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章太炎的今古文經學觀
書刊名:漢學研究
作者:黃梓勇
作者(外文):Huang, Zi-yo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29:4=67
頁次:頁221-251
主題關鍵詞:今文經學古文經學章太炎左傳漢學New Text schoolOld Text schoolZhang TaiyanZuozhuanHan Lear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30
  • 點閱點閱:100
期刊論文
1.陳致(200605)。從劉顯曾、劉師蒼硃卷看儀徵劉氏的先世、科舉與學術。南京曉莊學院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居淵(19981200)。清代的家學與經學--兼論乾嘉漢學的成因。漢學研究,16(2)=32,197-2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梓勇(20090900)。章太炎早年的《春秋左傳》學與清代《公羊》學的關係--以《春秋左傳讀》為討論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5,161-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胤(2008)。清末章太炎、梁啟超學派之分合:以「新史學」為線索。中華文史論叢,2008(4),181-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巍(2007)。章學誠「六經皆史」說的本源與意蘊。歷史研究,2007(4),63-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勇(1994)。戊戌時期章太炎與康有為經學思想的歧異。歷史研究,1994(3),24-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致(2005)。嘉興李氏的經學研究:從一個經學群體的出現看科舉制度對乾嘉學術轉型的影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潤強(2007)。清代進士群體與學術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勇(2003)。章太炎書信集。河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翔鳳(1995)。樸學齋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平原(1996)。《章太炎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章太炎、馬勇(2004)。章太炎講演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玄、賈公彥(196506)。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章太炎、朱維錚(1986)。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chneider, Axel、關山、李貌華(2008)。真理與歷史:傅斯年、陳寅恪的史學思想與民族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長林(2000)。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風潮下的常州學派。臺北:中研院文哲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江藩、漆永祥(2006)。漢學師承記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羅檢秋(2006)。嘉慶以來漢學傳統的衍變與傳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Elman, Benjamin A.、趙剛(1995)。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梁啟超、朱維錚(2000)。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魏源、魏源全集委員會(2004)。魏源全集。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章太炎、龐俊、郭誠永(200806)。國故論衡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平原(2005)。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爲中心。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壽安(2005)。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北京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康有為、姜義華、張榮華(2007)。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章太炎、湯志鈞(1977)。章太炎政論選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章太炎(1982)。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章太炎(1985)。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章炳麟(1965)。太炎先生自定年譜。香港:龍門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尚小明(19991000)。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徐雁平(2007)。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玉才(2008)。清代書院與學術變遷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章太炎(1982)。章氏叢書。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余英時(2000)。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余英時(2007)。20世紀中國國史概念的變遷。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洪順隆(1999)。章太炎與左傳。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永義(2003)。經、子之別與「國故」問題:章太炎、胡適關於治學方法的論爭。現代性與傳統學術。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師培、鄔國義、吳修藝(2006)。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蔡長林(2002)。清代今文學派發展的兩條路向。經學研究論文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湯志鈞(1995)。辛亥革命前章炳麟學術思想評價。經學史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巍(2007)。從援今文義說古文經到鑄古文經學為史學:章太炎早期經學思想的發展軌跡。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近代中國學術流派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杜預(1985)。春秋釋例(附校勘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錢玄同(2003)。重論經今古文學問題。古史辨。海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梓勇。由《春秋左傳讀》到《春秋左傳讀敘錄》:章太炎《春秋左傳》學的轉變及其相關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予同(1996)。「漢學」與「宋學」。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