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制度--理性選擇制度主義的初步分析
書刊名: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
作者:鄭任汶馮美瑜
作者(外文):Cheng, Jen-wenFeng, Mei-yu
出版日期:2011
卷期:7
頁次:頁219-234
主題關鍵詞:黨團朝野協商立法院理性選擇制度主義The party caucus negotiationLegislative yuan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9
  • 點閱點閱:96
期刊論文
1.王業立(2001)。國會中的政黨與黨團協商一民主政治的基石還是障礙?。當代,171,78-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業立(2001)。再造憲政運作的理想環境-選舉制度、國會運作與政黨協商機制的改革芻議。新世紀智庫論壇,16,29-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祥瑞(2004)。我國議會政治衝突問題與政黨協商機制之研究-以衝突管理為觀點。師大政治論叢,2,143-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業立(20020700)。國會中的政黨角色與黨團運作。月旦法學,86,82-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達琪(19961200)。從衝突管理觀點--談立法院議事及黨團運作改進的方向。理論與政策,11(1)=41,138-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繼文(20020400)。選舉制度改革對政黨國會席次之影響--理想與現實的對話。立法院院聞,30(4)=348,35-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恆鈞(20020300)。美國國會委員會的議事運作過程--三個理論觀點的探討。問題與研究,41(2),69-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達琪、黃志呈、謝承璋(20060300)。修憲對立法院功能與角色之影響--從表演場到表演場。臺灣民主季刊,3(1),27-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盛杏湲(20050900)。選區代表與集體代表:立法委員的代表角色。東吳政治學報,21,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蕭怡靖(20050900)。我國立法院資深制度之探討--委員會遊走及召集委員會資深度之變遷。政治科學論叢,25,105-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明德(20050900)。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組織問題之研究。政治科學論叢,25,135-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婉瑩、陳采葳(20040900)。國會改革風潮下黨團協商制度之轉變與評估。東吳政治學報,19,111-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淑芳(2001)。再造憲政運作的理想環境一選舉制度、國會運作與國會內協商機制的改革芻議。新世紀智庫論壇,17,4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高永光(2005)。朝野國會聯盟及其未來之發展。台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1期,159-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秀端(2002)。國會的效能升級一談兩波立法院之改革。新世紀智庫論壇,16,49-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趙弘章(2006)。我國立法院委員會專業化與黨圑協商透明化之分析。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13卷第1期,37-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婉瑩、陳采葳(2004)。立法院制度變革如何形塑立法委員行為--黨團協商制度的轉變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淑惠、廖益興(1999)。立法院黨團協商機制的演變與發展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蘇永欽(200110)。國會改革:台灣民主憲政的新境界?。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薛曉源、陳家剛(2007)。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傳賢(2004)。國會與立法技術。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嘉誠(1992)。國會黨團的地位。民主制度設計。台北: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瑞雯(2003)。立法院委員會與黨圑協商制度之研究(1999-2002)。台灣大學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碩士論文。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黃德福(2001)。立法院委員會資深制之建立,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CL/090/CL-R-090-019.htm,(憲政(研)090-019號)。 2001/04/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周萬來(2004)。議案審議之流程,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晨柏,劉松藩(1999)。當不當院長都須對國改法負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如蘭(1999)。國會改革法案重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嘉宏(2001)。不見陽光的協商機制 $a分贓勒索的保護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業立(2001)。政黨協商,淪為密室分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國時報社論(2002)。欣聞國會改革正式上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任汶(2005)。反攻大陸小島?綠委提案嚇壞軍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志平(2007)。密室裡,像菜市場喊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志平(2007)。立法院密室協商,藍委檢討聲四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羅如蘭(1999)。立法改革只是起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羅如蘭(1999)。國改五法三讀通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