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系統
:::
網站導覽
國圖首頁
聯絡我們
操作說明
English
(18.117.170.226)
登入
字型: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如為IE7以上、Firefoxy或Chrome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來源文獻查詢
引文查詢
瀏覽查詢
作者權威檔
引用/點閱統計
我的研究室
資料庫說明
相關網站
來源文獻查詢
/
簡易查詢
/
查詢結果列表
/
詳目列表
:::
詳目顯示
第 1 筆 / 總合 1 筆
/1
頁
來源文獻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引文資料
題名:
自我發展與利他服務價值觀的融合:華人工作價值的變遷與發展
書刊名:
本土心理學研究
作者:
王叢桂
/
羅國英
作者(外文):
Wang, Chung-kwei
/
Lo, Kuo-ying
出版日期:
2010
卷期:
33
頁次:
頁3-57
主題關鍵詞:
工作價值
;
價值融合
;
Altruistic value
;
Integration of values
;
Self-development
;
Work values value
原始連結:
連回原系統網址
相關次數:
被引用次數:期刊(
9
) 博士論文(
1
) 專書(0) 專書論文(0)
排除自我引用:
5
共同引用:
623
點閱:89
台灣地區過去十餘年間在政治、社會結構與經濟體系上有極大的轉變,對傳統華人以關係取向建構的自我概念與相關價值造成衝擊;本文企圖從個別工作者的訪談中分析台灣華人工作價值的變遷過程。研究者訪問了八位同時重視自我成長與服務群體價值的工作者,根據受訪者的工作價值發展與融合的歷程,將他們分為下列二種類型,雖然他們都同時重視自我成長與利他社會服務,二者在價值融合的動機與機制上並不相同:(1)經由服務社群以發展自我能力與價值達成自我實現者;(2)經由服務社群以建構獨立自主自我的工作者。研究者進一步指出社會經濟結構變化帶來的富裕、貧富差距、社會運動與非政府組織的興起、傳統哲學思想與西方自我實現概念的引入,是使工作者能夠融合自我發展與服務社群的工作價值觀念的重要因素。
以文找文
The study was intended to depict the work end-valu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orkers who integrate individual-oriented self-development values and relationship-oriented altruistic values. Researchers interviewed 3 male and 5 female part time or full time worker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ge of interviewees ranged from 30 to 57 at time of interview.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ontext, the rise of social movements and NGOs,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elf-actualization theory and concept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ical beliefs contribute to the integration of self-development and altruistic values. Interviewees were categorized into 2 subtypes based on their value formation process. Four interviewees regarded altruistic social services as the fulfillment of their innate abilities and inherited values. The other four self-verified and reconstructed their self identities by assisting disadvantaged minorities with whom they had fused identities.
以文找文
期刊論文
1.
葉啟政(19951200)。結構以外:歷史的社會學理路初探。二十一世紀,32,39-49。
延伸查詢
2.
Brindley, T. A.(1990)。Socio-psychological Valu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Asian Thought and Society,15(43),1-16。
3.
Schimmack, U., Oishi, S.,、Diener, E.(2005)。Individualism: A valid and important dimens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s。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9,17-31。
4.
Chirkov, V.、Ryan, R. M.、Kim, Y.、Kaplan, U.(2003)。Differentiating autonomy from individualism and independence: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on internalization of cultural orientations and well-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4(1),97-110。
5.
Chinese Culture Connection(1987)。Chinese values and the search for culture-free dimensions of culture。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18(2),143-164。
6.
Markus, Hazel Rose、Kitayama, Shinobu(1991)。Cultural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98(2),224-253。
7.
瞿宛文(20070300)。臺灣戰後經濟發展與民主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5,183-189。
延伸查詢
8.
Ho, D. Y. F.(1995)。Selfhood and identity in Confucianism, Taoism, Buddhism, and Hinduism: Constructs with the West。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25(2),115-139。
9.
Yeh, K. H.、Yang, Y. J.(2006)。Construct validation of individuating and relating autonomy orientations in culturally Chinese adolescents。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9(2),148-160。
10.
Triandis, H. C.(1989)。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 contexts。Psychological Review,96(3),506-520。
11.
