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評鑑指標建構與應用
作者:梁蓓禎
作者(外文):Liang, Pei-Chen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政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指標建構家長教育選擇權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indicator establishmentparental education choi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在建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評鑑指標及權重分配,並透過實驗教育機構實際應用此指標,以了解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目前之現況。首先,自國內外相關文獻中整理分析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發展,以及探討家長教育選擇權之影響;並套過校務評鑑與各縣市訪視項目之內容,初步建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評鑑指標。之後蒐集實驗教育學者專家、教育工作者與家長、教育局承辦人員等,透過二回合德懷術,確認正式評鑑指標,並實施AHP指標權重問卷分析,建立權重;另外並由四間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根據研究確認之指標進行IPA問卷。
經統計分析資料獲得以下結論:
壹、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評鑑指標包含五個範疇、16個向度與61項指標
貳、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評鑑指標之權重以「實驗教育對象學習與發展」範疇為首要,排序最末位的為「財務規劃與收支」
參、 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評鑑指標向度之絕對權重以實驗教育理念實踐最高
肆、 臺灣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在支持系統範疇表現最佳,其次是教育人員任用與課程規劃執行範疇,但在財務規劃與收支以及實驗教育對象學習與發展兩個範疇尚有努力空間
根據結論,本研究的具體建議將針對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教育主管單位、後續研究提出:
壹、對於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之建議
一、 爭取相關補助經費以永續經營
二、 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評鑑指標作為機構經營之內部評鑑依據
三、 鼓勵實驗教育機構尋找合作夥伴學校
貳、對於教育主管單位之建議
一、根據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評鑑指標鼓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自評
二、研議成立實驗教育推動中心進行非學校型實驗教育審查
三、輔導諮商中心主動提供協助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學生
四、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相關業務承辦人員與家長應進行增能
參、對於未來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擴大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評鑑指標之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二、增列教師聘用相關指標以及針對不同對象進行評鑑內容
三、發展高中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評鑑指標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to apply these indicators through experiment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Firstly,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of the study are literature review,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education choice rights.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covers the content of school evaluation and visits of the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After that, we designed a Delphi technique-based questionnaire, and the members includ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scholars, educators and parents, and the staff of the Education Bureau. Through the two rounds of Delphi, we confirmed the official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implemented AHP index weights questionnaire analysis to establish weights. In addition, four non-schools use an IPA questionnaire based on the indicators confirmed by the stud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from statistical analysis data:
1.The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clude five regions, 16 dimensions and 61 indicators
2.The weights system for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s that the first hierarchy takes "experimental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subjects" as the prioritized weight sequence, and the final ranking is "financial planning and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3.The absolute weight of the index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is the highest in th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concept.
4.Taiwan's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erformed best in the support system region, followed by education staff appointment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rea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th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study will be proposed for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follow-up studies:
1.Suggestions to non-school typ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 Strive for relevant subsidy funds for sustainable operation.
II. Take the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as the basis for internal evaluation of institutional operations.
III. Find partner schools to share resource and cooperate with.
2.Suggestions to the education authority
I. Encourage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self-evaluate according to these educ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II. Develop th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Promotion Center to conduct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review.
III. The Counseling Center should provide resources to the students who assist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V.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related business contractors and parents should increase more ability.
3.Suggestions to future follow-up research
I. Expand the research scope and targets, employ more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II. Add the dimension of the addition of teacher recruitment and different objects to evaluate.
