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荀子「禮樂」思想及其對當代品德教育的啟示
書刊名:鵝湖
作者:李彥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Yen-yi
出版日期:2019
卷期:45:5=533
頁次:頁43-52
主題關鍵詞:禮樂荀子品德教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3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陳延興、李琪明、方志華、劉秀嫚(2015040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品德課程組織模式建構之研究。課程與教學,18(2),79-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秀嫚、李琪明、陳延興、方志華(20150600)。品德教育現況及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之調查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2),79-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彥儀(2017)。荀子的「禮教」及其「性善」說。臺灣教育哲學,1(2),53-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蒼龍(2018)。「公民式君子」抑或「君子式公民」--重新思考君子與公民。天府新論,2018(1),52-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Lee, Yen-Yi(2018)。Integrative ethical education: Narvae's Project and Xunzi's Insight。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50(13),1203-1213。  new window
6.沈青廷(20100600)。荀子與亞里斯多德倫理學在國民中學品德教育之應用。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14,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安梧(2000)。教育哲學講論。臺北:讀冊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慎、段玉裁、魯實先(1989)。說文解字注。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倞、王先謙(1957)。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季旭昇(1973)。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成熙(2004)。教育哲學:理念、專題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ua, Antonio S.、李彥儀、沈清松(2017)。君子與禮: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簡成熙(2014)。新世紀教育哲學的回顧與前瞻。臺北市: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杜維明(1997)。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教育部(2014)。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臺北市:教育部。,https://ce.naer.edu.tw/policy.ph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安梧(20141105)。先公民後君子,http://www.chinatoday.com.cn/ctchinese/society/article/2014-11/05/content_649921.htm。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Narvaez, Darcia(2005)。Integrative Ethical Education。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Mahwah, NJ:Erlbaum。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