Batson, C. D.、Polycarpou, M. P.、Harmon-Jones, E.、Imhoff, H. J.、Mitchener, E. C.、Bednar, L. L.、Highberger, L.(1997)。Empathy and attitudes: Can feeling for a member of a stigmatized group improve feelings toward the group?。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2(1),105-118。
12.
陸洛、楊國樞(20050600)。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自我實現觀:概念分析與實徵初探。本土心理學研究,23,3-69。
延伸查詢
13.
陸洛(20031200)。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延伸查詢
14.
Hsu, Francis L. K.(1971)。Psychosocial Homeostasis and Jen: Conceptual Tools for Advancing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American Anthropologist,73(1),23-44。
15.
楊國樞(20041200)。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11-80。
延伸查詢
16.
王叢桂(19931200)。三個世代大學畢業工作者的價值觀。本土心理學研究,2,206-250。
延伸查詢
17.
王叢桂(20020600)。影響工作價值觀傳遞之因素:男性中小企業主及一般職業工作者子女之比較。應用心理研究,14,117-150。
延伸查詢
18.
Brewer, Marilynn B.、Gardner, Wendi W.(1996)。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1(1),83-93。
19.
Brewer, M. B.,、Chen Y. R.(2007)。Where (Who) are collectives in collectivism? Toward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of indic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Psychological Review,114(1),133-151。
20.
Fiske, A. P.(2002)。Us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to compare cultures-A critique of the validity and measurement of the constructs: Comment on Oyserman et al。Psychological Bulletin,128(1),78-88。
21.
Ho D. Y. F.(1991)。Relational orient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Bulletin of the Hong Kong Psychological Society,26-27,;81-95。
22.
Swann, W. B. Jr. Gómez, Á. Seyle, D. C. Morales, J. F.、Huici, C.(2009)。Identity fusion: The interplay of personal and social identities in extreme group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6(5),,995-1011。
23.
Oyserman, D., Coon, H. M.,、Kemmelmeier, M.(2002)。Rethinking indic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Evaluation of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meta-analyses.。Psychological Bulletin,128,,3-72.。
會議論文
1.
王叢桂、羅國英(2007)。:〈體制與價值:影響台灣校園人權信念落實之因素〉。台北。
延伸查詢
研究報告
1.
楊國樞(1995)。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 (計畫編號:NSC85-2417-H-002-028-G8)。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延伸查詢
2.
Yang K. S.(2001)。Beyond Maslow’s culture-bound, linear theory: A preliminary statement of the Double-Y model of basic human needs.。Lincoln, NE。
圖書
1.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Baillie, J. B.(1967)。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2.
鄭伯壎(2005)。組織行為的回顧與前瞻:個人層次。臺北縣新店市: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
3.
Deci, Edward、Ryan, Richard(1985)。Intric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New York, NY:Plenum Press Publishing Co.。
4.
Smith, Jonathan A.、丁興祥、王勇智、曾寶瑩、李文玫、張慈宜(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
5.
Fukuyama, Francis(1992)。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London:New York:Hamish Hamilton:Free Press。
6.
Giddens, Anthony(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s。
7.
Fukuyama, Francis、李宛蓉(1998)。誠信:社會德性與繁榮的創造。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
8.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
9.
文崇一(19890000)。中國人的價值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
10.
Hofstede, Geert H.(1980)。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Beverly Hills, California:Sage。
11.
Maslow, Abraham H.(1954)。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Harper & Row。
12.
黃光國(20090000)。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
13.
Hofstede, Geert H.(2001)。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sations Across Nations。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14.
楊國樞(20020000)。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臺北市:桂冠。
延伸查詢
15.
Burkitt, I.(2008)。Social selves: Theories of self and society。London:Sage。
圖書論文
1.
Markus, Hazel Rose、Kitayama, Shinobu(1994)。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elf and Emotion: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Behavior。Emotion and Culture: Empirical Studies of Mutual Influence。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
Hsu, F. L. K.(1985)。The self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Culture and Self: Asia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Tavistock。
3.
楊中芳(19910000)。試論中國人的「自己」:理論與研究方向。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
4.
Tajfel, Henri、Turner, John C.(1979)。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Brooks/Cole。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引用嵌入語法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嵌入語法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
相關期刊
相關論文
相關專書
相關著作
熱門點閱
1.