III. Develop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bout high school non-school-base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丁凡(譯)(1997)。瑟谷傳奇。(原作者:Greenberg, G.)。臺北市:遠流。
丁凡、財團法人兒童教育實驗文教基金會(譯)(2016)。用「自主學習」來翻轉教育!沒有課表、沒有分數的瑟谷學校。(原作者:D.Greenberg)。臺北市:橡樹林文化、城邦文化。
丁凡(2016年2月24日):瑟谷學校。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2月13日。取自http://balas.typepad.com/balas/2016/02/%E7%91%9F%E8%B0%B7%E5%AD%B8%E6%A0%A1.html。
丁莉杰(2002)。國民教育階段在家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以新竹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于中海(1999)。美國的「替代學校」。外國中小學教育,3,47-45。
孔繁嘉(2006)。家長選擇在家自行教育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王文科(199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輝(2015)。大學運動場館營運績效評估之實證研究-以國立中正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王克難(譯)(1984)。夏山學校。(原作者:A. S. Neil)。臺北市:遠流。
王保進(1996)。教育指標基本概念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3),1-17。
王志菁(1998)。從教育機會均等的精神論美國在家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337-365頁)。台北:揚志文化。
王秋萍(2002)。德國自由另類學校簡介。教育研究月刊,102,138-142。
王世志(2001)。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做航運業經營策略與經營績效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基隆市。
王政彥(1990)。以CIPP評鑑當前的教育視導。教育研究,15,45-51。
王祝眉(2013)。運用IPA分析法在國中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王雅惠(2007)。覺醒與爭權的社會行動—另類學校家長教育權意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史英(1992)。尋找森林的坎坷之路(下)--森林小學的過去與未來。人本教育札記,39,16-22。
田振榮等(2002)。我國高職學生專業能力標準之建構(二)(計畫編號:NSC89-2511-S-003-089-X03)。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伍振鷟(1998)。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行政院(1999)。教育基本法。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教改會。
朱炫璉、鄭珍如(2007)。某政府機關績效管理制度—平衡計分卡及層級分析法之利用。管理學報,24(6),689-705。
吳安妮(1997)。績效評估新趨勢。會計研究月刊,133,11-16。
吳明清(2001)。家長有教育選擇權嗎?輯於教育向前跑-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43-48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明清、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思達(2000)。高職學校全面品質管理系統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素玲(2008)。從平衡計分卡觀點建構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未出版
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吳淑君(2006)。建構國內保險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績效指標工具(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3)。國民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挑戰與策略。北縣教育,45,18-26。
吳清山、王湘栗(2004)。教育評鑑的概念與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9,1-26。
吳清山、林天祐(1999)。教育名詞與學校本位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26,28。
吳清山、林天祐(2001)。學校效能。教育研究月刊,83,138。
吳清山、林天祐(2002)。校務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44,132。
吳清山(2015)。實驗教育三法的重要內涵與策進作為。教育研究月刊,258,42-58。
吳清山、黃久芬(1995)。美國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26。
吳清基(1989)。教育與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慧子、張鈿富與吳舒靜(2007)。美國中等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教育資料集刊,34,109-136。
吳康寧(譯)(1994)。非學校化社會。(原作者:Ivan Illich)。臺北市:桂冠。
宋美瑤(2015)。我國教育政策價值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李思敏(2007)。不一樣的教育選擇:三個在家教育家庭的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茂興(1998)。教學心理學。臺北市:弘智文化。
李奉儒(1999)。英國教育改革機構、法案與報告書。載於黃政傑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77-105)。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緒武(1993)。教育評鑑的意義與發展。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1-12頁)。臺北市:南宏。
李雅卿(2000)。北政實驗手記--一個成長、衝突與愛的故事。臺北市:商智。
沈珊珊(1994)。英國進入二十世紀的教育改革-一九八八年以來之變革與紛擾。比較教育通訊,34,32-40。
沈珊珊(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市:正中書局。
杜榮瑞(2000)。以平衡計分卡之觀點談會計教育及其改革。會計研究月刊,179,12-23。
周志宏(1998)。父母教育權概說。新竹市家長手冊,16-17。新竹市政府。
周伯泰(2011)。應用層級分析法和重視度表現值分析法發展教師教學效能(未出版
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天祐(1999)。學校品管之理念與設計-以學校運作為例。學校行政,2,2-13。
林良齊(2017年11月9日)。實驗教育三法修正 將設置實驗大學?聯合報。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2月1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807066
林志慎(2017)。臺灣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質性後設分析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俊成(2015)。實驗教育相關法規對當前教育之影響及公立學校經營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172-178。
