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看見亮點:兩位新住民女性之生命史研究
作者:陳盈伶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張芬芬教授
林蔚芳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新住民女性生命史研究正向特質與力量female immigrantlife history researchpositive personality and strengt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06
本研究旨在探討兩位新住民女性在故鄉故事、跨國婚姻故事、臺灣故事中,個人所展現的正向特質與力量。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之生命史研究,以訪談、文件、參與觀察等方式蒐集資料,希望藉由兩位新住民女性的生命史敘說故事,分析兩名個案是以什麼樣的正向特質來面對自己的生命處境;以及如何善用自己的正向特質與環境互動,幫助自己長出新力量,邁向美好生活,以增進對新住民女性生活樣貌的瞭解。
根據本研究,兩位新住民女性生命處境中,確實面對許多困境,然而,研究發現,兩名個案顯現了「善用忍耐特質」、「實踐家庭責任」、「勇敢突破困境」、「具備自我調節能力」、「具備希望感」的正向特質與力量,以面對生命挫折,努力生活、尋求生命出口的生命亮點。
  研究也發現,兩位新住民女性在相對不友善的環境中,善用自己的正向特質與環境相互交織,均長出新的力量,她們經歷「夢想階段」、「風暴階段」、「耕耘階段」、「綻放階段」的向上提升過程,有助於個體邁向美好未來。
  基於以上的研究結果:兩位新住民女性生命處境中,具備展現正向特質與力量的能力,能面對生命挫折,進而邁向美好生活。本研究提出對相關單位、新住民女性與親友,以及未來研究等方面的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wofemale immigrants’ positive personality and strength regarding to their birthplace story, transnational marriage, and Taiwan story. This research us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life history research, and collects data through interviews, documents and observations, to analyze what types of positive personalities were engendered when facing their life situation.
This research substantially concludes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two female immigrants’ life, yet they confront these obstacles with positive personalities and strengths such as “adaptability of endurance”, “fulfillment of family responsibility”, “courage of overcoming hardship”, “self-adjustment” and “sense of hope”, and further coping with challenges and finding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This research also found that the two female immigrants make use of their positive personalities to intertwine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further cultivate new strengths. They went throughthe process of ascendency which helps individual to have a brighter future by going through “dream stage”, “storm stage”, “taking root stage” and eventually “blossom stage”.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the two female immigrantsboth possess positive personalities and mental strengths to confront the hardship of life and to have a brighter future. This research provides guidance to concerning officials, female immigrants along with their associates and future researches.
一、中文文獻
丁慧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1996(12),6,354-376。new window
丁興祥、倪鳴香(2008)。生命史及心理傳記:接續與開展。應用心理研究,39,13-15。new window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原作者:Runyan)。臺北:遠流。(原出版年:1982)
內政部(2012)。內政統計年報。檢索日期:2013.05.15。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2013)。各縣市外籍配偶人數按國籍分與大陸(含港澳) 配偶人數【原始數據】。檢索日期:2013.05.15。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2013)。各縣市外籍配偶人數按國籍分與大陸(含港澳) 配偶人數【原始數據】。檢索日期:2013.05.15。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2014)。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檢索日期:2014.04.27。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258322&;ctNode=30250&;mp=s002
內政部(2014)。結婚人數按雙方原屬國籍分【原始數據】。檢索日期:2014.06.10。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2014)。離婚人數按雙方原屬國籍分【原始數據】。檢索日期:2014.06.10。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24。高雄:麗文。new window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秀紅、楊詠梅(2002)。東南亞跨國婚姻婦女的健康。護理雜誌,49(2),35-41。new window
王秀喜(2005)。高雄市旗津區「越南與印尼」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王素美、林育秀、李卓倫、陳文意、梁亞文(2011)。臺灣新移民女性與醫療衛生需要。澄清醫護管理雜誌,7(1),19-31。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65-306。高雄:麗文。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臺灣南子與越南女子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35,3-36
成虹飛(2005)。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敘說與課程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0,5-13。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朱瀅茹(2006)。東南亞外籍配偶面臨親子教養困擾之求助歷程研究-以台中縣海線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
