護之關係之一例〉,《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編印,2000.12。
戴者春:〈試論我國古代“禮法并用、德主刑輔”的治國方略〉,《黑龍江社會科學》,2001,第5期。
王啟發、羅莉:〈中國古代禮法分立的歷史進程及其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2002,第4期。
張永鋐:〈漢代春秋折獄之法律思想及方法論探微--以政治案件之誅心論及權變思想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02.5,第19期。new window
盧瑞容:〈賈誼及其後世儒者之「勢」概念發展析論〉,《人文學報》,2002.6,第二十五期。
史廣全:〈春秋決獄對禮法融合的促動〉,《哈爾濱學院學報》,2002.7,第23卷第7期。
劉永艷:〈賈誼禮法觀芻議〉,《河北建設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9,第17卷第3期。
林俊宏:〈禮與政治現實的對話:賈誼《新書》的禮治思想〉,《政治科學論叢》,2002.12,第17期。new window
李禹階:〈論陸賈的“禮”“法”思想〉,《重慶師院學報》,2003,第3期。
盧昌德:〈叔孫通制朝儀與儒“禮”之流變〉,《茂名學院學報》,2003.5,第2 期。
高明士:〈從律令制的演變看唐宋間的變革〉,《台大歷史學報》,2003.12,第13卷第32期。new window
李俊芳:〈「春秋決獄」與引經注律〉,《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4,第9期。
黃源盛:〈主觀與客觀之間—兩漢春秋折獄「原心定罪」的刑法理論〉,《經義折獄與傳統法律學術研討會》,2004.12。new window
高�琚G〈《春秋公羊》學與中國傳統法制〉,《經義折獄與傳統法律學術研討會》,2004.12。
黃靜嘉:〈兩漢春秋決獄案例三十則考析—以程樹德《九朝律考》所輯各條為範圍〉,《經義折獄與傳統法律學術研討會》,2004.12。
陳啟雲:〈漢儒理念與價值觀研究的方法論問題之考論篇〉,《史學集刊》,2006.1,第1期。
陳啟雲:〈漢儒與王莽:評述西方漢學界的幾項研究〉,《史學集刊》,2007.1,第1期。

五、學位論文
正文蕭:《儒家法律思想與唐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李貞德:《西漢律令中的倫常觀》,台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6。
孟紅:《漢代社會生活與禮法結合》,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林素娟:《先秦社會中的禮與法》,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林靜茉:《帛書《黃帝書》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1.6。new window
許健:《漢代禮法結合綜治模式的確立及其影響》,中國政法大學博士論文,2006。
黃源盛:《漢代春秋折獄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1982.5。
楊秀宮:《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楊頡慧:《西漢前期黃老學說下的法律思想與法治實踐研究》,鄭州大學博士論文,2007。
劉志平:《秦至西漢中期的禮法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鄧桂秋:《董仲舒「法制」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