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華文化涵養教育在臺發展現況--以臺灣讀經班為例
書刊名: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
作者:黃昱凱 引用關係林宗賜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6:1
頁次:頁1-15
主題關鍵詞:文化教育四書五經層級架構分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29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楊欽助(20040700)。「兒童讀經教育」的現代意義探討。學校行政,32,91-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財貴(20050100)。讀經教育之基本理論。鵝湖,30(7)=355,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登順(19990600)。「文心雕龍」之經學思想與兒童讀經教育之關係初探。語文教育通訊,18,1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財貴(19950600)。國小施行「讀經」教育之理論、實務、及疑難之解答。國教輔導,34(5)=307,1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翟本瑞(1979)。兒童讀經教育的社會性影響研究。教育社會學通訊,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瑋謙(20120500)。論讀經教育的時代意義。鵝湖,37(11)=443,56-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財貴(19851100)。童蒙養正:怎樣教小孩子讀古書。國文天地,6,32-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003)。有好品格才有好未來!。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定一(2009)。讀經:讓孩子和智者心靈相通。天下雜誌,420,128-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瑋謙、張淑玲(20111100)。一九八六~二○一○年海峽兩岸讀經教育碩博士論文綜合分析研究。鵝湖,37(5)=437,36-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高瑋謙、張淑玲(20111200)。一九八六~二○一○年海峽兩岸讀經教育碩博士論文綜合分析研究。鵝湖,37(6)=438,30-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鄧振源、曾國雄(19890700)。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中國統計學報,27(7),13767-137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鄧振源、曾國雄(19890600)。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中國統計學報,27(6),13707-137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財貴(1998)。台灣的讀經運動。第三屆大學通識教育國際研討會--「大學通識教育中的中國文化經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財貴(2006)。現代經教復興的契機。第六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經學討論會,7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登順(1999)。試論國小課程中之讀經教育。第二屆台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中文系主辦 (會議日期: 1999年12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翟本瑞(1999)。兒童讀經運動的教育學反省意義 (計畫編號:NSC89-2413-H-343-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翟本瑞(2000)。兒童讀經運動的教育學反省意義 (計畫編號:NSC89-2413-H-343-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財貴(1996)。讀經通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財貴(2010)。讀經教育理論與實務。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復(20160415)。談教養對人的意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160614)。國際/3結難解 悲劇來襲美就分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希均(20160413)。永不貶值的資產--推介布魯克斯的〈品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