利翠珊(2012)。夫妻關係間的忍與婚姻滿意度之關聯。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3),447-475。new window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 : 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Lieblich、Tuval-Mashiach, 和Zilber)。嘉義:濤石文化。(原出版年:1998)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Patton)。臺北:桂冠。(原出版年:1990)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4-12。
吳慎(2005)。大陸女性配偶在臺灣生活適應之探討-以台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李太生(2007)。論越南獨特的飲食文化。廣西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2(4),6-9。
李太生(2011)。淺談越南咖啡文化。廣西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6(4),25-27。
李未醉(2010)。略談孝道思想在越南的傳播及其影響。上銧師範學院學報,30(4),49-53。
李政賢(2006)。質的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臺北:五南。
李美賢(2005)。印尼史:異中求同的海上神鷹。台北:三民。
李美賢(2006)。越南「好女性」的文化邊界與「越南新娘」:「尊嚴」vs「靈魂之債」。臺灣東南亞學刊,3(1),37-62。new window
李美賢(2010)。「遲到的現代性」的追逐:台越跨國婚姻中的「羞辱」與「尊嚴」。亞洲文化,34,83-106。
李玫臻(2001)。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李美賢(2003)。離鄉‧跨海‧遠嫁‧作「他」婦:由越南性別文化看「越南新娘」。見於蕭新煌主編《臺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頁 215-243。 臺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李淑容(2004)。婚姻移民女性:現況、問題與對策。婚姻移民-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問題及對策。臺北市中華救助總會。
李瑞金(2004)。新移民女性的文化適應問題。婚姻移民-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問題及對策,臺北市中華救助總會。
沈倖如(2001)。天堂之梯?-臺越跨國商品化婚姻中的權力與抵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阮秋香(2011)。基於越南文化特徵分析之商務管理實務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索。臺灣東南亞學刊,3,1,63-82。new window
邱方晞(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家庭問題與協助需求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1,176-181 。new window
邱吟馨(2007)。新移民女性的依附風格、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邱怡雯(2007)。宜蘭縣外籍配偶識字專班現行使用之識字教材分析-多元文化教育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高雄。
邱琡雯(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new window
洪德青(2009)。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台北:貓頭鷹出版。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唐文慧、蔡雅玉(2000)。全球化下的臺灣越南新娘現象初探。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唐潤洲(1999)。印尼華人之困境。嘉義:紅豆出版社。
夏林清(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臺北:遠流。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new window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叢刊。
徐文濤(2006)。臺北縣國小補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徐易男(2006)。外籍配偶的相關教育措施之現況與未來-以高雄縣為例。現代論壇,14,524-532。
徐曼真(2006)。遠渡重洋「六月雪」:四位外籍媽媽在臺生活適應之生命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徐意淳(2005)。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執行評估-以臺北市國小補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張君玫(譯)(1999)。解釋性互動論(原作者:Denzin)。臺北:弘智。(原出版年:1989)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作者:MILES)。臺北:雙葉。(原出版年:2002)
張春興(主編)(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家禎(1999)。南臺灣外籍新娘家庭功能、幸福感與相關因子之探討。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8-2314-B-037-066)。
教育部(2006)。東南亞文化教學參考手冊。國立暨南大學編印。
梁淑芬(2012)。東南亞華人移民的離散認同:以四位新移民女性的生命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許珠貝(2009)。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生命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許雅惠(2010)。魚與熊掌:新移民婦女的社會資本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3(2),1-54。new window
郭淑芬(2009)。臺灣六縣市地區未出外工作外籍配偶婦女就業與學習之問題與需求調查。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補助研究報告。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陳盈伶(1997)。我這樣走過。幼師專業成長-理論與實踐的對話研討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盈伶(2000a)。幼兒閱讀活動之推行歷程初探。臺北市第一屆教育行動研究成果發表會:探索心、專業情、卓越行,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附屬實驗國民小學。
陳盈伶(2000b)。看!我們真的會:鷹架理論的應用。說幼稚園的故事:行動、省思與蛻變,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盈伶(2001a)。幼兒閱讀策略之學習歷程探討。閱讀歷程與閱讀教學研討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盈伶(2001b)。幼兒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載于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主編),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下冊(531-571頁)。臺北:揚智。
陳盈伶(2002a)。幼兒閱讀理解之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
