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荀子的「禮教」及其「性善」說
書刊名:臺灣教育哲學
作者:李彥儀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Yen-yi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2
頁次:頁37-67
主題關鍵詞:先秦儒家性善性惡荀子禮教The Classical Confucianism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Human nature is evilXunziRitual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8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尤銳(20031200)。新舊的融合:荀子對春秋思想傳統的重新詮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1,137-1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梅廣(20111200)。「內聖外王」考略。清華學報,41(4),621-6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Chen, Hsi-yuan(1999)。Confucianism Encounters Religion: The Formation of Religious Discourse and the Confucian Modern China(博士論文)。Harvard University。  new window
圖書
1.李天綱(2002)。關於儒家的宗教性:從「中國禮儀之爭」兩個文本看儒耶對話的可能性。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君毅(2000)。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司馬遷、瀧川龜太郎、裴銦、司馬貞、張守節(1993)。史記會注考證。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荀況、王先謙(1993)。荀子集解。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東方朔(2011)。合理性的追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俊傑(1997)。孟學思想史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韓非、陳奇猷(1991)。韓非子集釋。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名春(2014)。荀子新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大齊(1989)。荀子學說。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Cua, Antonio S.、李彥儀、沈清松(2017)。君子與禮: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丁四新(2000)。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佐藤將之(20130000)。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阮元(2013)。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牟宗三(1994)。名家與荀子。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安梧(1998)。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梁濤(2008)。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韓星(2004)。儒教問題--爭鳴與反思。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魏啟鵬(2005)。簡帛文獻《五行》箋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龐朴(20000000)。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韋政通(1992)。荀子與古代哲學。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荀子、梁啟雄(1980)。荀子簡釋。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蕭公權(1982)。中國政治思想史。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來(2008)。《五行》經說分別為子思、孟子所作論--兼論郭店楚簡《五行》篇出土的歷史意義。儒家思孟學派論集。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heng, C.-Y.(2014)。Xunzi as a systematic philosopher: Toward organic unity of nature, mind, and reason。Dao Companion to Classical Confucian Philosophy。Springer。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