西進中國學術移工的故事--教育學博士赴大陸發展原因、生活適應與生涯規畫之研究
2.
威權領導與員工建言行為:華人主管與部屬之傳統性扮演的角色
3.
同「命」卻不相「聯」?〈置疑霸權儒家主義:去中國中心主義與多元性別主體經驗〉回應文
4.
在臺藏人移動創傷與社會工作介入之難題
5.
心理劇的角色交換之歷程探究--主角於孝道困境中親子互動改變效益之分析
6.
特質正念與團隊成員交換關係之探究--以情緒調節為中介變項
7.
經濟毒性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檢驗
8.
女大當嫁?未婚單身女性在表達性藝術療癒工作坊中的自我概念轉變歷程
9.
Explor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of Family Caregivers in 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Dementia in Acute Care Wards
10.
緣分信念歸因對工作績效之影響:自我效能及幸福感的角色探討
11.
臺灣大學生孝道觀念、奉養父母態度與影響因素之研究
12.
「角色義務」與「獨立自主」的相生相依:矯正學校青年自我「關聯身分」野地闖蕩實踐歷程的現象學探究
13.
臺灣高齡者由自我認同邁向統整之歷程:雙文化自我的觀點
14.
華人親子觀與現代孝行關係:雙元孝道信念中介效果檢驗
15.
文化心理劇對成員在孝道困境中親子互動的改變效益
1.
巫文化的傳衍與重敘:文化理心術與神話諮詢
2.
華人社會的潛規則:表裡不一與陽奉陰違
3.
不同效能非結構諮商團體歷程自我揭露類型探究與行為互動之社會網絡分析
4.
華人生命觀與孝順行為之相關研究:重構儒家文化之親子關係
5.
臉書社會比較之幸福感研究--自戀傾向為調節變項
6.
中小學代理教師參與生涯混沌理論團體之建構歷程與經驗內涵研究
7.
臺灣現代夫妻在夫妻諮商前後親密關係與衝突解決之分析研究
8.
成人子女作為家庭主要照顧者轉化歷程的後形式思維之研究
9.
六朝志怪小說「報」觀念研究
10.
婚姻路上我的反思與實踐:敘事取向
11.
上海地區家事調解社會工作專業知能建構之行動研究
12.
靜覺:構念發展與成人自我調控學習之應用
13.
大學生生命意義感、正向情緒、生活適應與心理幸福感關聯之研究
14.
學校不當督導與非志願性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中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
15.
工作資源對離職傾向、員工主動行為、工作動機之影響:以國軍政策制訂單位志願役軍官人員為例
1.
蘇曼殊詩析論
2.
父權體制下的女性悲劇:從婚姻、嫉妒、性慾看《金瓶梅》中的女性
3.
康熙時期臺灣宦遊詩之詮釋研究
4.
槐聚心史 : 錢鍾書的自我及其微世界
5.
情緒管理
6.
退休後的心理調適與生活經營
7.
空間的價值向度
8.
文教、信仰與文化建構:臺灣六堆敬字風俗硏究
9.
中國人的自我 : 心理學的分析
10.
觀念巴貝塔 : 當代社會學的迷思
11.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
12.
墨家哲學
13.
如何研究中國人 : 心理學研究本土化論文集
14.
中國社會學實踐 : 陽奉陰違的中國人
15.
原住民教育研究
無相關著作
1.
從基督宗教、儒家及演化論看利他主義
2.
工作價值落差與工作態度之關聯
3.
CEO利他價值觀活化企業社會責任深度與創意
4.
實習工作價值觀的建構及其與工作投入的關係--以大專觀光、休閒、餐旅相關科系學生為例
5.
軍校生個人-組織契合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
6.
越南員工工作價值觀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管理公平性的調節作用
7.
中等學校教育實習輔導教師教學輔導方式、實習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實習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8.
運動教練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之相關分析
9.
大學生兼職與其工作價值觀關聯性之探討
10.
餐旅實習課程對實習生工作價值觀影響之社會化歷程探討
11.
父母職責信念與工作價值觀
12.
世代因素對公務人員工作價值觀影響之實證分析:以考試院暨所屬機關為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