陳盈伶(2002b)。幼兒不能寫字嗎。幼兒教育,266,26-27。
陳盈伶(2002c)。圓一場夢:閱讀教學研究的省思。幼兒那兒去?許幼教一個空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盈伶(2009)。十年•蛻變:閱讀教學行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北市第十屆中小學及幼稚園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徵件與成果發表會。
陳盈伶(2013)。無處不寫作:兒童在支持性功能讀寫情境中展現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第十屆全國托教論壇「響起幼十:省思嬰幼兒教保的傳承與創新」。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陳盈伶(2014)。新住民女性生命故事之研究:正向心理學觀點。生命史與心理傳記研究社群第四次討論會。臺北市私立光目幼稚園。
陳盈伶、幸曼玲(2003)。兒童讀寫歷程之探討。臺北教師研習中心:臺北。
陳若欽(2004)。文化適應與自我認同─以台灣的越南新娘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臺北縣。
陳嘉誠(2000)。臺灣地區外籍新娘幸福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
陳蓓婷(2008)。外籍配偶漢字學習經驗與需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陳鴻瑜(2009)。越南近現代史。臺北:國立編譯館主編出版。
陶曉萱(2005)。跨越邊界:跨國婚姻中越南女性的認同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游惠茹(2006)。苗栗縣四所國民小學外籍配偶識字班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再版)。臺北:心理。
楊詠梅(2003)。外籍新娘的優生保健與健康。回饋會訊,69,49-53 。
葉淑茹(2008)。外籍配偶休閒阻礙、社會支持對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葉淑慧(2004)。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補校學習-以竹北市中正國小補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
廖玉婕(2006)。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說話清晰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
廖梅芳(2007)。臺中市國小新住民子女行為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
廖惠珠(2011)。1986年革新後越南小學教育發展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熊同鑫(2002)。「映」與「應」。應用心理研究,13, 27-35。
劉千嘉(2003)。大陸新娘的臺灣經驗:一個社會學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
劉貴珍(2000)。外籍新娘跨文化適應與對現行管理制度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三版)。臺北:師大書苑。
蔡百銓(譯)(1997)。印尼當代史(原作者:Robert Crib和Colin Brown )。臺北:國立編譯館。(原出版年:1945)。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蔡茗湘(2007)。彰化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個體特質、父母管教態度、班級氣氛與心理困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Clandinin和 Connely)。臺北:心理。(原出版年:2000)
鄭雅雯(2000)。南洋到臺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婚姻與生活探究-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
謝寶梅、顏佩如(2008)。新移民子女之國小教師教學知能初探性研究。新移民子女教育研討會。臺中教育大學。
藍佩嘉(2004)。外籍配偶不是不斷下蛋的母雞。新新聞,906,46-47。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龐秀英(2007)。交會時,互放地光亮:記一個新移民女性的生命歷程故事。家庭教育雙月刊,6,74-84。
嚴智宏(2005)。東南亞文化與社會。東南亞文化教學參考手冊,79-116,南投埔里: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鐘重發(2004)。臺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二、英文文獻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 。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1989).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London, UK: Sage. 張君玫(譯)(1999)。解釋性互動論。臺北:弘智。
Goodson, I. F., (2005). The story so far. In I. F Goodson (ed.), Learning,curriculum and life politics (pp. 187-199).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Goodson, I.F., &; Sikes, P. (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learning from live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Laub, J. H.(2004).The life course of criminology in the Unites States: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uiminlolgy 2003 presidential address, Criminology,42(1):1-26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吳芝儀譯 (2008) 。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濤石文化。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吳芝儀、李奉儒譯 (2005) 。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Polkinghorne, D. E.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 A. Hatch and R. Wisniewski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5-23).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Polkinghorne, D.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olkinghorne, D.E. (2005)Language and meaning:Date collecting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2(2), 137-145.
Runyan, W. M. C. (1982). Life histories and psycho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臺北:遠流。
Waston, Lawrence C. and Watson-Franke, M.B. (1985) Interpreting Life Histories.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