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移民女性之角色、期待、落差與蛻變
書刊名:社會發展研究學刊
作者:陳宇嘉鍾蕎憶
出版日期:2010
卷期:7
頁次:頁59+61-77
主題關鍵詞:新移民外籍新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6
  • 點閱點閱:71
期刊論文
1.王麗容(1997)。台灣婦女就業影響因素分析。理論與政策,夏季號,86-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tromoquist, N. P.(1990)。Gender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Accounting for woman’s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11(2),137-153。  new window
3.呂玉瑕(19800900)。社會變遷中臺灣婦女之事業觀--婦女角色意識與就業態度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0,25-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方晞(20030300)。東南亞外籍新娘家庭問題與協助需求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1,176-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夏曉鵑(20010900)。「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古允文、詹宜璋(199806)。臺灣地區老人經濟安全與年金政策:社會排除觀點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0(2),191-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田晶瑩、王宏仁(20060400)。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臺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3(1),3-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夏曉鵑(200009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行(19970300)。臺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47-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幸美(1994)。女性教育與勞動參與的發展現況與問題。婦女與兩性學刊,5,133-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邱瑞紅(2008)。客家地區新移民女性的識字與就業:以造橋國小識字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娟娟(2008)。外籍配偶工作權政策--馬歇爾公民權模式為觀點(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瑩蓉(2005)。嘉義縣外籍配偶需求與服務輸送體系之探討--社會排除觀點(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鐘重發(2003)。台籍男性選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亦珍(2001)。女性創業家性別角色與創業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彭尉榕(2006)。原客通婚的族群邊界與位階:地域、世代的比較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麗容(2003)。總論。台灣婦女權益報告書(全集)。臺北市:婦女權益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建良(2004)。開始的福氣。寫給女人的創業書。臺北市:海鴿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夏曉鵑(2003)。「外籍(大陸)新娘」人權。台灣婦女權益報告書(全集)。臺北市:婦女權益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尊慈(2003)。女性創業--全球新築夢工程。臺北市:御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評輝(2004)。寫給女人的創業書。臺北市:海鴿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鄧雲暉(2007)。30天Fire妳老闆!:新世代女性創業聖經。臺北市:高寶國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瑜瑾(2003)。女性創業是台灣的福氣。寫給女人的創業書。臺北市:海鴿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arshall, T. H.(1964)。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The Found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UK:Edward Elgar Press。  new window
10.Sassen, Saskia(1999)。Culture Beyond Gender。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2003)。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Okin, Susan Moller、Cohen, J.、Howard, M.、Nussbaum, M. C.(1999)。Is multiculturalism bad for women?。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3.Jordan, Bill(1996)。A Theory of Poverty & Social Exclusion。Cambridge:Pol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