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間」之中國--胡金銓作者電影的三重中國形象建構
書刊名:電影欣賞學刊
作者:吳迎君
作者(外文):Wu, Yin-gju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7:2=13
頁次:頁20-32
主題關鍵詞:胡金銓中國形象中間性King HuChinese imagesIn-between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1
  • 點閱點閱:36
期刊論文
1.Rodriguez, Hector(1998)。Questions of Chinese Aesthetics。Cinema Journal,38,73-97。  new window
2.張建德(20070100)。History, Nation and Politics in King Hu's Dragon Gate Inn and A Touch of Zen。現代中文文學學報,8(1),115-130。new window  new window
3.吳迎君(2008)。中國「影戲」理論的語境及源流。電影藝術,4,3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迎君(2008)。論胡金銓武俠電影的超越性。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4(2),3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菊人(1996)。中華文化救亡的實踐者。明報月刊,1,39-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金銓(1971)。俠女--電影文學劇本。純文學,11,106-1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金銓(1986)。蝴蝶夢。九十年代月刊,19,122-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金銓(20070100)。胡金銓回憶錄及畫稿。現代中文文學學報,8(1),182-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舒琪(1979)。儒與禪之間:胡金銓談《空山靈雨》。電影雙週刊,14,3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賈樟柯(2000)。我最喜愛的10部影片。電影評介,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葛兆光(2005)。西方與東方,或者是東方與東方--清代中葉朝鮮與日本對中國的觀感。九州學林,3(2),54-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余英時(1987)。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易(2006)。明代特務政治。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Fu, Poshek、Desser, David(2000)。The Cinema of Hong Kong: History, Arts, Ident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Teo, Stephen(2002)。The Dao of King Hu. A Study of Hong Kong Cinema in the Seventies。Hong Kong:Hong Kong Film Archive。  new window
5.Bordwell, David、何慧玲(2003)。香港電影的秘密。海口市: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石琪(1999)。石琪影話集5。香港:次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牟複禮、崔瑞德、張書生等(2005)。劍橋中國明代史(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多鈺(2005)。中國電影百年1905-1976。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歐梵(2005)。我的哈佛歲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杜南發、周維介、潘正鐳(1982)。深夜的對話--夜訪導演胡金銓。風過群山。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區桂芝(2007)。胡金銓的藝術世界。台北:躍升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維堯、梁秉鈞(2008)。胡金銓電影傳奇。香港:明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寧(2007)。異想天開--西洋鏡裡看中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胡金銓(1977)。老舍和他的作品。香港:文化.文化生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建業(1999)。書劍天涯 浮生顯影--大師胡金銓行者的軌跡。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史景遷、黃純豔(2005)。追尋現代中國。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丹尼艾爾.阿裏洪、陳國鐸等(1981)。電影語言的語法。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巢勳臨、胡佩衡、于非闇(1960)。芥子園畫傳。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費穆(2003)。中國舊劇的電影化問題。20世紀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上)。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余英時(2006)。現代學人與學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偉雄(2001)。浮現一個活的中國體。世紀回眸:中華電影經典展。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羅卡編(1985)。胡金銓的足跡。香港:香港電影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鄭樹森(2006)。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靚蓓(2004)。夢想的定格─十位躍上世界影壇的華人導演。臺北市: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愛德華.W.薩伊德、單德興、陸建德(2002)。知識份子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仁(1999)。胡金銓的世界。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胡金銓、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厲河、馬宋芝(1998)。胡金銓武俠電影作法。香港:正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成漢(1992)。電影賦比興集。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唐君毅(1988)。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羅卡、吳昊、卓伯棠(1997)。香港電影類型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周蕾、孫紹誼(20010000)。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趙毅衡(1998)。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羅卡(1998)。萍蹤俠影憶金銓。《超前與跨越:胡金銓與張愛玲》第廿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刊。香港:香港臨時市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