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反共作家?鄉土作家?或現代主義作家?--朱西甯文學研究史小考
書刊名:文史臺灣學報
作者:陳建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Chien-chung
出版日期:2012
卷期:4
頁次:頁51-78
主題關鍵詞:朱西甯研究史反共文學鄉土文學現代主義Chu Hsi-NingHistory of researchAnti-Communist literatureNativist literatureModer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7
  • 點閱點閱:310
會議論文
1.吳達芸(2001)。在君父的城邦--朱西甯《八二三注》的書寫策略。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達芸(2003)。書寫在異鄉--再讀朱西甯及《八二三注》。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國偉(2000)。朱西甯系列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西甯(2003)。鐵漿。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西甯(1980)。將軍令。台北:三三書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柯慶明(1977)。境界的再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司徒衛(1954)。書評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錦樹、王德威(200605)。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大春(1992)。張大春的文學意見。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德威(1999)。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素貞(1986)。細讀現代小說。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朱西甯(2003)。破曉時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子雲(1965)。偏愛與偏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德威(1994)。一隻夏蟲的告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西甯(1994)。豈與夏蟲語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司馬中原(1963)。試論朱西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芳明(2003)。朱西甯的現代主義轉折:重讀「鐵漿時期」的作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莊宜文(2003)。朱西甯與胡蘭成、張愛玲的文學因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瀛太(2003)。文學中的戰爭與偉人:論《八二三注》的寫作意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瀛太(2004)。從「傳統的現代化」到「現代的民族化」:論《華太平家傳》與朱西甯小說創作美學的轉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應鳳凰(2007)。朱西甯早期小說及其反共文學論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西甯(1991)。被告辯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丁善璽(1987)。朱西甯,放下你的面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德威(2004)。畫夢紀--朱西甯的小說藝術與歷史意識。現在幾點鐘:朱西甯短篇小說精選。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