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臺北丐業生活及其行神信仰
書刊名:臺灣文學評論
作者:張逸品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I-pi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10:3
頁次:頁129-156
主題關鍵詞:乞丐行業神信仰日治時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76
  • 點閱點閱:101
期刊論文
1.林鋒雄(20050600)。宜蘭「本地歌仔」的調查與研究。民俗曲藝,148,249-2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榮聰(20011200)。臺灣土地信仰面面觀。臺灣史蹟,39,141-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侯德鐘。乞食の狀況。臺灣慣習記事,6(8),669-6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凹凸山人。乞食の狀況。臺灣慣習記事,6(7),594-6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明瑋(20041000)。「呂蒙正」歌仔冊之研究--兼論其與本地歌仔「呂蒙正」之關聯。臺灣民俗藝術彙刊,1,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西川義祐。乞食の狀況。臺灣慣習記事,6(6),491-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元皓(20030600)。「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中「京劇」部分的討論。民俗曲藝,140,213-2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呂訴上(1954)。臺灣流行歌的發祥地。台北文物,2(4),93-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豐楙(19930800)。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3)=255,116-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豐楙(20000600)。嚴肅與遊戲:從蜡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135-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文車(2005)。日治時期臺灣福佬歌謠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柯榮三(2004)。有關新聞事件之臺灣歌仔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川夫(199001)。民俗臺灣。臺北:武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52)。臺北文物•鐵拐仙與半屏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2)。桃園市閩南語故事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寧顏(1993)。重修臺灣省通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婁子匡(1962)。臺北文獻。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新榮。南瀛文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志明(1993)。臺灣民間信仰的神話思維。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立誠(1967)。行神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健銘(1995)。野臺鑼鼓。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39)。大字足本紅鬃烈馬。臺中市:瑞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53)。石平貴王寶川。新竹:竹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寧顏(1985)。重修臺灣省通志資料。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萬川(2002)。龜山鄉閩南語歌謠。桃園市:桃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詩琅、王國藩(1983)。臺北市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趙莒玲(1992)。臺北市古街之旅。臺北市:市府新聞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賴燕聲(1960)。麗島搜異。嘉義市:經濟新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文博(1988)。臺灣民間信仰見聞錄。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喬(2000)。行業神崇拜:中國民眾的造神運動。北京市:中國文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志明(2001)。臺灣神明的由來。臺北市:中華大道文化事業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施乾、王昶雄、李天贈(1994)。孤苦人群錄。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健旺(1998)。臺灣土地神信仰及其造像藝術。桃園市: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耕、曾學文(1995)。百年坎坷歌仔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吳光正(2006)。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吳瀛濤(1969)。臺灣民俗。臺北:古亭書屋。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康豹(1997)。台灣的王爺信仰。台北:商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詩琅(1999)。臺灣民間故事。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城邦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徐亞湘(20060000)。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尊賢(199001)。民俗採訪。民俗臺灣。臺北:武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赫若(199001)。拉青(拖青)與八卦篩。民俗臺灣。臺北:武陵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9)。乞丐的口水。華麗島民話集。臺北:致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寧顏(1993)。水仙花。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瀛濤。臺語罕用俗語集解。臺北文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一剛。臺北乞丐考。臺北文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連成(2001)。住民志•禮俗篇。基隆市志。基隆市:基隆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住民志•禮俗篇。重修臺灣省通志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豐楙(20090000)。王船、船畫、九皇船--代巡三型的儀式性跨境。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之意象、實踐與社會的生產。臺北:漢學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