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孫慎行與劉蕺山思想之比較
書刊名:當代儒學研究
作者:鄭志健
作者(外文):Cheng, Chih-chie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7
頁次:頁231-262
主題關鍵詞:晚明理學孫慎行劉蕺山理氣心性中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88
  • 點閱點閱:37
期刊論文
1.張永儁(20001100)。劉蕺山心學之特質及其歷史意義。哲學與文化,27(11)=318,1001-1017+10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儒賓(20061200)。兩種氣學,兩種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3(2),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月惠(20040900)。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5,177-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孫慎行(1997)。玄晏齋集五種•困思抄。臺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慎行(2000)。玄晏齋集五種•困思抄。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慎行(2000)。玄晏齋集五種•止躬齋慎獨義。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宗義(2000)。明清儒學轉型析探。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鍾彩鈞(2004)。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古清美(2004)。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硏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聰舜(1980)。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明輝(1994)。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徳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宗羲(1992)。明儒學案。臺北市: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國良(200202)。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宗羲、沈芝盈(1987)。明儒學案。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宗周、戴璉璋、吳光(1997)。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錢穆(2001)。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蘭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溝口雄三、林右崇(1994)。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紀祥(1992)。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儒賓、祝平次(2008)。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月惠(20050000)。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君毅(1990)。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