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族系未詳」再思考:從「國勢調查」到「戶口普查」的人群分類變遷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詹素娟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0
卷期:60:4
頁次:頁77-100
主題關鍵詞:戶口普查國勢調查種族日治時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3)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4
  • 點閱點閱:125
期刊論文
1.富田哲(2006)。「明晰な」センサスカテゴリが現れるまで--日本統治初期臺灣總督府の「土語」認識。多言語社會研究會年報,4,30-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甫昌(20050600)。由「中國省籍」到「臺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臺灣社會學,9,59-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詹素娟(20040600)。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的「熟番」政策--以宜蘭平埔族為例。臺灣史研究,11(1),43-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伊能嘉矩(1909)。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ヲ讀ミテ。臺灣統計協會會報,44,5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詹素娟(2008)。從「山胞」到「民族」--臺灣原住民族身分認定政策與族群意識變遷之討論(1945-1997)。冷戰時期海峽兩岸的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 (會議日期: 2008/06/05-06/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詹素娟(2008)。熟番身分論--以日治時期的身分登錄爲中心。「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研討會,中研院民族所主辦 (會議日期: 2008/11/07-1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詹素娟(2009)。熟番身分論之二--從「國勢調査」到「戶ロ普查」的籍別類屬與身分登錄變遷。西拉雅的認同與認定--2009平埔原住民學術研討會,臺南縣政府文化處主辦 (會議日期: 2009/0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7)。明治三十八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地方之部)。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修澈(2001)。平埔族的分布與人口。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寶玉(1998)。台灣省政府公報中有關原住民法規政令彙編。南投:台灣省政府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政院戶口普查處(1956)。戶ロ普査人員手冊。臺灣省戶ロ普查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灣事務局(1898)。臺灣事情一班。臺灣事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松(1953)。臺灣山地行政要論。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rown, Melissa J.(2004)。Is Taiwan Chinese? The Impact of Culture, Power, and Migration on Changing Identit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7.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臺灣省戶口普查處(1959)。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書,第2卷:臺灣省(一)戶口總表及人口籍別,臺北: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局華(20081204)。族系未詳,http://richter.pixnet,net/blog/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姜柷山(2001)。南志信。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詹素娟(2009)。從差異到混同--日治初期「帝國臣民」架構下的熟番社會。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歴史研究學術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