林靜宜(2005)。在家自行教育支援團體及網站資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林曜聖(2012)。中小學教師評鑑的可行作法-績效管理及人力資源發展的觀點。臺灣教育,678,20-29。
林佩蓉(2002)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研究—「台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家長生命經驗為例的探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施如娟(2006)。國民小學階段實施在家教育意見調查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屈書杰(1999)。在家上學-美國教育新景觀透視。外國中小學教育,1,40-42。
柯嚴賀(2007)。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價值、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范兆寅(2015)。國民小學校長政治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徐超聖(1999)。九年一貫課程品質管理機制--淺談「學力指標」之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26,33-39。
高新建(1998)。不均等的學習機會的學校選擇權。教育資料與統計,21,22-28。
高麗鳳(2008)。國民中小學教育評鑑人員專業化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秦夢群(2015)。教育選擇權研究。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4)。實施教育券主要國家成效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114,265-290。
翁福榮(2006)。全面品質管理與平衡計分卡在學校經營策略應用整合模式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游春生(2002)。宜蘭縣縣屬學校委託私人辦理之探討。學校行政,18,116-125。
馮朝霖(2001)。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月刊,92,33-42。
張任坊、張博一、張紹勳(2013)。創業績效關鍵成功因素的彙總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6(2),1-17。
張芬芬(1992)。我國師範教育中的意識形態。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359-408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沛儀(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張明輝(1998)。美國磁力學校計畫及其相關研究。比較教育,45,61-71。
張清濱(1991)。學校效能與教育評鑑。師友月刊,291,34-37。
張萬助(2002)。全面品質管理在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鈿富(2001)。教育指標理念簡介。載於簡茂發、李琪明(主編),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1-25頁)。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碧如(2006)。教與學的另類可能:在教教育自主學習之個案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德永(2010)。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的理論與現況。T&D飛訊,105,1-18。
張德永(2002)。自我導向學習在數位學習的環境與實踐。T & D飛訊,148,1-21。
張德銳(2001)。九十年代美國聯邦的教育改革。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1-19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戴佑全(2000)。臺灣第一份教育法令臺灣教育令。載於林天祐等(主編),臺灣教育探源(99-102頁)。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許雅惠(譯)(2002)。成人及繼續教育:理論與實務。(原作者:P. Jarvis)。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1999)。國民教育法。臺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080080000100-1050601
教育部(2013)。教育基本法。臺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10月30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
教育部電子報(2016年8月11日):美國在家教育政策與實施限況。教育部電子報。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月3日。取自https://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18761
教育部(2018)。實驗教育學生概況。教育部統計資訊,86。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E5%AF%A6%E9%A9%97%E6%95%99%E8%82%B2%E5%AD%B8%E7%94%9F%E6%A6%82%E6%B3%81.pdf
梁依仁(2014)。花蓮縣政府教育處組織績效與績效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梁恩嘉(2009)。我國社區大學主管人員經營管理能力指標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梅瑤芳(2005)。技術學院績效指標之發展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璋(1987)。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坤德(1996)。德懷術在研究上的應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報,22,34-50。
陳明印(2002)。美國2001年初等級中等教育修正法案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1),225-228。
陳致瑋(2013)。KPI這麼做更有效。臺北市:致鼎人資發展管理顧問。
陳瑞桂(2004)。我國在家教育制度之法律地位與實施現況之探討—以台北縣市國中生在家教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麗華(2003)。與神同行的在家教育。國教新知,49(3),9-16。
陳鴻賢、許素艷(2002)。教育改革潮流中之家長教育選擇權。學校行政雙月刊,20,129-138。
郭實渝(2008)。夏山學校展現的民主教育精神。通識教育學刊,2,39-54。
郭鈺羚(2015)。家長教育選擇權與家長參與之研究 ─以南部一所華德福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梅世傑(2006)。苗圃彰化社區合作學校實踐經驗分享。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困境與展望座談會。臺灣另類教育學會、政治大學教育系主辦。
曾俊凱(2006)。臺灣地區在家自行教育制度規劃與學生學習成效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國俊(2006)。另類家庭教育—臺北縣在家教育的現況與省思。北縣教育,55,67-71。
曾淑惠(2004)。教育評鑑模式。臺北市:心理。
黃淑滿(2004)。質性研究。臺北市:心理。
黃富順(1996)。終身學習的意義、緣起、發展與實施。終身學習與教育改革(1-32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0)。新世紀的學習革命。成人教育,54,28-34。
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彤芳(2014)。國民小學總務處績效指標間與實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彥超(2016)。實驗教育三法分析與影響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4),44-49。
黃政傑(2011)。前瞻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師友月刊,527,1-4。
黃政傑(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臺北市:五南。
黃炳煌(譯)(1981)。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原作者:R. W. Tyler)。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69年)
黃敏榮(2013)。高級中等學校分布式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榮村、胡家祥(1996)。民間興學與辦學的政策環境:以中小學為例。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
楊瑩(1999)。一九八八年後英國的教育改革。在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107-134,臺北:師大書苑。
潘慧玲(2006)。讓教師評鑑成為專發展的動力。教育廣播月刊,159,1-2。
董俞伯(2011)。理念學校的校務評鑑法制-以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邵琦(2016)。社區自學團體與學習資源網絡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世閔、吳育偉(2004)。美國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26。
劉佳宜(2011)。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辦學現況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四所實驗教育機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劉鳳雲(2010)。臺北市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方案目標評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巧玲(2000)。教育行政的鬆綁與再規範:以在家自行教育為例。教育政策論壇,3(1),97-116。
楊巧玲(2007)。美國教育政策的發展及啟示:沒有任何孩子落後。教育資料集刊,36,153-170。
葉連祺(2001)。析論美國全國教學專業標準檢覈之評量。教育政策論壇,4(2),125-
158。
葉愛憫(2018)。一所華德福學校教育在地化實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佩君(2017)。家長選擇子女就讀華德福學校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
宜大學,臺中市。
鄧新輝(1997)。家長教育選擇權可行性分析。初等教育學報,10,389-410。
蔣承志(2017)。我國樂齡學習中心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蔡先口(2015)。海外臺灣學校校務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蔡旻欣(2012)。我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研究:政策執行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蔡啟達(2008)。教育評鑑的基本概念。載於林進財(主編),教學評鑑理論與實施,(1-34頁)。臺北市:五南。
蔡莘妤(2010)。從教師觀點探討大學評鑑指標的滿意度與重要性-以高科大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蔡清田(1992)。泰勒課程理論之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宣蘋(1997)。台東縣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
計學報,27(6),13707-13724。
鄭玉卿(2002)。西方兒童在家自行教育之研究-從傳統到現代的變革。台北市市立師
範學院院報,33,309-326。
鄭崇趁(2006)。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及實施方式研究。臺北市:心理。
¬唐宗浩(2015)學術研討:沙卡參訪報告。自主學習促進會。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月21日。取自http://www.alearn.org.tw/mag/doc/e000702.htm
薛曉華(2002)。學習自由的國度-另類理念學校在美國的實踐。(原作者:Koetzsch)。臺北:高等教育。
蕭啟明(2010)。以平衡計分卡為基礎建構中小企業經營策略之探討-以A製造業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雪玲(2016)。國民中學學校效能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戴辰珊(2005)。在家自行教育家長的教育理念與教養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盧增旭(1985)。教育評鑑初探。師大學報,30,115-148。
盧右梅、吳信宏(2010)。應用 IPA 模式檢視臺灣高鐵乘客之服務品質需求。品質學報,17(1)。P21-43
謝臥龍(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術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3),14-28。
謝金威(2016)。東區自造實驗室組織績效評鑑指標之研究:以平衡計分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簡均如(201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關鍵績效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簡紅珠(譯)(1995)。目標導向的評鑑:Tyler 的傳統。(原作者:D. L. Stufflebeam, & A. J. Shinkfield)。載於黃光雄(主編)(2005),系統的評鑑:理論與實務的自我教學指引(85-107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顏國樑(2001)。邁向二十一世紀我國教育行政發展的趨勢與革新的展望。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院報,14,29-47。
羅國英、張紉(譯)(2014)。方案評估:方法及案例討論。(原作者:J. P. Emil & G. C. Raymond)。臺北市:雙葉。(原著出版年2003年)
蘇峰山(2004)。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市場—從英國教改談臺灣教改的市場論述。載於蘇峰山編,教育與權利。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蘇錦麗(譯)(2005)。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原作者:D. L. Stufflebeam, G. F. Madaus, & T. Kellaghan)。臺北:高等教育。

Archbald, D. A. (2000). School choice and school stratification: Shortcomings of the stratification critiqu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ory and research. Educational Policy, 14(2), 214-240.
A.S.Neill’s Summerhill. Retrieved May 13, 2017, from http://www.summerhillschool.co.uk/summerhills-fight.php
Booth, A., & Dunn, J. F. (2013). Family-school links: How do they affect educational outcomes? : Routledge.
Coleman, J. S. (1994).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capital. InT. Husen & T. N. Postlethwaite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nd ed., pp. 2272-2274). Oxford: Pergamon Press.
Coombs, P. H., Prosser, R., & Ahmed, M. (1973). New paths to learning: for rural children and youth.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Publications Essex.
Cuttance, P. (1994). Monitoring educational quality through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school practice.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5(2), 101-126.
Dalkey, N. C. (1969). The Delphi method: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oup opinion: RAND CORP SANTA MONICA CALIF.
Deshler, D., & Hagan, N. (1989). Adult education research: Issues and direction. In S.B. Merriam & P. M. Cunningham (Eds.),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pp.147-167).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oepel, K. D. (2013). Implement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s a standard method for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in corporate enterprises–a new AHP excel template with multiple inpu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Gorard, S. (1999). 'Well. That about wraps it up for school choice research': a state of the art review.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19(1), 25-47.
Hamilton, E., & Cunningham, P. M. (1989). Community-based adult education.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439-450.
Husen, T., & Postlethwaite, T. N. (1994).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Vol. 9): Pergamon.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Boston.
Krueger, R. A., & Casey, M. A. (2014). Focus groups: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Lawton, D. (2003). Education and Politics for the 1990s: Conflict Or Consensus? : Routledge.
Martilla, J. A., & James, J. C. (1977).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41(1), 77-79.
Meighan, R. (1995). Home‐based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nd some of its implications. Educational Review, 47(3), 275-287.
Mintz, J., Solomon, S., Solomon, R., & Muscat, A. (1994). The handbook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Moles, O. C. (1996). New national directions in research and policy. Abooth & J.F. Dunn (Eds.), Family-school links: How do they affect educational outcomes? (pp.247-254).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ay, B. D. (2003). Facts on homeschooling. Retrieved May 13, 2017, from https://www.responsiblehomeschooling.org/research-analysis/a-highly-selective-sample-ray-2003/
Richmond, N. G. (2000). Parental choice in selection of a charter school in New Jersey.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 - Hill , New York.
Saaty, T. L. (1981).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s in a complex work: Lifetime Learning Publications.
Salisbury, D. F., & Tooley, J. (2005). What America can learn from school choice in other countries: Cato Institute.
Steiner, R. (1965).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 in the light of anthroposophy (GA 34)(G. & M. Adams, Trans.): London: Rudolf Steiner Press.(Original German work published 1909).
Sudbury Valley School (2016). The Sudbury model. Retrieved May 13, 2017, from http://www.sudval.org/01_abou_01.html
Walford, G. (2000). School Choice: The findings. Washington, DC: CATO Institute.
Warwick, D., T. Husen, T. N. Postlethwaite (Eds.)(1994).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Wright, E. O. (1988). Exploitation, identity, and class structure: A reply to my critics. Critical Sociology, 15(1), 91-1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